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掌聲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掌聲教學反思

掌聲教學反思1

打開語文課本,《掌聲》躍入眼簾。這是一篇十分感人的文章。它以其細膩生動的文筆講述了一個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女孩在同學們的掌聲中上臺演講,在同學們掌聲的激勵下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

剛讀完課文我就被這個短小的故事深深感動,也被小英那戲劇性的生活經歷所吸引。但感動之餘,心底也冒出了不少疑問。這堂課我的教學目標到底該是什麼?是讓學生理解掌聲的深刻含義,還是讓學生了解掌聲所具有的魔幻般的作用。反覆品讀課文後我突然感悟,這掌聲其實只是孩子們當時內心涌動情感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現而已,也許在當時有些孩子是因爲同情而鼓掌,有些孩子是因爲想鼓勵小英而鼓掌,有些孩子只是被大夥所帶動而鼓掌。在鼓掌的同時,孩子們的內心只有情感在涌動,並沒有思維在深化。於是我決定帶領孩子們透過那樸實的話語,走進課文,去體會小英情感的變化,去感受掌聲在小英的一生中所起的“化學反應,”去領悟掌聲對於一些正遭遇困境的人所具有的起死回生的魔力。

確定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我的教學思路也一下子清晰了不少。課文是以小英的感情變化爲主線貫穿全文的,因此在教學時我也就藉助了“小英自卑——自信”這一情感主線讓學生透過學習相關資料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在教學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一、情境談話,拉近人文

上課一開始,我先以貼近學生生活的話語(童年是七彩的,夢幻的。你的童年充滿着怎樣的夢想呢?)導入新課,以激起學生學習情趣。這一導入不僅僅挑起了孩子們說話的慾望,也爲下文體會小英的童年悲苦設置了一個巨大的心理落差,從而爲他們更快地進入主角打下伏筆。

二、加強閱讀教學,放手學生自讀自悟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教學本課時,我給了學生充足的讀書思考的時間,就讓他們抓住描述主要人物的神態、動作的幾段話,去體會人物心理變化過程。課堂上同一句話,因爲閱讀者不同,所以產生的體悟也各不相同。充足的閱讀時間讓孩子們對小英這一人物的瞭解了個透徹也,讓我真實地感受到了“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全班的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見,把一個心理自卑地盡乎變態的可憐的小英活生生的擺到了大家的眼前。

三、朗讀教學重視學生情感體驗,讓其融入文章主角。

“聽、說、讀、寫”,朗讀一向是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也十分受人重視的一種基本潛力。沒了讀語文就不能稱其爲語文。可怎樣才能不露痕跡的指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呢?這一向是此刻所有語文老師頭疼的一大難事。指導的太露骨,別人說你技巧性太強,指導得太含蓄,學生又領悟不了。爲此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便嘗試着讓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把自己當成故事中的人物去進行朗讀。爲了到達這種“不捅就破”的境界,在指導朗讀時,我也做了層層鋪墊。例如指導朗讀:“。”這一個句子時,我並沒有直接讓學生說說這時小英的情緒如何?我們在朗讀時要讀出什麼感情來。而是順着學生的思維一點一點的啓發。如此時此刻,我們彷彿能看到,這時低着頭的小英臉上是一副什麼模樣?她的心裏在想些什麼呢?透過這樣一步一步把讀者推進小英的內心世界,來進行感情朗讀。事實證明當學生真正走進了小英的內心,老師不做任何環節上的加工、處理,他也能讀出你想要得到的效果來。

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學習到“透過掌聲我們彷彿能聽到、看到什麼”時,我有目的地滲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鼓勵學生提出富有個性化的獨特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昇華文本內函

在理解好課文後,我又讓學生把掌聲化做語言送給身邊最需要掌聲的朋友。這樣,無疑昇華了課文的內函:既要珍惜別人的“掌聲”,又要不惜奉獻自己的“掌聲”。

總之,這一堂課我並沒有在理解“掌聲”的含義上下多少工夫,也沒有在研究孩子們爲什麼會送掌聲給小英上費時間。因爲我覺得重要的並不是“掌聲”本身,而就應是它背後的力量。

