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說課稿集合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說課稿集合7篇

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廣東教育出版社《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中的《我們學會了合作》。

根據《全日制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爲本課制定了以下教學重點:

1、 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要學會與人合作。

2、 學會與人交流、合作,懂得一些合作的技巧。

3、 感受合作的樂趣,願意與人合作。

我將以上三點設置爲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基於以下的三個原因:

首先,《我們學會了合作》這一課中一共分五個板塊:同學們身邊的生活情境、生動的寓言故事、評論故事、三個和尚的小劇場設置以及小活動拼圖遊戲。這五個板塊都緊緊圍繞着“合作”這一主題。主要是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入手,通過生動的形式體會自己是集體的一員,懂得在生活、學習中要與人合作,並掌握一些合作的技巧。體會合作的樂趣之餘激發學生與人合作的意願。

其次,在《全日制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中對中年級的教學有如下的要求:“着重教育學生心中有集體” 、“ 懂得在集體中要相互合作,團結友愛,爲集體爭光”。

本課是廣東教育出版社《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四年級的學生經過前面三年半的學習,已經懂得了“班級、學校、少先隊組織都是集體,集體力量大。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在集體中要想着別人。”他們對“集體”這一概念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如何與人交流合作,掌握與人合作的技巧,發現與人合作的樂趣,則是他們需要繼續學習和探索的更深一層的內容。

我本着大綱中“努力做到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的統一”的要求,制定瞭如下落實教學重點的教學活動:

1、談話導入:光榮屬於誰。

(1)讓學生通過回憶,說說自己體驗過得與同學合作的經歷。

(2)討論獲獎的光榮應該屬於誰?沒有合作行嗎?使學生從中領悟合作的內涵,知道學習、生活中,經常要與人合作。

(這樣的導入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場景出發,用學生自己的眼睛來發現“合作”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興趣。)

2、小故事,大道理。

(1)課件演示課文中的寓言故事:“拉不動的車子”。

(2)四人小組裏相互說一說這樣的合作能成功嗎?

(3)選派小組代表發言。

(有趣的圖片與故事可以吸引孩子們的注意,直觀生動地啓發學生,不是所有的合作都能成功,合作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

3、小小評論員。

(1)課件播放圖片,讓學生觀賞故事:三場足球賽的啓示。

(2)組織學生模擬足球評論員自由地發表看法。

(3)評選出最佳足球評論員。

(情景創設讓孩子們進入角色,以評論員的身份參與其中,分析紅隊勝敗的原因,從另一個角度看“合作”。 從中領悟到怎樣纔是成功的合作。)

4、 快樂小舞臺。

a) 以同桌爲單位,排練雙簧:三個和尚。

b) 以小組爲單位選派演員參賽。

c) 評選最佳合作者、最佳表演獎、最佳配音獎等。

(快樂小舞臺爲學生嘗試合作創設了空間,使學生們在表演中將合作的意義、技巧內化爲學生的行爲,同時也體會到了合作的樂趣。)

5、 快樂拼圖。

(1)自由選擇合作伙伴。

(2)播放音樂,學生們在音樂中開始拼圖遊戲,看哪個組拼得

又快又好。

(3)評出優勝獎,並請獲獎者彙報取勝之道。

(這一環節將學生喜聞樂見的拼圖遊戲融入了活動,這不只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本課的教學重點得以落實。)

以上是我對《我們學會了合作》這一課的教學環節的設計。我今天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導!謝謝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熟悉而且喜歡的小動物小白兔、小雞、小貓爲角色,講述了小白兔在下雨的時候想辦法用樹葉當傘,並且幫助小雞和小貓的故事情節,既有趣又蘊含了許多的美德。現在的小朋友都是獨生子女,個個以自我爲中心,缺乏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用了這一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綱要》指出:要“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根據《綱要》精神和我班幼兒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以及教材需要,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知識目標: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技能目標: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表演角色間的對話。

