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1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異質同組的兩人搭配,也是平時我們最常用的合作方式,來達到一對一的互助和全員參與共同發展的目的。把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學生與學生的關係變成豐富統一的、互幫互學的“學習共同體”,同時,這種合作方式使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使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發展,這樣就給不愛發言的學生留出了一定的表現空間,差異就不會被當作教育中令人頭痛的問題,而是當作教育的一種財富和底蘊。在這個過程中,我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自己的手,在他們爭執不下時給予理性公正的評判,幫助他們反覆建構知識結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力,展示學生的才華。同時,我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重視小組彙報交流、自由答辯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時,把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會使學生真正成爲評價的主體。

例如:在認識中位數、衆數之後要求學生同桌合作,舉出一組數據互相找找中位數和衆數的這次合作更能體現小組合作的實效性。本來老師出兩道題也行,在這裏爲什麼要讓學生出題做呢?一方面在合作中可以檢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在活動中一人出題另一人判斷,並能有理有據的說明理由,把小問題解決在大組彙報之前,激發了學生說出問題並想解決問題的慾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資源發揮學生的巨大的潛力引發特殊情況的呈現在小組解決不了的同時反饋到大組來,能使學生產生高度重視,有利於特殊問題的解決。在學生說不出來的情況下,我也做了預先的準備,這又是師生之間的一種互補,這樣教師的適時點撥,與學生的自主探究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另外,《中位數和衆數》這部分內容,是傳統教材上沒有的,它原本不是小學教材裏的內容,不但對我,對所有小學數學教師來說,都是陌生的,全新的。爲了能駕馭教材,我反覆閱讀課本和教師教學用書,領會教材,並且查看了很多資料,力爭琢磨透徹,但是,遺憾的是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還很不到位,因此這節課的教學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彙報中出現了一些有價值的又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問題,由於自己經驗欠缺,沒能及時隨機應變,則錯過了不曾預約的精彩。

總之,“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而沒有激情的行程。”這是我在一篇雜誌上看到的一句話,把它作爲我這個案例的結尾,是希望能給自己帶來進一步的思考,從而讓自己更好地捕捉課堂中的“意外”,讓它成爲亮點,給我的數學課堂創造精彩。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2

知識背景和目標定位:

《折線統計圖》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基本方法,會用統計表(單式和複式)和條形統計圖(單式和複式)來表示統計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瞭解了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建立了統計的觀念的基礎上,又一次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

基於以上認識,把《折線統計圖》的教學目標定位於以下幾點:

1、認識折線統計圖,並知道其特徵。

2、能從折線統計圖中發現數學問題,同時能夠依據數據變化的特徵進行合理的推測。

3、通過對數據的簡單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案例描述:

一、創設情境。

1、觀看科技展錄像。看到這些畫面,你想說點什麼?

2、爲了使大家能更清楚地瞭解和分析這幾年參觀科技展人數的情況,你認爲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表示參觀人數呢?

3、課前我已收集了近幾年來參觀科技館的人數,並把它製成了這樣一張統計表。仔細觀察,你能從統計表中瞭解到什麼信息?

參觀科技展人數統計表 20xx年4月

年份20xx20xx20xx20xx20xx20xx20xx
人數(萬人)24183036365460

出示問題:在相鄰的兩個年份中,( )年到( )年參觀人數增加最快。

你怎麼得到這個答案的?你是用什麼方法知道的?(計算)

4、能不能不通過計算,換一種方式就可以直觀得看出20xx年到20xx年人數增加最快呢?(條形統計圖)

但是,我在科技館發現了他們用這些數據製成了這樣的一幅統計圖。(課件折線統計圖)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這幅統計圖中,橫軸表示?縱軸表示?

(2)每年的參觀人數在這幅統計圖上都找到嗎? 誰來指着說一說。

(3)這幅統計圖是通過什麼來表示出每年的參觀人數的?(板書:點:數量多少)

(4)思考:目前這幅統計圖也只是反映出了統計表裏的信息,還不能解決剛纔問題?

看來這個問題有必要我們研究研究。我們不妨帶着下面三個問題來看一看。仔細觀察,獨立思考。然後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

2、深入探究

(1)哪年參觀人數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到哪年人數沒有變化?哪年到哪年人數增加最快?

