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手擀麪隨筆

手擀麪,顧名思義,就是手工擀制的麪條,老家人並不陌生,我擀麪條的技藝是跟奶奶學的,先向黃盆裏舀兩瓢麪粉,再一手往面裏細細倒水一手攪拌,把面拌成面穗,方可和麪,水要少放,面要和硬,冷天用溫水,和好的麪糰三光,即手與盆底不粘面,麪糰油光發亮;擀麪,將麪糰放在面桌(或面板)上,壓平,用擀麪杖卷面擀制,一杖擀畢,鬆開,轉另一邊捲上再擀,反覆多次,擀好的面形似一塊圓的檯布,鋪在桌上;切面,將面布疊成條狀,右手握食刀,左手四指彎曲貼緊麪皮,隨切面的刀鋒往後挪動,或粗或細,看你技藝或需求,待麪條切完,用手抄起一把,一抖,似乎抖着一條羊肚手巾。時下,小鎮出去開面館的,手擀麪、刀切面、小刀面如果正宗,工序蓋出於此。

奶奶的手擀麪隨筆

早時,吃奶奶的手擀麪,多以雜麪爲主,單是粗糧面不能做,只有摻些小麥面才行。那時就是不懂,麥面自然能做各式各樣麪食,又好吃,何不多種些小麥?後來慢慢才知道,種小麥受到種子、肥料、生產力等因素的限制,其實生產隊每年種的小麥也很多,就是打不出多少糧食,相反,粗糧如山芋、高粱、豆類等的適應性就強些。奶奶是持家能手,窘困平淡的日子,也能過得有滋有味,像山芋乾麪、高粱面、黃豆面,戧少許麥面和好,揪成面記置一塊白布片上拍薄,放上韭菜或其他餡料,布帶麪皮一合,便是大型的菜餃,或蒸或貼,配以辣椒姜蒜湯,也能大開味蕾;春天到夏季的野菜,或蒸、或炒、或拌、或做餡,總是我家餐桌上的佳餚。麥面面條只有過年和麥收季才能吃到,我喜歡麥收季,能聞到麥香,從田野到村莊,從磨坊到鍋竈,處處瀰漫着麥香味。麥季,人們割麥的、挑麥把的、打場的,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齊上陣,小學校也要放十來天忙假,搶收搶種。傍晚收工回來,奶奶早把做好的.手擀麪,成在黃盆裏,端在門口的碾盤上,挨着佐以一鉢舂好的辣椒蒜瓣,我一頓能吃兩海碗(一種大碗),下面前,揪一把南瓜叉頭,滴幾滴油,入鍋煸一煸,加水燒開下面。那麪條筋道、爽口,瓜頭滑嫩,湯不糊,那麪條的麥香味輔以瓜的清香,氤氳在門口院落,聞一聞都能解去一半疲勞。

今天我常在家做手擀麪,總感覺買的不如自己做得原味、筋道,其方法就是奶奶教的,如何和麪、擀麪、切面、下面,遺憾的是,奶奶已走了多年,吃不到我做的面了,我也永遠吃不到奶奶的手擀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