活動重點、難點

由於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爲主,在故事教學中,我把知道故事名稱,理解故事,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作爲本次活動的重點。語言的發展是反覆練習、不斷改正、逐步規範的過程,幼兒在使用不同的語調錶現角色語言,用語言的感情色彩表現故事的背景,情節發展和故事角色,因此我把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表演角色間的對話作爲本活動的難點。

三、說教、學具的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

我爲幼兒準備了生動有趣的動畫

課件

小白兔、小雞、小貓頭飾。

知識上的準備

我在活動前讓幼兒瞭解了下雨天需要的各種雨具。

四、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爲了有效地掌握重點難點,我採用了視、聽、講、演相結合的方法。

“視”,就是引導幼兒觀察動畫課件中的內容。

“聽”,是引導幼兒傾聽老師的語言啓發、誘導。

“講”是幼兒講,滿足幼兒說的願望。

“演”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角色間的對話,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

學法

本次活動多采用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能在角色扮演中充分表現自我。還結合了觀察法,通過觀看課件讓幼兒獲得直接的印象。“結果前置提問法”是讓幼兒在想像、創造性思維中自由自在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是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說活動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及重點難點,我整個活動貫穿於遊戲之中,把活動分爲三個部分,設計以下教學程序:

1、導入活動:猜謎遊戲,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這一環節旨在短時間內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感知遊戲內容。

2、理解故事,掌握學習方法

(1)、運用“結果前置”的提問方法,教師有感情地講述第一遍故事在講述故事時,教師不出示任何教具,是爲了避免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在邊傾聽邊思考的過程中,初步感知故事內容。講述完後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麼?”“故事裏有誰?”

(2)、觀看動畫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滲透情感體驗。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修鞋姑娘》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文中寫了一位修鞋姑娘不計較報酬的多少,熱情周到地爲“我”修鞋。一開始受到了“我”的猜疑,最後“我”被深深地感動。讚揚了修鞋姑娘誠實、善良的美好心靈。

這篇課文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善於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行爲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好範例。進入五年級下學期,學生一般能夠較好的預習課文,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也能抓住要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對抓住關鍵語句深入進行品析、批註的學習方法也已經逐漸掌握,所以,針對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實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找準課文中表示“我”對修鞋姑娘態度轉變的詞語,學習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進行描寫的方法,並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探究語言文字的能力和朗讀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修鞋姑娘真誠、善良的品質,

教學重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感悟人物品質。

教學難點:理解關鍵句“我真慚愧,是她誠實,還是我誠實?是她信任我,還是我信任她?”

二、說教法:

新課程鼓勵學生對文本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爲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

基於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採用了自讀感悟,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同時以教師的情帶動學生的情,不失時機的進行點撥指導,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情境激趣,探究交流,昇華情感,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三、說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激發興趣:《信任》課文中,那位桃園主人雖然沒有出場,卻讓我們感受到他對每一位客人真誠的信任,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修鞋姑娘。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的開頭。教師富有激情的導語,激發了學生對課文進行探究的興趣,而後教師趁機提出:一次修鞋的經歷,是作者不顧寒冷,走遍長街,尋找這位來自異鄉的修鞋姑娘,這是爲什麼呢?這是一位怎樣的修鞋姑娘?用一個貫穿全文的問題,自然的講學生引入課文所描寫的情境中去。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指生分段讀課文,隨時正音,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學生在回答這一整體性問題時,讓學生把修鞋姑娘如何爲我修鞋的幾個環節弄清楚。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能夠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敘述順序的能力。

3、細讀課文,感悟品質:

(1)、在學生已把握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我及時出示這樣一個開放式的思考題:

()的修鞋姑娘,方法:

