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的教學反思

篇一: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年月日》教學反思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的教學反思

年月日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年、月、日,並掌握它們之間的關係。教學難點是發現並掌握判斷平年和閏年的方法,一上課,我就讓學生帶着問題(一年有幾個月?每月有幾天?並把每月的天數填寫在書上)自學,接着進行反饋,歸納出:一年有12個月;一、三、五、

七、八、十、十二約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記憶有一個拳頭法和兩個拳頭法,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有些學生還是不感興趣,於是我採用兒歌: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總不差,來幫助他們記憶,這一內容本來很枯燥,但通過朗朗上口的兒歌,學生很快就記住這一知識點,可見兒歌也是一種很有效率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對於中、低年級學生來說, 更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因爲兒歌記憶既輕鬆又便於記憶。

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我採用的方法是,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他們去發現、去討論。我讓他們討論,對於平年和閏年你有些什麼認識。學生經過討論說出几几年是閏年,順着他們的思路我又讓他們去討論閏年有什麼特點,從而得出被4除沒有餘數的是閏年,緊接着有問2100年的二月是幾天,學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是29天,我告訴學生2100年的二月是28天,這是什麼道理呀,同學們感到很奇怪,利用這種好奇心,我告訴學生,碰到年份是整千整百數時,必須被400除沒有餘數,從課後的練習來看這一課的教學效果不錯。可見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採用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方法是很重要的。因爲年、月、日來源於生活並用之於生活,教材力圖

體現知識的呈現與生活實例相結合,融知識性、趣味性、探究性爲一體。教學中應儘量優化以“生活”爲背景的教學內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爲重要資源,引進和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體驗。如書上主題圖,從學生熟悉的一些有意義的日子引入,但我想可能利用身邊食品的安全衛生來引入,比利用新中國成立與北京申奧來得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更能激起本節課的學習興趣。因爲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時,在遊戲鞏固及練習環節中,我也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運用猜節日、猜生日、讀兒歌、做遊戲、玩轉盤和用拳頭直觀演示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年、月、日的知識。同時,教學中還引導組織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篇二: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1、數學內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時間單位,也是來自學生自身和現實生活,教學時,我把教學內容納入現實生活情境中,將學生置身於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上課時,師生先交流此時激動和高興的心情,再讓師生一起記住這難忘的時刻:2008年4月2日上午8時31分6秒。師問:這句話裏有哪些表示時間單位?師:時、分、秒是我們已經學過的表示較短的時間單位,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表示較長的時間單位,年、月、日,這樣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同時,也使學生感到,要學習的知識就在他們身邊,接着藉助課件演示講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師再用生活中經歷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長,使學生初步體會年、月、日的時間概念,接着讓學生說出課本中四幅有意義的日子發生在什麼時間,這樣,再一次將“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一思想在學生頭腦中明朗化。最後讓學生在猜迷語的愉悅的氣氛中,師生共同進入新課。

2、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個課堂中,我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始終以“導”的姿態,讓學生富有興趣去觀察、探索、發現新知。即新知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年曆,讓學生嘗試回答問題:一年中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等問題,通過這樣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接着在師生共同的遊戲中引出二月這一特殊月份,教學時通過設計一張1988—2004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數,讓學生自己觀察、探索,發現四年一閏的規律,教師再用課件上的算式說明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這樣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這一教學原則,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能力。完成創新教學模式中的探究過程。

3、留給學生充分思考問題的時空 在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自主探索、思考問題的自由空間和時間,這樣教學、學生纔會放飛思維,張揚個性,但是,在教學中,由於內容比較多,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所以後面判斷平年和閏年這個環節中講得比較快,加上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練習深化新知,導致有些學生吃而不消,這就是這節課留給我的遺憾。 以後在教學中,我必須認真反思,爭取在不斷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斷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篇三: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三年數學下冊年月日教學反思

