【推薦】物理說課稿合集5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物理說課稿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物理說課稿合集5篇

物理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楞次定律》,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目標分析、過程分析和效果分析四個方面對本節課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本節主要目的是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教材是從感應電流的磁場與磁通量的變化之間的關係來描述感應電流的方向的。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楞次定律是一個物理規律的高度概括,學生在理解其語言表述時會有兩方面困難:(1)楞次定律本身是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但定律本身並沒有直接表述感應電流方向如何,而表述的是感應電流的磁場如何。(2)學生對“阻礙”二字的理解往往會產生誤區,把阻礙原磁場的磁通量變化,理解爲阻礙原磁場。因此,楞次定律的理解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楞次定律的應用是本節教學的重點。

二、目標分析:

根據新課標教學的要求,我確定本課三維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楞次定律。

2、能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3、能用右手定則判斷導線切割磁感線產生的感應電流方向。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過程,提高學生的分析論證能力。

2)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科學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本節知識的學習,體會探索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

2)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本節內容特點我確定的教法與學法是:

教法:爲了讓學生加深對本節內容的理解,在教學中我採用講述、對比、探究,討論等方法進行教學.

學法:爲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引導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討論中突破難點。

三、過程分析

爲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如下設計:

1、複習提問、引入新課

我是通過演示實驗引入新課的:螺旋管連電流計,演示條形磁鐵N極插入和拔出時,電流計偏轉方向不同?說明感應電流方向不同,由此過渡到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產生的感應電流的方向有什麼規律呢?”

2、新課教學

接下來我分以下幾個環節去做:(板書)實驗探究-楞次定律-應用。

實驗探究:

器材:一節乾電池、一個15—20千歐的電阻、螺旋管、電流計、條形磁鐵、導線。

實驗前先引導學生解決兩個問題:

一、要讓學生清楚電流表的指針的偏轉方向與電流方向的關係。(將電流表與一個電阻爲15—20千歐的電阻串聯後,接到一節電池上,觀察電流表的指針的偏轉方向,確定電流表的指針偏轉方向與電流方向的關係。)

二、瞭解螺旋管線圈的繞向。

接下來就是進行分組實驗。

實驗中,我要求學生研究當把條形磁鐵N極插入、拔出線圈,條形磁鐵S極插入、拔出線圈,這4種情況下感應電流的產生方向,要求學生認真地將觀察結果並記錄。

在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試驗結果進行分析時,要突出線圈的磁場方向和磁通量的變化的關係。讓學生分清原磁場的方向、原磁場的磁通量的變化、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的結果,這一切都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完成,既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的文字表述概括性很強,學生初學時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含義,我在教學中通過多結合實例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尤其是理解“阻礙”的含義。 “阻礙”不是“阻止”,而只是延緩了原磁通的變化,電路中的磁通量還是在變化的.例如:當原磁通量增加時,雖有感應電流的磁場的阻礙,磁通量還是在增加,只是增加的慢一點而已.實質上,楞次定律中的“阻礙”二字,指的是“反抗着產生感應電流的那個原因.”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講解、總結,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楞次定律的理解。

楞次定律應用:

我首先講清了判定感應電流方向的步驟(四步走).

(1)明確原磁場的方向;

(2)明確穿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是增加還是減少;

(3)根據楞次定律,判定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

(4)利用安培定則判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接着用三道例題練習使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最後一個設計成導體切割磁感線的例題,

通過這個例題給出右手定則----判斷導體切割磁感線時感應電流的方向判斷方法. 當感應電流是由於導體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線而產生時,用右手定則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更爲直接和方便。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講解和學生的體會,確定了利用了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基本思路,並詳細的提供了它的基本步驟,在學生學習的初期,這是很必要的。

當堂訓練,鞏固提高

設計適量的練習題,並且將練習題分爲A、B兩組供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

設計意圖:充分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課堂小結和作業

讓學生概括總結本節的內容,構建知識框架,作業佈置要有針對性,梯度。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的體驗,自己的總結,真正達到了檢驗學生課堂效果的目的。

作業課後2、3、4題;