①默讀課文,劃出課文中描寫修鞋姑娘的句子,並做出批註。

②結合課文中相關語句以及自己的生活經驗,組織好語言並說明你這樣填的原因。這個問題的設計是使同學們從多個方面去認識這位修鞋姑娘,而不是一味地被教師牽着鼻子走,尊重了學生閱讀的多元特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隨着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學生體會他們所劃句子的含義:從姑娘的修鞋的一系列語言、動作中體會到什麼?從對姑娘的外貌描寫中又體會到什麼?這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和諧交流,在不同觀點的碰撞中多方面、多角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探究的樂趣和情感的薰陶。

③課文中除了對修鞋姑娘的描寫,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我”。文中作者對修鞋姑娘態度變化的線索從側面烘托了修鞋姑娘美好的內心世界。因此,接下來,我設計了以下問題從整體上梳理課文的這條“暗線”:

①瀏覽課文找出描寫“我”的句子,畫出表示“我”對修鞋姑娘態度變化的詞語,並把你的感受在句子旁邊批註,寫下來。

②小組交流讀書感受,並彙報。

在經過小組討論交流後,教師點撥,深入理解關鍵句“我真慚愧。是她誠實,還是我誠實?是她信任我,還是我信任她呢?”這是本文點明中心的句子,也是理解上的難點,此時,教師可以採取角色體驗的方法,聯繫上文中的關鍵詞“難堪”“窘境”,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體會作者當時的心理活動,進而也就明白了作者苦苦尋找修鞋姑娘的原因:不僅僅是送去所欠的三角錢,更重要的是我被姑娘真誠善良的品質深深打動了。

4、品位語言,感情朗讀:在學生對文本有了充分感悟之後,我再引導學生梳理文本中的語言特色,進行情境朗讀,採用教師範讀、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反覆品味語言中包含着的意思,體會作者用詞用句的準確精妙。

5、回顧課文,總結收穫。課文學完了,請同學們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談談自己的收穫和感想。是把學語文與學做人緊密結合起來,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6、作業設計:練習寫小片段。要求通過觀察一位同學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表現同學某一方面的特點。主要是此處設計達到學以致用,真正做到讀寫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體現了在平時的學習活動中,我們要相信學生的閱讀潛能,注意激發他們的閱讀積極性,閱讀教學應該刪繁就簡,抓住主線,課堂上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關注語言,品味詞句。因爲尊重了個性化解讀,在學生的眼中,修鞋姑娘就會成爲一個又一個鮮活的“哈姆雷特”,使學習成爲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小學美術第七冊第五課《自行車局部寫生》,下面我着重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五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對自行車局部的寫生引導學生學會精確的觀察,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二、學生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小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並且四年級的大部分同學會騎自行車,自行車給他們帶來了方便和樂趣,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

三、教學目標:

本着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造型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技能與技巧目標: 瞭解自行車的基本結構,學習造型的表現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造型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索中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3、情感與態度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以及認真細緻的觀察習慣。

四、教法學法:

爲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爲主導,學爲先導”的教學思想,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讓學生體驗創作的快樂,進一步提高創造力。

五、教學過程:

1、導入階段:

我首先提出問題:“你會騎自行車嗎?你喜歡自行車嗎?自行車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本課課題:《自行車局部寫生》

2、新課教學階段:

⑴、我讓學生用自主探究的方式來了解自行車的基本結構和用線表現的方法。我提出問題(出示課件):自行車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線條有什麼不同?教師通過啓發讓學生說出自行車是由車身、車把、車輪、車座等組成。線條也有很多變化,比如:車條是直線、車筐是交叉線等。

⑵、教師演示自行車局部寫生的方法,主要是引導學生觀察線的變化和線的銜接等。

⑶、引導學生欣賞教材上的學生作品,讓學生說一說教材上的學生作業哪部分畫得好?對你有什麼啓發?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知道教材上的作品觀察仔細、表現具體、線條豐富。

3、實踐階段:

提出作畫要求後,組織學生到學校的自行車場地進行寫生,教師現場指導作畫。

4、讓學生把畫好的作品放到寫生的自行車旁進行展示,同學之間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同時對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簡單評價,教師相機進行補充。

