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說課稿集錦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說課稿集錦8篇

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說課內容: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4課《小鹿的玫瑰花》

教材分析:《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夠引起學生思考而又有所感悟的童話故事。文章緊扣人物的心理髮展過程,從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興,在巧合中蘊含着美化環境的意義,它傳遞出“能夠爲他人帶來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思想,促使學生懂得“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道理,這又體現了本冊教材在編寫上的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繫,在後面學習語文園地二中的“讀讀背背”的諺語“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作一個鋪墊,引導學生通過童話故事,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

學情分析:二年級下學期是小學階段低年級向中年級過渡的重要時期。學生在經過一年半的學習後,在識字量,自學能力和討論思考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了,所以在學習這篇童話時,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難度不大,我注意引導學生從理解“白栽”入手,尋找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的原因,還要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通過各個角色的語言、動作和表情來感悟文章內容的深刻含義。

根據教材特點、單元目標、課時安排以及我們班的學情,我制定了《小鹿的玫瑰花》學習目標及重難點,具體如下:

1、認知目標理解重點詞語,句子,讀懂課文。

2、能力目標:憑藉課件,發揮想象,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爲什麼沒有白栽。

3、情感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驗爲別人創造快樂,自己也能從中得到快樂。

4、課文重點是要把課文讀通,讀懂,通過學習課文明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道理。難點在於如何理解小鹿的玫瑰花爲什麼沒有白栽。

【說教法】

讀一篇文章,先要讓學生感知文字,從字詞到句,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全篇,逐步讀懂。結合《小鹿玫瑰花》一文的具體情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法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在教學中我將採取自主識字,趣味練習等形式進行識記生字;採用靈活多樣的讀法以及創設充滿自主的課堂氛圍,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朗讀方法,如大聲朗讀、與同桌分角色讀、小組相互評讀、小老師上臺點名讀等方式;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方面,我將採取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體現以讀爲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寫、練的教學思想,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說學法】

在學法上,引導學生採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重感悟、重積累、重情趣、重遷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示課題

1、出示課件:小鹿圖、玫瑰花圖。

(讓學生通過看圖,形象地把這兩種事物聯繫起來,增強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

2、老師激趣導入:一隻小鹿在花壇裏栽了一叢玫瑰,他常常去鬆土、澆水,可是到了玫瑰開花的時候,小鹿卻沒有看見自己栽種的玫瑰花,這是怎麼回事呢?你們想知道嗎?答案就在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裏。

(此導入想吊起學生的胃口,爲下文做準備)

3、板書課題《小鹿的玫瑰花》全班同學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全文內容,學生聽老師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注意自己不認識的字的讀音。

2、請學生自由讀課文,並圈出本課生字。

3、課件出示生字,同學舉手認讀,老師正音。

4、請小老師領讀生字,全班齊讀生字。

5、跟同桌交流識字方法。

(由於二年級的識字寫字是學習的重點,而且識字量較大,因此學生在學習生字時適合運用多種形式進行識字。)

6、趣味字謎

可上可下,你比我大,(哥)

(安排趣味練習,主要是爲了要加深學生對生字的印象,同時也想調節一下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理解課文

1、數自然段,並說說自己最愛讀哪些段。

2、理解重點詞語:常常漸漸惋惜白栽

3、讀通課文,再次進行整體感知。(老師用引讀的辦法,引導學生再次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知敘述情節的順序與表達人物情感的變化。在自然段裏表示時間的詞句和表達心情的詞句,都可作爲引讀的詞句。如:“春天到了”,“過了些日子”,“小鹿高興地笑了”等。)

4、自讀課文。(自選讀的方式,要求讀出感情。)

5、結合課文內容,感悟探究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他常常去鬆土、澆水。(“常常”一詞說明了小鹿對自己種的玫瑰花的態度是怎樣的?)

(2)玫瑰枝頭長出了許多花骨朵兒,小鹿和弟弟一起數了數,總共有三十二個……(小鹿爲什麼數,從小鹿數花骨朵,你從中悟出了什麼?)

(3)一天、一週、一個月……小鹿終於能下牀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來到門外。(句子中“終於”一詞說明了什麼?這句話體現出了小鹿什麼樣的心情?)

(4)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着。”(鹿弟弟“惋惜”的原因是什麼?讀這句話時讀出什麼樣的語氣?你對“惋惜”一詞的理解是什麼?)