1、備課要細緻:例如發給學生年曆卡,不必四張全發,男、女同學可各發一張,避免有的同學手裏卡片太多,而不知道看什麼。再如,讓學生驗證閏年的年份是否都能被四整除時,不要給學生三個年份,畢竟是四位整數除4,很多同學很不情願進行這麼複雜的計算,所以可以把三個年份,分別分給不同行的同學來驗證,一行同學只驗證一個年份即可。

2、把課堂上的發言權還給學生:任何情況下都要給學生機會先發言,教師不要代替學生來說。

3、教師引導要明確:不管教師提出什麼問題,應該非常明確。

4、提高教師課堂隨機應變能力,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例如當教師發現一些同學看不明白年曆卡時,應果斷地將年曆卡投影,講明如何看年曆卡,不應草率了事。

篇四:三年級下數學教學反思-年月日

本單元分兩個內容:年月日的認識和24時計時法

時間單位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繫很緊密,學生已具備相應的時間生活經驗。但時間又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本單元的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在觀察、討論中掌握知識內容。首先通過一些重大的節目引入時間概念,運用年曆卡認識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計算一年有多少天。根據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讓時法表示時刻,會計算經過的時間;通過開展數學活動製作年曆卡,瞭解年曆卡的作用。通過教學,讓學生形成較強的時間觀念,養成惜時、守時、用時的好習慣。

利用生活經驗,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天天接觸年月日的有關知識,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儘管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瞭解的年月日的知識也是非系統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是有錯誤的地方,但是爲他們的學習本節的內容打下了基礎。

課堂上學生每人一份年曆卡,讓學生直觀地學習。在學習年月日的基礎知識時,學生的眼中或手中一刻不離年曆卡,通過用眼觀察,動口動手數月份、天數等簡單直觀的動作,學習了一年有12個月等知識。用手拳的遊戲輕鬆突破了“大月、小月、二月”的每月天數規律的難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所學對象發生了興趣,就有了行爲內動力,學習便成了一種自學的活動。因此教學24時計時法時我通過“鐘錶一圈有12小時,但一天有24小時呀,那麼鐘錶能表示出一天的時間嗎?”提出了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通過多種方法引導還有另一種計時方法,就是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24時計時法不大常用,所以教學中我發現學生較容易出現“如下午15時”這樣的時間表示。對學生說,時間的知識概念比較抽象,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講經過時間我撥鐘錶這種比較直觀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比如:一天中時針在鐘面上轉兩圈,一晝夜共有24個小時,初步感知24時計時法,學生對兩種計時法的理解有難度,這樣更容易掌握,在練習時採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如:火車票時間,銀行門上的營業時間,公路上小汽車的禁止通過間等,讓學生知道計時無處不在,處處要用到計時法。

篇五:三年級數學下冊《年月日》教學反思2

本節課我努力爲學生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片段一:瞭解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對三年級學生來說,?年、月、日?的知識絕不是一張白紙,再加上課前我已佈置學生了解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因此,上課伊始,我就請學生交流對‘年、月、日’的瞭解:

生1:一年有12個月

師追問:每年都是嗎?分別是……進行板書1月~12月。)

生2:有的月大,有的月小?

(師追問:我好像有點懂你的意思,但還不是很明確,同學們聽明白他的意思嗎?大多數人紛紛搖頭)

生:12個月中大月,也有小月。大月有7個,小月有5個。

(師追問:確實如此嗎?)

生:我會怎麼記住大月和小月。

(師:真了不起,等我老師可能會請你來教大家一招,不過機會可是給上課認真聽講的孩子哦。(希望小傢伙能憋得住、別太興奮了))

生:一年有365天。

(師追問:真的都是這樣嗎?有些學生的眼神有些疑惑了,馬上有孩子說還有的一年有366天呢。)

生:每四年中就會出現一個閏年。

(師:你真棒,還知道?閏年?呢,這個說法還有一點點需要補充的)

……

反思:學生們衆說紛紜,無拘無束,爲自主探究創設了良好的氛圍。大部分孩子們對年月日的知識是有一定基礎的,但又不是全然正確的,應該說這樣的情況都在我的預設範圍之內。幾次追問讓學生明確同學的交流有不足或錯誤,引發思考:?到底正確的應該是什麼呢?? 探索的基礎是發現,發現問題則可以激活大家的探索慾望,把學生引入問題思考的情境,使學生明確探索目標,給思維以方向。

片段二:熟記大小月。

師:怎麼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時小月呢?

