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擀麪經典散文

我喜歡麪條,物美價廉,營養豐富,而且可以做成多種口味,西紅柿雞蛋麪、牛肉麪、炸醬麪等等……且省時,效率高,適合我們這樣的上班一族。家裏人也都屬於典型的北方人,一家人酷愛麪條——手擀麪,平時在一起吃得最多的就是西紅柿雞蛋麪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想吃麪條可以買現成的或在市場上買回麪條自己煮了吃,但心裏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媽媽做的那一碗手擀麪。

手擀麪經典散文

媽媽經常講的一件事就是,在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發燒到了四十度,皮實的我照樣玩耍,可是父母擔心,便找來醫生要給我看病打針,執拗的我嚇壞了,跑到牀上,鑽到最裏面的旮旯角,就是不出來。好說歹說,還是不行,媽媽只好強行將我拉出來,抱在懷裏打針完事,最後哭鬧不停的我在一碗麪前止住了哭聲,抽泣中吃下那時人們在得病時纔會吃到的湯麪。這件事媽媽不知講了多少遍,每次我都眼泛淚花專注地聽媽媽講下去,並不時地提出一個個不一樣的問題來迎合媽媽。也就是從那時起,媽媽就知道我愛吃湯麪。

再長大些,隆冬時節,從冰天雪地裏跑回來,凍得通紅的小手捧着一碗熱乎乎的麪條,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暖融融的湯麪,心裏美滋滋的,既能暖身又能飽胃,別提多高興了。

家裏做飯基本都是媽媽承包,可是手擀麪就不同了。父親幾乎不下廚房,但是和麪還是拿手的。一盆面,一碗水,先用手指沾水淋在面上,攪拌,再淋水,再攪拌,反覆進行,麪粉慢慢變成一團團的絮狀,然後用力揉在一起,一塊麪團就揉好了,蓋上布,醒着。父親經常說“軟餃子硬麪”,手擀麪關鍵是在和麪上,面要和得硬一點,嚼起來纔有勁,筋道。

醒好的麪糰放到寬大的面板上,父親經過反得揉搓,然後在擀麪杖的碾壓下,慢慢變成一張大大的圓圓的麪皮,再晾上一小會,然後,把麪皮對摺後,再層層疊加起來,有手掌寬。接下來,切面條是媽媽的拿手戲,只聽得“篤篤篤”“篤篤篤”,菜刀與案板的接觸,發出連續而有節奏的聲音,均勻整齊的麪條就切好了,然後,媽媽從中間抄起麪條,在空中用力一抖,隨着乾麪粉落下來,一根根粗細均等的麪條聽話地排列在面板上。

那時候,月供麪粉並不能敞開了吃,還有粗糧搭配。手擀麪就是那時候給了我一直到現在都不能忘卻的記憶,由母親擀製做成的稀麪條,每次都是媽媽碗裏面條最少或沒有,只有菜、湯以及泡進去的玉米麪餅子。那時的母親很瘦,高高大大的個子只有百十來斤,母親幹着最重的體力活,吃着最差的飯菜。每每想起來都覺得愧疚,都是我們姐弟幾個不懂事拖累的。每次吃飯時父親都說,緊緊讓讓吃不了,爭爭搶搶不夠吃。從那時起,在家裏,絕對不會出現爭搶的場面,也算是不是家規的家規吧,現在我們的孩子們也都懂得這句話含義。

那時候冬季蔬菜品種很少,西紅柿更是見不到。因此在夏季,西紅柿大批上市時,媽媽買下很多又大又紅的西紅柿,開水燙一下,把皮剝下來,切成細條狀,塞入一個個的瓶子裏,這也是我們姐弟三個最熱衷於做的事。裝好瓶後,再經過高溫蒸煮,密封好,冬天吃的時候掏出來,跟新鮮的一樣,西紅柿味道一點不減。