5、教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收穫很大,以後在生活中要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用你的畫筆去描繪美好的生活。

6、最後有秩序的將學生帶回教室。

說課稿 篇5

一、設計意圖

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也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內容。每個幼兒都愛看少兒節目,特別羨慕電視裏做遊戲的小朋友,總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和他們所熟悉的少兒節目主持人金龜子姐姐、月亮姐姐,紅果果、綠泡泡們一起做遊戲。幼兒雖然能認識簡單的時鐘,但他們的時間概念依然模糊,導致老師在一些日常行爲規範中不能很好地實施。所以本次活動借用娛樂賽場加上時間概念,讓幼兒懂得珍惜時間。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的時間概念模糊,所以生活中做事愛拖拖拉拉,不懂得抓緊時間、節約時間。培養幼兒之間的相互合作是學前班的教育教學目標,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合作的樂趣,掌握更多合作的技能技巧。因此,我制定了一下幾個目標:

1、在娛樂賽場的氣氛中,讓幼兒體驗一分鐘,知道一分鐘是很短暫的,但許多事情可以在一分鐘內完成。

2、培養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

3、讓幼兒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懂得只有兩個人相互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遊戲。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具體的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活動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我從以下兩個方面談談我的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幼兒已經掌握認識時鐘的知識和學會了遊戲的口號。

2、物質材料的準備:幼兒事先分好老虎隊和獅子隊,大時鐘,出場音樂,遊戲音樂,老虎和獅子的頭飾各8個,得分牌,星星若干,蠟筆,秒錶計時器兩個。

四、說活動重、難點

活動的重難點離不開活動目標的具體要求,這是相輔相成的。本次活動的重點爲:

在娛樂賽場的氣氛中,讓幼兒體驗一分鐘,知道一分鐘是很短暫的,但許多事情可以在一分鐘內完成。本次活動的難點爲:讓幼兒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懂得只有兩個人相互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遊戲。

五、說教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爲了教而教,而是應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能充分表達自我、大膽說話。

2、示範法:幼兒最喜歡模仿並且把門的模仿能力很強,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最愛模仿動畫片裏的人物。

3、提問法: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啓發幼兒積極思維。

六、說活動過程

一、導入——創設比賽現場的情境

1、“各位小朋友、大朋友們你們上午好,歡迎來到我們《魔力一分鐘》的比賽現場,我是今天節目的主持人金龜子姐姐,現在請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森林中最厲害的兩隻參賽隊伍老虎隊和獅子隊的小隊員們入場,有請老虎隊的小隊員們入場...有請獅子隊的小隊員們入場...小隊員們請就坐。”幼兒依次入場,“向下邊的觀衆們揮揮手,打打招呼:你們好!”

2、“歡迎各位小隊員來到《魔力一分鐘》的比賽現場,我是你們的好朋友金龜子姐姐,想要獲得神奇的魔力嗎?一起喊出我們的遊戲口號:魔力魔力賜予我,今天的冠軍就是我!耶...。魔力賜予你們。”

3、聽金龜子姐姐說這次比賽的規則:“今天所有的比賽都和一分鐘有關,在每個遊戲環節中,我們都將爲獲勝的一隊加上一顆星,最後比一比誰的星星最多那麼誰就是今天的冠軍。有沒有信心拿冠軍!(加上充滿力量的手勢,用耳朵去聽的動作)”

二、體驗一分鐘

1、“在比賽開始前,我們要學會一樣本領。哪位小朋友知道一分鐘是多長的時間?”引導幼兒思考,“它可以告訴我們(出示教具大時鐘),讓我們一起來看大時鐘,這裏有三根針,請問他們分別是什麼針(用手指給小朋友們看)?秒針怎樣走纔是一分鐘?” 最細的一根是秒針,它從數字12出發走60步再回到數字12表示一分鐘。

2、“時間是隱形的,我們看不見它,但我們能聽到它走路時的腳步聲,請閉上你們的小眼睛,靜靜地聽一分鐘。”。一分鐘後教師提問:“慢慢睜開你們的雙眼,感受到一分鐘的時間有多長了嗎?”