(5)鹿弟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鹿弟弟爲什麼高興,爲什麼說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

四、分角色朗讀,體會感悟

重點指導:第三第四自然段要讀得稍慢,在讀中體會“惋惜”的意思,讀出遺憾的心情。在讀黃鶯與微風說的話要帶有讚美的語氣,體會黃鶯與微風欣賞到玫瑰時的快樂。最後兩個自然段要讀出高興欣慰的語氣,表現小鹿因爲

給人們帶來花香,帶來美好生活而感到欣慰的情感。

五、總結昇華,品讀育德

在本課的教學中,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我讓學生隨着“讀”,一步一步地加深思考,加深感受,隨着感受的不斷深入,學生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它的玫瑰花給別人帶來了快樂,不僅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多媒體相機出示名言“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利用這一名言,告訴學生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爲身邊的人送去幸福和快樂,這樣,自己也就能得到快樂和幸福。最後,讓學生想想你能爲別人送去哪些快樂?這一拓展延伸,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說板書設計】

4、小鹿的玫瑰花

白栽?沒有白栽!

(能夠爲他人帶來快樂,自己也快樂)

本節課的教學板書是爲了能抓住表現中心的詞、短語而設計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拉薩古城。接下來我將從教材解讀、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兼容教法、學法以及教學流程、板書設計五個步驟展開。

一.教材解讀

《拉薩古城》是五年級下冊第一組課文延伸開來的選讀文章。第一單元主要向我們展示了中國西部地區的美麗風光,感受着西部的異域風情。老舍筆下的《草原》讓我們欣賞到了草原的遼闊美麗,同時也感受着漢族人民和蒙古族人民的深深情誼。《絲綢之路》則從歷史的角度向我們展示着這條千年文明之路,感受到了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白楊》則利用借物喻人的寫法,讚美了祖國新疆工作者紮根新疆,建設新疆的美好願景。《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同樣是在讚美西部工作者投身西部,開發西部,爲促進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忘我工作。這個單元以西部風情爲切入點,編者試圖延伸開來,讓我們感受着西部的文化。

《拉薩古城》作爲第一單元的延續,它同樣向我們展示着拉薩的神祕。作者圍繞拉薩的藏族民居、經幡、大昭寺、八廓街四個方面,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神祕、神聖、幸福之地拉薩。文章語言優美,比喻、排比的巧妙運用,將神祕的拉薩真真實實地展露在我們面前,語言簡樸卻不失神祕,拉近了學生和拉薩的距離。這麼美的語言,值得我們細細地品讀,我想,這正是編者安排這篇文章的重要原因。

二.教學目標

這是一篇選讀課文,針對文本的特點,我針對城關區五年級學生制定了以下這個教學目標:

1. 會讀:經幡、鶴立雞羣等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拉薩的神祕、神聖與幸福。

3. 學會抓住事物特點,掌握文章佈局、內容安排上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拉薩的神祕、神聖與幸福,教學難點是學會抓住事物的特點,掌握描寫景物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對於這樣一篇選讀課文,我試着讓學生自主閱讀、通過小組間合作學習、生生間合作探究,來感受拉薩古城的風土人情,掌握描寫的方法。因此我設計 的教學流程,來突破重難點,最終達到學有所獲,學以致用的目的。

一.課前交流,圖片激趣

1. 交流課前搜索到的關於拉薩的相關資料。

(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了自主搜索知識的能力,課上一賽一賽的形式交流課前準備,給同學們一個展示的機會,也讓大家對拉薩有所瞭解,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

2.圖片出示,教師補充

圖片出示布達拉宮以及拉薩相關的一些風土人情的圖片,於此同時配上一張地圖,平湖的位置和拉薩的位置,讓學生對拉薩的地理位置有所瞭解。

(拉薩對於學生而言是神祕的,圖片展示拉薩美麗的風光,讓學生對文本產生濃濃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把握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圍繞一個核心問題:文章主要寫了哪些方面。

2.交流預習情況

字詞教學:短皺布、經幡、鶴立雞羣等詞語,這些難認讀的詞語在字詞教學環節通過指名讀、學生正音、教師正音、齊讀來完成。而短皺簾、鎏金、勝利寶幢等詞語則隨文學習。

3.生生間解疑

(這個文本比較特殊,拉薩許多文化文明都不甚瞭解,因此,課前預習讓學生對於不瞭解的知識點有所掌握,也爲順利開展課堂教學奠定基礎。教師相機出示短皺簾、經幡等圖片)

4. 交流核心問題:課文寫了拉薩古城的哪些方面。

藏族民居、經幡、大昭寺、八廓街四個方面。

三 .品讀課文,感受拉薩的魅力

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後,我提出本課的一個核心問題:你從哪裏感受到了拉薩的魅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品詞析句,感受拉薩的魅力。

1. 自由朗讀,找出關鍵句,圈出關鍵詞,並寫下感悟。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高段學生應該要學會自主閱讀,並留下思考過的痕跡,做到眼到、心到、筆到)