分析:回到前面的問題,在統計表中想知道參觀人數增加最快的是哪年到哪年,是通過什麼方法得出的?那現在能直觀的看出來了嗎?(通過線的陡度來看)

板書:平—不變

陡—快

(3)藉助這幅統計圖,體會一下這幾年參觀人數整體變化情況。你是怎麼看出的?

讓學生看整條線段,感受整體趨勢。

課件演示整體上升的過程。

你們是通過什麼看出來的上升的趨勢的?(板書:線)

總結:通過折線的起伏,來反映出數量的增減變化。這正是這種統計圖的特點,不僅能夠看出數量多少,而且能夠更清楚地看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補充板書:增減變化)。

3、爲統計圖起名字

你知道這種統計圖叫什麼名字嗎?讓學生根據這幅統計圖的特點,自由起名。(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4、預測

能不能根據這幅折線統計圖來猜想一下,20xx年會有多少人來參觀?

總結:同學們,這只是一種猜測,不管是多是少,都有可能,要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來參觀,還要年底再作一次調查。

5、感知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

我們已經對摺線統計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想想,生活中你還從哪兒見過折線統計圖?(報紙上、股市上、父母單位、電視裏……)

三、實踐應用。

1、分析折線統計圖

出示馬鞍山師範附小四年級春季收費標準統計圖,從圖中你可以獲得哪些信息?有什麼想說的?

總結:全國在義務教育階段,開始免收學雜費了,這項改革是真正惠及到咱們千家萬戶的好事、實事,使得大批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兒童能重返校園,是義務教育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2、聰聰、明明兩人患病期間體溫變化的統計圖

請學生當小醫生,分析一下聰聰和明明體溫變化情況。

3、“小華學習了折線統計圖,覺得折線統計圖的優點很明顯,就去文具店作了調查,並繪製了一幅統計圖。請你認真觀察分析這幅折線統計圖,你發現了什麼?”(不同文具的銷售情況)

(1)讓學生體會到若描述的是不同事物,則需要制條形統計圖;若描述同一事物的變化趨勢,則製成折線統計圖。

(2)如果想讓它合理,怎麼在這張統計圖上作一些簡單的修改?(改成條形統計圖)

(3)做完這個問題後呢,就給咱們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在什麼情況下,繪製折線統計圖,在什麼情況下繪製條形統計圖,這個問題其實是以後要研究的內容,你們剛纔的發現已經很了不起了。

四、拓展。

(課件圖文並茂出示)探究我國曆史,於上古時代已能看見統計圖理念的身影。周易繫辭記載“上古結繩而治”,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顯示已使用“分組”的觀念區分大、小事,並運用實體的圖像表達所觀察到的事象。

到商湯推行井田制度,把地劃爲九塊,形如井字,八家各分一塊爲私田,中爲公田,顯見井田制度已略具統計圖之輪廓。

到宋代,南宋史學家鄭樵的圖譜思想等,則與現代統計圖表的製圖原則相近。

至清朝,統計圖已廣泛的製作與運用,包括農工商統計圖、交通統計圖及教育統計圖等。至今,統計圖已廣泛用於生產生活,也演變出形式各異的統計圖。除了我們已學過的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以外,還有柱形統計圖、餅形統計圖、面積統計圖、雷達統計圖等等。

師:孩子,大自然的千姿百態,無窮無盡的變幻,造就了無以計數的物象形態。其實在自然界中也存在天然的統計圖,看(課件出示樹的年輪)這不正是大自然的傑作嗎?

五、教學反思。

我教學複式折現統計圖這節統計課的內容,感覺有許多應該改進的地方。

在設計課的時候,我力求做到讓孩子們在感知單式折現統計圖和統計表的基礎上,體會到二者的侷限想以及複式折現統計圖的優點。複式折現統計圖便於比較兩個數量的變化情況;便於比較兩個數量總體發展趨勢和階段發展情況;同時對發展的數量作出簡單的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本着這樣的設計理念,我儘量將課堂設計的內容豐滿一些,訓練點廣泛一些,同時在發現中獲取學習數學的樂趣。

但是在設計課的'時候我沒有備透學生。

首先,學生的課前複習沒有做好。

課前,我應該讓孩子們做好單式折現統計圖的複習,在複習中鞏固繪製的方法,技巧。即:描點,標數,連線。畢竟這是四年級的知識,時隔一年時間學生已經將知識遺忘差不多了。另外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這節複習課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做好了複習,那麼本節課的重難點也一定會得以突破。