3、“接下來讓我們進入今天比賽的第一個環節(手勢):金雞獨立,請聽遊戲規則:這個遊戲要求小隊員們單腳站立,另一隻腳不能落地,如果腳落地了就請坐回自己的位置,比一比哪個隊有更多的小隊員能堅持一分鐘...哎呀,有的小隊員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比賽了...”教師一邊說規則一邊示範,“我們還沒有一起來爲自己打氣加油呢!來!讓我們喊出遊戲口號:魔力魔力賜予我,今天的冠軍就是我。”

4、教師統計:“請小朋友一定要遵守我們的遊戲規則,請腳落地了的小隊員坐回自己的位置,其他的寶貝兒們加油咯,堅持住。”宣佈比賽結果,爲獲勝的一隊加上一顆星,掌聲鼓勵鼓勵自己,XX隊的小隊員們千萬不能泄氣,在後邊的比賽要加油咯!”

三、遊戲一分鐘

1、現在請跟隨金龜子姐姐進入第二個環節:又快又好。“金龜子姐姐發現:平時小朋友們不太愛惜自己的學習用具,比如蠟筆,小朋友們都喜歡用但用完之後卻又不愛把它們收拾好,放回盒子裏,所以經常會少一支兩支的。但是有的小朋友還是很會收拾自己的學習用具的,而且收拾的又快又好。” 2、“那金龜子姐姐想要問一問你們覺得收蠟筆難嗎?認爲自己能在一分鐘內收好的小朋友請舉手。既然小隊員們都這麼有自信,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挑戰這項比賽吧!請聽遊戲規則:在一分鐘內哪一隊裝好蠟筆的隊員多,那麼哪一隊爲獲勝隊。”幼兒依次排隊領取事先準備好的盤裝的散亂的蠟筆,“請準備!3、2、1,比賽開始!”金龜子姐姐計時。遊戲結束,“一起來看看比賽情況...”,爲獲勝的一隊加上一顆星。

3、分別請收的慢的幼兒和收的快的幼兒發言,說說爲什麼自己收的慢或收的快。“通過這個遊戲金龜子姐姐發現:原來我們的小朋友都能在一分鐘內把蠟筆收好,而且蠟筆我們每天都會用到,那麼我們每天都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來比賽,看誰能在一分鐘內把它收拾好。”

四、合作一分鐘

1、“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比賽的最後一個環節:玩具快回家。你們喜歡玩兒玩具嗎?快看,今天金龜子姐姐爲你們準備了好多玩具,要怎麼玩兒呢?請聽遊戲規則:玩具快回家,主持人將玩具全部倒在地上,兩隊分別請一名小隊員迅速將玩具收回玩具筐內,誰用的時間短,那麼誰就獲勝,聽清楚了嗎?”每隊分別請一名幼兒來比賽。“請準備!3、2、1,比賽開始(播放比賽音樂)!”(玩具儘可能多,一名幼兒在一分鐘內無法完成)爲獲勝隊貼上一顆星。

2、“你們都觀看了這兩名小朋友收玩具,請問你們發現這其中存在些什麼問題嗎?......一名隊員在一分鐘內不能完成此項挑戰,想一想還能用什麼辦法完成挑戰?......所有的隊員一起來試試吧!看看能不能完成挑戰。請聽要求:收撿玩具時不推不擠,拿好玩具後一定要走邊上把玩具送回筐裏。”

遊戲開始前一起喊出比賽口號,將玩具倒出來,比賽開始。

“小隊員們一起合作的力量非常強大,兩隊都完成了一分鐘內一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鼓勵一下自己。爲獲勝隊貼上一顆星。”