2.小組探究,交流感悟

剛剛自主閱讀後留下了思考的痕跡,那麼接下來小組交流探究。這裏我主要採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小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方面交流,也可以四個面都交流到。這裏我給學生5分鐘左右的時間,給他們充足的時間,讓交流更有成效,學生也可以及時補充知識點,同時也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發現新的點。

3.小組交流

交流是以小組爲單位,成員代表發言,其他組員及時補充。老師相機提出問題。(對於選讀課文,老師要做到讓學生自主探究。這也是新課標指出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圍繞學爲中心的生本觀。)

(1)學生說到藏族民族,則讓學生讀一讀作者對民居的描寫,試着想象一下畫面,說說看民居可能還有哪些獨特的風格。

(2)說到經幡時,我們抓住文章的比喻句:像一支正要起航的漂亮而龐大的艦隊,布達拉宮則是無與倫比的旗艦。抓住本體和喻體,感受作者在修辭手法上的生動形象,體會藏族人民的的美好願景。

學習經幡時,我選擇讓學生勾連我們這邊的祈願形式,讓拉薩古城的神祕更深入人心。

(3)大昭寺的部分,相機出示大昭寺的圖片,感受佛教殿堂的神祕與神聖,壯觀與聖潔。這些都是爲了體會拉薩的魅力服務的。

我將本課的重點知識放在了第四自然段八廓街的學習上。我將通過對比學習的方式來學習第四段。第四段和前面三個自然段在表達上有所不同。請同學們對比着閱讀,找到不同點。

A. 自由朗讀,發現語言的祕密

B. 品詞析句,交流感悟

環繞着大昭寺的八廓街,像合攏的雙臂捧託着大昭寺。這個比喻句,寫出了八廓街與大昭寺的關係。

C抓住關鍵句,體會作者在佈局上的特點

我們藏民大多數虔誠的信徒, 同時也是熱愛生活的人。這句話在整個自然段中是承上啓下的過渡句。找到這個句子,順勢引出西藏人民熱愛生活的表現。

D發現對比。

作者在寫法上的另一奇妙點,那就是對比的寫,將街上的熱鬧與大昭寺裏的莊嚴肅穆對比着寫。人們的誦經聲和討價還價的嘈雜聲混在一起……這些對比着寫,一邊是這樣,另一邊又是那樣的,兩者截然不同卻又搭配的恰到好處,向我們展示着這座城市的寧靜與喧譁,虛無與真實,佛教與塵世。

(在重點部分的學生上,我放手讓學生自己的探究,發現語言的祕密,做到從教內容向叫語文轉變。言意兼得,同時也讓學生學會在描寫景事物上的不同方法。)

四.默讀課文,建構全文。

1. 默讀全文,發現作者在內容編排上的特點。

2. 交流

發現在這篇文章上,作者先寫走進拉薩古城,引入眼簾的是藏族民居,再是經幡,接着是大昭寺,最後纔是八廓街,他是按照遊記的形式,依照地點轉換順序來寫。

另一個文字的祕密學生不易發現,這也是本文的一個教學難點。然,我們可以搭建一個梯子,出示句子:這一切使聖地拉薩……神祕之地,神聖之地,幸福之地。發現作者內容編排先後順序,正是他表達情感的需要。拉薩人感到幸福,正是因爲那裏的人們有着信仰,代表着人民的心願。

五.小練筆

發現了這片文章在內容佈局上的祕密,作者抓住比喻、對比的修辭手法,寫出拉薩的魅力之處。請同學們也根據自己熟悉的一個事物,抓住其特點,有順序地寫一寫。

交流並修改練筆

五.教學理念

給學生一個點:拉薩的魅力,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將主動權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教學上我有詳有略,內容的學習略學,而文章的佈局、寫法上重點學習,實現從教內容到教學法、寫法上。最後,小練筆,實現教學的遷移。

六.板書設計

拉薩古城 魅力之都

藏族民居

經幡 比喻句

大昭寺

八廓街 過渡句、對比

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您好,祖國媽媽”單元中的主題內容。在本節課的設計上,我遵循教材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原則,以兒童的生活經驗爲基礎,精心選取學生最感興趣的生活畫面作爲教材內容。突出生活性、活動性、開放性,不跨越學生的認知階段,不拔高要求,旨在培養學生敢於講真話,樂於與別人交流,喜歡過國慶假日,熱愛勞動人民、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瞭解人們在國慶假日裏的主要活動,以及在國慶假日中哪些工作崗位的人不休息,他們是怎樣過假日的。

②懂得怎樣才能讓國慶假日過得有意義,能爲自己制定合理的假日計劃。

2、過程與方法:

經歷討論、交流、交往、合作的活動過程,體驗國慶假日的快樂。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進行探究活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喜歡過國慶假日,熱愛勞動人民,熱愛祖國的情感,感受假日工作者的辛苦。

初步養成主動與他人交往、交流,做事有計劃的良好行爲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感受假日工作者的辛苦,懂得怎樣才能讓國慶假日過得有意義,能爲自己制定合理的假日計劃。

四、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哪些人國慶假日不休息。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欣賞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國》

<二>、談話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嗎?自己的生日記得那麼準,那媽媽的生日你知道嗎?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我們每個人包括老師在內,咱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媽媽,那就是祖國媽媽。你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嗎?

