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回聲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回聲教學反思

回聲教學反思1

《回聲》是一篇科學性很強的文章,通過一個簡單的童話故事,形象地告訴了學生,和回聲有關的知識。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識字和朗讀上。教學生字時我注意啓發學生自學,讓學生髮揮小組互助學習的優勢,自己認記。通過小組合作讀書,讓學生抓住了課文的主要線索,突出了重點部分,引導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合作討論,完成填空等活動,初步瞭解了回聲現象。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水平。

本課的生字真是難寫。爲了訓練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我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學,先讓學生交流識字心得,然後讓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後,讓學生描紅,仿寫,老師做以檢查指導,督促每個同學按老師教的寫字要求去認真寫字,練字。檢查結果顯示,同學們自學生字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也是長期培養同學們寫字能力的結果。

俗話說,“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纔是最主要的。

回聲教學反思2

《回聲》這篇課文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非常有趣,同時回聲這一現象,學生也有感受。本節課的重難點就是第4自然段,這一段講媽媽撿起一顆小石子,扔進河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紋,又蕩了回來。課文從這一自然現象入手,引導學生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我運用課件,化難爲易,變抽象爲直觀,突破難點,取得較好的效果。

具體操作如下: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與同桌交流回聲是怎樣形成的,指一名學生用自己的話回答,然後要學生從書上找出描寫回聲的句子。接着,教師打出課件:隨手扔起一顆小石子到水池裏,要求學生觀察、口述水面的變化:池裏的水被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池塘岸邊,又蕩了回來。最後,要求學生朗讀本段,找出動詞,加以體會。口述過程,展示課件,想象回聲並反覆進行。由於學生對回聲原理了解清楚、透徹,很快地就能把這段課文背下來。

展示課件,展示水面波紋活動的景象,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回聲教學反思3

這節音樂活動課包含了兩個內容:《鼓點的回聲》和《破譯密碼》。四年級學生在這方面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都很有限,而且找出旋律的結束音(即破譯密碼)相對於他們來說還是比較有難度的,學生一般都是亂蒙。因此,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樂感是本課的關鍵。

《鼓點的回聲》這音樂活動,要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活動的趣味性。在這一環節中我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制打擊樂伴奏及舞蹈律動的編創,起到既培養學生的創造、參與性意識,又鞏固、提高單元教學目標之目的。一開始我先讓學生欣賞鼓號齊奏的視頻,讓學生感受鼓號齊奏的場面,然後用遊戲“爭當鼓號手”教學生學會大鼓和小鼓的節奏,再分組進行鼓點的接龍遊戲,有師生接龍,生生接龍,同學們玩得很投入、很起勁,生怕自己沒接好節奏。學生鼓點接龍的效果非常好。

《破譯密碼》依然是以遊戲的方式教學,先全班一起闖關破譯密碼,再設計一組角逐優勝組的遊戲,使學生對於樂感的培養有了進一步的鞏固作用。

用現代化多媒體課件,通過音、畫、動、視、文的多元綜合,融入大量的相關知識,給學生以優美直觀、形象生動的認知感受。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起來也不會那麼枯燥乏味。

經過嘗試和探索,我覺得在課堂上應設景造境,讓學生邊聽邊做律動,多給學生表演的機會,這樣既可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表演力,還能鍛鍊學生的膽量,從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回聲教學反思4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友誼的回聲》

2、音樂知識:力度記號(f、p)

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正確的力度演唱歌曲《友誼的回聲》。

2、在優美的歌聲及有趣的遊戲中,掌握力度記號:“f”、“p”,並能自如地運用到歌曲的表演中,體會自主學習的快樂。

3通過歌曲的演唱感受友誼的珍貴。

教材分析:

《友誼的回聲》是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七冊第七課《回聲》中的表演歌曲。這首歌曲以回聲作比喻,表達了對友誼的讚美、珍惜和追求。歌曲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個由三個樂句組成的樂段。第一樂句由低音區開始,旋律層層上升又緩緩落下,彷彿是視線隨着景物而在移動,音樂富有動感。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採用了切分節奏,通過由低向高的旋律進行,發出了越來越熱情的呼喊,第三樂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題,表現了孩子們不僅是在向大自然發出呼喚,更是對友誼的熾熱的追求。第二段落音樂轉爲平穩,表現了對友誼的讚美,前一樂段末句在這裏再現,突出“友誼是美好的”這一主題。

教學重難點:

用正確的強弱力度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錄音機、打擊樂器和繪畫紙筆。

教學過程:

一、營造氣氛,感受美

1、播放《友誼的回聲》伴奏音樂,以美麗的大山做背景,學生聽音樂走進音樂室。

2、師生問好。

二、寓教於樂

音樂實踐,體驗美

1、基礎練習:

1=F2/4

5342|1-|5342|1-‖

lalaililalailu

2、情境導入:

師:大家的聲音真美,將這麼簡單的練習都變得如此動聽!在這個世界上,人的聲音是最美妙而複雜的,他能將大自然中很多的聲音表現出來,例如:回聲。

設問:什麼是回聲?(聲波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再度被聽到的聲音叫回聲)大家在什麼地方聽見過回聲?(空房子裏、山谷中)

3、模仿回聲:

師:我們就一起來向大自然學習這美妙的回聲。(電子琴用固定音高不同力度伴奏)

f p

噢 — 噢 —

4、突破歌曲中的難點:

師:大家聲音的表現力可真棒,現在老師把回聲加上音高,請同學們唱一唱。(電子琴伴奏,控制力度)

1=bE2/4

f pp f pp

ⅰ 6 0 | ⅰ 6 0 |7 5 0 | 7 5 0‖

噢 噢 噢 噢

5、學習力度記號:

師:同學們的聲音真是美啊!尤其是加入音高後,聲音更加動聽了。不過老師有一個小小的問題想請大家回答:

我們向着山谷喊的聲音和山谷中的回聲一模一樣嗎?有什麼變化?(喊聲“強”,回聲“弱”)

大家想不想知道,在音樂中用什麼記號來表示“強”?什麼記號表示“弱”呢?

板書:“f”表示強,“p”表示弱。

引申:“ff”表示極強,“pp”表示極弱。

6、小遊戲

師:讓我們大家來做回聲的遊戲,再一次的來感受一下美妙的回聲。

(1)介紹方法:10人模仿回聲,表現p,其他的同學模仿人聲,表示f。(電子琴伴奏)

1=bE2/4

f p f p

ⅰ 6 0 | ⅰ 6 0 |7 5 0|7 5 0‖

噢 噢 噢 噢

(2)學生自己設計f對pp和ff對pp的回聲遊戲,然後實踐。

三、創造表現

表演歌曲,理解美

1、聆聽歌曲。

剛纔我們做了“回聲”的遊戲,再聽一首歌曲——《友誼的回聲》。邊聽邊引導學生劃2/4拍的圖式。

設問:這首歌唱出了哪些內容?爲什麼稱“友誼的回聲”?

2、復聽歌曲。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這首歌曲。設問:你覺得這首歌曲可以分爲幾個部分?

3、學唱曲調:

(1)教師示範曲調,要求學生仔細聽並手劃指揮圖式。

(2)師:我們先學習第一部分還是第二部分?

(3)生選擇。

(4)第一部分的方法:

①分組自學,找出問題。(師鋼琴單旋律作爲背景。)要求:遇到問題的可做出標記。

②各出一招,解決問題。

③跟琴的伴齊唱第一部分的旋律。

(5)第二部分的學習方法

聽琴唱第二部分(最後的14小節)歌譜。師關注學生的情況解決難點。

(6)完整唱全曲。希望同學們能表現出中間部分的回聲效果。

4、填詞。

(1)聽琴輕聲填詞。

(2)找出疑難問題共同解決。

(3)歌曲處理。我們用什麼樣的聲音和情感才能表達出友誼的回聲呢?