板書設計我分兩部分,主板書寫在左側,體現本節課的主幹知識,副板書在右側,主要畫用來輔助說明的草圖。

四、效果分析

通過以上的過程設計我預計可達到以下效果。

1.能夠使學生成爲教學活動的主體,從而實現本節課的知識目標。

2. 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發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3. 變規律的傳授過程爲規律的探究過程能夠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當然本節課的設計還存在着許多的缺點和不足,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和指正。

物理說課稿 篇2

一、 說教材

(一)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本節內容是第十五章《功和機械能》當中的第二節,教材在之前已經安排了有關於各種簡單機械和功的內容學習,《機械效率》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延伸,也可以說是對這些內容的綜合分析和實際應用,體現了物理知識最終要服務於生產和生活的理念。

教材內容:本節主要內容包括三個部分,1、“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概念;2、機械效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3、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實驗。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瞭解什麼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②理解什麼是機械效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參與探究斜面機械效率的活動,進一步加深對機械效率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實驗中培養合作精神,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創新的實驗精神。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結合實例認識什麼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會利用公式η=W有用 / W總 進行計算。

難點:會分析影響機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二、 說學情

學生通過對第一節內容的學習,已經知道機械功的概念和計算方法,也瞭解了功的原理,在此基礎上他們雖然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們的思維還明顯依賴於直觀形象的材料,缺乏理性思維的能力,所以應該儘量爲他們創設直接簡單的問題情境,啓發他們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 說教法

本節課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是:演示實驗法、創設情境法、分析討論法、實驗探究法。

四、 說教學過程

(一) 引入(大概用4分鐘時間)

演示實驗:通過讓學生思考前後兩次拉同樣重的勾碼到相同的高度,手做功爲什麼不相同?學生猜想之後揭開謎底:一個是用手做功,而另一個是用機械(動滑輪)做功。通過用機械可以省力但不省功,設疑:用機械做功的效率怎麼樣?從而引入今天學習的課題。

這樣做最主要的目的是既回顧了機械可以省力、功的計算公式以及功的原理,又爲這節課的新課內容教學奠定基礎。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二) 新課教學(約30分鐘)

1、分析比較演示實驗中直接用手拉和用動滑輪拉所做的功,引出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概念。

通過簡單的實驗,創建直觀的情境,讓學生從簡單內容入手,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

2、引導學生討論課本“想想議議”,加深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概念的理解。

分析課本圖片,讓學生在已經知道有用功、額外功、總功概念的基礎上,說出三種方法的有用功、額外功分別是對哪些物體做功,並計算這些功及總功的大小。

這樣進一步理解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概念,突出本節課的一個重點,並在後面的教學中讓學生自然得出機械效率的概念打下基礎。

3、引導學生分析三種辦法中有用功在總功中佔的百分比,從而引出機械效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η=W有用/W總 ,並指出η總是小於1,機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數表示。

這樣設計體現了物理概念教學的有效性,通過計算讓學生經歷了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獲得更深刻的感性認識,同時也突出了本節課的另一個重點。

4、鞏固知識,規範計算格式,講解課本109頁例題。

例題: 起重機把質量爲0.6t的重物勻速提升了3m,而它的電動機所做的功是34000J,起重機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這個例題鞏固知識、強調本節課的重點之外,也爲後面的影響機械效率大小的因素做好了鋪墊。

5、引導學生討論例題的結果,並分析影響機械效率大小的因素,結合生產生活實例提出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

通過結合具體生活事例,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機械效率的意義和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又可從中學會分析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有效地突破了難點。

5、爲了突出、鞏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也爲了規範解題的計算格式,接下來對課本109頁例題進行講解。

6、探究實驗“斜面的機械效率”,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機械效率的理解和實際分析能力。

首先通過創設情境設疑:利用哪塊木板搭成的斜面推重物最省力?用最省力的斜面推重物機械效率是否最高?

讓學生經歷“提問—猜想—設計—實驗—歸納—交流”的探究過程。

這是本節課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實驗開始前通過設疑——猜想,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實驗過程以教師引導、學生爲學習主體的形式展開,讓學生經歷“提問—猜想—實驗—歸納—交流”的學習過程,不僅完成了實驗目的,又對機械效率的公式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呼應和強化了前面重難點的學習。

(三) 課堂交流與練習(4分鐘)

1、討論:用水桶從井中提水的時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額外功?如果桶掉到井裏,從井裏撈桶的時候,撈上的桶裏帶了一些水,這種情況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額外功?

