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說課稿錦集五篇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說課稿錦集五篇

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浙美版小學美術第五冊的第5課《自行車的故事》。接下來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這五方面來談談我對這節課的初步設計。

一、首先來說說對教材的理解

《自行車的故事》這課屬於“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本課選擇各種各樣的自行車爲表現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可以在學習中感受美、創造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自行車爲教學主線,訓練學生選擇、運用資料的能力。讓學生在自行車的造型、功能演變中,瞭解自行車除了具有實用價值以外,還具有審美價值,感受工業設計的發展。 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自行車的結構和款式,感受自行車的設計美,設計“個性化的自行車”,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表現力和創新精神。 本課爲2課時,今天我說的是第1課時。

這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的想象力是極爲活躍的,他們可以盡情的去發揮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獨特的眼光去表現自己腦海中的事物。

因此,我根據教材特點同時結合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學齡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認知目標:學生能夠初步認識、瞭解自行車的演變過程,自行車的造型特點和功能作用。

能力目標:通過對自行車的繪畫、設計,提高造型表現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工業設計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明確了教學目標,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位於:學畫自行車。難點是:如何完成個性化的設計。在本節課的教學準備上,教師要:課件,各種繪畫材料。學生要準備:各種繪畫筆,顏料等。

二、說教法

針對小學低年級兒童天真浪漫,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爲了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想方設法讓學生進入角色,成爲教學中的主角。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啓發談話法、觀察比較法、演示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交替使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學生在一個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的學到基本技能以及得到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說學法

關於學法的選擇上,我本着 “不僅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這樣的原則,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用討論,交流,比較等學習方法來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

四、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說說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合理的教學設想對實現教學實踐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學生實踐訓練爲主線這樣的原則,確立了本課的教學流程:首先激趣導入新課,接着第二環節引導探究新知,然後讓學生動手實踐,再對學生作業進行交流展評,最後是小結延伸。

首先來講講第一教學環節:

(一)激趣導入,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是關鍵。因此上課一開始,我出示一模型自行車的一小部分,讓學生猜猜是什麼,如果學生猜不出,再逐步露出模型自行車的其他部分,最後猜出自行車。然後我這樣引題:自行車是大家熟知的一種代步工具,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剛纔老師的這兩自行車是我一個朋友送的,他經營了一家自行車製造廠,這回想生產一批先進的自行車,課就是沒有特別好的設計稿,想請同學們幫幫忙,你們願意嗎?在學生肯定的回答中,我揭示了課題《自行車的故事》。(這一環節通過猜自行車導入,設置懸念,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有設計了爲自行車廠長設計自行車的任務,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課堂變得活躍起來。下一環節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二)引導探究,在揭示課題後,我帶領學生觀看了自行車廠長的珍藏庫,裏面珍藏了各種各樣的自行車,課件出示有早期的自行車和現代的自行車,兒童的自行車和成人的自行車,比賽的自行車和休閒的自行車等等,讓學生對比欣賞,說說你喜歡哪輛自行車?他們的款式有什麼不同?自行車又大致有哪幾部分?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小結:自行車它的種類很多,作用也不同,一般由車輪、車座、車身、車把、車鈴組成。(板書自行車的組成)。(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分析各種自行車的圖片,讓學生對比分析,說出不同之處,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掌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欣賞了各種自行車後我問學生:會騎自行車的同學舉手?這時肯定有大批孩子舉手了,我接着問:這麼多人會騎自行車,那你們知道爲什麼兩個輪子的自行車在行駛的時候不會倒嗎?學生討論回答,我通過課件講解自行車在行駛的時候不倒的原理。在學生觀看完之後,我又出示幾張新穎自行車的圖片,問:這些自行車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麼不同?接着引導想象,如果你是一名設計師,你能設計出什麼樣獨特的自行車呢?你設計的自行車可以在哪裏行駛,需要添加什麼裝置?除了行駛功能還有什麼功能?這裏我主要引導學生從造型和功能上進行想象。在學生踊躍發表自己的想法之後,我又說,朋友送了我這麼精緻的一輛模型,我也想送她一份設計稿,接着我便進行了示範畫,還一邊示範一邊講解我的設計理念。我通過改變自行車的造型和添加自行車的功能來設計,我把自行車安裝了飛行器,遇到塞車的時候可以隨時起飛。畫好之後我讓學生說說我畫的自行車的獨特之處。最後總結板書(造型獨特、功能齊全)(設計意圖:這裏我通過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讓他們真正融入到美術課堂,成爲課堂的主人,而我的示範也爲學生的創作打開了思路,激起他們的創作慾望。於是我進入了下一環節:動手實踐。)