(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四、編創表演,昇華美

1、自由選擇小組:歌唱組、伴奏組、繪畫組、舞蹈組。

2、分組編創,以歌曲伴奏做背景。要求:歌唱組用最美的聲音表現歌曲,伴奏組可以選擇打擊樂或自備樂器爲歌曲準確伴奏,繪畫組畫出你心中美麗的大山,舞蹈組用優美的舞姿表現歌曲的美……)

3、集體表演。

五、完美結課、延續美

原來你喊出的聲音是可愛的,那麼你的回聲也是可愛的,就像同學間的友誼一樣,如果你付出的是真誠、友好,那麼同學回報你的就像回聲一樣,是真誠、友好的,所以,這首歌曲唱出了《友誼的回聲》。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感情一起在歌聲中結束今天的課吧。同學們再見!

教學反思

《友誼的回聲》這首歌曲以回聲作比喻,表達了對友誼的讚美、珍惜和追求。歌曲的篇幅較長,如果採用整體聽唱法顯得有難度,因此在課的開頭通過童話故事《回聲》對重點樂句進行突破練習,學唱時把歌曲進行分解,牢牢把握“以興趣愛好爲動力”和“給學生學習自主權”的理念來組織教學。讓教學在“學習重點樂句——整體聽賞——分解學唱——整體練習——情感昇華”五步環節中逐一落實,讓學生學得輕鬆,唱得愉快。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雖然不像成年人那樣去創造、發明,但是,他們對事物或問題好奇、好問、好學,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創設愉快和諧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被這種愉快和諧的氣氛所感染和激勵,並以飽滿的熱情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在導入本課教學時,我運用故事導入法引出《回聲》,通過讓學生欣賞片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最直接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回聲”,從而使學生在接下去的“回聲遊戲”中能更好地表現“回聲”,並在課堂中製造“回聲”,輕鬆解決歌曲難點。

二、明確地位,引導自主學習

現代教育觀認爲,素質教育其實是對學生實施主動性教育。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地位、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採取相應的對策,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和幫助學生參與音樂活動,讓學生的學習在“自信地做”中進行,引導學生自信嘗試,自信表達,自信探究,自信創造,並在良好的自我觀念和積極探索心態下,表現潛能,體會到“學唱歌我能行”。

在教唱歌曲時,我讓學生自己選擇學唱部分,尊重學生的意願,把學習的主動權讓給學生,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輕鬆的學習狀態中。另外,在學唱難點時,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由學生充當小老師,自己解決問題,這既能鍛鍊學生的學習能力,又能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讓學生自信地去學唱歌曲,表現歌曲。

三、課外延伸,激發學生情感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美好情感,無一體現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它既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也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和表現能力;既豐富了學生的音樂想象力,也鍛鍊了學生的創造力,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情感教育起着積極的作用。

在本課的最後部分,通過課外拓展,要求學生當一回大山和小兔淘淘共同喊出了“友誼的回聲”,並引出話題“生活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朋友之間友誼的存在”,讓學生盡情講述身邊的`“友情”,表達感激之情,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從而爲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這部分,通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訴說“友情”,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教師只是從旁引導,將課堂還給學生,使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回聲教學反思5

教材分析

新課標中要求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引導學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爲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友誼的回聲》這首歌曲以回聲作比喻,表達了對友誼的讚美,珍惜和追求。歌曲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個由三個樂句組成的樂段。第一樂句由低音區開始,旋律層層上升又緩緩落下,彷彿是視線隨着景物而在移動,音樂富有動感。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複,採用了切分節奏,通過由低向高的旋律進行,發出了越來越熱情的呼喊,第三樂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題,表現了孩子們不僅是在向大自然發出呼喚,更是對友誼的熾熱的追求。第二段落音樂轉爲平穩,表現了對友誼的讚美,前一樂段末句在這裏在現,突出了“友誼是美好的”這一主題。學習這一課讓學生掌握體會力度記號,是一個有自然到人爲加工的過程,讓學生對力度記號有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在音樂發麪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這一階段的學生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在欣賞歌曲的情緒、力度、速度等方面有了認識,並能準確的回答出來,課外知識面也寬一些。本課歌曲優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美好的嚮往。學生很容易接受並與歌曲產生情感共鳴,共同感悟,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意境。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在音樂情景及遊戲中實踐中掌握力度記號“f、p”,並運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2、有情感的表演歌曲《友誼的回聲》,並能完整而有感情的演唱。

