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說課稿集合8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說課稿集合8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分析

《蒲公英》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蒲公英》是一則童話故事,全文采用擬人的手法,寫蒲公英的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結果他們的命運也各有不同,從而揭示出做任何事都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二、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朗讀課文。

2、理解文中一些詞語的意思,會用“囑咐”造句。

3、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三、說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朗讀課文。會用“囑咐”造句。

四、說教學難點:

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五、說教法

1、創設情景法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適時創設情景談話激趣,撥動學生心中的理智的琴絃,由此“披情入文”,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課堂中,教師的談話也必不可少,或指導、或點拔、或解疑、或釋惑,將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

2、體驗教學法

讓學生走進課文,當太陽公公、當“小降落傘們”、當那兩顆小種子,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本展開零距離的對話,實現“三維一體”的教學。

3、讀書指導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精讀、分角色讀、默讀”等對學生的讀進行讀書指導,讓學生的讀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幾個來回,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六、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設計了以讀爲主的課堂教學策略,讓學生讀出一方新天地。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講述一段和課文相關的語言,帶領學生走進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隨着課文的朗讀,讓學生感受蒲公英種子的自由、開心。

2、細讀課文,抓住重點。

講讀第二、三小節時,可以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關鍵詞語,圖文對照幫助學生理解,並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指導讀好人物的對話。

如第二小節中我抓住“囑咐”這個詞,先說一說太陽公公怎麼囑咐蒲公英,從而把握太陽公公親切地囑咐蒲公英種子的語氣。指導讀太陽公公的話時先利用課件理解“金光閃閃的沙漠”和“銀花朵朵的湖泊”以及“黑黝黝的泥土”,幫助學生想象畫面,進入意境,從而體會太陽公公對蒲公英種子的親切關懷。

第三小節重點指導學生抓住“大聲”、“放心”、“一定”、“準會”、 “寶貝”、“百萬富翁”、“得意”、“歡樂”等詞語,領會兩顆種子脫離實際、想入非非好自以爲是的心態。通過多種形式地朗讀,指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蒲公英的種子,和他一起思想,一起說話,一起行動,從而實現語像同構、語情同構和語義同構。

3、突出結果,明白道理。

講讀第四小節時, 我採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來學習,聯繫上文太陽公公的囑咐,聯繫蒲公英種子面對太陽公公囑咐的不同想法和做法,來理解他們的不同結局。引導學生體會脫離實際、想入非非並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的兩顆小種子命運的悲慘,感受記住太陽公公的囑咐。並模仿太陽公公再勸一勸那兩顆小種子。

4、達標檢測,瞭解學情。

完成達標檢測,瞭解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情況。

5、課外作業,延續故事。

當又一個秋天到來時,蒲公英種子成熟了,他們又要帶着一個個小降落傘飛翔、旅行、安家,這時蒲公英媽媽和孩子們會怎樣道別?

讓孩子們對本節課的學習,有更深層次地認識。

七、說板書設計

8《蒲公英》

沙漠(金光閃閃) 湖泊(銀花朵朵) 泥土(黑黝黝)

早已gan死 早已淹死 茁壯成長

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蒲公英》,爲把這篇課文的教學說明白,我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

說教學過程、說板書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會蒲公英》是長春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的一片精讀課文,本課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全文共14個自然段,採用象徵的手法,寫出了山裏的母親對孩子的殷切希望。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新課標的要求,結合本年級的認知規律,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敘述的方法。

按照新課標對高年級閱讀的要求,結合本課的教材特點,我把學習作者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敘述的方法作爲教學的重難點。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新課標》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準備採取“自學互教,講練結合”的教學法,運用媒體輔助,引讀激趣,適時點撥,講練結合等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朗讀感悟,品讀探究,圈點畫注,讀寫結合等多種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讀通課文,讀懂課文,並進行紮實的語文基本功訓練,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蒲公英》是一篇優美的精讀課文,屬閱讀教學課型,《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因此,對本課教學我堅持”以讀爲本“的基本理念,運用”整體感知,理解內容,昇華延伸“的教學模式,抓住”感悟、理解、積累、運用“進行教學,打造高效課堂,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好的板書設計是作者文本的思路,教師引導的思路和學生學習的思路的濃縮,我的板書設計力求體現這一理念,做到簡潔美觀,既能概括課文的結構與脈絡,又能揭示課文的中心,同時還體現了我教學過程的重點思路。

以上是我的教學預設,在實際教學中,我會十分注意學生生成性的狀況,做到以學定教,圓滿完成教學任務。謝謝!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秋天的懷念》是史鐵生寫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筆觸回憶了母親在自己雙腿癱瘓後的幾件平常小事,由一個個平凡的細節爲讀者詮釋了母愛的內涵。課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與懷念,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平實含蓄,情感真摯細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等。本課教學貫徹“以讀爲本”,綜合運用精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法,通過咀嚼語言來感悟情感,力圖體現“在速讀中整體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的特色。

二、說學情

我覺得本文比較適合七年級學生進行學習、閱讀。這篇散文比較短小,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能通過有效閱讀達到“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的要求。

七年級是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關鍵時期,通過對本文的學習能夠引導學生感受母愛的偉大無私,體悟對生命的珍愛之情。因此,對