其次,對於此類統計學的數學知識,應該給學生準確的數學語言進行描述。

例如:某一數量總體呈現何種趨勢;某一階段呈現什麼趨勢;波動較大;平穩發展等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如果教師能夠相機真確引導,學生就不會在課堂中感到無話可說了。課下我問過許多同學爲什不舉手回答問題呢?他們說,不知道怎麼說服清楚。

第三,教師過於相信學優生,導致出現繪圖馬虎現象沒有及時更正。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又一次清楚的認識到備課更應備好學生,不能單憑自己的“一廂情願”設計課。要知道,再好的預設,必須考慮學生的實際,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這樣的生成纔會精彩。一堂課可以不完成教學任務,但必須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畢竟我們的課堂不是作秀。平時中求發展纔是真正爲學生着想。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3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小學生在理解概念時,往往難度較大。我就出示投影片,利用練習啓發學生:從剛纔找4的6的倍數,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小組進行討論: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然後彙報。教師出示圖表示,引導學生觀察:兩個數的公倍數有什麼特點?有沒有最大的公倍數?讓學生明確:因爲每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都是無限的,所以兩個數的公倍數的個數也是無限的。因此,兩個數沒有最大的公倍數。

理解求最小公倍數的算理時,主要也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使學生學會用一般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通過研究最小公倍數計算方法的算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引導學生利用列舉法探索新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及時鞏固練習,有層次,有趣味。

學生做全堂總結:這節課學習了什麼?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你還學到了哪些知識?調動學習積極性,學會歸納總結。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4

小學數學揭示概念的方式有多種,有用圖畫來揭示概念,有用描述的方法來揭示概念。“含有末知數的等式是方程”,這是用定義的形式來揭示概念。根據方程定義的需要,教學中先教學等式,再教學方程的意義。而所有的教學都離不開天平圖,離不開天平平衡的具體情境,這是聯繫學生數學與生活的紐帶。在教學中,我引領學生將現實問題數學化。課中注意從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出發,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通過觀察、分析和比較,在獨立思考和交流中,由具體到抽象感受、理解,構建方程的意義。

課後反饋:

與馬科長席談,令我獲益匪淺。馬科長肯定了我的教學思路,並對課堂上學生的積極發言感到欣喜,對我班學生的小組合作習慣成效,訓練有素甚是高興。(說實在,一直在尋找小組合作的良方,上學期作了些嘗試,不過技藝尚不夠純熟、多樣),然而提出的以下三點更是讓我深思。

1、充分利用“組合拳”。比如說、寫、動手操作等等。特寫是寫,不要滿足於學生口頭表達正確,其實有時寫起來錯誤百出。是啊,舉個小例子:有些漢字我們認識但一寫起來,無從下筆,還有課堂上總歸能得到正確答案,(不然老師不會放過)但它不表示,人人都知道正確答案,我們時常評講過一個練習,或讓學生重新訂正完一份試卷,收上來一看,結果卻差強人意,想必原因與此同理。我們的課上應讓每個孩子動起來,讓他們展示,小黑板、實物投影,十八般武藝,能用盡用上,而不是僅限於口說正確完畢。

2、書本的運用。現在的課堂有一趨勢,依賴課件多多,自主發揮創新多多,我也不例外。雖然新課標希望教師用自己的思考解讀課本,但課本捨棄不得,它畢竟是優秀的學者的心血之作。是啊,作爲一線教師,我們應當挖掘教材價值,不放過一丁點的利用價值,特別到高年級,可藉助課本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啊。今後的教學,我定會多多注意。

3、細節的處理還可再斟酌。比如等式與方程的關係教學。此環節什麼時候出現?怎樣出現?爲什麼出現?顯然我的教學明顯操之過急,其實,我也知道,只是上得興起,太投入了,不自覺的就冒出來了,其實應該在完成練一練的第一題時討論纔好,並適時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二者之間的關係,真正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現在想起略顯遺憾,好在我倒也淡定,因爲此生遺憾的事太多了。不過我也要提醒自己:對教材,對學生,千萬多思三個“W”即“what、when、 why”。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5

《找次品》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下)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這個內容的主要目的向學生滲透一種優化思想,同時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內容讓我不知所措,連自己都看不懂的內容,學生能聽懂嗎?於是我認真的閱讀了教材及教學參考書,在認真思考以後,確定了自己的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孩子們明白兩點:

第一、當物體放在天平的兩端時會出現平衡和不平衡兩種情況;

第二、要想通過天平的平衡與不平衡找到次品,那麼天平兩端的物體個數必須相同。

理解了這兩點以後,首先和孩子們一起體會3個物品中找1個次品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到次品?並提問:還有幾個也能1次就能找到次品?讓孩子們知道2~3個物品只需要1次就夠了。接着學習4個,首先問孩子們能不能1次就找到次品,孩子們回答能夠。是呀,在運氣好的情況下是能夠找到的但是能不能保證找到呢?這樣讓孩子們在思考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要考慮運氣最壞的時候也能找到才叫要保證。就4個的分法就多了:(2,2)、(1、1、2),這兩種分法都需要2次才能找到。接着教學8個,9個,都只需要2次就能保證找到,到了10個就需要3次了……,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建立模型:2~3個——1次,4~9個——2次,9~27個——3次,這樣就能讓孩子很快的確定稱的次數,然後根據次數來確定的自己的方案,這樣的話,學生確定方案時就不侷限於一定要按照書上的方案:能平均分成3份的就平均分成3份來稱,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2組相等,另一組與之相差1,還有很多種分法。

這樣的教學我感覺學生接受起來還是比較容易,孩子們也很感興趣。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6

這節課首先從複習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開始,接着複習面積單位間的進率,隨後就引出體積單位間的進率。讓學生猜猜體積單位相鄰的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學生一口猜出是一千。學生好像早就知道,但我告訴學生這只是猜測。於是就問猜測的東西應該怎樣做才能確定,引出需要驗證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和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學習活動。首先,讓學生獨立去驗證,教師巡視。發現有點難,於是引導學生想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的邊長是1分米,用釐米做單位便是10釐米,由體積公式便得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於是便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理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接着,我用課件再次驗證了這一知識,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接着便讓學生用這一知識去解決問題,書本的例3和例4都是讓學生獨立去做。做之前,要求學生回答從低級單位到高級單位應該怎樣用進率,從高級到低級又怎樣用。再讓學生去寫。隨後就進行鞏固練習。

本節課不僅教給了學生知識,還灌輸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運用猜測—驗證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但本節課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未達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在教學例題4時處理的不是十分理想,浪費了一些時間。其次在推導體積單位間進率時並不十分好,有點操之過急,只求完成任務,忽略小部分理解慢的學生。

要想上好一節課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教材要非常的熟。還要預設多種方案,好讓課堂上出現的任何一種情況都在掌握之中,上課時好遊刃有餘。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7

一、教材說明:《體積與容積》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1頁至42頁內容。

二、教材分析:

體積與容積的學習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一內容是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也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使學生理解物體體積與容積的意義。

三、學生特點:

體積與容積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概念,在此之前,學生只學習掌握了平面圖形的面積和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與計算方法。體積概念的初步建立是學生空間概念的一次飛躍,其實在生活中學生經常遇到物體佔據空間的事例,只不過不會用體積這一數學語言來描述它,而是用佔位置描述這一現象。從學生的認知水平看,這部分內容從平面到空間,知識跨度大、難度高,教學中學生較難理解。

四、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理解物體的體積與容積的意義。

2、使學生建立體積概念,理解體積的大小與形狀變化無關的原理。

3、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展空間觀念。

五、教學理念:

本課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對於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空間觀念是在經驗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所以在教學中我首先通過再現《烏鴉喝水》的故事把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然後再通過實物觀察活動、想象活動、操作與表達等活動讓學生感知和體驗體積與容積的意義,發展空間觀念。

六、教學準備:

教具: 多媒體課件、杯子、米、木塊、西瓜、梨、油瓶、茶葉罐等。

學具:土豆、水、大小量杯、每組12個小正方體。

七、教學過程:

(一)認識物體佔空間

1、師:同學們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一起隨着電腦動畫再去聽一遍好不好?(師出示電腦畫面學生欣賞。)

師:這隻烏鴉動動腦,想了個什麼辦法喝到瓶底裏的水?

師:爲什麼石頭丟進瓶子裏,瓶子裏的水就升高了呢?