二、過程與方法

在聆聽、探究回聲的特點,掌握力度記號,通過合作進行模仿,將所獲得的經驗在歌曲中得以體現,並有情感的表演歌曲《友誼的回聲》。

三、情感態度

1、通過探究與實踐,感受充滿幻想與樂趣的回聲這一自然現象,引導學生在音樂的感悟下去探索、去發現大自然的奧祕。

2、通過歌曲的演唱,在感受到大自然神奇的同時,對真摯的友誼充滿了嚮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掌握力度記號;學會歌曲《友誼的回聲》,歌曲的旋律及力度記號的體現。

教學過程

一、呼喚友誼

1、故事導入:在大山深處,有一隻小兔叫淘淘。一天,它和小夥伴發生了一些不愉快,小夥伴們都不理它,於是,它來到了湖邊......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一起來看。(播放課件)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導入:是誰在和淘淘說話呢?(回聲)

進行遊戲:引導學生體驗回聲。

小結,力度記號:用f表示強,用p表示弱;用ff表示很強,用pp表示很弱。

設計意圖:通過遊戲的方式,知道力度記號fp ,從自然的聲音到人爲加工的過程,讓學生對力度記號有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

二、尋找友誼

導入:哪裏有回聲?讓我們一起來找找。

1、初聽歌曲,隨音樂劃拍。

提問:你看到歌譜中有那些認識的音樂記號?

設計意圖: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爲後面情感的引導做鋪墊。

2、再聽歌曲,用母音隨音樂哼唱旋律。

3、教唱第一段歌曲。

注意唱準八分休止符、及切分節奏。

4、聽琴跟唱第二段歌詞。

5、學唱第二樂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對比、視唱等教學方法,使學生比較直觀的掌握帶休止符的切分音的節奏型,並且完成歌曲的表演。

三、讚美友誼

設疑:後來小兔淘淘又怎麼樣了?(播放課件)

小結:心相映,心相通,友誼的回聲是人間最美的回聲。讓我們帶着對友誼的讚美來歌唱人間最美好的回聲吧!

完整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感受友誼的美好,並用清晰準確的聲音演唱歌曲。

四、珍惜友誼

聆聽:音樂家拉索創作的無伴奏合唱《回聲》。總結全課。

回聲教學反思6

《回聲》合作片段:

以“合”爲主,學習生字

師:接下來我們就要好好學習這個故事,你們願意嗎?想不想像剛纔這位老師一樣地來讀讀這個故事?不過課文中可有不少攔路虎呢?(出示課文中的6個生字)。你們有信心把他們打敗麼?(有)現在我們就以小組爲單位學習這些生字吧!

一、學生小組學習識記生字

師:合作之前我們把要求和步驟再來複習一下吧!

第一步:自由讀課文,思考怎樣記住生字。在課後 “我會認”中簡單地寫出自己的識字方法。

第二步:以小組爲單位,討論記住每個生字,在表格上記下來(簡單)。

第三步:組長檢查生字掌握情況。全對(優);錯一個(合):二個以上(待)。

師:剛纔的要求都清楚了嗎?現在就請大家先自己讀課文,識記生字吧!