掌聲教學反思2

《掌聲》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殘疾的小女孩,因爲不願意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樣貌,總是最早來,最後走。但一個新來的老師不瞭解狀況,請她到講臺上講故事。她在同學們的鼓勵下,最後大膽地上來講述自己的故事,獲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從那以後,她變得開朗了。幾年後,她在給同學寫信時說:那次掌聲,給了她信心,給了她生活的勇氣。她很感謝大家。課文的資料很具有感染力,但對於正常人,對於缺少生活經驗的學生來說卻很難體會其中的辛酸。如何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學生和英子之間搭建一座心靈的橋樑,帶學生進入殘疾人的生活、心理是教學中應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整節課我注重了對學生關愛他人完美情感的薰陶、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透過過渡語、小結語、評價語和激情語潛移默化的滲透,讓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產生共鳴。

“書聲朗朗”是漢語課堂教學的一大特徵。我想,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研究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爲此,在教學本課過程中,我採用了“以讀代講,主角轉換”的方法,透過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讀書,教師的示範讀等多種讀書活動,促使學生思維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悄然走進文本,自已尋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內心世界。透過不同的語氣朗讀,學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並在朗讀當中表現出對英子的同情和對英子轉變後開心的情緒。真正做到在讀中感知,在讀中體味,在課堂上,很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在這次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已真實的感受,才能實現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技巧。

具體教學過程:

在前置性作業的交流空間環節中,佈置了這樣的交流話題。

1.英華原先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從哪句話中能夠明白?

2.之後她有了哪些變化?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在小組交流時,引導學生主要抓住英華的感情變化爲主線索,讓學生找到描述小英的神態、舉動的句子,並反覆讀課文,但我發現學生們的感情還沒有真正地融入到文本中。於是我就創設情境,當學生讀到英子猶豫時,我及時設計對話情境(走到一位同學邊,摸摸她的頭):英子,英子,你爲什麼低頭呀?你能說說你的心裏話嗎?學生這時走入文本,把自己當作英子,說:“我害怕,別人會歧視我。”“我到底上去,還是不上去。”“不上去,纔來的新老師要批評,上去,大家必須要笑我,怎樣辦?”此時學生透過與文本的對話感受到英子害怕、猶豫的憂鬱的心理。當英子鼓起勇氣一搖一擺地走上去時,(我讓一位女同學上臺)我鼓勵學生說:“難道我們不該爲小英這樣的勇敢鼓掌嗎?”頓時教室裏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我又創設情境:“同學們,此時,你就是英子的同學,你想用掌聲告訴她什麼?”學生熱情的話語打動了我們:“別怕!我們不會嘲笑你!”“勇敢點!”等等,很感人。

當同學們給了英子兩次熱烈的掌聲時,老師引導:快把這誇獎的掌聲響起來吧!英子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呀!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涌動,英子你想說:……“謝謝你們,你們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地應對生活。”“你們的愛使我終身難忘。我要自信地應對一切。”就這樣,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感受到英子從憂鬱到開朗的變化過程,從而感受到大家的愛。這部分情境的創設我覺得是比較成功的。我努力讓孩子在這次互動的愛的學習活動中去理解課文資料。

有點遺憾的是,到目前爲止,學生們的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進行得很好,對詞語活用知識的反饋、生生互動、互相補充等等進行得也十分好,但在理解課文資料的互相交流還不夠完美,我想也許是小組長理解得不夠深,所以,纔有了這天這節課的師生互動。我想,在今後的交流空間環節中,怎樣設計交流的話題是我們就應研究的課題。

總之,透過這次《掌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也讓我深深懂得:只要我們能爲孩子的點滴進步而鼓掌,爲孩子的精彩創意而喝彩,讓我們的課堂成爲孩子們抒發心靈的天堂,相信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課堂中都能成爲一個個個性獨特的自我。

掌聲教學反思3

優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摯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動學生的心靈,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最能使其與作者產生共鳴的東西便是真摯的情感。

課堂上,我由始至終都在努力營造一種師生與作者及文本的“共情”氛圍。切實喚醒學生的心靈感悟,有效調動學生宣泄情感的慾望。只有學生處於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之中,他們纔會積極地細品語言、體驗情感、交流感悟、朗讀傳情。只有師生共同攜手在文本之中走個來回,才能達到情智交融。