師隨着學生的回答小結:原來石頭要佔一定的空間。

2、師出示裝滿米的杯子。

師:下面請看老師這個杯子,在這個杯子里老師裝了滿滿一杯

米,現在我把米倒在袋子裏,放進一塊木塊,你想想,剛纔倒出的米還能裝得下嗎?爲什麼?

師:我把木塊取出,換一包紙巾進去,結果又會怎樣?

3、認識任何物體都要佔空間

師:好,閉上眼睛,想象這個杯子在不斷變大、變大,變得臉盆一樣大了,變得小遊泳池一樣大了,最後變得像我們上課的教室一樣大了,睜開眼睛,看看四周,什麼佔了空間?

師:水要佔空間,人要佔空間,米要佔空間,木塊要佔空間,還有同學們說的物體都要佔空間,這說明了什麼呢?

師小結:只要是物體它都要佔一定的空間。(板書:佔空間)

(二)認識物體佔空間有大有小

1、師手舉西瓜、梨問:我手上的西瓜、梨誰佔的空間大?誰佔的空間小?

師:物體不僅要佔空間,而且所佔空間有大有小,我們把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概念)

生齊聲讀體積概念。

2、師:剛纔的西瓜和梨,我們可以說西瓜的體積比梨的體積大或梨的體積比西瓜的體積小,在我們的身邊,有着許許多多這樣的例子,你能像我這樣說給小組同學聽嗎?說一說。

同學交流。

3、師:有些物體的體積大小我們一眼就能分辨出來,而有的物體的體積我們用肉眼一時難以分辨,像這兩個土豆(師手舉兩個差不多大小的土豆)你說誰的體積大?

師:到底哪個土豆體積大,你們能商量出一個好的比較方法來嗎。

小組商量。

小組彙報:(可能會想出以下兩個辦法)辦法一、用兩個一樣大小的杯子,裝上一樣多的水,然後把兩個土豆放入兩杯水中,看哪個杯子裏的水升得高,哪個土豆的體積就大。

辦法二、用兩個大小相同的杯子裝滿水,然後分別把兩個土豆放入水中,看誰漏出的水多。

4、學生領取活動材料進行實踐活動。

各組彙報實踐結果。

師:你們組中哪個杯子中的土豆大?你們是怎樣判斷出來的?

(三)認識容積的意義。

1、師:還記得同學們在舉例中說到冰箱、櫃子,像這兩種物體打開裏面是空的,可以裝東西,容納別的物體,我們稱它們爲容器。(板書:容器)你還見過什麼容器?

2、師:(手拿一高痩一矮胖量杯)問:你們看,它們可以裝什麼?如果我往裏裝水的話,誰會裝的多?你有什麼好的方法證明你的猜測?

老師根據學生說的方法動手試一試。

3、師揭示容積一詞並讓學生說說通過演示活動,你怎麼理解容積的意義。

師小結並板書容積的意義。

4、例舉:油瓶所能容納的油的體積就是油瓶的容積。學生試舉例。

5、辨析:出示裝有半杯水的杯子,這時杯中所裝水的體積是不是杯子的容積。

(四)揭題看書。

(五)談談體積與容積的區別。

(六)練習。

1、書中試一試。

2、用12個大小一樣的小正方體搭出不同形狀的物體。

師:老師爲每個小組的同學準備了12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請你們小組的同學共同合作,發揮想象,用這12個正方體搭出美麗的形狀。

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合作搭建。

師:請各個小組彙報一下你們搭出了什麼?

師:你們真不錯,搭出了不同形狀的物體。你們所搭物體的體積大小怎樣?爲什麼?

師;形狀不一樣,體積一樣。這說明了什麼?

小結:體積的大小和它的形狀無關。

3、書中練一練1、2、3。

(七)總結。

八、教學反思:

(一)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材料設置問題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學生認知的構建與知識的獲取之間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如何跨越這道鴻溝?我認爲多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具體形象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情境中,調用各種感官去體驗、感受,獲得對數學事實和經驗的理性認知。在導入教學中,教師首先利用學生一年級學過的《烏鴉喝水》故事引入,美麗的動畫緊緊吸引着學生的眼球,熟悉的情節在耳邊響起,石子投進水後水面的變化清晰可見,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入學習的情境,並且學生很自然地運用了空間一詞回答爲什麼水面會升高。而在這一個環節中,有些學生可能會膚淺地認爲物體要佔液體的空間,還不能體會到任何物體放在任何地方都要佔一定的空間。於是老師緊接着提供了一些生活化的學習材料:米、木塊、紙巾,杯子。讓學生在老師創設的一系列生活情境、問題情境中感悟物體並不是在水中才會佔空間。最精彩之處還是老師讓學生想象杯子不斷變大,變得教室一樣大時有哪些物體佔據空間。使學生們關注到自己教室裏所有的物體都佔據了一定的空間,突破了任何物體都要佔空間這一難點。