學生開始學習生字,教師巡迴指導檢查。(規定時間完成任務,發放組長記錄表)

二、識字情況反饋。

1、展示生字的識記方法。

2、檢查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

師:現在我們就來考考大家對這些生字掌握得怎麼樣了?(出示詞語)

小組朗讀,指名讀,開火車讀,小老師領讀

3、集體朗讀課文。

師:看來大家已經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解除了攔路虎,相信接下來我們一定能把課文讀得美美地。

生:集體讀課文。

師:小朋友們真是厲害,課文中的每一個生字寶寶都能夠讀得這麼標準。老師把大拇指獎給你們。

反思:

《回聲》是一篇科學性很強的文章,通過一個簡單的童話故事,形象地告訴了學生,和回聲有關的知識。網上找了很多教案,都是把重點放在了向學生介紹回聲的形成這一塊上。但是我認爲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識字朗讀纔是我們教學的重點。作爲這課的第一課時,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識字和朗讀上。本課的生字是“呱、哩、圈、紋、碰、返”六個子,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而且很有規律,呱(口+瓜)哩(口+裏)圈(口+卷)紋(糹+文)返(辶+反),他們的讀音有類似的地方。而且有三個口字旁的字,識字是很有規律的。我的教案中設計了兩個合作的環節,小組合作識字和小小組合作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主要體現合作的是第一個環節——小組合作識字。在這節課中我花的時間最多的就是這個環節,總結了一下,覺得原因還是有很多:

1、讓學生把方法寫出來比較耗時,可以改成口頭交流,比較省時,效果也應該會不錯。還有個別學生組詞時有錯誤。

2、反饋花了大量的時間,是否可以尋找更好的方法。

3、學生對這個方法掌握得還是不夠好。

4、任務分配還沒有到位。

我想通過這堂課,在以後的班級小組合作中,我還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找一些更爲省時的方法,學生之間的配合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嘗試琢磨。

回聲教學反思7

《回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八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是一篇充滿童趣又生動形象的科學童話。本文以兒童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解釋了回聲這一物理現象,課文語言淺顯,情節生動,引人入勝,內容充滿童真童趣。本文是激發學生從小熱愛科學,探索大自然奧祕的極好教材,也是對學生進行詞句訓練,朗讀訓練的重要憑藉。根據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以及新課標中確定的“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的閱讀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會寫“紋”字。2.在認識生字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3.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興趣。本課是二年級的語文課,涉及到的是自然當中一種普遍物理現象,但大多數學生對回聲知識瞭解的不夠多,多數學生不知道“回聲”是怎麼回事,因此,讓學生結合簡單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表達自己對回聲的認識,但是,本課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避免把語文課上成科學課。

本節課採用了 “導讀法”,在閱讀教學中我把讀貫穿於全文。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如自由讀、師生互讀、齊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激發孩子們的朗讀熱情。以思促讀,讀中感悟。根據語文教育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新課標精神和二年級的實際情況,我通過多方位組織、點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觀察圖畫等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本課我直接以謎語的形式導入新課開門見山,簡潔明瞭。板書課題後,我讓學生質疑課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走進課文。

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並想一想:小青蛙聽到了哪些聲音?這些聲音是在哪兒聽到呢?學生初讀課文後要解決的問題其實就是本節課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因題質疑,培養了學生思考、提問的能力。同時瞭解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學習動機,有利於設計教學活動,促進教學活動的實效性。教師選擇一些具有思維價值的問題來提問,能激發學生進一步探討的慾望和興趣。多種形式,樂中認字。識字教學仍是二年級教學的一個重點,教學中,我注意激發學生主動發現漢字特點,主動探究規律,引導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識字方法,讓學生說說有什麼好方法記住這些字。並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和聯繫生活實際,逐步學會自主識字,有效提高了識字能力。重點學習“紋”、“圈”“碰”字,尤其是進行歸類識記生字,讓學生掌握學習生字的方法。

精讀課文,感悟回聲。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十分適合朗讀,因此我採用以讀代講法。讓學生多層次多形式地朗讀。如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讀,分角色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感悟。讀出小青蛙的興奮與好奇。在讀時我積極引導學生自評他評,每一句評價語不同,相同的是鼓勵、表揚評價成了朗讀提高的推動力。這樣教師很好地發揮了引領的作用。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學生盡情地朗讀,和文本親近,揣摩小青蛙的心情,激發了學生對小青蛙心理的多元解讀。