(一)抓先後對比,注重品味詞句的表達效果,突出教學重難點

教學中圍繞“掌聲”這一主題,抓住整體——局部——整體的關係,透過掌聲前後英子的巨大變化質疑掌聲,精讀精練理解掌聲,最後昇華掌聲含義,做到循序漸進。教學中,我始終謹記面對文本,要有語文意識。要透過語言的形式把握語言的內容,再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了悟語言運用之妙,最終遷移內化於學生的語言活動之中。

打開一篇篇課文,我們所見的從表面看來,僅僅是一個個字和一個個標點組成的一句句話,一段段話。除了這些字、句、標點以外,似乎一無所有。只有當讀者慢慢品味,字字斟酌時,方纔發現那字裏行間的生命躍動之感。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三、四年級學生在閱讀中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所以,我們的語文課就是要引導學生接觸、咀嚼、揣摩感悟這些語言。例如,教學中抓住“猶豫一詞,讓學生體會英子矛盾的內心衝突,感悟當時她的痛苦。這是理解英子之所以被掌聲感動的基礎。英子越是猶豫說明她越是需要他人的幫助與鼓勵。

在教學中,我注重了抓住描寫人物神情、動作、語言等的詞語來體會課文用詞的精準,語言的美,感悟文本所傳達的情感,以便走進人物的內心。同時,教學中較注重對學生進行語言的訓練,朗讀方法的指導,以及指導學生如何“由表及裏”的感悟人物情感。

(二)語言渲染再現情境,喚起情感體驗,提升朗讀水平

每一個漢字都有它的獨特生命,任何一篇文學作品都是作者以優美的文字表達強烈感情的產物。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以富有感召力的語言,去撩撥學生情感之弦,切實喚起他們情感體驗的衝動。在《掌聲》這篇課文的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的需要,或繪聲繪色地描摹場景,或生動傳神地再現情境,或情真意切地傳遞情思,或聲情並茂地渲染氣氛,又適時配以音樂渲染,令學生如臨其境,完全沉浸在那感人的故事情節之中。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又使其心靈產生感應,加深了對文本主旨的理解。

我覺得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的關鍵是語言要飽含情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先感動在先。才能從心靈深處迸發出情真意切的語言感染學生,帶動他們進入到相應的情境中去。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會領悟、體驗情感,與作者產生共情。

教學中,在感受掌聲之前的英子痛苦自卑的內心感受時,我抓住英子孤僻的外在表現,體會她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的心理根源。再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感受英子在平日生活中的逃避——因爲不願意讓別人看見自己走路的姿勢。所以下課時,大家到操場跳皮筋。情願(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本來想去水房打水喝,因爲不願意讓別人看見自己走路的姿勢,情願(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甚至是要去洗手間,因爲不願意讓別人看見自己走路的姿勢,情願(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之後引導學生理解她的自卑心理如水到渠成。

教學中,我以“兩次掌聲像在對英子說什麼”、“如果你是英子,若干年後的今天,幫助過你的同學就站在你面前,你會向同學說什麼?”等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角色,使教材描寫的客觀世界成爲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變成了學生的“我情我景”。這樣一來,學生就融“我”入境,於“身臨其境”之中進行推測、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變化的軌跡,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增進了情感體驗,更便於學生敞開心扉,通過朗讀宣泄情感。

感情朗讀是進行情感體驗的重要途徑,體驗得到底有多深,需要通過朗讀來檢驗。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基礎之上,融會自己的情感。或抑揚頓挫地表情朗讀,或思情並茂地朗朗誦讀,寓情於聲,以聲傳情。該悲涼處給它個悲涼,該歡快處還它個歡快。

本節課,通過我的語言渲染加上引導、示範等環節,學生朗讀水平提高了一個新臺階。學生讀得懂老師每一個手勢,每一個眼神。今後我應該在加強學生個性朗讀上,多下一些功夫。雖然課堂上仍會有稚拙的痕跡,比如教師語言還需提煉、精簡;教學水平還有待繼續提升。但是我會不屑追求激情洋溢,充滿生命氣息的語文課堂。我希望我的語文課堂上處處散發着語文的味道。更希望我能成爲今天超越昨天,明天將繼續超越今天的我。