2、計算:用一動滑輪將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架上,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總功,額外功,機械效率各是多少?

通過討論和計算,既讓學生鞏固了基本概念的掌握,又讓學生能熟練應用所學知識應用到基本問題上來!突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和促進學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四) 課堂小結、佈置作業(2分鐘)

1、 110頁動手動腦學物理第1題。

2、 利用網絡瞭解和收集生產中的'各種機械的效率,以及通過什麼途徑來提高機械效率?

第一題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第二題則強調知識的延伸。既有對新知識的鞏固,也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拓展認知領域。

(五) 板書設計:

第二節 機械效率

一、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1.有用功:爲達到目的必須要做的功

2. 額外功:我們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總功: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

W總=W有用+W額外

二、機械效率

1.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

2.η=W有用/W總(常用百分數表示,η<1)

物理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是在學生已掌握了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及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牛頓運動定律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一節課。是人教版02年審查通過的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一冊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中的第七節。是牛頓運動定律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超重與失重又是生活中學生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因此,本節課不論從“學以致用”上還是從糾正生活中錯誤觀念上都有着重要的意義。

2.教學目標的確定及依據:

教學大剛中指出,物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中有廣泛應用。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對探索自然現象具有普遍意義。高中物理教學內容應該包括與基礎知識聯繫密切的實際知識,要引導學生弄清實際問題中的物理原理。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態度、科學方法與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再結合學校提出的“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依據教學目的和原則,以及學生的學習現狀,我制定了本節課將要完成的教育目標:

①知識目標:知道什麼是超重與失重;運用牛頓運動定律研究超重與失重的實質。

②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運用牛頓運動定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德育目標:滲透“學以致用”的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重難點的確定及依據:

以往的教學經驗使我體會到:學生對牛頓運動定律的簡單應用普遍感到不難,但對一些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刻,容易從物理名詞的表面結合語文分析字詞的方法錯誤理解。爲此,教學過程中我將學生理解超重與失重的實質以及如何運用牛頓運動定律研究超重與失重的實質作爲本節重點。

二.教材處理:

1.學生現狀及對策:

高一學生正處於好奇心強,自主意識增強的階段,所以,在教學中注重從實況錄象入手,抓新奇促興趣;而且,雖然學生已學習了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及牛頓運動定律的簡單應用。但學生在生活中存在的習慣思維、先入爲主的思維定勢讓學生對超重與失重的初步印象就是超過重力、失去重力。所以仔細講解超重,讓學生自己歸納類比失重。達到糾正錯誤、指導學法、主動參與的效果。(探究此過程正是培養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的過程。)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爲了更好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儘快掌握知識,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藉助電教和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能直觀感覺知識,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正確性,進而過渡到對超重與失重實質的認識。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1.教學方法的採用:

教無定法,教必有法,貴在得法。現代教學觀明確指出: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學校反覆強調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再根據本節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以及學生認知規律,我採用啓發、引導、探索、類比、總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啓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然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探索、類比、總結,實現“兩種方式”的根本轉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並且體現課堂是德育的主陣地。

2.教學手段的採用:

根據本節內容的特點,爲了更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儘快掌握本節的教學任務,除採用常規的教學手段,特採用電教和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記憶,節省教學時間,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學程序:

1.激趣引入:(5分鐘)

上課前,利用片頭中的名人名言激勵自信、自強、勇於探索(體現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上課後,通過神六升空圖片引出課題(板書課題)。讓學生講解對超重、失重的感性認識,提出本節教學目標。接下來通過“趙老師測體重”的實況錄象從身邊事入手,引導學生對比指針變化(提出問題),製造一種激發學生求知慾的物理情景,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產生研究探索熱情後引入新課。

2.突破重難點:(15分鐘)

從高教版王淑賢著的《力學》第四章第五節對重量、重力概念入手,首先破除學生心中重量就是重力的錯誤認識,進而分析超重失重的由來及其與語文字詞分析的關係,讓教學內容明朗化。(重量、重力的區分可以使本節教學內容變的輕鬆易懂,但同時應告訴學生重量是一個已經遺棄的名詞。)