總忘不了冬季,一家人圍坐在爐火前,那溫馨的畫面,總會讓人心裏暖暖一動。一家人每人端上一碗手擀麪,“吸溜吸溜”吃得煞是痛快。吃在嘴裏,鼻子也搶了先,先聞個痛快。深吮幾口麪湯,燙燙的,香香的,麪條順着喉嚨流下去,頓時渾身暖暖地,於是埋頭苦吃,迫不及待地把一根根麪條送入嘴裏,流入胃裏,暢快淋漓,忘不了兒時的快樂與貪婪,完了,拍着鼓脹的肚皮大叫,好吃好吃。這個時候,父母就會看着我們笑盈盈的。

今天是週日,寒風凜冽,我帶着冰冷的溫度回到家,媽媽問想吃什麼飯?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就手擀麪吧。

媽媽還像我們小時候一樣不急不慌地和麪擀麪,做滷,煮麪,看着媽媽忙忙碌碌,有條不紊,井井有條,不一會,細長的麪條就下鍋了。

吃着媽媽親手做的手擀麪,回味悠長。父親看着我們在一旁說笑,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父親一直是這樣,話不多,但每句話都說在點上,沒有多餘的話。父親自從生病以來,兩年多的時間裏,雖說在慢慢恢復,靈活的右手只能作爲肢體的一部分存在着,只是偶爾被動的.活動着,不能再像從前的父親那樣吹吹拉拉,寫寫畫畫,父親再也不能爲我們和麪了,我再也吃不到父親和的面,母親擀的麪條了。吃着吃着,我再也吃不下去,淚水模糊了雙眼。

平生出一個念頭,我要學做手擀麪給爸媽吃,讓爸媽吃到我親手做的手擀麪!

回到家,我自己就試着和麪,想着爸爸怎麼和麪,我努力讓面硬點再硬點,我要學做最好吃的手擀麪。

手擀麪可真是個技術活,平時看着麪糰在媽媽手中轉來轉去,在擀麪杖的作用下一點點變大變薄,輕鬆自如。可麪糰在我手中就是不聽使喚,儘管非常小心,可擀出來的面片還是中間薄邊上厚。這才真是說着容易做着難啊!無奈只好求助。媽媽說,擀麪時兩手力道要均勻,要經常翻轉麪皮,不能擀起來沒完沒了。薄厚不一的面吃起來口感會不好的,薄的熟了,厚的還欠火候。果真如此,低頭吃着自己做的手擀麪,眼淚叭嗒叭嗒往下掉,手擀麪真的太難了。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我怎麼連手擀麪也做不好,想讓父母吃到我的手擀麪就這麼難嗎?

接下來時間裏,手擀麪成了我的家常飯,經常出現在餐桌上,但總也吃不出媽媽的味道,連孩子也說,沒姥姥做的好吃,差得遠呢。我只好繼續諮詢,媽耐心地說着,仍然是不急不躁,不溫不火。怎麼做滷,加什麼佐料,什麼時間加,怎麼煮麪,麪條什麼時間出鍋,我都一一記錄下來。然後就又是漫長的試製過程,在我看來很難的手擀麪做起來竟也是得心應手了,偶爾咂咂嘴,感覺也有點像模像樣了。

又是一個週日回到家裏,迫不及待地做起了手擀麪。看我竟然如此熟練地做着,媽在一旁笑眯眯地說,難嗎?不難吧。我忙說,不難不難。媽又說,那怎麼會天天吃手擀麪,再好吃的東西天天吃也會煩的。我趁機問,怎麼每次都沒媽做的味道好呢?媽笑着說,近似輕描淡寫般,沒啥,用心做就好了。

是呀,用心!用心爲家人做飯,這麼多年,媽媽一直用心地爲我們做飯,哪怕只是一碗手擀麪。

都說世界上最好吃的飯菜都是來源於媽媽的味道,因爲媽媽用心盡力爲孩子們做着最可口的飯菜。愛吃的,不一定是昂貴的,但那味道永遠是唯一的。

原來做飯就是這麼簡單,用心二字,全部包含其中。用心,這麼多年來,媽媽的飯菜如此香甜,如此讓我回味,只此二字。哦,我終於讀懂了,媽媽的愛已融在鍋裏化在碗裏。

我用心地做着我的手擀麪,操作嫺熟。不一會,端上餐桌,看着兩鬢斑白的媽媽吃下第一口,媽媽點了點頭,我不知道媽媽吃到的這碗手擀麪裏是不是也有了媽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