三、說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依據教材特點、學情以及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目標所作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我確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抓住教材中人物的細節描寫,體味人物內心情感。

3、引導學生研讀文本,感悟母愛,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

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研讀文本,從中感悟蘊含在字裏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而學生對於這一人文內涵的領悟,必須要與工具性相統一,在識記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中,加以實現。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和七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針對確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誦讀教學法,提問法,開放式討論法。

2、學法

本節課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課前預習對的整體把握,在課堂上,通過誦讀和討論法推動學生思考,進一步理解的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讀出感受,發現問題,並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掌握重點的詞句來分析細節描寫,通過討論探究把握的思想感情)

3、課時安排:一課時

4、教學設備: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唐朝有一位詩人叫做孟郊,他寫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歌《遊子吟》,同學們會背誦嗎?(齊聲背誦《遊子吟》)

在唐代詩壇上,孟郊並不是很有名的大詩人,可是他的這首《遊子吟》卻人人傳誦,因爲這首詩歌頌了人類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母愛。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表現母愛的散文:《秋天的懷念》。

看到的題目,同學們想知道什麼?(生可能提出:1、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2、爲什麼是秋天的懷念?3、他有什麼值得作者去懷念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整體感知。

讓學生帶着這些疑問自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

完成課前思考題:那花——

那人——

那段經歷——

2、 激發情感:

在自讀的基礎上,指明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配樂(世上只有媽媽好)朗讀,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的慾望 。

回答課前思考題:那花——菊花

那人——母親

那段經歷——雙腿癱瘓,母親病逝

史鐵生爲什麼特別懷念那年秋天的花,那年秋天的人。那年秋天的那段經歷在他的一生中又起着什麼重要作用呢?我們學習了之後就會找到答案

3、疏通結構

線索——看花,3次

1)、第一次:母親要帶我去,我不答應

2)、第二次:母親要帶我去,我答應了,母親不能同去

3)、第三次:和妹妹一起去

(三)、自由研讀,真情感知

1、默讀第一部分,思考,討論:母親爲什麼要帶&qut;我&qut;去看花?

2、分角色朗讀第二部分,思考,討論:

(1),當&qut;我&qut;答應母親去看花的時候,母親的表現如何?

什麼時候? ——喜出望外

好吧,就明天——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

煩不煩! ——絮絮叨叨

(2)品味語言

1、找一找

這篇老師讀後深受感動,下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劃出來,並於小組討論爲什麼受感動。

2、說一說

我看有些同學已經劃好了,誰來讀一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1)、教師示範:喜歡某句,給人什麼感覺,描寫手法是。。。

(複習人物描寫的四種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本段文字通過描寫母親的動作,語言,把母親的喜悅表現得淋漓盡致,把母親對兒子的關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2)、學生討論

明確:如:⑴母親這時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的,看着我。(默默承受、忍耐着我的粗暴無理)

⑵“聽說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總是這麼說。(多次要帶我去看花,母親希望看花能讓我熱愛生活,心情愉快一些,不再絕望。用心良苦的母愛)

⑶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母親愛花,她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可是爲了我,沒有精力和心情再養花)

⑷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撲,抓,兩個動作,體現了母親想讓我離開絕望,讓我必須好好活下去。)

⑸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擋”,擋住的不是落葉,而是兒子鬱悶煩躁的思緒)

⑹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能讓孩子出去散散心,母親非常高興,希望我開心和快樂。)

⑺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覺得自己粗心,對自己說的話很敏感,怕兒子傷心)

⑻母親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母親臨終時仍掛念着孩子)

3、速讀第三部分,思考,討論:

(1)、母親爲什麼不能陪&qut;我&qut;去看花了?

(2)、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3)、能說說你自己的母親嗎?

4、男女生重讀第四部分,思考,討論:

(1)、“我”懂得了什麼?

(2)、由末段的花,你聯想到什麼?

(四)、小結歸納

母親就像史鐵生無形的柺杖,助他走上了成功之路,如今的他,就像大雁一樣高飛在藍天,他生命的旋律是動聽的.,他的生活之花開得很燦爛。

(五)、課後作業

我們同學理解了史鐵生,其實也正是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對於一個雙腿癱瘓的殘疾人,我們本來也許是充滿同情,但我們對史鐵生卻是充滿了敬重,因爲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貴。人生的道路很漫長,當苦難和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好好活,更應該用這份好好活的心態,去關愛我們的親人和朋友。課後,我向同學們推薦閱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如《我與地壇》,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六)、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那花——菊花 1、

那人——母親 線索:看花 2、

那段經歷——雙腿癱瘓,母親病逝 3、

說課稿 篇3

現代歷史教育理論認爲,中學歷史教學目標不能僅僅定位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更主要的是使學生能夠在探究性歷史學習過程中,享受歷史學習的快樂,感悟歷史的價值,形成良好思維品質。

一、教材分析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既是雅爾塔體系和兩極格局的終結,也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格局新變化的起點,還是國際共運史的重大挫折,不僅對國際形勢和國際關係的演變有重大影響,是我們理解當代國際關係演變的出發點,也可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有益的經驗教訓。