掌聲教學反思4

學習目標:

1、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2、認識十個生字,能結合課文理解猶豫、憂鬱、驟然、歧視等詞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

理解一些詞語意思,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流程:

一、前測激趣

剛纔同學們在進行晨會時,臺上的同學講完故事,臺下便響起熱烈的掌聲,說說爲什麼給他們幾位掌聲?(請一個在臺上講故事的同學)你得到別人給你的掌聲,心情怎麼樣,會怎麼想?在什麼場合下我們經常聽到掌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29

掌聲(板書)

1、齊讀課題。

2、說說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誰鼓掌?這掌聲是給誰的?爲什麼給她掌聲?

過度:看來同學們心中的疑問還真多!下面同學們帶着這些心中的問題自由讀課文,讀完之後再把本課的生字認讀,呆會兒老師會檢查。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讀課文後檢查學生認字情況。

(1)

出示小黑板A指名認讀B齊認,C擦去拼音認

(2)

請同學說說這些生字在課文中所帶出的一些詞語

(3)

出示小黑板:學生齊讀詞語:

小兒麻痹症

姿勢

落下了

殘疾

情況

鎮定

講述

情緒

調來

a、講解兩個多音字:落調

b、解釋小兒麻痹症

2、學生自由說你剛纔讀課文你讀懂了什麼?

3、隨機講讀課文的重點段

(1)出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英子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文靜、膽小、自卑)

如果用書上的一個詞來概括,你會想到哪個詞?

(2)隨機板書憂鬱,並請同學說說它的意思。

(3)課文中有一段中的英子與第一段中的英子截然不同表現,同學們找找是哪個自然段?這一段中的英子又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快樂、自信、愛與人交往、開朗)

(4)練習朗讀第一段與第四段

(第一自然段要讀出她一種自卑心理,所以語氣要低沉緩慢一些,第四自然段要讀出快樂自信的心理,所以要讀得高興,跳躍一點)

a

、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b、讀後評議。

過渡:一個自卑、憂鬱的孩子後來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瞧,一對反義詞同時出現在她的同學身上,是什麼讓她有如此大的轉變,同學們學了課文2、3自然段便知道了。

4、學生默讀課文,讀後說說英子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轉變?

5、老師隨機講解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

(1)英子爲什麼猶豫呢?這個時候她是一種怎樣的心理?(緊張、自卑、痛苦)

(2)指導朗讀這一句。(要讀出那種難受,那種緊張的心理)

6、同學們爲她鼓了幾次掌?

7、第二次同學們是因爲什麼而鼓掌?

8、指名讀描寫第一次掌聲的句子。

9、如果英子是我們中的一員,此時你想對她說什麼?隨機解釋驟然。

(你真勇敢,你能行,我們相信你,你終於克服了自卑心理)

10、這一次掌聲代表什麼?(是對英子走上講臺的讚許,是對英子走出陰影的肯定和鼓勵)

11、看插圖:找出課文中的句子描述這幅圖。

12、這次響起掌聲是因爲什麼?這次掌聲代表了什麼?(讚揚,也有鼓勵)

13、從這兩次掌聲裏,你體會到什麼?(分小組交流,再彙報)

14、學生彙報。

(尊重、理解、鼓勵可以改變一個人,當別人身處困境時要給他們鼓勵和幫助,幫助別人,自己也會體會到快樂)

15、感情朗讀2、3自然段

16、出示小黑板:

(老師這有一段英子長大後給作者的來信,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

(1)齊讀

(2)聯繫全文:從英子的變化中,說說你會想到什麼?或是有什麼感受?