五、活動結束,離開教室

1、一起來看看今天比賽的最後得分:老虎隊幾顆星,獅子隊幾顆星。XX隊就是今天的冠軍,掌聲鼓勵他們。XX隊今天表現得也很棒,也掌聲鼓勵鼓勵自己。

2、“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能在一分鐘內完成的?”如果幼兒想不到,金龜子姐姐可以提供一些選項,比如:穿衣服,穿褲子,穿鞋,洗手...引導幼兒把話說完整。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事情我們可以在一分鐘內完成,如果一個小朋友不能完成,那麼幾個小朋友可以一起合作完成。

3、最後金龜子姐姐要和你們一起來完成一個挑戰:請你們跟着我排好隊在一分鐘內走出教室,和老師們說:再見!

七、說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貼近幼兒生活,並且生活經驗豐富,所以他們對活動形式很感興趣,對活動中的遊戲也很感興趣,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讓幼兒感受到了對一分鐘的時間概念,讓幼兒學會快速做好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

本次活動幼兒在遊戲規則的遵守方面還有欠缺,對合作遊戲的技能技巧的掌握不完善,幼兒在談話環節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不是特別願意動腦思考主持人的提問。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此活動選材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蘿蔔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蔬菜之一,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蘿蔔在農村菜場等地隨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白蘿蔔、胡蘿蔔、卞蘿蔔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它營養豐富,吃法繁多,可煮湯、可涼拌、可紅燒、可醃着吃,有的還可生吃呢!民間還有“十月蘿蔔小人蔘”的美稱。

然而幼兒雖然知道蘿蔔,但對蘿蔔的種類、用途、營養價值等還不太瞭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現幼兒不愛吃蘿蔔的現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兒形成對蘿蔔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蘿蔔的特徵、用途等的理解,激發幼兒愛蘿蔔的情感。我們認爲,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季節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爲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爲:

(1)幼兒在感知蘿蔔的基礎上,能表達蘿蔔的特徵及用途,並能按蘿蔔的特徵進行分類。

(2)在遊戲中瞭解蘿蔔的生長過程,體驗蘿蔔生長的快樂。

(3)幼兒樂於探索,能大膽表述,在活動中感受蘿蔔的有趣,產生愛蘿蔔的情感。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感知蘿蔔的有趣,主要是蘿蔔的特徵、用途及生長過程。通過探索發現、多媒體課件、歌曲引路、遊戲體驗及品嚐蘿蔔製品,使活動得到深化。

活動的難點是:根據蘿蔔的不同特徵進行分類,主要通過小組商量自主操作,在動手的過程中意識到分類標準及分類結果,提高幼兒的分類能力。通過集體評價,使幼兒的分類經驗得到整理。總之,我們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爲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操作檯6張呈半圓形擺佈在前面和側面,便於操作評價。

2、物質準備:兔子絨玩具、各種蘿蔔、籃子每桌一套、創編歌曲、多媒體課件、蘿蔔食品、輕音樂

3、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有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

全方位的準備爲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可能。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可愛、推拙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採用了

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

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後第一次操作,主要是探索蘿蔔的趣味性、多樣性,讓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獲得感知。第二次操作是對蘿蔔進行分類。幼兒分類是指幼兒把具有一個或幾個共同特徵的物體聚集在一起的活動,分類活動是觀察活動的延伸和應用。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次活動的第三環節中,我就引導幼兒扮演蘿蔔籽,共同體驗蘿蔔生長的快樂。由於我利用了節奏快的旋律巧填歌詞,編成了一首《蘿蔔歌》,這給遊戲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理解了蘿蔔的生長過程,更是創造了一個個可愛的蘿蔔形象。教師的適時賞識,把幼兒的創造之花點燃,顯示了無窮的力量。

3、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通過製作多媒體動畫“蘿蔔的生長過程”,讓幼兒對蘿蔔生長有全新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4、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爲主體的.生動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態度體驗,使孩子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

本次活動的全過程,我就引入了

幼兒喜歡的兔子形象,結合秋收,引發幼兒融入到看蘿蔔、分蘿蔔、品嚐蘿蔔的情境中,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維,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與個性發展的統一。

