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1

今天,我學習了《年月日》,本節課重點讓學生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係、以及一年當中有幾個月是大月,幾個月是小月?瞭解平年和閏年,設計這節課時藉助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實際生活體驗,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本節課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主學習。有以下幾點做法:

1、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以有的知識出發,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觀察不同年份的年曆,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獨立思考後才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這樣使每名學生都“動”起來,從而避免有些學生只等着聽別人的,不去自主思考。如教學平年、閏年時,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當學生有了自己的發現時,再全班交流,總結出判斷的規律。

3、本課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識的記憶、鞏固、深化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練習中儘量優化了以“生活”爲背景的數學內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爲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實踐。使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本課的不足:

堂上還是沒能大膽放手,把發言權還給學生:任何情況下都要給學生機會先發言,教師不該代替學生來說。

今後,我還要在教材、學法的研究上深鑽,下功夫,轉變教育思想,改變教學模式,實施主體性的教學,優化學生的學習氛圍,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並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2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就是教師該孜孜以求的問題,下面就結合我上的《年月日》一課,談談我的些許思考。

一、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幾乎天天接觸年、月、日的有關知識,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但需要關注的是,不同的學生在這方面的積累是有差異的。而且,學生關於年、月、日的知識應該也是非系統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錯誤的理解,但是都爲他們學習年、月、日打下了基礎。因此在本節課的設計時,我首先安排時間讓學生自己觀察年曆片,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接着讓同學們交流自己瞭解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爲進一步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奠定基礎。

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維,讓學生體驗研究的樂趣。

在教學如何記住大、小月的時候我不是把方法直接教給學生而是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通過交流會的同學就教給不會的同學。這樣做,既尊重了學生的認知基礎,又使知識豐富的學生感受到成功的體驗。讓學生有相互交流中獲得了知識。我既讓學生自己尋找熟記大小月的方法,又讓學生學習課本中熟記大小月的方法;既爲學生提供了思維發散的空間,又爲學生提供了統一認識的依據;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又培養了學生尊重科學的精神。老師要儘可能的爲學生提供思考、交流、實踐、探索的空間,引導學生經歷感悟、體驗的過程,使教學充滿無窮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

三、給學生更大的探究空間。

我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改變了這種指令式的教學,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作爲教學的根本出發點,設計了具有較大探究空間的問題—”你發現了什麼?“來組織學習活動。學生觀察年曆卡,根據自己所發現的知識暢所欲言,發現什麼就說什麼。怎樣觀察?發現什麼?按怎樣的順序反饋?還有什麼問題?這些教師都不越俎代庖、硬性規定,而是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力

四、重視參透德育教育:

而對於主題圖所意圖要滲透的思想教育我安排在了後面的環節,利用課程資源的有機整合,把抽象的時間和具體事件聯繫起來,體現對學生態度情感、價值觀的關注,又加深對年月日的感性認識。本節課我結合教學內容滲透了這方面的思想教育,力求做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而且說一說生活中有意義或不尋常的日子活動環節,無不體現了愛國思想教育和孝敬父母等一些思想教育,這種思想方面的教育能夠在一節數學課中達到了很好的結合,還是挺有成就感的。

當然,本課還存在一些問題。我認爲自己在處理一些細節甚至在對學生“自主探索”時,有些地方放的不夠,如學生在教記大小月方法時,教師不應過多的指導,只要在學生說錯時給於糾正就可以了。在以後教學中,還應相信學生,大膽放手,以順應課改精神,取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3

本節課的教學,我從引入主題臺圖,說說自己的生日,即爲學生創設了寬鬆的學習氛圍,又讓學生體驗到愉悅的情感,更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該是“現實的”、“富有挑戰性的”,我巧妙引用“過生日”這一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製造認知衝突,不知不覺中激發了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讓學生進入了自主探究的積極狀態。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作用,生動地爲學生展示年、月、日的形成和拳頭記憶法等內容。

1、在教學日的形成時,說明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是一日。

2、在教學月的形成時,說明月球繞着地球公轉一週的時間爲一月。

3、在教學年的形成時,說明地球繞太陽一週的大約時間是365天,也就是一年。

通過媒體演示,學生能更生動形象地理解這些知識,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我還爲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充分的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觀察。並在此基礎上,梳理、整理自己的觀察結果,構建自己的'認知體系,充分的體現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觀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概括,整理知識,不僅幫助學生完成了認知體系的構建,而且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觀察、對比、概括的能力,還充分的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品嚐到自主探索帶來的成功喜悅。

在教學中,我既讓學生自己尋找熟記大小月的方法,又讓學生自己學習課本中熟記大小月的方法;既爲學生提供了思維發散的空間,又爲學生提供了統一認識的依據;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又培養了學生尊重科學的精神。計算全年天數、展現不同的計算方法,不僅避免了機械的記憶,而且讓學生感受到計算方法的優化。

運用所學知識,採用不同形式,讓學生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新知,拓展新知,既提高學生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首尾照應,讓學生感悟到提出問題、探索問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科學研究方法。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4

《教學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教師作爲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加工,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1、注重導入環節的設計。我用談話的方式,引出年、月、日。輕鬆自然,並緊接着感受年月日時較長的時間單位。

2、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識基礎。本課“年月日”的知識,對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絕不是一張白紙。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思考“你們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識?”這樣的安排能夠幫助我們分析、研究學生的現狀,找準知識的生長點,把知識蘊含於學生具體活動的經驗背景之上,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慾望。

3、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平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放手讓學生去發現、探索,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節課裏,方法是讓學生自己尋找、選擇的(如記憶大月和小月的方法)。規律是學生通過合作交流探索出來的(如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在思考和創新的體驗中構建了知識,而且是在交流、討論和探索的過程中增長了智慧,培養了數學學習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注重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

利用多媒體演示太陽、月亮、地球的運行規律,把學生帶進一個奇妙的世界,學生興趣濃。讓學生考考老師,讓學生髮現老師怎麼能那麼快就判斷出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告訴學生老師有個祕密武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當然還存在很多不足。

1、對於一些知識還缺乏整合性,如在教學大月、小月的地方的表格,可以多一些年份一直排列下來,這樣既能更好的發現大月和小月,還能很直觀的發現2月中藏着的四年一閏的規律,也就不需要學生的第二個填寫二月天數的活動了,既能節約時間,簡約化,又能把知識整合。

2、對於生成性資源利用不夠,有時候學生回答不到教師所提問題上時,我總會想着讓學生繞着自己的目標走,我想我需要在這裏多花心思。

3、應該努力讓自己的思路清晰,努力達到教學重點,並突破難點。

總之,一節課下來,我發現了經驗的重要性,我想只有在不斷地教學中才能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瞭解教材,瞭解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