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下冊《年月日》教學反思

年月日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年、月、日,並掌握它們之間的關係。教學難點是發現並掌握判斷平年和閏年的方法,一上課,我就讓學生帶着問題(一年有幾個月?每月有幾天?並把每月的天數填寫在書上)自學,接着進行反饋,歸納出:一年有12個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約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記憶有一個拳頭法和兩個拳頭法,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有些學生還是不感興趣,於是我採用兒歌: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總不差,來幫助他們記憶,這一內容本來很枯燥,但通過朗朗上口的兒歌,學生很快就記住這一知識點,可見兒歌也是一種很有效率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對於中、低年級學生來說,更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因爲兒歌記憶既輕鬆又便於記憶。

三年級數學下冊《年月日》教學反思

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我採用的方法是,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他們去發現、去討論。我讓他們討論,對於平年和閏年你有些什麼認識。學生經過討論說出几几年是閏年,順着他們的思路我又讓他們去討論閏年有什麼特點,從而得出被4除沒有餘數的是閏年,緊接着有問2100年的二月是幾天,學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是29天,我告訴學生2100年的二月是28天,這是什麼道理呀,同學們感到很奇怪,利用這種好奇心,我告訴學生,碰到年份是整千整百數時,必須被400除沒有餘數,從課後的練習來看這一課的.教學效果不錯。可見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採用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方法是很重要的。因爲年、月、日來源於生活並用之於生活,教材力圖體現知識的呈現與生活實例相結合,融知識性、趣味性、探究性爲一體。教學中應儘量優化以“生活”爲背景的教學內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爲重要資源,引進和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體驗。

如書上主題圖,從學生熟悉的一些有意義的日子引入,但我想可能利用身邊食品的安全衛生來引入,比利用新中國成立與北京申奧來得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更能激起本節課的學習興趣。因爲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時,在遊戲鞏固及練習環節中,我也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運用猜節日、猜生日、讀兒歌、做遊戲、玩轉盤和用拳頭直觀演示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年、月、日的知識。同時,教學中還引導組織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