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蘿蔔多樣性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嘗一嘗、學一學、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蘿蔔發生了興趣。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二次操作活動中我們就鼓勵幼兒分蘿蔔,引導幼兒按蘿蔔的特徵進行分類。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商量、合作、嘗試着不同的分法。當然,幼兒不一定一次就能分成功,他們不斷以動作調節自己的分類標準。伴隨着動作,幼兒的思維就會靈動起來,因而就有了更豐富、多樣化的分法。通過介紹性評價,又把大家的經驗作一匯合,深化了各自的認識,拓展了分類面。

中班綜合活動(有趣的蘿蔔)說課稿,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爲了讓幼兒對蘿蔔的生長過程有更深的印象,我們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導幼兒體驗蘿蔔生長的快樂。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着各自的豐富、多樣性的認識,體現着“以幼兒發展爲本”理念。

四、說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爲: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操作分類——遊戲體驗——品嚐交流——審美延伸

(一)激發興趣(情境:小兔的蘿蔔豐收了)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利用幼兒熟悉的小兔形象,爲幼兒創設了“小兔蘿蔔豐收”的語言情境和物質(蘿蔔)情境,引發幼兒觀察蘿蔔的興趣。在以下的環節中,我都是以小兔作爲情節發展主線,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自由探索(看小兔的蘿蔔)

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在第二環節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我們爲每組提供了充足的蘿蔔,供幼兒觀察。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輕音樂播放的輕鬆氛圍中,幼兒比比、摸摸、說說各自看到的蘿蔔的特徵。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獲得經驗是零碎的,那怎樣進行加工整理呢?爲此,在自由探索後我們就通過幼兒介紹,集體講評的方式,對幼兒獲取蘿蔔的經驗進行整理。由於材料的投放在孩子的視線前面,故講評時可結合實物進行,避免了空洞性。爲了拓寬幼兒對蘿蔔的認識,教師還結合收集到的圖片和實物蘿蔔作了一個概括,點到了課題中蘿蔔有趣的含義。

(三)操作分類(情節:幫小兔分蘿蔔)

分類活動是前一次觀察探索活動的應用,而幼兒分類往往根據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進行,分類標準(依據)也在不斷改變。因此,我們要求

幼兒通過說一說、分一分、在嘗試和自我糾正中完善各組的分類。這裏主要是按蘿蔔的自然屬性——形狀、大小、顏色等進行分類。由於中班幼兒還不具備多維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故分類要求不是十分嚴格標準。我們允許產生錯誤和爭論,引導幼兒在多次操作、反覆嘗試中積極思考,自己修正,學習到科學的態度和精神。因此,只要幼兒分得有理,他們就完成了幫小兔整理蘿蔔的任務,就可以把分好的蘿蔔送到小兔家,這樣幼兒就有了成功的體驗。

在第二、第三個環節中,就完成了感知特徵和操作分類的目標(目標1),同時目標三也得到了一定的體現,主要是探索態度和樂於表達方面。

(四)遊戲體驗(體驗蘿蔔的生長過程)

幼兒感受知蘿蔔的特徵後,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其生長過程。因此,及時設問“你們知道蘿蔔是怎麼長大的嗎?幼兒通過聯繫實際經驗的交流,結合多媒體課件,幼兒真切地理解蘿蔔怎樣由一粒蘿蔔籽慢慢長大的過程,其動感使孩子感知生命的力量,替代了圖片死扳不動的傳統方法。爲了使幼兒的興奮點上升,全體幼兒又在一曲《粉刷匠》旋律中自編自演了《蘿蔔歌》,在輕鬆的氛圍中體驗了成長過程的快樂。教師適時賞識又給每個孩子體驗到創造的樂趣。此環節較好地將藝術融入了科學,達到比較完美的統一。這一環節落實了目標2。