結合教材中人在升降機中的情況,分析人對升降機上秤的壓力,幫助學生理解超重現象。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分析研究超重狀態下重力不變,壓力變大,得到超重概念.然後讓學生練習課後習題3中的第4問,抽一學生演板(老師巡視,檢查學生對牛頓運動定律應用的掌握)。(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之後,結合人在升降機中與此題引導學生給出超重完整的概念,尋找超重的規律,理解超重的實質。(投影顯示超重的概念、規律、實質,簡單板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3.學法指導:(5分鐘)

爲了使學生掌握類比、聯想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抽象概括、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失重,就採用對比超重讓學生自己總結失重的概念、規律、實質。培養了學生的思維、節省了教學時間。突出以學爲本,因學論教的要求,體現自主、探究、互動的組織、引導和情景創設等特徵(投影顯示失重的概念、規律、實質,簡單板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又通過閱讀教材與思考課後“做一做”,抽生回答總結完全失重的概念、規律、實質。分析解決“做一做”中的現象,增強“學以致用”,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播放漏水的瓶子自由下落時的視頻,請學生分析,下落過程中水爲什麼不漏了?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釋實驗現象的能力。投影顯示完全失重的概念、規律、實質,簡單板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4.適當擴展,自由提問:(5分鐘)

①完全失重的空間裏還有許多未被開墾的處女地,各國宇航局都力圖率先在這些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爲此,發達國家的宇航局也曾向世人徵求可在飛船裏進行實驗的方案。北京市一名中學生曾設計出一個方案:即研究在完全失重的條件下,人的思維反應速度是不變、變快還是變慢。受到了發達國家宇航局的關注。如果在座的各位同學在這方面有什麼奇思妙想,不妨寄與我國宇航部門,希望將來在我國飛船上進行的實驗裏,有你們設計的方案。

②環繞地球飛行的宇宙飛船裏用秤是稱不出任何物體的重力的。說明宇宙飛船裏的物體處於什麼狀態?飛船內的空間是一個什麼樣的空間?飛船內的物體都處於完全失重狀態,飛船內的空間是一完全失重的空間。(投影顯示)

③生活中有沒有超重、失重、完全失重?讓學生舉身邊的事例(過山車、汽車變速上下坡、蹦極等),與學生的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緊密;讓學生自由提問,師生共同討論解惑。“學以致用”,增強興趣。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5.反饋練習,首尾呼應:(5分鐘)

回顧引入時趙老師在秤上起立時指針偏轉(投影顯示),讓學生解釋原因。突出本節所學,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強化鞏固所學知識。此處有難度,可以先提示學生分析起立過程的運動狀態如何變化。(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6.歸納總結:(5分鐘)

讓學生歸納總結本節知識,突出超重與失重是兩種現象,其研究都運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目的是強化所學,加深理解,加強記憶與理解,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引導、指導、幫助等作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促進全體學生主動發展。突出科學探究和師生互動。(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

7.佈置作業:(5分鐘)

通過佈置作業,使學生更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本節的內容。

8.板書設計:

物理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6章第4節《拋體運動的規律》,下面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一)、本節內容的地位與作用:

在學習《拋體運動的規律》之前,學生已學習了《探究平拋運動的規律》,爲本節的學習作了鋪墊。拋體運動,尤其是平拋運動的規律是本章教學重點之一。拋體運動的內容雖在高中物理中算不上非常重要,而且知識點也不多,但它所包含的物理思想和思維方法卻是十分重要,在後繼課程中還有重要的應用,如在電場或複合場中研究帶電粒子運動的問題。另外,日常生活中有關拋體運動的現象很多,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它能使學生體驗物理知識對生產生活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基於以上分析,我確定本節如下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拋體運動的受力特點

(2)掌握分析拋體運動的方法,能用數學知識總結得到平拋運動的規律

(3)瞭解斜拋運動

2、過程與方法

(1)在對平拋運動特點的感性認識基礎上上升到理性思維,使學生體會並理解在平面上應用牛頓定律的方法

(2)在總結得出平拋運動的規律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和掌握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利用數學知識表達物理規律的和諧與美,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2)通過用學到的方法解決沒有感性認識的斜拋運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習與探究的X望。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1)探究如何利用合成與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拋和斜拋運動