二、學生分析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知道東歐劇變的概況,瞭解蘇聯解體的主要過程,認識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實質。培養學生構建歷史知識結構和分析、歸納、比較、概括等歷史學習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精心設計並營造閱讀、思考、質疑及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論從史書、史論結合的怡學方法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情感與價值觀

⑴在合作探討、釋疑解難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愉悅和探索的樂趣。

⑵正確認識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並從中吸取經驗教訓,認識加強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強新形勢下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學策略

1、教法運用

主要採用問題教學法,通過一系列有內在聯繫的問題,引導學生在主動閱讀、思考、討論(辯論)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和感悟歷史。

2、學法指導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說課稿,標籤:高中歷史說課稿模板,高中歷史說課模板,

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法、比較法、討論法、分析法等來加強對教材的理解,培養自學能力。

五、過程設計

把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捆綁在一起,從含義、過程、原因、影響四方面來講援。

1、導入。20世紀50、60年代,主要社會主義國家開始改革,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而在東歐和蘇聯,社會主義運動卻遭到重大挫折,史稱“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2、破題。解決“是什麼”的問題。

這是任何一節歷史課都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目的是以破題入手,使學生形成本節教材最基本的歷史概念。

提問:⑴什麼是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指導學生閱讀、根據教材有關內容,形成基本認識。在此基礎上發揮老師指導作用,引導學生從形式(現象)和內容(實質)兩方面對這兩個概念進行解析。

3、梳理過程。解決“怎麼樣”的問題。

旨在弄清東歐劇變和蘇承解體的基本過程。

方法:通過以下兩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探究解決。

問題⑵:東歐各國劇變的具體方法和結果有何不同?各國劇變的過程有何共同特點?

問題⑶:蘇聯解體歷經哪幾個重要步驟?

4、分析原因。解決“爲什麼”問題。

問題⑷: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原因有哪些?

這個問題,我以爲是本節教學重中之重,必須下力氣解決:

首先,引導學生從內、外兩方面分析“錢外長的一段話”,得出東歐劇變的原因。在課文上邊找出相應的答案,加以分析。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說課稿,標籤:高中歷史說課稿模板,高中歷史說課模板,

第二,要求同學們根據以上方法在教材中概括蘇聯解體的原因。

第三,引導同學們找出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相同原因,然後一起重點分析哪一因素是決定因素?

解決的方法是:鼓勵學生依據生產力標準和實事求是精神加以分析,有理有據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積極引導學生的討論朝健康的方向發展。

5、分析影響。

引導學生從國際關係格局和社會主義運動兩方面去分析。

6、合作探究,拓展思維

由學生提出或老師設計一些具有思辯性的問題,分組合作討論,引導學生遵循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原則,闡述自己的觀點並相互辯論。以此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

問題⑹綜合討論: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對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有何重要啓示?學生根據課內外所掌握的知識,結合當前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情況,展開討論,實事求是地逐一列出蘇東劇變的給我們帶來的啓示。

7、教學總結與反饋

主要任務:鞏固和落實課堂教學內容

⑴學生自主構建本課知識結構,小結本課教學內容,鞏固基礎知識。

⑵從劇變發生的時間、過程、實質、原因和評價等方面由學生命制5道左右選擇題和一道思考題,反饋課堂教學效果。

⑶佈置學生課外閱讀相關的文章和資料,更全面地瞭解和認識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認識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又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教材將分數的知識分段教學,本課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它是認識幾分之幾的基礎,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後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爲此,這節內容應藉助教具演示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學生操作,使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分數的具體含義,讓學生體會到分數來源於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才產生分數。數學新課標對這一部分知識的要求是:初步認識分數——幾分之一,會讀、寫簡單分數,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特點,本節課我確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會讀、會寫簡單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過程與方法:通過直觀演示、觀察、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途徑與方法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含義,初步建立幾分之一的概念。

難點:理解分數的含義。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已具有一定的整數知識,在生活中也常常會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數來表示的量,雖然他們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半多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來表示某些量。初學分數,由於分數這一概念比較抽象,與整數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學生初學分數會感到困難。

針對這些情況,我採用了:情景教學、演示、引導等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取知識,達到最終的學習目的。

學法:主要採用了自主探索,動手實踐,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

手段:學生通過分、塗、折、說等手段輔助教學,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從而達到幫助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目的。

二、教學環節

這節課我安排了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體驗分數的產生

課一開始,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

同學們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什麼日子嗎?(中秋節)在一箇中秋節的晚上,媽媽準備了一個大月餅平均分給彤彤和弟弟兩人吃。怎樣分才能讓兩個人都滿意?