(五)品嚐交流(情節:小兔請大家品嚐蘿蔔食品)

在討論交流蘿蔔的用途後,大家一定很想品嚐了,爲了滿足孩子嘴饞、控制能力弱等特點,我就及時安排了小兔請大家品嚐蘿蔔的情節,,很自然地引導幼兒進行品嚐交流蘿蔔的吃法,我們在每組提供的食品有:(生吃的、醃製的、紅燒的、炒的、涼拌的)。大家吃吃講講,在興奮的狀態之中,幼兒也逐步意識到多吃蘿蔔(蔬菜)營養好的道理,從而自覺地做到不挑食,讓身體吸收更多營養,使身體長得更捧。在這一過程中蘿蔔的吃法也全面體會,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活動。到這環節,目標3就自然完成了。

(六)審美延伸(蘿蔔小製作展示)

活動結束,我們不能馬上告一段落,關鍵是引導幼兒持續不斷地對蘿蔔產生興趣。小朋友知道了蘿蔔不僅有趣,它還有很多吃法,接着以加工製作玩具,使

幼兒在審美心理、創作慾望上得到滿足。教師通過幾件小製作,引發幼兒對蘿蔔的創作慾望,使審美心理得到愉悅,進而爲孩子有意願投入下一個非正規性的自主活動奠定基礎。同時,請幼兒把小兔和蘿蔔帶走,既是爲兔子幫忙的表現,又是爲可能進行的製作創造條件,相信孩子會對蘿蔔產生持續的興趣,或許還可以從中生成更有價值的活動。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這篇故事短小精悍,它以簡潔、優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奇奇兔內心多麼渴望朋友,同時也展現了它樂於助人,關愛他人的純真、美好的心靈。當前獨生子女雖在家中倍受嬌寵,習慣於接受別人的呵護,而不善於對別人付出關愛。針對這一普遍現象,本次活動有意識地讓幼兒在輕鬆、愉快地活動中體驗樂於助人所帶來的快樂,從而激發他們爲他人做事的願望。

二、說教學目標

1、欣賞、學習文學作品的優美語言。

2、懂得爲他人做事是愉快的。

三、說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在學習作品優美的語言時,指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學說故事裏的話。

因爲大班幼兒對故事的學習,已由喜歡聽逐漸傾向想講,但由於缺乏表達的經驗,在說故事中常是說了前句連不了後句,難以完整複述。所以,指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故事裏的對話是教育中的重難點。

四、說活動準備

1、瞭解有趣的復活節。

2、奇奇兔、胡蘿蔔清洗機、彩蛋描繪機等圖片各一。

3、小猴受傷在醫院圖片一張。

五、說教法

充分運用多種教育手段來刺激幼兒的聽說能力。主要採用直觀法、提問法、創設情景法。

1、直觀法是根據幼兒思維特點決定的,幼兒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爲主,所以利用圖片,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能讓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同時爲幼兒的口語表達做充分的準備。

2、提問中拓展幼兒思維。在提問的語言設計上,注重啓發性,給予幼兒更多說的空間,不束縛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有話好說,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也是新綱要的體現: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逐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創設一定的情景,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六、說學法

通過以上教法,分段講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解決幼兒在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故事中的對話。

七、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目標與內容,我分三個環節進行。

激發興趣→欣賞、理解作品→情感體驗。

第一環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第二環節:欣賞文學作品,理解故事內容。第一步驟:運用直觀法和提問法,分段講述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印象和幫助理解、記憶。這樣幼兒就克服不良的只求聽不求甚解的習慣。第二步驟:完整講述故事,主要讓幼兒有一個完整欣賞的效果。

第三環節:情感體驗。活動中滲透生活經驗。讓"互相幫助"這一現象在孩子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存在。這個活動中通過對故事的理解,拓展生活經驗,並利用如何幫助小猴展開想象,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使他們有話好說,從而體現活動價值。

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樂於助人,懂得關愛他人,作爲本次活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