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學反思

桂花雨教學反思

桂花雨教學反思

還是在六月初,偶然在報紙讀到一條消息:現代著名女作家、在華語文壇享有盛譽的琦君(潘希真)女士走完了她九十載風雨人生,因病在臺北去世。當時,很有一種落寞悲感。說實話,琦君的文章,讀得並不多,但對其人其事卻是早有所聞,也極爲感佩。於是翻出前不久剛聽過的一位老師執教的《桂花雨》,重溫那一份情懷,回味那一縷清香。想到斯人已逝而餘香嫋嫋,遂萌生了再教《桂花雨》的念頭,很想與我的學生共同領略琦君散文中淡雅的神韻,悠悠的情壞。

在備課時,我將靜心細讀了不下十遍,又上網查找了本文及作者的相關資料,也參考了許多教師的設計思路。就像中列舉的琦君作品如《煙愁》、《細紗燈》、《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細雨燈花落》等,真是美文,而且這些作品中,有過半的篇目是關於故鄉或童年的。作者筆下的故鄉,既是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更是精神的家園,是靈魂安居的所在;作者筆下的童年,是美和真的世界,是自由心靈的棲息地,是她心性的萌發與歸宿。最打動人的是那一份濃郁的鄉情,而又以清淡舒緩的筆調娓娓道出,讀者徜徉在她清麗的文字裏,浸潤在醇美的情境中,不經意間就被觸動了心靈深處最柔弱的部分,然後便欲罷不能,掙脫不出,任由思緒纏繞在故園情思,放飛心情回到遙遠的童年。這是作者一生未能解開的情結。

這是我閱讀文本時對其思想內容與情感基調的把握。需要指出的是,對故園的情思,或者對美好童年的追憶,雖然是人的一種普遍的心理,但它不是抽象的,不是形而上的,不能脫離了具體的事物、情景來空泛地議論或感悟,它總是化爲某些特定的事物或場景,比如家鄉的秋白梨啊、滿山的杜鵑花啊、孩提時的燈籠啊什麼的。本文則是桂花香和搖花樂,負載了鄉情,寄託了童年的美好回憶。

於是確定了課堂閱讀的導向和思路:以文本內在情感爲主線,以重點詞句爲憑藉,以誦讀、感悟、言語表現爲手段,追求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共生、協調發展。就像於永正先生講的那樣,閱讀教學應該追求“意文兼得”。從語文學科的特性——言語性出發,就是要探究兩層:意義層面的,感悟它言說了什麼;形式層面的,學習它如何言說的。像這樣一篇情感濃郁、意蘊豐厚的,自然是體現人文性的絕好材料,須引領學生進入文本的精神境界,體驗作者強烈的思鄉情和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深切懷念。但是,如果僅僅讓孩子在課堂上經歷情感的體驗,滿足於思想情感的薰陶、感染,而忽視了語言的欣賞、品味,忽視了語言的積累和運用,那麼語文課的特性就得不到全面的彰顯與確認。因此在閱讀時,既引領學生進入文本的精神境界,體驗作者強烈的`思鄉情和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深切懷念,又注重對語言的欣賞、品味、感悟,強化語言的積累和運用,體現語文課的特質。首先,從整體入手,通過對幾個重點句的品味、誦讀,初步感受花香。然後,抓住母親的一句話,並以此爲線索串起全文的閱讀、理解,再以重點句的反覆誦讀、換詞比較感悟、想象寫話等手段,來引入文本境界,感悟桂花之香,搖花之樂,並體會在語言上是如何表現的。最後一轉,引出對故鄉的懷念,對童年快樂時光的追憶、留戀,完成對文本主旨的領悟。

當然,本課在設計與操作上存在許多不足:朗讀指導還不夠理想,學生的朗讀還沒有進入聲情並茂、渾然忘我的境界,這制約了情感的激發、氛圍的形成。某些環節的處理,教師“牽”引過於明顯了,不能順應學生學習的進程靈活調整自己的教學預設,顯得有些生硬。說明自己在教學機智上還缺乏鍛鍊。寫話的質量不盡如人意,這一定跟教師的啓發、前面教學環節的鋪墊有關。請老師們多批評、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