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的教學反思

桂花雨的教學反思

桂花雨的教學反思

今天我上了《桂花雨》這篇課文,基本上用的就是前幾天在解放路小學聽的一位耿志豔老師的教學設計。一節課下來,雖然感覺沒有那天耿老師上得精彩,但總體感覺還行。課上我抓住了母親所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這句話,理解作者的思鄉之情。在對課文進行反覆朗讀和欣賞的基礎上,三次出示母親的話,學生的理解也在逐步地加深。雖然與我開始上課前所設想的還有點距離,不過,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是不錯的。

剛讀到琦君的《桂花雨》時,說實話我對琦君瞭解得很少,只是看過根據她的作品改編的連續劇《橘子紅了》。於是我上網找來琦君的作品,細細地品讀。特別是對她所說的一段話有了更深的感悟。她說:我總是不能忘卻舊事,我一輩子最愛寫的就是故鄉,親人,朋友,花草樹木.這魂牽夢繞的故土,這難以割捨的童年,倘若都能一一收藏起來,藏在記憶的花園裏,我想那一定是一朵朵常開不敗的花。當我們想起來的時候,會覺得很溫馨,那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花朵的芬芳,更是美麗的人生。她寫的《桂花雨》這篇文章中就透着那如雨般的思鄉之情,全篇語言的確非常優美,幾遍下來,我真的如淋浴在一場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濃郁而迷人的香氣中,感受着琦君。不過,雖然文章四溢琦君的這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細地從綠葉叢裏找細花一樣的得從字裏行間細品方見。所以一定要將自己全身心放入課文當中,你才能真正體會作者的那一番思鄉情,童年樂。下面就是我今天在課堂上的三點小小的體會:

一、指導學生讀出桂花的香:

課文的第一小節主要寫了作者最喜歡桂花。在指導學生朗讀這段話時,我就是抓住了最字進行做文章,問學生作者最喜歡桂花的什麼?學生開始只能回答出最喜歡桂花的香氣迷人。其實作者除了喜歡桂花的香氣迷人外,還喜歡桂花的謙虛,不愛張揚。我讓學生畫出課文中描寫桂花香的句子。抓住

笨笨拙拙,不與繁花爭豔等詞語,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的朗讀水到渠成,很有感情。

二、指導學生讀出搖花時快樂:

課文的第三小節是重點段落,在這節中,我着重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搖花樂、父親的豐收樂、母親的助人樂以及母親和全村人的`濃濃的鄉情。雖說這節是重點段落,因爲有了上次耿老師上課的經驗,所以我和學生同搖同樂,覺得很是開心,特別是學生扮演小作者,學生拽着我的手喊一喊搖花時的句子,學生很放得開,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連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學生一起喊,一起讀。

三、指導學生讀出真情

我由搖花樂過渡到思鄉情,桂花的香,搖花的樂,思鄉的情都讓我對桂花魂牽夢縈,但僅此而已嗎?母親說的僅僅是桂花嗎?假如作者對母親說:外地的水真甜,母親會怎麼說?外地的橘子真紅,母親又會怎麼說?十多年後,作者來到國外定居,她再次打電話給母親說:外國的環境真好,母親會怎麼說?(老師問,學生根據內容填空。)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這時需要學生靜心體會,默默感受,特別是母親的那句話以及作者懷念童年的那份情,所以這兩段的學習,我學着耿老師的樣子,一開始就拎出來,在精讀課文前先讓學生朗讀,在學完課文的基礎上,再次將這兩段話提出來,學生此時的體會已深刻,不用多講,他們就體會到了作者和母親的那份情。

總之,讀出喜愛,讀出快樂,讀出真情,我想這樣的課就成功了。不過還是有遺憾的,就是課文學完後,我推薦了幾本琦君的書,學生會去看嗎?不可能每個學生都去自覺地找的,過幾天,熱情已退去一大半。我想應該由老師選取一些適合他們的篇幅給孩子們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