(我提出這一問題目的是給學生建立“平均分”這一概念。)

通過平均分每人得到了一個月餅的一半(板書:一半)“一半如何表示?”在這裏我先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表示一半的意思,目的是爲了發展學生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激發探索慾望。

通過彙報交流,最後得出“一半”不能用整數來表示,於是就產生一種新的數——二分之—。這個數我們就把它叫做分數。(板書:分數)緊接着介紹分數的讀寫法和各部分名稱。

板書:

1…分子

寫作:——…分數線

2…分母

讀作:二分之一

(在這個環節裏,引出“一個月餅2個人平均分”,結果應如何表示的問題,在問題與舊知的衝突中,學生激起了對新知濃厚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分得的結果不能用整數來表示,認識分數的認知需求得以產生。)

(二)動手操作構建新知

在這個環節裏面我安排了三個步驟,分別是:

1、深層理解二分之一

理解二分之一的含義是認識其它幾分之一的基礎,必須讓學生形成二分之一的表象。但理解分數的含義又是本節課的難點,爲了突破這一難點,在認識二分之一時,出示課件:再次演示平均分一個蘋果的動畫,學生初步認識“平均分”,理解圖中的幾份數和一份數的含義。通過直觀演示,學生對二分之一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一張紙(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折一折,把它的二分之一用塗色的方法表示出來,再在小組交流。教師將學生的作品貼在二分之一的下面。讓學生明確:幾種折法不同,有的圖形也不同,但都是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一張紙的二分之一。

爲了檢驗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義,教師出示不是平均分的長方形紙(其中一份寫上二分之一),讓學生討論:這塗色部分用二分之一表示對嗎?目的是進一步強調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數表示。

通過折一折,塗一塗等活動,讓學生在“做數學”的活動中,主動探索,再通過交流進一步感知幾分之一的含義,學生通過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二分之一,進一步認識了二分之一,豐富了二分之一表象,爲後面繼續認識其它分數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2、知識遷移認識四分之一

學生有了二分之一的表象,根據知識的遷移讓學生通過情景圖的直觀演示去認識四分之一。

出示課件:方方和園園將蘋果平均分成2份,正準備吃時,他的好朋友東東和聰聰也來啦!於是方方和園園將各人手中的半個蘋果又平均分成了2份,每人得到了其中一份,這一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嗎?同位互相討論,全班交流。

最後得出: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因爲他不是把一蘋果平均分成2份,而是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一份是這個蘋果的四分之一。接着讓學生找出幾個四分之一?

學生通過看、想、找、討論、交流進一步認識了分數的含義,並理解了這裏的四分之一就是將一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蘋果的四分之一。

3、知識擴展探索其它幾分之一

在認識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基礎上,逐漸放手讓學生自主去探索。在探索之前,我設計了一個操作演示的情景。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先對摺,再對摺,繼續折下去,每對摺一次,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一,學生帶着這個問題,自主探索,教師參與到活動中去,我設計了三個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折一折:折喜歡的圖形。

畫一畫:在摺痕處用鉛筆或水彩筆畫線,並把其中一份塗上陰影。

看一看:把小組的成果放在一起看看你從中發現了什麼?

說一說:說你從中發現了什麼?

在學生彙報交流時教師隨機板書:三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分之一……並讓學生明確:這些分數都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板書:各部分表示的意義)。這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幾分之一的”分數,進一步完善課題。

1…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

寫作:——…分數線(表示平均分)

2…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

讀作:二分之一

讓學生運用多種材料進行操作練習,既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又拓展了對知識的認識角度。學生在獨立的操作過程中逐步積累了獨立探究的策略,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通過交流可以完善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聯繫生活拓展新知

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爲了使課內練習起到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鍛鍊能力的雙重效果。我在設計練習時做到形式多樣、重點突出、層次清楚、針對性強,並注意面向全體學生。

我設計了五個練習內容:

1、寫:看圖寫分數。

2、塗:看分數塗顏色。

3、說:說圖中塗色部分表示的分數是否正確。

我設計這三個練習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會讀、會寫、會認幾分之一的分數,面向全體學生,使90%以上的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

4、找:從生活實物中找分數

設計此練習是讓學生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5、折:用一根繩子,反覆對摺,得出分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這是一道拓展思維題。

新理念提出:“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設計此練習是在保證大部分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的情況下,避免少部分學生“吃不飽”的現象。同時通過折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所佔的越少,爲後面學習分數大小的比較奠定基礎。

(四)自我評價感受成功

今天我們學習了新朋友——分數,你對它瞭解多少。請結合下面一段話,進行自我評價。

有一天孫悟空在花果山上,看見一棵樹上有14個仙桃,於是孫悟空把14個仙桃摘了下來放進口袋裏,下山時,剛走了一半的路程,看見滿地西瓜,它又摘了一個大西瓜。回到家後孫悟空首先將這個大西瓜平均分成了八份,它和7個小猴各吃了一份,接着又將14個仙桃平均分成了7份,每個小猴子分到了2個仙桃。

(1)你能從這段話中找出“幾分之一”的分數嗎?(找對2個分數得2,全找對得4)。

(2)結合生活實際用“幾分之一”說一句話。

設計此練習目的體現了分數的生活應用和語文與數學的整合。

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綜合性學習《蓮文化的魅力》。下面我將從教材、學生、目標、學法、設計理念和過程幾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說教材

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蓮文化的魅力》,內容豐富,活動多樣。把這部分教材設計成活動,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來展示蓮的有關知識、文化等,開展以“蓮文化的魅力”爲主題的一系列活動,一方面是通過吟誦、欣賞、解說、知識競賽等活動來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共同展圖的評比培養學生的創新、設計和動手能力;另一方面是通過對蓮文化的研究和學習,理解蓮在文化情感上被賦予的含義來引導學生正確樹立自己高雅德志趣與追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完善自己的人格。

說學生

前幾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我們進行了關於“戰爭”、“愛”等主題的實踐活動,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收集整理信息、口語表達能力,爲本單元的探究打下了基礎。