(三)動手實踐。在學生動手之前,我先引導學生欣賞同齡人作品。並讓學生去發現這些作品哪裏特別美?學生回答後創設了這樣的情境:課件彈出廠長的一句話:感謝同學們的熱心幫忙,不過我廠這次自行車的設計是有要求的:要求功能奇特,造型美觀。我在學生動手操作的同時,還播放輕柔的音樂,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進行合作創造。在指導學生繪畫時,我會走進孩子們,親切地和他們共同交流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此環節的設計意圖:首先我通過讓學生欣賞作品,使學生們在欣賞中獲得了新方法、新思路!接着爲了更好地啓發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大膽構思,自由表現, 爲了給學生創設氛圍,我在創作的過程中播放音樂,使學生入情入境。)

(四)交流展評。在作品展示這一環節中,學生完成作品後,我就讓學生把作品貼在展示欄中,讓學生說說最喜歡誰的作品,爲什麼?並和自己的作品比一比,各自的優點是什麼?不足在哪裏?(通過比較,培養學生的審美鑑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滿足感。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我再作點評,肯定表揚一些好的作品,對一些不足之處提出修改意見,充分尊重學生的創作成果。)

(五)小結延伸。在本課最後一個環節中我先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課堂小結。接着延伸到,其實我們還可以用身邊各種不同的材料來設計創作自行車。這裏我用課件展示其他形式的作品。最後我總結:其實美是要靠我們去創造的,只要你們用豐富的想象力,就能創造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多種形式的藝術創作,拓寬學生的眼界,認識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並進行了思想情感教育。)

五、板書設計。

最後我來說說本課的板書設計。板書是爲了課堂服務的,是教學思路與教學內容的直觀展現。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 主要內容 和展示區。總之,本課從新課標出發,從學生實際入手。力求做到導課體現一個“趣”字,授課體現一個“活”字,評價體現一個“巧”字。我相信這節課是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的。謝謝。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提醒幸福》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第二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反映當代社會生活的文章。針對生活中人們過多關注風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現象,勇敢地提出勿忘幸福,提醒人們什麼是幸福,告訴人們如何尋找幸福、享受幸福、珍惜幸福,啓示人們進而去創造幸福。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和課文特點,我把教學目標定位爲:

1、在整體感悟全文的基礎上,提煉文章的主旨

2、品味並積累優美語言。

3、體會幸福生活中的幸福,學會“提醒幸福”,從而珍惜幸福,享受幸福。

二 說教法

爲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我把教法定爲師生民主平等的對話,師生通過相互合作,相互學習,共同去探究,發現問題,達到教學目標。本文的教學時間爲一課時

三 說學法

這篇課文的學習,主要通過學生與教師,與學生,與作品,與生活對話來完成,使學生的語感廣化,深化,美化。

四 教學設計

本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我是這樣安排的,以幸福爲話題,讓學生討論 來引出這篇課文。讓學生不經過教師的傳遞直接去閱讀課文,達到對這篇課文的整體理解和感悟。然後圍繞文章的主題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掌握文章的脈絡,尋找文中幸福的定義,讓學生品位作者的幸福觀,進而形成自己的幸福觀,讓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的同時學會觀察生活,學會表達生活的技巧。

五 鏈接生活

找一些生活中典型的話題讓學生討論,豐富學生的社會生活,讓學生在與現實生活的直接交流中結束這篇課文的學習

六 [板書設計]

一. 提醒災禍——忘記幸福

二. 認識幸福——學會感受

三. 享受幸福——珍惜幸福

說課稿 篇3

一、教材概述:

耐久跑是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體育教學大綱》規定的必修教材,是廣大青少年鍛鍊身體、增強體質行之有效的手段,對培養青少年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等優良品質和勇往直前、奮發向上的精神有積極的作用。初中各階段跑的各項教材,應側重於發展人體有氧耐力。實踐證明,耐久跑是各項跑的基礎。體育科學研究表明,初中階段是發展耐力素質的最佳時期。因此,應加強耐久跑的教學和練習,並在此基礎上,促進快速跑的教學,逐步提高學生的快速奔跑的能力。

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知道合理分配體力的方法,70%的學生途中跑時做到輕鬆自然,節省體力和加深呼吸克服“極點”現象,並使學生從戰勝困難中得到樂趣。

本次課的教學重點是如何正確分配體力,教學難點是如何克服“極點”。

希望通過本次課的教學,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正確的跑的姿勢,輕鬆自然的跑完全程。

二、學情分析:

我們都有知道,學生喜愛上體育課是不爭的事實,但大多數學生害怕耐久跑也是不爭的事實,耐力差,怕苦、怕累、缺乏毅力,再加上我校沒有田徑場,在進行耐久跑練習時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過程:

在本次課的.開始部分,通過遊戲的方式進行準備活動,目的是爲了使學生在學習耐久跑之前,有一個愉快的心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遊戲的活動的強度不大,以免影響以後的學習。

基本部分由兩個教材組成,一個耐久跑,放在前半部分,另一個是柔韌性練習,前一個教材強度大,後一個強度小,符合合理安排運動量的原則。由於本次課是《耐久跑》的第一次課,爲了使學生能克服畏難情緒,減少練習的枯燥感,我採用了越野跑的形式,由於我校的場地較小,但根據學校的地形特點,精心設計的跑的線路。其中有直線跑,有上坡跑,有繞障礙跑,避免單一地繞場跑圈。爲了使大多數同學能順利完成全程跑的任務,我對班級學生進行了分組,能力較強的同學在一組,能力較差的同學在一組,且兩組同學的要求也不一樣,對較胖的同學,我採取用一位成績較好的同學跟跑,進行不斷的鼓勵,適當的時侯,拉他跑一段,讓他體會全程的感覺,符合區別對待的原則。

爲了使同學們難知道合理分配體力的方法,我在不同的跑段,設置了不同的標語,如:“勻速跑”、“放慢節奏”、“堅持住”“衝刺”等,每位學生在看見不同的標語時,自覺調控節奏,合理的分配體力。

爲了使同學們能克服“極點”現象,在“極點”到來的時候,我先用語言對他們進行鼓勵,其次,讓他們放慢跑的節奏,加快呼吸,其他未進行練習的同學,在一旁吶喊助威,使他們順利渡過“極點”難關。

在基本部分的後半部分,採用的是柔韌素質的練習,通過柔韌素質的練習,進行身體各部分肌肉的拉伸,實際上也是對耐久跑後的一種放鬆性練習,這種教材搭配屬於放鬆性搭配,起到調整運動量的功效。

課的結束部分,主要是調整學生的身心,使心率趨於平緩,採取的遊戲形式的教學方法,這個遊戲就是“反口令”練習,課堂氣氛輕鬆活躍,身心也得到了調整。

三、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方法:

示範法、完整法、分解法、講解法、評比 法、榜樣法、啓發法、預防糾正法、重複法

說課稿 篇4

我說的這節課人美版教材六年級的《繡在衣服上的故事》。

本課爲“綜合探索”學習領域,依據《美術課程標準》,應積極帶領學生參與探究性的活動,提出研究方案,使學生主動蒐集、瞭解學習內容,進而用多種形式表達美術與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和體會。

根據此次論壇的觀點“先學後教、以學定教、自主體驗、合作探究”的教育教學理論,在本課中教師鼓勵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審美情感及現有知識、技能,大膽表達對苗族服飾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完成教學任務。

本課教材意圖是引導學生欣賞苗族形式多樣、製作精美、色彩豔麗、具有濃郁民族風格和鄉土氣息的圖案紋樣的苗繡作品,體會苗族人們的生活情趣和聰明才智,感受苗族傳統服飾文化的深刻內涵和美感。培養學生民族審美情趣和審美觀,激發他們熱愛民俗傳統文化的情感,藉此提高對祖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實際存在的名山大川、著名建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精神層面的,比如我們中國的剪紙文化,國粹京劇等,不允許消亡的物質文化。)

關於本課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能選用自己喜歡的圖案紋樣,小組合作裝飾一件有鮮明苗族民族特點的苗衣。

課堂大致分爲五個部分:

一、感知體驗激發對苗繡學習的興趣;

二、理解體驗: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

三、自主體驗:初步瞭解苗繡的藝術特色,爲達成知識與技能目標做好鋪墊;

四、整合體驗:通過生生互助、師生交互等學習方式,主動探究、解決疑難,形成審美內化過程;

五、表達體驗:深化藝術內涵,主動審美,表達作品的藝術意蘊,再次交流、感悟、昇華情感。

1,在上課伊始,師生採用苗語互相問好,教師檢查課前資料。

2、觀賞苗繡作品,教師出示苗族揹包,苗族服飾,初步感受苗族的印象。

導言:老師特別喜歡苗族,因爲我有一個苗族情結,今天我把這個情結帶來了。

教師讓學生摸摸看,苗繡作品用什麼方法表現的,有什麼感受?

(通過苗語問好,欣賞收藏品,讓學生對苗繡產生濃厚的興趣,爲下一個環節走進苗繡做好鋪墊。)

3、在新課環節裏,教師首先鼓勵學生髮現問題大膽質疑,例如:關於苗繡,你想知道什麼?