對,在1949年10月1日我們的祖國媽媽——中華人民共和國就莊嚴成立了。從此,人們就把10月1日定爲祖國媽媽的生日,也就是“國慶節”。(板:國慶)

2、交流資料。

師:課前,老師讓大家蒐集了有關國慶節的資料,從這些資料中你知道了什麼,能跟大家說說嗎?

師:老師通過蒐集資料也知道了,從1999年開始,每年的國慶節我們都要放7天的長假,與祖國媽媽共慶節日。(板:假日)

三、體驗幸福

師:小朋友們,今年的國慶節已經結束了,今年的國慶假日你是怎樣度過的,你準備做些什麼呢?快跟同組的小夥伴說說吧!

1、小組交流。

2、指名。誰來說一說,讓大家一起來分享你的快樂?

3、小結:在國慶假日裏,有的小朋友選擇外出旅遊,有的去看望爺爺奶奶,還有的在家裏幫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也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國慶假日。(板:快樂)

四、探究感受辛苦

師:當我們舉國上下齊歡慶,全家團圓品幸福的時候,還有許許多多的叔叔、阿姨,他們仍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的奉獻着。我把他們假日工作的情景從網上收集了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假日生活吧!

1、觀看課件。

2、擴展:除了課件上的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叔叔、阿姨假日裏不休息辛勤工作着。可以聯繫自己身邊的人來說一說。

3、小朋友們,正是有了這些叔叔、阿姨的辛勤工作,才保證了我們國慶假日期間的愉快出行、方便的購物、便利的生活環境。那麼,此時此刻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話呢?

(1)小組交流。

(2)指名說。

5、小結。

師:小朋友們,這些叔叔、阿姨在國慶假日裏雖然沒有休息,但是,他們聽到小朋友們這麼理解他們、尊重他們,心裏一定也非常高興。其實,他們也正是在用自己出色的勞動相祖國媽媽獻禮,心裏依然非常快樂。

五、談收穫

師:今天的活動我們馬上就要結束了,通過今天的活動你有什麼收穫能跟大家說說嗎?

六、課堂小結

師:剛纔小朋友們都談了自己的收穫,說得是那麼真實、誠懇。是啊,通過今天的交流我們知道了國慶節是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爲祖國媽媽共賀生日的時刻。國慶假日裏,我們不管是休息的還是工作着的,都是快樂的、幸福的。因爲我們都熱愛自己的祖國。最後,讓我們深情的對祖國媽媽說“祖國,你好!”

七、共同欣賞歌曲《歌唱祖國》。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是近年來的一個熱門話題。如何以恰當的形式把環保知識滲透到幼兒教育中,使教育的內容既不呆板又不枯燥?我從身邊的一隻隨處可見的布袋子入手,設計了本次。同時大班的幼兒活潑好動,他們對外界充滿了好奇,一把沙、一塊磚都可能成爲孩子們手中的寶,可以樂不思索的晚上半天。《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爲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選擇了“布袋子”爲教學內容既符合現實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二、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語言、動作等方面的目標:

1、能於同伴相互遊戲,促進師生間的交往,體驗遊戲中的快樂。

2、能大膽用語言的表達自己的意見,樂於用肢體動作表現自己的、勇於探索。

3、通過活動培養細緻的觀察力,模仿力和動作的協調能力,同伴間初步的合作能力。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的重點定爲:能積極思考、勇於嘗試、敢於表達、樂於表現。整個活動都是以這個重點爲主的,主要是通過“瞭解布袋子”、“玩布袋子”、“洗布袋子、晾布袋子”等幾個環節完成的。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並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物質準備主要是:各種布袋子、音樂、場地

知識經驗準備是:幼兒已認識過布袋子了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1、動中我運用了啓發提問法、引導發現法、觀察法、演示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爲”以幼兒爲主體,教師以啓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玩”的方式貫穿活動的始終。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2、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將各個領域中的知識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的教學;在最後環節中感受音樂、跳舞的快樂等等。

3、活動的結構是遞進關係的:興趣——遊戲——表演。即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積極的探索布袋子的玩法,利用“玩”的形式進一步瞭解布袋子的特徵,在遊戲活動、音樂跳舞的活動中,讓幼兒情感表現語言表達,創造性思維、肢體語言的到了很好的發展和提高。

(二)學法

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遊戲法、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交流等來獲得知識經驗。因爲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了遊戲的情境,讓幼兒全身心的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提供了自由展現的空間。

五、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魔術變變變

教師:我這兒有一個神奇的魔術袋,它能變出很多很多東西,看看現在它變成了什麼?