回聲較爲抽象,學生能聽得見,但看不到,摸不着。要理解它產生的原因是本課的重難點。通過青蛙媽媽的講述,將石頭投入水中,激起波紋,波紋碰到岸邊又一圈圈蕩回來。在橋洞裏小青蛙的聲波碰到石壁聲波也返回來。很好的理解了什麼是聲波,找出了水波與聲波的共同點,再來認識回聲輕而易舉。在此以圖畫增加直觀形象,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溶化了知識的難點,引發了學生的思維,學生輕鬆掌握了知識。

在教學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對學生的學情考慮不夠細緻,對課堂出現的問題預設方案較少,今後,我還要多加思考,多加揣摩,才能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

回聲教學反思8

《回聲》是二年級人教版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第八單元的主題以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熱愛科學,這篇童話故事借小青蛙遇到的“問題”和青蛙媽媽的講解向同學們展示了一個生活中最常見的物理現象——回聲。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的語氣。教學難點是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一、注重識字寫字指導。

識字寫字是二年級的重點,在指導“藏”和“蕩”時,引導學生學習兩個草字頭的字,“藏”:上面是草字頭,下面先寫“廠”字,“蕩”:上面是草字頭,下半部左邊是三點水,右邊的“揚”是一筆,不要寫成兩筆。在學習“遊”字時,因爲以往的學生總是把“遊”中子寫成反文,因此,在指導學生時,我編了兒歌幫助學生識記,“一個小孩子,頭頂荷葉在方形的游泳池中游泳。”學生聽了老師編的兒歌后非常感興趣,很開心地記住了這個生字,從學生的作業來看,全班同學都能在第一遍寫對這個字。

二、注重對重要段落的理解

文中青蛙媽媽的話共有四句話,鑑於同學們對回聲的理解比較模糊,我首先讓學生讀懂每一句話,並讓學生理解聲波雖然看不見,但是道理和水的波紋是一樣的,緊接着讓學生通過觀察水的波紋,理解“蕩”“返”,更加深了學生對聲波的理解,然後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取得較好的效果。最後,我讓學生複述青蛙媽媽的話,學生既清楚了語言的順序,又能掌握聲波的道理,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三、開放式地朗讀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本課課文的語言淺顯,但學生理解起內容來仍然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以讀代講,讓學生自讀、練讀、做動作讀、同位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回聲。通過檢查同學們的朗讀,學生能讀出小青蛙的歡快和奇怪的語氣,達到了與文本對話。

課堂總是留有遺憾,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時間上有一些拖拉,尤其是在理解回聲時,還是有牽着學生理解科學知識的成分,今後還要多學習,多探索此類文章的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回聲教學反思9

《回聲》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回聲》教學反思。第八單元的主題以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熱愛科學,這篇童話故事借小青蛙遇到的“問題”和青蛙媽媽的講解向同學們展示了一個生活中最常見的物理現象——回聲。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的語氣。教學難點是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對於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回聲比較抽象,學生能聽得見但看不見,摸不着。要理解它的產生原因是重難點,而低年級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如何理解這些抽象的文字,讓靜變動、化難爲易呢?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講青蛙媽媽撿起一顆小石子,扔進河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紋,又蕩了回來,教學反思《《回聲》教學反思》。顯然,理解第四自然段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這裏我利用了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水波的變化,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取得較好的效果。接着指導學生理解媽媽的那一段話,先讓學生聽老師範讀,接着讓學生與同桌交流:你明白了什麼?然後全班彙報,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回聲是怎麼產生的。這麼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較好地突破難點。

本課課文的語言淺顯,內容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爲了突出教學重點,在教學中我把讀貫穿全文。我在朗讀教學中採用了齊讀、默讀、師生合作讀、表演讀、、帶動作讀等方式。讓學生經歷了一個自讀、學讀、練讀、美讀的提高過程。我在本課教學中還創設了一定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語境中邊讀邊悟,感受小青蛙的不同語氣,讀出小青蛙的歡快和奇怪的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