(隨機講解歧視的意思)

①站在英子的角度,作爲英子應該正視自己的缺陷,反正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這何不快樂一點)

②我們對殘疾人充滿關愛,不能歧視,要多給他們鼓勵與幫助)

過渡:一個自卑憂鬱的小女孩,在同學們的掌聲鼓勵下,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礙,並微笑面對以後的生活,這掌聲所代表的是什麼?(是一種愛)

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尊重、關愛,在生活中,愛還可能是什麼?(學生自由說,說完之後,老師出示小詩讓學生朗誦)

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愛是一句友善的講話

愛是炎炎夏日一縷清涼的風

愛是寒冷嚴冬的一杯熱茶

愛是瓢潑大雨中的一把小花傘

愛是黑暗中的一支蠟燭

師:是呀,這個世界是由曖維繫成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板書:

29

掌聲

原先的英子:文靜、默默、早早、最後不願意(憂鬱)

↓熱烈的掌聲(關愛)→受到鼓勵、鼓起勇氣

改變的英子:快樂

說笑

跳舞(開朗)

教學反思

1、在學生與本文之間架起一座橋樑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研究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爲此,教學本課時我採用了以讀代講,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促進學生思維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悄然走進文本,當學生調積起已有的生活體驗,把自己當成是課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樣去想一想的時候,學生便不再是他們自己了,他們便不知不覺中游離於文本之內,學生就具有了自己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我覺得這樣學生更好地把握住英子的性格特點,她能激發學生關愛殘疾人的愛心,並由此產生一種強烈的關愛他人的願望。教學中,我有多處這樣的設計:假如你是英子,你走上講臺前心裏會想什麼?當你聽到掌聲以後心裏又會怎樣想?假如你是臺上的同學,你想對英子說什麼?等等,這樣的設計就是爲了更好地讓學生的思考和朗讀與文本能直接的對話,其實,這樣的機會也是靠老師多給學生創造的。

2、重視朗讀的指導

書聲朗朗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大特徵。朗讀並不是僅僅靠傳統的讀書百遍就能湊效的,在寶貴的40分鐘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朗讀的指導就起着引路人的作用。

在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兩段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讀,並想想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出英子的不同性格特點。在第三自然段中,我注重指導學生該怎樣讀好英子猶豫的心裏、英子激動的心情,以及英子那種感激的心裏。我在教學中注重調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自己尋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內心世界,通過不同的語氣朗讀,學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並在朗讀當中表現出對英子的同情和對英子改變後的開心心情,真正地做到了讀中體味,在讀中感悟,真正地讓學生在朗讀教學中具有了獨特的內心體驗。教師在課堂上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3、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意

中年級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不能直接給出解釋,也不能讓他們按字典解釋照搬,而應結合課文,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在課文中有幾個這樣的詞語:猶豫,憂鬱,歧視等。猶豫一詞我在教學中結合後面的慢吞吞來理解,說明英子不願意走上講臺,但是老師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因此拿不定主意。憂鬱和歧視可以放在一起來指導這兩個詞雖然都是在課文的後半部分纔出現,但含義在前半部分已經顯露出來。例如第一自然段: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這其實就是英子憂鬱的表現,而爲什麼英子會這麼憂鬱,起上講臺時又那麼猶豫呢?就是因爲英子很自卑,害怕同學們歧視她。在這樣的語境下來理解歧視,學生就能知道這裏歧視的意思是看不起她。在教學中多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意,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就會相應的提高。

評課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整堂課都以學生爲主,教師爲輔,教師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教學中,老師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生需要出發,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爲他們營造了一個良好氛圍,讓他們以小主人的身份討論他的話應該怎樣讀,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朗讀出來,使學生在說、讀、演練中形成師生互動,學生在學中獲得快樂,得到發展。

二、正確把握課文重點、難點,優化了課堂結構

語文課不像數學課那樣層次清楚,條分縷析,由易到難,環環相扣,它融整體層次性的明確和相對的模糊性爲一體,所以語文課特別需要認真設計課堂內容,明確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這樣老師講起來纔有所側重,學生聽起來才目標明確。《掌聲》這堂課主要用對比的教學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後來的英子對比,第一次掌聲和第二次掌聲對比,由淺入深,刪繁就簡,化整爲零,從而使學生理解掌聲的意義,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受到思想教育。