請學生觀察苗繡實物,結合課前收集苗族服飾資料,小組之間交流,填寫欣賞卡,從苗繡的題材、造型、色彩、構圖、寓意五方面進行填寫。

4、小組彙報,師生互動交流探討。

討論內容:

題材:苗繡內容人物,動物,植物,幾何形。

寓意:是苗族人對歷史的紀念,對生活環境的記錄,對生命的祈福。

造型:苗族人把出現在祖先神話故事裏的人物和動物,動物和動物組合在一起,是對祖先的一種紀念。

色彩和構圖:銀色,黑色,紅色,綠色等,構圖飽滿,對稱、連續。

接下來的環節是本課的難點,通過整理,讓學生理解苗繡的藝術特色與苗繡文化內涵息息相關,理解苗繡是苗族人精神支柱之一,是苗族人懷着對上天,祖先頂禮膜拜的心態來完成藝術作品的。

5、苗繡的藝術特色:

題材:幾何、動物、植物、人物。

造型:誇張,組合自由。

色彩:色彩豔麗

構圖:飽滿,對稱、連續。

寓意:記錄、紀念、祈福。

6、再次帶領學生欣賞苗繡作品及服飾,加深理解苗繡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

7、在完成體驗的環節裏,以小組合作形式、選取喜歡且適合的圖案,裝飾一件有特點的苗衣。進行一場苗族服裝秀的表演。

那麼,在整個課堂裏,教師秉承了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欣賞,感受苗繡作品時,在視覺和觸覺上都能得到體驗和震撼,填寫欣賞卡的環節裏,自主體驗,合作探究。師生互動的環節裏,讓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合作意識,參與意識,做到了先學後教,以學定教。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課的一些見解和認識,希望各位老師能有所收穫。

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大自然的語言》。

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

一、說教材

《大自然的語言》選自人教版八年級上第四單元第16課,這篇課文,這是一篇科學性事理說明文,作者用富有邏輯的思維和簡練的文筆爲我們講解了“物候學”的相關知識。通過此篇的學習,同學們除了可以對“物候學”有相關了解外,還會可瞭解到事理說明文各方面與說明對象的內在聯繫。因此,在此篇學習中,邏輯框架的學習就顯得尤其重要。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八年級的學生對於語文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積累,但邏輯思維還處於形成階段,本文篇幅不長而且語言簡練且富有邏輯性,正好可在不太難的文字的基礎上重點學習邏輯框架。我將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着重採用列表的方法進行文本分析,列表是幫助學生分類信息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一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生可用自己的話簡述出何爲“大自然的語言”,以及物候學的定義、影響因素及意義。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速讀文章瞭解文章的邏輯框架,並且可通過文章框架下的細節深入地瞭解文章內容,並通過小組討論及聯想,將曾經學過或課外讀過的詩詞等篇章與本文聯繫起來。用這種方法回憶舊知識,使自己的知識體系更具體,更立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學習本文,可提高對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經驗的認識,同時也認識到藝術從來都是脫離不了生活實踐的。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的教學重難點是:

學生可結合註釋簡單敘述文章大意,並可簡述“物候學”的定義,影響因素及意義。

五、說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列表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聯想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首先,我會用多媒體出示竺可楨的照片,介紹他的身份是我國著名氣象學家、地理學家,並告訴同學們,這就是本文的作者。

然後,我會出示第二張圖片,即竺可楨的自然日記,如下:

第二,把同學們分爲四人一組,經過討論分析出:

1.各因素是如何影響物候學,並舉出例子。

2.物候學研究的意義和用途何在?

通過完成第一個問題,同學們會對文章有更深的瞭解,同時認識到事理說明文的邏輯安排就是從主題到具體的說明方面再到具體的例子;通過回答第二個問題,同學們發揮了想象,發散了思維,經由自己的思索將所學文章與實際生活相關聯。

(四)拓展延伸

在這部分我會告訴同學們,物候學其實不是一門年輕的學問,歷史上曾有很長時間,農耕都是以主要的生產方式存在,中華民族爲了更好地生產,早就有了細緻觀察,總結經驗的生活生產方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過哪些帶有物候學色彩的詩文。

同學們可能回答出: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然後,繼續分組討論,這次詩文是體現了文章中說明的那些原理。

通過這個環節,同學們既發現了以前所學的知識中新的內涵,還可以將文章中所提到的觀點應用到與生活相關的部分中,對詩文的認識更加立體,對文本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五)小結作業

最後,我來總結:中華民族是一個擅於總結經驗,認真生活,並且熱愛生活的民族。今天我們學的就是一篇關於“物候學”的事理說明文,在“物候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義上都體現了總結經驗的重要。今天下課後,請同學們上網或使用圖書館找一些現代物候學指導人類生活的例子,明天我們上課分享一下。

通過這個作業,同學們會對物候學在現代社會的應用有一定了解,也將所學知識還原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