(二)突出探究活動,親歷做數學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數學課程標準》在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中,十分強調數學學習活動的情境設置和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學中,教師先出示大小相差很大的兩個物體讓學生辨別哪一個物體的體積大。再出示兩個大小差不多的物體讓學生比較,引起學生思考:這該怎麼辦?而教師課始簡短的動畫導入爲學生自學探究做了鋪墊,課堂上學生想出了兩個可行的辦法.有了辦法,接下來學生就會迫不及待地、主動地進入探究階段。實踐的方法是學生說出的,實踐的過程是學生親自參與的,自始至終老師都只是承擔組織者的作用。是學生在做數學中明白物體佔空間有大有小,並學會比較兩個相差不大的物體大小的方法。

(三)激發情感體驗,學而有興、學而不累

與其他數學內容相比,空間與圖形的教學更容易激起學生對數學的情感體驗。在練習中,當老師讓學生用12個正方體搭建不同物體時,學生非常興奮,創造慾望極強。每個同學都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特別是搭好後全班交流參觀時,同學們的臉上露出了滿足、驕傲的表情。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學生從自己的數學現實出發,通過操作、觀察,類比、分析、歸納得出體積大小與形狀的變化無關。這一原理的獲得學生是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四)在教學中也有一點不足之處,當學生想出用兩種方法證明自己的猜測時,教師只給學生提供了第一種方法的實驗材料,讓學生集中用第一種方法進行操作。沒有照顧到想到第二種方法的同學實驗需求。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8

有關數論的這部分知識是傳統教學內容,但教材在傳承以往優秀做法的同時也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動。無論是從宏觀方面——內容的劃分,還是從微觀方面——具體內容的設計上都獨具匠心。因此,在教學中,我有兩點最深的體會:研讀教材,走進去;活用教材,走出來。《因數和倍數》是一節數學概念課,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與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過除法算式來引出整除的概念,每個除法算式對應着一對有整除關係的數,如a÷b=n表示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在此基礎上再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而現在的人教版教材中沒有用數學語言給“整除”下定義,而是利用一個簡單的實物圖引出一個乘法算式,通過這個乘法算式直接給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這樣編排對於學生來說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數和倍數是揭示兩個整數之間的一種相互依存關係,在課前談話中我利用一個腦筋急轉彎,捕捉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繫,幫助學生理解因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係。

教材上,探究因數這部分的例題比較少,只有一個:找18的因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進行了重組教材,先讓學生根據乘法算式“一對對”地找出15的因數,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探究18的因數。通過“質疑”:有什麼辦法能保證既找全又不遺漏呢?讓學生思考並發現:按照一定的順序一對對的找因數,能既找全又不遺漏。進而又藉助體態語言——打手勢,讓學生說出30和36的因數,達到了鞏固練習的目的。又明確了像36當兩個因數相等時,只寫其中的一個6。這樣設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符合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教材在編排上雖然對於學生來說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但這部分內容學生畢竟初次接觸,對於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難掌握的內容。本來計劃因數與倍數(12-14頁)一節課講完,實際操作一節課只能揭示出因數與倍數的概念、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一個數的因數的特徵(12-13頁)。下課後,與 成老師交流,她與我有同感。可從各種資料上看了許多教學設計,都是在一節課講3頁,我想,新內容概念多,一節課講完,學生確實吃不消。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打好前面的知識基礎,第二課時講求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以及一個數的倍數特徵自然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並且還有充足的時間對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一個數的因數的特徵和求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一個數的倍數特徵進行對比,從而強化所學知識。

所以我認爲,課堂容量大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缺少當堂反饋的時間,過大的容量使學生學的不夠深入。我們教師總是想在一節課中讓學生掌握儘量多的知識,其實這樣反而會減少學生的思考時間,也使老師無法照顧差生,知道差生接受的程度,今後要多思考怎樣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