因爲是借班上課,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冷場”的現象,因此利用“變魔術”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交流。

(二)玩一玩布袋子

教師:布袋子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玩呢……

引導幼兒如何的玩布袋子,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玩一玩“中,運用啓發式的語言提問,讓幼兒對布袋子的特徵、功能有進一步的瞭解、認識。

(三)遊戲

以超級大玩家的形式來鼓勵幼兒、引導幼兒勇於表達自己的玩法,樂於表現自己。教師以同伴的角色來參與、和幼兒們一起模仿,一起遊戲。

教師:“我們變成了奧特曼……一起去打怪獸吧……”幼兒:“我的布袋子變成了裙子,我要跳倫巴舞”教師將角色適當轉換,以布袋子的新角色組織遊戲活動,師生共同制定活動的要求、規則。這一環節目的是通過幼兒自己的探索,相互間的模仿掌握布袋更多的玩法,激發幼兒語言表達、肢體表現的慾望,促進幼兒間的相互欣賞及合作。教師或以同伴的角色和幼兒一起遊戲,或給於幼兒一點意見,引導幼兒的遊戲更深入。

(四)放鬆部分:

1、洗布袋子

教師:我們變成布袋子跳進洗衣機裏,來洗個澡吧!

聽音樂,教師和幼兒自由的舞動,鼓勵幼兒模仿衣服在洗衣機裏翻滾時的動作

2、晾布袋子

音樂結束,放鬆運動,幼兒以布袋子的角色躺在地板上“曬袋子”。教師引導布袋子翻身、並摸摸幼兒的胳膊、身體。(檢查布袋有沒有曬乾)

(五)活動結束

以一首兒歌:一個胖子、變成一個瘦子、再變成一個矮子。整理好布袋子。最後抱着矮子回家。

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變化的能量中的一課《擺的祕密》。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與策略”、“教學設計”這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教材分析】

本單元由《擺的祕密》、《鑽木取火》、《通電的線圈》、《無處不在的能量》四課組成,主要研究能量的表現形式及能量的轉換等相關內容。與前面所學的《光與聲》、《火山與地震》、《機械與運動》等組成了小學階段對能量及其轉化認識的整體框架。本單元課與課之間以“無處不在的能量”爲主線串連爲一體,《擺的祕密》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使學生初步意識到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

【教學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好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型行解釋;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能設計簡單表格,記錄實驗數據;能反思自己的探索過程,將探索結果與假設相比較;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並與同學交流。

2.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想象;在活動中願意合作交流。

3.通過自己的實驗,初步瞭解影響擺動快慢的因素是擺長。

【教學重難點】

經歷改變擺錘的重量、擺動幅度、擺線的長短對擺動次數是否產生影響的實驗活動過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擺線,鉤碼,鐵架臺。記錄單。課件

學生準備:秒錶或電子錶

記錄單是我爲學生事先準備好的。

【教法與策略】

這節課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和學法指導採用了直觀教學、情境教學、啓發教學、和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對話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經歷一個十分典型的 “實驗觀察——發現——猜想推測——實驗證實” 的科學探究過程,從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有關擺的更多問題。

本課針對的學生是五年級,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時特以課件(擺鐘動畫)引入讓學生觀察它,並且從中發現擺鐘計時的`特點從而引入擺的概念,提出本課所要探究的課題。當學生們的好奇心被激起後便讓學生們利用桌上的現有材料製作擺,觀察擺的結構來了解什麼是擺線,什麼是擺錘。通過學生們發現擺有時慢有時快,從而孩子們就會提出各種猜法,能用設計的實驗方法來證明自己的想法,來解決探究活動中的難點。

【教學設計】

一、課件引入

首先我讓學生觀看課件,要求他們邊看邊思考。(課件演示機械擺鐘)“你們有什麼發現嗎?”讓學生自由的說出擺鐘的特點,“你能給這個部分取個名字嗎?”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們認識什麼是擺,擺有幾個部分組成。“對於擺你想研究什麼問題”?便順時揭示課題《擺的祕密》並且板書。以上環節通過運用啓發教學、通過有趣的動畫演示,讓學生髮現擺動這個運動方式,理解什麼是擺、擺的結構是什麼,讓孩子們產生想研究的問題讓學生明確本課學習的內容的同時,激發他們對學習內容的興趣與動機,達到導入、點題的效果。