(2)利用數學工具得到平拋運動的規律

教學難點:理解爲什麼平拋運動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

因此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物理是一門培養髮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基於本節課的理論性強,我採用講授法和啓發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不僅掌握知識,而且發展了學生學習科學的思維方法,有助於學生今後的自主學習。

學法:針對本節課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採用討論法.分析法.歸納總結法來進行學習,主動探究,學會自主學習。

那麼我對本節的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三.教學過程

(一)簡單 複習引入新課

[1. 複習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條件和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2.複習運動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指出這種方法在解決複雜運動問題時的作用。

3.複習如何用座標描述做一維運動和二維運動的物體的位置。

4.複習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數學表達式。指出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就是要確定物體在任一時刻的位置和速度。-------課件

本節課要用到的舊知識點瑣碎,複習與本章有關的這幾個重要知識點,有意識地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順利地進行新知識的同化。

(二)進行新課

(1)從總體上看,本節課的內容可以分爲兩大部分:平拋運動和斜拋運動。

因此可以先對平拋運動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簡單分析斜拋運動。這種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對平拋運動的分析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可以分兩步,第一步,分解平拋運動;第二步,得出平拋運動的規律。

對於第一步,要創設問題情境,通過這三個問題:[課件]使學生主動思考討論,發表見解,擔任課堂的主角,通過學生的回答,暴露學生思維上存在的問題,適時點撥啓發。這樣,不僅使學生 深入理解了平拋運動,而且可以使學生分析、討論、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也得以培養和提高。

對於平拋運動的規律的得出,在分解平拋運動的基礎上難度就會有所降低,所以,先讓學生自己推導,再進行講解,引導學生體會並理解在二維情景下應用牛頓定律的方法。

對於斜拋運動,先介紹什麼是斜拋運動,並展示圖片,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再讓學生用學到的方法,嘗試進行分解斜上拋運動,培養學生自主學

習的能力

(3)爲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深層理解和應用,在課堂上安排時間進行鞏固和練習。練習選取課本例題2。練習選取課本例題2,再進行小結,最後佈置作業。

課後習題的選取以生活事例、生活現象爲主,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激發學生的潛力。

六.板書

七.結束語

鑑於本節課的特點,我注重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根據學生認知的發展,有步驟地提出問題,使學生在獨立思考和交流過程中,不斷地發展自己的觀點,經歷了學習過程的體驗。這樣學生不僅能學到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而且還學會了怎樣去思考問題。

我的說課結束,請各位多多指教。謝謝!

物理說課稿 篇5

(一)光源出示迷人夜景圖。

(激發學生對光感興趣)觀察

(對光的現象有感性的認識)

我們要看清五彩繽紛的世界,必須有光射入我們的眼睛,那麼,光是從哪裏發出來的呢?

(提出問題,引起懸念)思考、討論

(帶着問題,參與討論)

除了太陽、電燈之外,日常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物體能夠發光?

(讓學生收集相關的資料,可以是圖片、文字、實物,主要是由於學生參與實際活動,提高學習興趣。)討論、交流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可以

加強與同學之間的交流)

反饋練習1:

下列物體不屬於光源的是:

A、月亮。B、螢火蟲。

C、水母。D、霓虹燈。鞏固練習(此題練習中,有的是生活中常見的;有的是農村可見的;有的是城市可見的;也有不常見的,讓各層次學生增長知識)

(二)光的傳播手裏拿着一個激光手電,它可以發光,是一個光源。(展示光源實物,在此用的是激光手電,而不用一般手電筒,是因爲激光手電光線比較集中)

有一個問題:從光源發出的光是沿着怎樣的路徑傳播出去的?觀察、思考

(隨着問題的提出,學生的討論式學習隨之開始)

請同學們根據學過的知識討論並提出自己的猜想。猜想

(讓學生聯繫日常生活實際和小學自然課本學過的知識,進行大膽猜想)

(二)光的傳播讓學生討論回答。(光是沿直線傳播的)討論、回答

到底猜想是否正確呢?

(鼓勵學生用桌子上這些簡單的器材去大膽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進行實驗

(有了感性認識外,還要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