生1:我會用拳頭來記。

首先請課始交流的孩子介紹自己的方法,再請另一個同學演示了一遍,再由老師帶領大家一起用這種方法記憶。(小插曲:在巡視時,特別關注幾個理解能力差一些的孩子,發現王咪竟然全部點在突起的關節處?一月大……四月小……?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在數,真是服了她,也不知道咋聽課的。沒辦法,只好個別指導了。)

生2:我就記:一、三、五、七、八、十、十二都是大月。

教師介紹口訣。

師:還有沒有好辦法記呢?

生:我發現7月和8月都是大月,7月以前都是單數月是大月,8月以後都是雙數月是大月。

師:你的眼力真不錯,這個發現很棒。(引導學生觀察領會這個發現)

反思:沒有直接把方法教給學生,而是組織學生交流,互相學習,讓會的同學教

給不會的同學。這樣做,既尊重了學生的認知基礎,又使知識豐富的學生感受到成功的體驗。可能讓學生在小組內先交流一下,學生間的思維碰撞、接受效果會更好一些。

片段三:

師:請小組中每個同學拿出學具盒中有的年曆卡(有2008、2009、2010年),仔細觀察,看大家有什麼新的發現?(注意及時做好記錄)

每個小組彙報反饋:

生:有的月份有31天,有的月份有30天,2月份有28天,所以剛纔有同學說?每月都有30天?是不正確的。

生:2008年份中2月份是29天。

師:有31天的月份稱爲大月,有30天的月份稱爲小月,2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生:除了2月以外,其他月份的天數每年都一樣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思路。

師:每個月的天數我們已經知道了,那麼怎樣計算一年的天數呢?

生:把每個月的天數都加起來。(說算式,較多學生提出有意見

生:因爲有7個大月,4個小月和一個2月,所以用?31×7+30×4+28? 可以算出今年有365天。

生:用?31×7+30×4+29?,可以算出去年(2008年)有366天。

生:我有更簡單的計算方法,因爲去年的2月多了一天,其他月份的天數和今年的一樣,所以直接用365+1=366(天)。

生:我把每個月的天數都看成30天,7個大月中還多了7天,再加上7天,但是

2月只有28天,最後再減去2天就是今年一年的天數了。(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列式)

反思:老師讓學生拿出年曆卡,仔細觀察,看看有什麼新的發現?學生如魚得水,激情高漲,因爲他們從年曆卡上發現了許多從之前並不清晰的知識。一節課,我基本上跟着學生的思路走,努力做到不把老師的想法強加於學生,又能在關鍵的時候適當拉學生一把,使孩子們的思維有機會得到最佳的展示。

整節課的啓示:

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可以親身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探究:要給學生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不要將教學過程變成機械兌現教案的過程;另外,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不要急於得到圓滿的答案;要給學生以思考性的指導,特別是當學生的見解出現錯誤或偏頗時,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我矯正,將機會留給學生,不要代替學生自己的思考。

這節課上,學生的差異很大,比如曾立偉和新轉來的雙胞胎姐妹,對於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都比較熟悉,熊其瑞、何家駿等幾個也不錯;但是王咪、朱越凡、陳雪琪等幾個孩子,可能對這方面的知識有一丁點的瞭解,但是卻不會看月曆,特別是王咪,找哪個日期是星期幾都有點困難。因此,這節課上,學生不僅要獨立探索,還要有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學會相互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同時增強合作意識,培養聽、說、交往等各項技能。在此基礎上,老師適當的引導、總結會給學生醍醐灌頂的感覺,抓住了?領?,其他知識相應也就比較好理解了。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實際處於一種?放鬆的警覺狀態?中,這種放鬆着的思考狀態是學生思維最活躍、最便於激發學生靈感和創造欲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