二、探究活動

讓學生根據桌上的材料製作一個擺,並且利用一分鐘時間玩擺,要求(玩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看看有什麼發現)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給他們計時,這樣一來師生共同活動,體現了科學的新課程標準精神。然後提出:判斷擺擺動一次的標準是什麼?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交流,接着讓學生猜測: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有那些?當學生彙報時,教師邊板書:“與擺線的長短有關係、與擺錘有關係、與擺幅有關係”,學生們的回答代表他們的思考,教師就應該尊重他們的結果,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就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新課標精神。“你們小組準備選那個因素進行研究?怎樣研究”?讓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並且(課件出示小組討論的要求、小組實驗的要求)。對於學生們來說,這是一個典型的發現問題的經過,同時又讓他們再一次經歷了通過控制變量來分析原因的活動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接着讓學生們在組內、組間、班上進行交流實驗方案。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明確任何探究活動必須要有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從而逐漸形成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的習慣,並且還要學會尊重組中的每一個人,做到最終方案的產生是在小組中取得一致意見。接着讓學生分組實驗活動,教師指導參與(提示實驗要反覆做幾次,認真分析數據),這樣體現探究科學的科學性。“你們小組的結論是什麼?”引導學生進行數據分析,得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與擺幅無關的結論。教師直接教會學生誤差分析的方法。探究部分是本課的一個重要的環節,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孩子們自己親身組裝,觀察,認識,使用擺這鐘工具。可以通過自己的實驗來計算擺的次數,進行探究,爲下面對影響擺的快慢的因素進行了鋪墊。

三、小結以及拓展。

我們研究的問題是關於擺的快慢與擺重,擺長之間是否有關係。進行了兩組實驗,從數據中我們得出了結論,擺的快慢只與擺長有關。同學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課下想想關於擺你還有哪些可以研究。能不能做一個一分鐘擺60次的擺。

四、整理桌面。

【板書設計】

擺的快慢

擺錘的重量 無關

擺線的長短 有關。

擺線越短,擺的越快。擺線越長,擺的越慢。

說課稿 篇6

根據本節課在教材、《數學課程標準》中的地位及作用,我制定瞭如下說課內容:

一、說內容:

九年級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搭配(一)》第一課時《簡單的排列》。

二、說教材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在二年級開始新增設的一個單元,主要是讓學生感知重要的排列的數學思想及其方法。排列的思想方法應用非常廣泛,而且也爲以後的學習打下了基礎。《標準》中指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在新課部分安排了學生利用三張數字卡片擺兩位數的情境,其主要目是讓學生從最簡單的排列入手,爲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根據教材的相關知識和學生積累知識、抽象思維較弱、理解能力有限,對多個事物的排列,常常出現遺漏、重複。所以本課教學重點在於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意識。

三、說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對知識、能力和思想教育三者統一的要求,及我對教材的分析、理解和對學生實際情況的瞭解,我將本節課的三維目標確立爲: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觀察、比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動,培養學生有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

四、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規律、學情分析,以及《課標》的要求和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在本節課的設計中,從學生喜歡破譯簡單的密碼入手來引入新課。我準備了數字卡片的學具,讓學生在操作中突出本節課的重點,並把重點內容利用板書呈現。整節課注重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通過課件演示、動手操作、合作學習、遊戲活動等方式組織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把靜態知識轉化成動態,把抽象數學知識變爲具體可操作的規律性知識。

五、說學法:

二年級的學生積累知識、理解能力有限,缺乏空間想象力,在心理上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是很難的,特別是數學廣角內容一年級沒有接觸過,突然接觸,學生不知道學的是什麼。而且學生也容易將排列和組合混淆,在本節課不作定義上的講解,只是讓學生初步感知。所以,不能夠直接讓學生來學習,學生會覺得很困難,也不能夠有好的效果,但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只是沒有被系統的提煉出來。因此,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結合生動有趣的活動來進行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新知,發現規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們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貫穿全課,充分應用分組合作、共同探究、獨立思考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了知識,體驗了學習的樂趣,思維活動也更加活躍。

六、說結構:

(一)創設情景,導入課題。(3分鐘)

創設一個利用1、2兩個數開密碼鎖的方法進行數的排列教學,這裏是讓學先獨立思考,然後學生拿出卡片進行操作,這樣可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導出課題。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15分鐘)

本節課屬於數學活動課,既然是活動課,那就應該讓學生充分的動起來,通過“擺”發現問題,通過“說”進行交流,從而解決問題。

(三)課間休息。(2分鐘)

(四)鞏固練習。(18分鐘)

1、變式練習:把數字1改爲0,用1、0、3任選2個數字能擺出幾個不同的兩位數?

2、3位同學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種做法?

3、三個人每,兩個人握1次手,一共握了幾次手?