活動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通過各種形式的探究活動,揭開蓮文化的神祕面紗。

②(要求學生)學會分工合作,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培養一定的觀察能力、信息獲取能力和處理能力、分析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

採用情境渲染、對詩、個性化朗讀等形式全方位瞭解蓮及蓮文化,浸潤一點文化氣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活動,使學生受到高尚道德品質和積極人生態度的薰陶,積累一定的審美經驗,增強文化素養。

活動重難點

通過對蓮文化的研究,理解蓮在文化情感上被賦予的含義來引導學生正確樹立自己的志趣和追求。

活動方法

1、自主探究法:學生自己從各類媒體或書籍中查閱與蓮有關的資料,設計並創辦自己的手抄報。

2、合作探究法: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補充,設計豐富多彩的欄目,以小組的形式拼湊各自的手抄報爲一個整體展圖,既要有合作交流,又要有各自創意探究。

3、自主展示法:所有學生蒐集整理的資料,都需要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展示給大家。吟誦、欣賞、解說、知識競賽等活動的製作展示,展圖的拼湊與展示等,都是學生自主的一個展示,都是在充分地展現學生的風采。

說設計理念

一、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在綜合性學習過程中應當“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講、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學生自主蒐集整理資料,並設計成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展示,充分體驗了“給我一次機會,還你一個驚喜”的學生自主能動性;小組合作交流探究,按照不同的版塊設計手抄報,並組合拼湊形式多樣的展圖,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找到樂趣和位置,使彼此的智慧和思想相互碰撞,智慧更高,思想更深,創造力更強,成功的喜悅更濃。這所有的收穫都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積極性和主動性的調動又再次讓學生的各種語文能力得到新的提高,從而達到一個良性的循環。

二、多樣文化的薰陶,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開展綜合性學習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把語文學習融入生活,融入源遠流長的人類文明。一次綜合性學習:一節成果展示和一份手抄報及由手抄報拼湊而成的展圖。而要達到這樣的成果,需要學生在幕後做大量的蒐集和整理資料工作。很多的學生甚至把有關蓮的古詩文重溫了一遍。而這些歷史留下的精華,體現着作者思想的精髓,閃爍着人類智慧的光芒,給學生以無窮無盡的滋養。

說過程

一、自主探究,自我創意

向學生簡要介紹綜合性學習課堂展示的內容和範圍,指導學生以四人學習小組爲單位,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愛好、與特長,有分工、有合作地從蓮與現實生活、蓮與科學知識、蓮與文學等方面去搜集、整理和探究,並對展示形式進行相關設計和製作。

包括:

(1)蓮的名稱(含學名、別名、美稱等);

(2)蓮的歷史、品種;

(3)蓮的圖片、工藝品(含郵票、明信片、掛曆、水墨畫等);

(4)蓮的美食和藥用;

(5)蓮的名勝古蹟;

(6)蓮的詩文、故事、傳說;

(7)蓮與佛教的關係;

(8)通過對蓮的觀察與欣賞,自主選題出一期手抄報。

二、成果彙報,資源共享

由於是綜合性學習活動,應該以學生爲主體,放手讓他們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能,因此這節課便上成一堂繪聲繪色的才能演示課,本節課一共分爲三個教學環節:

第一個教學環節:千姿百態的蓮花——蓮花圖案欣賞

上課初始,教師先讓學生猜一則有關蓮的謎語,在簡要導入課題後,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蓮的美麗圖片:不同姿態的蓮、賞蓮勝地等,同時向學生介紹蓮的分佈、品種等大致情形及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人文內涵等知識。對於蓮的歷史、人文內涵這些知識學生平時接觸較少,所以可介紹得稍微詳細一些。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充當的是美的使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身邊的美好事物,並從中受到美的洗禮。

其餘的教學環節,教師則有意識地退居幕後,安排兩位小主持人帶領大家走近蓮,感受蓮文化的魅力。

第二個教學環節:《蓮花知識知多少》——學生將蓮花的有關知識設計成各種形式進行展示

學生們將蓮花知識製作成了各種各樣的形式來展示。分四個展示:

展示一:自說淵源歷史

展示二:解說——蓮的用途知多少(學生自己講解)

展示三:答疑解惑——兩個疑惑,你能幫我嗎?

1、藕斷絲連

2、千年古蓮發芽

展示四:知識競賽,搶答完成

這個環節集中地貫穿了聽、說、唱、思考的內容,它能促使學生放開視野,主動關注課內外知識,還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表演的興趣,獨立創編的意識。

第三個教學環節:蓮文化探勝——朗讀比賽的展示

課前蒐集與蓮有關的詩詞、文章和故事、傳說,然後選擇一詞一文進行朗讀,要讀出荷花的情韻,讀出作者的感情。(小組推選,進行比賽)

最後,教師讓學生交流本課的探究所得,並再次運用多媒體演示蓮的圖片,在對蓮的特色、品格、人文內涵作出評價之後,提出要求:希望同學們也做一個像蓮那樣有魅力的人。

總的來說,這四個教學設計始終穿插了聽、說、讀、寫、唱的基本能力,將語文與其他學科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它們環環相扣,逐層深入,較能受到學生的認可。

效果展望: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從總體上看,我認爲本課已達到了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預期目標,即:

1、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掌握學習的方法。

2、通過交流總結,反映出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的水平。

3、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4、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具有合作意識。

我的說課完畢,有不足之處請各位評委、同仁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6

教材分析:

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一)激發學生興趣,發展下肢力量、協調性及靈敏性,選擇《往返跑》作爲主教材,跑龍套是鍛鍊身體的主要手段,也是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人體基本活動能力之一。因此,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也是水平(一)的重點教材之一,同時也是小學生十分喜歡的體育活動項目。

目標定位:

本課依據五個教學領域內水平一的目標爲標準,針對二年級學生的身理和心理特點,制定瞭如下四個目標

1、通過往返跑的練習,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練習,培養學生快速跑的能力,發展動作速度、以及身體的靈敏性

3、發展學生自學、自練的自覺性,促進下肢力量協調發展。

4、培養學生組織紀律性和勇敢頑強的品質。

本課的重點:轉身協調靈活

難點:轉身協調靈活

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運動能力比較強,而且接觸過往返跑的基本方法,如果再進行單一的技能教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以遊戲,比賽的形式貫穿全課,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感受自主與合作的樂趣,而且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以學生髮展爲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多運用激勵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結合運動保健,注重素質與能力的培養;保健與育人相結合。

四、教學過程

(一)準備:

準備環節的作用就是熱身、技能銜接,激活原有生活經驗,爲新授作鋪墊。

活動載體:學生遊戲喊數報團

圍繞本課隊形,學生遊戲喊數報團,進行準備性練習,使學生很快進入運動狀態。讓學生活動的熱情,在無心理壓力的環境下自主參與練習,爲下一步的往返跑做好準備。

同時教師參與其中,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二)新授:

1、嘗試往返跑練習

講解——試一試

講解往返跑的基本支作要領,同時引導學生想一想,如何才能跑的更快?(嘗試練習)

演示——評一評

爲了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往反跑的動作,教學中又讓典型性的學生做示範練習,集體評說,體會到正確往返跑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認識。同時強調要想跑的快,必須有正確的起跑動作(站立式起跑)。並引起學生注意在跑的過程中注意的問題,雙手前後擺臂。提醒學生在接觸標誌物時動作協調,靈活。

練一練、比一比

小學生可能徙手練習中動作做的很好,但是在實踐中卻經常達不到要求。所以接下來安排了叫號往返跑遊戲,讓學生在往返跑不會覺得枯燥,增強了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在兩次練習之後並組織學生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達到對往返跑的鞏固。

內化實踐:十字接力

小學生的有意注意大概能保持25分鐘左右,正當學生對往返跑遊戲玩的感覺有點乏味時,十字接力遊戲開始,學生遊戲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身心得到充分放鬆。在看似玩的過程中發展了學生的快速奔跑能力。

(三)結課:

跑累了,讓學生坐下來,一起做木頭人的遊戲,一起做呼吸整理運動。不僅能達到能對身體的放鬆,而且也能達到心裏放鬆,真正的做到身心放鬆。

五:場地器材

標誌物1個,接力棒4個,小球4個

六:負荷預計

平均心率:90--110次/分 最高心率:120次/分

自我設計評述:

1、整課的教學手段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這樣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學生更容易接受。

2、在解決本課的重難點時,採用遊戲比賽的形式,學生更樂於學,勤於鑽,激活了思維、拓展了能力。在輕鬆歡快的遊戲中達到對往返跑動作要領的基本掌握。並且在活動中充分利用音樂來調節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的氣氛,讓學生能有充沛的精力集中在教學中。

說課稿 篇7

一、說設計意圖: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我國是個淡水資源缺乏的國家,也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然而,中國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近幾年在國家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工作中,節約水資源是的尤爲重要,加大宣傳力度、建立發展節水工程、防止水污染是爲了更大限度地減少資源的消耗浪費來保護我們的家園環境,保護我們的美好明天。

在孩子的生活和遊戲中,水能給他們帶來很多的樂趣,我整合了藝術、社會、語言方面的內容,爲幼兒提供了一個較大的想象空間,由此,我設計了《保護水娃娃》的活動,培養孩子從小的節能意識,讓身邊的每個人都知道保護環境、節約用水,從小做起。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起點的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考慮到大班幼兒的發展規律,遵循年齡特點,以及《綱要》精神,幼兒教育應爲幼兒近期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本次語言活動中,幫助幼兒故事情節,通過人物角色的對話,生動優美的語言,使他們受到啓發教育,懂得保護水資源,並把學到的好思想見諸於行動,因此,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主動觀察水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

2、瞭解水的用途,養成節水惜水的良好習慣!