三、創造性的教學實踐活動,優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1)、課堂以活爲原則,激活學生的思維,劉老師授課時不是僅僅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是注重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讓課堂上充滿了學生思維的火花,讓課堂成爲學生思維演練的主陣地,劉老師在這堂課上自始至終都做到了這點。例如:學生的質疑問難,想像當時英子的想法,談自己的看法,感受等等,無不體現一個活字,課文以朗讀爲主,朗讀形式多種多樣,有個別讀,分組讀,齊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在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以新延伸課堂內容,使學生感到課有終了,學習無窮盡,例如:教師設計的拓展練習,生活中哪些是愛,可以說是學生對教材的再認識,也是學生主動性的體現,從而使學生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

當然,這堂課也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之處,在一些細節方面還處理得不夠好,有些話要說的淺一些,儘量能讓學生更好一些。

總之,整堂課始終貫穿了自主、合作、創新這一些教學理念,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掌聲教學反思5

《掌聲》一文寫的是一位原本內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這樣一篇感人至深的愛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機會。爲此,我設計了一堂情意交融、開放、紮實而有效的語文課,讓愛的掌聲響起在課堂的每個角落。

本課文字淺顯,與學生的生活很貼近,在教學時就要調動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體驗英子的情感變化,感悟“掌聲”的內涵。爲此,我在教學中緊緊扣住文本的語言,讓學生在文字和情感裏走了一個來回。在學習英子走上講臺前的內容時,我着重引導學生關注、品讀英子的行爲,通過抓住英子的動作,讓學生在反覆閱讀和揣摩中繼而抓住了“默默地”、“立刻”、“慢吞吞地”,來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深層次的體會到英子當時痛苦、矛盾、猶豫、很不自信的心理狀態。通過想象體驗,學生對英子的這種畏縮、自卑的形象產生了共鳴,通過師生共學、自主探究、發散想象、主動積累等學習方法:體會人物心理,懂得且願意主動關心、鼓勵他人,並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在教學過程中,每當孩子回答精彩時,我帶頭鼓掌,當某個學生鼓起勇氣舉起雙手時,讓學生給他鼓掌,當學生的課文讀得很棒時,讓學生自己給自己鼓掌,讓學生在掌聲中成長。看着學生因鼓掌而激動的臉龐,我不禁也深深感動了,不經意的一點掌聲對孩子來說意義非凡啊!我覺得教師要很好地運用學生的掌聲,讓學生在行動中體會掌聲的內涵,也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以新課標爲指導,以新課標理念爲基礎,採用多媒體直觀展示法,讀詞、讀句,到讀文的漸進式語文教學法等多種行之有效又契合語文課程特點的教學方法,使本堂課生動、紮實、有效。

掌聲教學反思6

《掌聲》是義務教育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兒童純真善良,關愛別人的美好心靈生動地表現出來,讀來十分感人。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我緊扣小英情感變化這條主線,將掌聲前,掌聲後的小英進行對比,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去體味小英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領悟掌聲的內涵,進而明白文章所蘊涵的道理。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及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2、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掌聲教學反思7

本課教學目標:

1、 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掌聲、願意、”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3、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生字詞“文靜、默默地、猶豫、慢吞吞、鎮定、情緒、憂鬱、歧視、鼓勵、熱烈、 講述、願意、普通、驟然間”,會寫“鼓勵”。

2、細讀描寫英子言行的詞句,瞭解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心理變化,懂得兩次掌聲的含義。

3、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掌聲的力量和美好,受到愛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讀懂課文,瞭解英子產生變化的原因。

2、體會兩次掌聲的含義,使學生受到愛的教育。

預習要求:同桌互聽朗讀第三段,根據朗讀要求(正確、清楚、通順、流利)分別打上不同星級。(一星至四星)

一、情境導入,體驗掌聲

1、同學們,今天有那麼多老師來我們班聽課,作爲小主人,你們歡迎他他們的到來嗎?你想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你的心聲呢?

相信你們的熱情,老師們一定感受到了。

2、今天我們要閱讀的故事也和掌聲有關。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掌聲》。

師板書,生書空,齊讀課題。

二、 預習檢測,瞭解掌聲

初讀課文:爭取比預習時讀得更好!

1、 生字鞏固:

a.講述 猶豫

憂鬱 情緒

慢吞吞 驟然間 普通話

指名讀,糾音,小老師帶讀

b.語境認識

因爲她得過小兒麻痹症,腿腳落下了殘疾,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老師是剛調來的,還不知道英子的情況。

指名讀,齊讀

2、瞭解大意

a.讀了課文,你對課題中的掌聲有什麼瞭解呢?