4、逛逛服裝店,這裏有2件衣服和2條褲子,小朋友們你們想怎樣搭配買一套衣服呢?

5、《兒童文學》、《十萬個爲什麼》和《自然奧祕》要送給小紅兩本,可能送哪兩本?

(五)總結歸納(2分鐘)

讓學生說一說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穫?

七、說過程

“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數學與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並且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數學的價值。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標。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景,導入新知。

爲了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創設了去數學王國逛一逛的情境,利用1、2兩個數開密碼鎖的方法進行數的排列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在數學王國裏,有一個地方非常有趣,你們想去嗎?

那就是“數學廣角”(板書課題,出示課件),要想進去就需要我們找到密碼,才能夠進去,你們有信心嗎?要求這個密碼是由1、2組成的兩位數。學生會很快說出12、21,其中最小的數。學生會說出“12”。

第二個環節: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我們都知道,教師不是學生學習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爲了充分發揮學的主體地位,此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我們來到了數學王國,看,誰來迎接我們來了,小精靈說到:小朋友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數學王國,想去遊戲樂園嗎?想的話只有闖過這一關,我就能夠帶你們去。請看:(出示問題)用1、2和3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這時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接着多媒體出示小組活動的要求:先讀一讀問題,然後四人一組, 3個人拿卡片擺一擺,一人做記錄。

這裏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是爲了讓學生在操作、合作的過程中感知排列與組合,在交流中找到方法。

看一看,哪組擺得最多,寫得更全面?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接着追問:用什麼方法能夠做到不重複不遺漏呢?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爲:在我們共同的探討和合作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規律,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後,全班學生運用總結的方法,再次動手擺一擺,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的過程。這樣可以加深對組合的理解

第三環節:課間休息

低年級的孩子集中注意力比較短,在此我安排了一個課間休息放鬆一下,就是閉眼睛聽音樂。

第四環節:鞏固練習

1、變式練習:把數字1改爲0,用1、0、3任選2個數字能擺出幾個不同的兩位數?

2、97頁做一做

3、3位同學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種做法?

4、《兒童文學》、《十萬個爲什麼》和《自然奧祕》要送給小紅兩本,可能送哪兩本?

5、用“讀、好、書”三個字,能夠組成幾個詞?

第五環節: 總結歸納

今天的數學廣角有趣嗎?你有什麼感受和收穫?

八、說效果:

在課堂中我採用了分組進行交流,在小組活動中,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去,但有,還是有少部分的同學在活動中非常活躍,不是爲了探究,而是認爲好玩,沒有達到預設的效果。老師說活動時,有些同學是動起來了,但在老師說停下來,而學生並不能夠立即靜下來,這只是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

評論:此說課稿能夠看出樑老師在設計時着眼於學生的發展,注重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教師通過課件的演示、動手操作和遊戲活動等方式進行組織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本節課教師圍繞新課程倡導的:主動參與、積極交往、樂於探究等特徵的新的學習方式,能夠收到較好的成效。

一、創設情境,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樑老師在設計中先讓學生從簡單的排列入手,創設了去數學王國逛一逛的情境,利用1、2兩個數開密碼鎖的方法進行數的排列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也符合低年級兒童心理特點,同時還讓學生初步感知排列的方法。爲新課的內容做好了鋪墊。

二、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根據設計能夠看出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取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用得是恰到好處。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演示課件,讓學生理解了簡單的數排列的規律。既能夠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

《觸摸春天》是人教版實驗教材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

【教材簡析】

《觸摸春天》是人教版實驗教材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真切地描寫了一個叫安靜的盲童在春天充滿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隻蝴蝶,並將蝴蝶放飛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作者也從中觸摸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誰都有把握春天的權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春天。

本課所在的第五組課文都是圍繞着“生命”這一專題來展開的,所選的4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對生命的思考,抒寫了對人生的感悟。編排了這一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生命的美好,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從而更加的珍愛生命。二是學習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詞句的意思,發現並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體會其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自主發現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進行反覆研讀、思考,結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語句的含義,在交流中不斷完善、昇華自己的認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會了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

【教學重難點】

由於本課的話題凝重、深沉,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對“生命”的感悟不是很深,如何深入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體會盲女孩的感受,就成爲這課的教學重點。作者用細膩的眼光通過盲女的細小動作揭示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這樣深刻道理,怎樣讓學生理解這一意味深長的哲理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因此,我採用多媒體爲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設情境讓學生去感悟,和走進文本品讀來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

二、說學情

學生對盲人的內心世界可能沒有深刻的體會,這對理解課文,感受人物內心活動有一定障礙。因此,我在課前安學生蒐集一些關於熱愛生命的資料,先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

三、說教法

本課採用創設情境,激情導入——初讀讀文,認識女孩——走進文本,品讀感悟——總結收穫,昇華情感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對語言的品讀感悟中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薰陶和感染。