三、說活動重、難點

活動的重難點離不開活動目標的具體要求,這是相輔相成的,此次活動的重點爲理解故事並能觀察水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難點爲根據對故事的理解進行思考,給予幼兒充分的表達和獨立的思考空間,聯繫實際生活中水對人類的重要性,發展幼兒的思維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具體的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爲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一,寓教於生活情境,所以從以下兩方面談談我的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輕音樂伴奏、一盆缺水乾枯的花PPT自制教具"水娃娃"、環保分類表、環保衛士標誌卡。

知識準備:瑜伽操、幼兒有了基本的環保意識,如垃圾分類、廢品變寶等。

五、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遵循"幼兒是通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進行學習的"這一認知規律,爲了給幼兒今後獨立學習、思考奠定基礎,本次活動運用方法有:傾聽表述法、視聽講結合法、激趣導入法、直觀形象法、語言討論法,運用這些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補充,配合使用意境優美的背景音樂、教師親切自然的激勵性語言、自由寬鬆的學習氛圍等,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感受力、欣賞力和理解力。

六、說學法

整個活動中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被動思考"爲現在的"主動思考",在活動中讓幼兒成爲一個支持者、合作者,適當的時候做個引導者,並努力讓幼兒成爲活動的主人,主動想問題、主動想辦法、主動解決問題。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正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行爲活動中發展起來的"指導思想。

七、說教學流程

本次活動,以新《綱要》爲指導,從想象--理解--感受--總結這四大塊,由淺入深,使幼兒已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繫,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直觀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讓孩子真正理解、並學會總結記錄。

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用瑜伽操配上語言解說的形式,很自然地引入一盆缺水乾枯的花。

設計提問:誰能分享一下剛纔做完瑜伽操的感受?能聽到小朋友精彩的分享,老師很快樂。可是,我這裏有一盆花,不能散發花的香味,葉子也枯了,是什麼原因讓它生病了?我們一起想辦法救救它吧!目的是讓幼兒說出沒有水的關係,知道水對人類和自然界的作用。

第二環節:欣賞故事

通過在音樂海洋中暢遊的形式,請幼兒閉上眼睛,配上輕音樂伴奏。讓幼兒完全專注、投入的發揮想象力,在大腦裏呈現故事畫面。在輕鬆愉悅的狀態下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第三環節:播放PPT,請幼兒仔細觀察來回答老師的提問。觀察是幼兒獲得知識最有效的途徑。於是,我打破以往用圖片爲幼兒進行教學的模式。通過PPT爲幼兒創設了一個故事所描繪的情景。一邊觀察一邊提問,喚起幼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設計提問:請小朋友睜開雙眼,剛纔我們在音樂的海洋中暢遊,我們隨着故事去了哪裏呢?我們見到了誰?烏鴉老弟一直在找什麼呢?那裏發生了什麼事情?當有水的時候,老樹先生說那裏是什麼樣的?沒有了水之後那裏又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第四環節:教師出示水娃娃自制教具,提問看看這是誰?(水娃娃)

設計提問:水娃娃爲什麼找不到了?你喜歡水娃娃嗎?爲什麼?

引導幼兒觀察水娃娃存在時的家園景色和水娃娃消失後的家園景色。

讓幼兒知道水娃娃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再不注重環保,不節約用水,總有一天,我們的家園也會變成像烏鴉老弟去過的地方。水娃娃的存在會使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

第五環節:活動中,我讓幼兒與左右同座自然形成小組探究共同體,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現與他人分享、交流,這樣的討論才真正符合幼兒學習的需要。應該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不斷調整引導策略,形成"以學促教"的新型教學關係。

給幼兒創設自由空間獨立思考和表達的慾望。

設計提問:教師引導幼兒回顧周圍環境,生活中我們哪裏需要用到水?

(引導幼兒思考如洗衣服、洗菜、打掃衛生、澆花,洗澡、刷牙......)。

小朋友們想一想在我們用水時有哪些浪費現象?

小朋友討論一些關於節水方面的具體方法?(保護環境,節約用水,共建美好家園,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水的循環利用,比如,用淘過米的水洗菜,洗過菜的水澆花,用洗澡水或洗衣服的水擦地,衝馬桶等。)

進一步深化,懂得水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保護環境,節約用水地球就會變得更美好,我們應該從今天起,從身邊起,從點滴做起,表達自己的環保之心。

第六環節:總結評價。讓幼兒分享交流成果,從小養成記錄的總結方法,學會總結評價。(從環保分類表中找到和自己相同的方法貼上環保小衛士的標誌。)

水是地球上最珍貴的資源,如果沒有水,花草樹木都會枯萎,如果沒有它們也呼吸不到新鮮空氣,地球上一切動物都會滅絕,節約用水其實一點都不難,只要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幼兒園的水籠頭用完要隨手關緊,洗了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拖地和沖洗便池,家裏淘米水用來澆花也是不錯的肥料呢,只要我們每個人堅持從小事做起,保護環境,節約用水,愛惜我們地球珍貴水資源,相信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一定會回報我們一個更加美好的家園。

八、活動延伸:

《綱要》中指出:"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的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因此,我整合了區域活動,在美術區讓幼兒繼續探索,搞一個親子活動比賽爭做環保衛士。以"保護環境,節約用水"爲主題的攝影、繪畫展覽活動。促進幼兒多方面發展,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九、活動反思:

我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改成多樣性、啓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幼兒之所以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是他們在用心靈閱讀,走進幼兒心靈深處,這就是最佳切入點。活動各個環節都緊緊圍繞目標展開,一環扣一環,在理解、思考、表達的過程中,發展了創造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選材來源於興趣,也在有效地情境中積極獲得品德發展,過程自然化整合滲透了藝術,社會領域的發展目標。整個活動都是以幼兒爲主體,始終在寬鬆的氛圍下主動學習,通過分享、交流獲得知識,建立良好的共同體,獲得更適宜有效的發展。