圍繞着課題獲得的信息,往往都是文章的重要內容,只要把這些信息一結合,就能知道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誰想來試試? 勇於嘗試,挑戰就是英雄。

是不是很簡單呢?他就做到了。

看來,你對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已經瞭如指掌了。

當你能簡要清楚地說出文章大意的時候,就證明你已經讀懂了文章的一半了,這應該成爲我們預習時閱讀最重要的目標之一。

三、研讀重點,感悟掌聲

1、讀出了大意,我們就該深入課文,慢慢品味了。你知道文中哪段話是具體描寫掌聲的嗎?

與文章題目直接相關的段落一定是值得我們好好閱讀的中心段落。陳老師請個預習時四星級的朗讀高手來讀讀這一段。

2、其他同學邊完成以下任務(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根據兩次掌聲把第三段分成兩部分,用“/”標出,並劃出描寫兩次掌聲的句子。

交流反饋。

(一)解讀第一次掌聲:

1、讓我們一起看看第一次掌聲的情景:“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2、默讀課文描寫第一次掌聲的部分,你讀懂這陣掌聲了嗎?(是送給誰的?爲什麼要送給她呢?有什麼含義呢?

a.(追溯起因,瞭解英子言行及心理)

生:因爲英子是一個自卑的孩子,猶豫了好久,才鼓起勇氣走上講臺。

生:因爲她曾經得過小兒麻痹症。

b. 解釋小兒麻痹症並展示小兒麻痹症患者落下殘疾的畫畫。

c. 就是這個病症,不僅讓英子的身體受到了傷害,更對她的行爲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3、是啊,瞭解了這些,相信我們就不難理解那次輪到英子講故事時她的反應了。讓我們再次回到那次課堂上,看看英子的反應吧!

“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起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生鼓掌,理解“熱烈而持久”。

(二)解讀第二次掌聲

1、第一次掌聲我們都讀懂了,那第二次掌聲你能讀明白嗎?

“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2.同樣是熱烈的掌聲,你覺得一樣嗎?多了一份讚美!

(1)體會不同之處:請你聯繫上下文讀讀,這陣掌聲中藏着什麼呢?(誇獎)

“她的普通話說得很好,聲音十分動聽。”

掌聲在對英子說——

生1:英子,你的普通話說得真好!聲音也十分動聽!

生2:英子,你成功了,祝賀你!

生3:英子,你真棒!

(2)體會相同之處:有相同的地方嗎?——支持、信任、肯定、讚美都給了英子極大的鼓勵。

多麼溫暖而美好的兩個字眼啊!讓我們好好把它們收藏在筆下吧!仔細觀察觀察,怎樣才能把這兩個字寫得更漂亮呢?

3.面對同學們一次又一次的真誠而貼心的鼓勵,英子內心有何感受呢?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

英子激動極了,——

英子感激極了,——

英子更加自信了,——

4同樣是一搖一晃的這個動作,在文中也出現了兩次,你覺得一樣嗎?(自卑和自信)

從同學們的朗讀表情中,我知道你們讀懂了這兩個看似相同的詞。

5.讓我們再次用朗讀重溫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聽聽那兩陣動人的掌聲吧!

鼓勵,就像一股清涼的甘泉,像一縷溫暖的春風,像滋潤人們心田的雨露,又像照入人們心窩的陽光,神奇而有力量,讓身患殘疾的英子扔掉了自卑,找到了自信,有了微笑面對生活的勇氣。

四、 聯繫實際,描繪掌聲

仿寫小練筆

鼓勵,

有時不需要太多直白的話語,

只要你用心感受,

就能發現它巨大的能量。

它是英子猶豫時,

同學們給予的一陣熱烈的掌聲;

它是孩子哭泣時,

媽媽送出的一個緊緊的擁抱;

它是……

五、交流反饋,昇華掌聲

希望同學們也能像英子一樣牢牢把握人們給予你的鼓勵,勇敢自信地微笑着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

教後反思:

本次教學基本上完成了預設中的主要環節,還算順利。但回顧課堂,還是有很多值得反思之處。總結如下:

1. 對時間上的掌控還不夠準確。課堂前面部分多用了一些時間,導致後面的小練筆的時間無法保證,結課也只能匆匆忙忙。

2. 在課後對小練筆的反饋之中,我發現,學生仿寫的效果不怎麼好,不知是缺少感悟和發現還是難度有點高。

3. 課堂中,很多學生還是缺少主動思考及發言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思維積極性及能力一直是我上課的目標,但真正要達到預想中的效果,還需要不斷探索和思考。

掌聲教學反思8

文章題目是作者反覆斟酌才定下來的,或點明中心,或概括全文內容,下面的千言萬語往往從上面的課題就可見端倪。因此,第一課時教學中,引導學生感知課文大意,切莫忽略了文題的作用。對於很多課文來說,抓住了文題也主抓住了課文的中心內容。

《把掌聲分給她一半》這篇課文的題目就很有意思。首先,“把掌聲分給她一半”是個無主句,我們可以提問“誰”把掌聲分給她一半?文中的“她”指的是誰?爲什麼要把掌聲分給她一半?把這些內容串聯起來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把掌聲分給她一半》這篇課文很長,作者洋洋灑灑地寫了幾千字,但是通過對課題的補充、深入、探尋,就能把其主要內容提煉出來,可見文題不是文章的裝飾,而是經過作者潛心推敲才確定下來的。因此,在第一課時入課伊始,我就帶

掌聲教學反思9

《掌聲》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殘疾的小女孩,因爲不願意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總是最早來,最後走。但一個新來的老師不瞭解情況,請她到講臺上講故事。她在同學們的鼓勵下,終於大膽地上來講述自己的故事,獲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從那以後,她變得開朗了。幾年後,她在給同學寫信時說:那次掌聲,給了她信心,給了她生活的勇氣。她很感謝大家。

課文的內容很具有感染力,但對於正常人,對於缺少生活經驗的學生來說卻很難體會其中的辛酸。如何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學生和英子之間搭建一座心靈的橋樑,帶學生進入殘疾人的生活、心理是教學中應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 整節課我注重了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薰陶、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通過過渡語、小結語、評價語和激情語潛移默化的滲透,讓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產生共鳴。教學效果較好。

掌聲教學反思10

上課前,我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學生讀得都快會背了。因此,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瞭如指掌,提前讓孩子把本節課的生字,多音字認識熟練。

本節課共分5個段落。在講第一段時,我通過讓孩子自由讀、情景讀的方式讓學生感悟英子的殘疾給他童年生活帶來的不幸。如:抓住“默默地、早早地、她總是”這三句話,讓學生談感受。又通過介紹“小兒麻痹症”的症狀和圖片,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了英子的痛苦、悲傷難過、自卑等心理疾病。接着,我又讓學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英子變化的段落。學生很快找到了課文第4段,讓學生自由讀第4段,邊讀邊想:英子現在是一個怎樣的女孩?馬上學生得出:自信、活潑的孩子。然後,我又抓住時機讓學生想:是什麼原因讓英子有了這麼多的變化?這時,讓孩子分小組默讀第2、3段,畫出相關的句子並談自己的感受。再講這一段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讓學生當回演員,老師做導演。老師讀句子,孩子們表演。從而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到是掌聲改變了英子;是同學對英子的愛改變了她以前的生活。

本節課雖然較順利地結束了,但我通過聽後面的三篇課與自己的課作比較:我覺得課堂上仍有幾點不足之處:一是再講課文第2、3段時,我課下預設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明白課文只是通過英子的動作、神態的描寫來突出重點,應該讓學生知道在今後的習作中也要用到這種寫作方法。結果在講課時忘記給學生點撥了。二是課文最後一段應該讓學生明白:英子之所以寫信不僅是因爲感謝同學們的掌聲,而且還要讓學生明白這是英子對愛的回報。這一點我也忘記講了。三是課前積累在講課中應該適時貫穿文中。我只是讓學生爲了讀背二讀背。

可能,這節課還存在其他缺點,只是我沒有感受到。請其他老師多多指點批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