《觸摸春天》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如何上好這一課。

1、在品讀中整體感悟人物。文章的語言優美非常適合朗讀,學生在品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安靜是一個怎樣的女孩子,對待春天是怎樣的。

2、反覆研讀重點詞句,聯繫上下文進行理解。安靜在花園裏穿梭,主要理解“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體會安靜的活潑聰慧及對春天的熱愛。安靜攏住了蝴蝶的這一片段,主要理解“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睜着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我彷彿看見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 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着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此刻安靜的心一定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述說着飛翔的概念。”通過“竟然”、“張望”等詞語體會安靜攏住的不是蝴蝶而是生命,她內心世界中感悟到了飛翔的快樂,生命的美好。作者的聯想,理解“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3、適當拓展,體悟生命的美好。結合閱讀鏈接感受海倫凱勒的事蹟。

四、說學法

課採用“走進文本品讀法、小組合作學習法、討論探究法”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對語言的品讀感悟中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薰陶和感染。

學生採用默讀、體會、交流、朗讀、等方法來學習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通過品味詞句有感情地朗讀,動筆寫下自己的感受,體現以學生爲學習主體的原則。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可採用“說一說,讀一讀”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說”自己理解地內容,“讀”文中的重點詞句。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體現“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

五、說教學理念

走進文本,品讀感悟,以讀爲本,讀中感悟,悟中促讀。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品詞析句,獲得情感體驗,提升語文素養。

六、說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蒐集的資料

七、說教學過程

我主要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

1、深入研讀課文,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2、拓展延伸,學習閱讀鏈接並收集交流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

說課稿 篇8

第一方面說教材

《鴻門宴》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1第二單元第6課,節選自《史記》。所選情節描寫的是劉邦、項羽在推翻秦王朝後,爲爭奪天下而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鴻門宴名爲宴會,實則是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作者以嫺熟的藝術技巧,生動地刻畫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繪了衆多富有戲劇性的令人難忘的場面,情節波瀾起伏,扣人心絃。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教學這篇課文計劃安排3課時,我今天說的是第一課時。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學習的要求是: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根據課文特點,結合大綱要求,我確立瞭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作家作品及相關文言基礎知識,學習創造性閱讀

2、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劉邦、項羽等人物性格,樹立正確的讀史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司馬遷隱忍發憤的著書精神,從容應對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

本課的教學重點爲:積累文言詞句知識並學習一分爲二地評判人物。本課的教學難點爲:學習創造性閱讀,進行創新思維訓練。

第二方面說教法和學法

第三方面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導入新課

提起項羽劉邦,提起楚漢相爭,人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但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同樣的兩個英雄人物,卻有着截然不同的命運。一個梟雄末路,而另一個卻能成就千秋霸業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鴻門宴》,去尋找答案。

環節2整體感知

藉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結合文中課下注釋,通讀全文,把握大意。讓學生採用講故事的方法複述課文,並以六字短語形式來概括從開端至結局的情節,短語的主語一定要是文中出現的人物。這樣,時刻突出人物形象、情節進程和性格衝突。最後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感知文言文語言的凝練之美。

環節3譯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註釋,藉助工具,疏通文句,翻譯課文

2、以小組爲單位,就難詞難句討論交流,力求通暢地翻譯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1.合作學習:二人合作,參考註解,疏通全文大意。沒有註解的語句,憑藉學過的文言常識解決或查閱工具書解決;解決不了的,畫下來,待全班集體討論解決。(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書上註解和工具書獨立學習,這也是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設立二人小組來討論全文大意,是爲了互相啓發,並利於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集體解難:各小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問題,集體討論,教師適時點撥或給予解答。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詞語小結。(用多媒體課件歸納總結,並要求學生落實記在課本上,聽寫結合,加深學生印象,避免了課上熱熱鬧鬧,課下迷迷糊糊的情況。)

環節4思讀課文

學生齊讀課文。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理解文意。學生在經過反

復的聽讀與朗讀之後已基本能做到粗知課文大意,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思考問題讀完後,師:“大家說,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宴會麼?”這絕對不是一次愉快的宴會,項羽和劉邦在宴會上劍拔弩張,勾心鬥角,進行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戰爭以劉邦勝出爲結局。後來“鴻門宴”也成爲了一個特定的詞語,用來比喻那些“不懷好意,設計陷害別人的宴會”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藉助註釋及熟知的文言知識理解文意。下面給同學們3分鐘思考時間,然後請一位同學用現代漢語複述課文的故事梗概。

題1.項羽是怎樣一步步地由主動走向被動的?劉邦又是怎樣一步步地由被動走向主動的?

題2.項羽、劉邦各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環節5質疑問難

環節6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