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我的留言冊》,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首先是說教材

《我的留言冊》選自贛美版小學美術第 12 冊第 7課的內容,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該課屬於設計應用領域。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認識設計留言冊的造型,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形式原理以及運用經摺裝、線裝、旋風裝製作方法,設計和裝飾各種留言冊,改善環境與生活,並與他人交流設計意圖。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 6年級的學生,這個學段的孩子表現能力強,能用不同的美術形式表達的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有的學生甚至能對所學知識進一步拓展,尋求表現方法的創新,當然也有個別學生對錶現缺乏信心。

根據以上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爲: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設計留言冊,並運用製作的形式表現。

2、能力目標:在製作留言冊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製作能力。

3、情感目標:體會留言冊意義,形成熱愛生活珍惜友誼的價值觀和情感態度。

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把

教學重點定爲:

利用身邊能找到的媒材、設計製作留言冊。

教學難點定爲:

能設計製作既美觀又裝訂牢固的留言冊。

爲了更好地輔助教學

教師準備了多媒體網絡課件、留言冊範品。

學生準備了卡紙、色彩筆、剪刀、裝訂機等繪畫製作工具。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教法與學法

教法:依據"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本節課的內容,我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法、直觀演示法、激勵教學法、自主評議法、觀察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

學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教師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習。科學的學習是開發學生智慧的金鑰匙,因此我遵循"學爲主體"的思想,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及時提問,做到學與練相結合,領悟重點與難點,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揭開新知識的面紗,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喜悅 。

下面,我將重點介紹這節課的教學過程:

準備環節:蒐集資料,預習新課內容

課前準備能促進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成功學習的前提條件,怎樣做才能讓學生樂於預習,有效預習呢?我精心準備了適合現代化教學的網絡課件《我的留言冊》,它綜合了各種資料介紹留言冊的方方面面。這裏有:視頻資料,音頻資料,圖片文字資料,以及相關的網站鏈接。

準備環節不僅爲接下來的教學做了充分的準備,還培養了學生收集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

導入環節:答題遊戲,快樂進入學習

新穎有趣的導入能消除學生畏難的心理負擔,牢牢抓其注意力,激發學生慾望。上課伊始,我就開門見山的揭示課題,今天的美術課非常有趣,我們學習《我的留言冊》,上節課,我佈置同學們利用網絡課件進行預習,不知結果如何,下面我將以有獎搶答的遊戲檢查作業,請聽題:同學們你們喜歡課本中的哪一種留言冊呢?說說看是怎樣設計製作的。不論答案正確與否,樂於思考、敢於回答的同學我都給予特別的獎勵--我親自做的一本留言冊。

這樣的安排不但能激發其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而且爲本節課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爲下一個環節展開做好鋪墊。

新授環節:探究學習,解決重點難點

在上一個環節中,學生通過搶答遊戲,已經是議論紛紛,各有見解,究竟怎樣才能設計製作出既實用又美觀的留言冊呢?此時,我並不是急着去肯定答案的正確與否,而是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每組選擇一件大家感興趣的範作,運用集體的智慧討論研究尋求新知。小組討論結束,我請各組彙報結果,在彙報中和學生一起分析並親自演示留言冊設計製作過程,引導其掌握方法步驟,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以下是留言冊設計製作的步驟方法:

1、設計留言冊外形。

2、設計封面和內頁裝飾,我們要注意封面要選擇厚一些的卡紙、尺寸也要比內頁稍大一些。

3、最後裝訂成冊。裝訂的方法有線裝、經摺裝、旋風裝等裝訂方法。

就這樣,本課的重點:設計製作的留言冊的方法步驟,清楚又明白;難點:設計製作既美觀又牢固的留言冊也迎刃而解。

表現環節:大膽表現,輕鬆完成作業

在動手作業之前,我並沒有讓學生匆匆開始,而是先請學生通過回憶鞏固學習要點設計製作既美觀又牢固的留言冊來強調板書的作用。另外,我在學生創作時,我展示學生做好的留言冊範作,讓學生自己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讓他們的靈感在思維的碰撞下得到激發,接下來我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留言冊,並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讓繪畫好的學生進行繪畫,設計好的學生進行設計,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動手製作,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能力和團隊協作的精神,對學生進行創作時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會在一旁進行教學輔導,同時也會及時發現學生在製作過程中的閃光點給予及時評價鼓勵,也爲其他同學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結束環節:展示交流,評價小結。

爲了讓學生都能體會到成果的喜悅,在教學評價中我努力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作業評價不做硬性統一,應人而異,實行學生自評、互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優秀作業上寫上"心靈手巧""創意十足""獨具匠心"等給孩子成功地喜悅,在表現一般的作業上寫上"別泄氣""慢慢來""相信下一張會更精彩的"等激勵性語言,相信學生的內在潛力,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

最後把學生的作業收集並拍攝下來,上傳到網絡課件中,辦一個"畢業留言冊設計"大賽,讓更多的學生、老師、家長參與評價,擴大交流。

這樣做前後呼應,能不斷加大網絡課件的作用,方便下一輪的教學使用,更重要的是適應現代化教學,符合當代學生學習特點,就像新課標中的建議:積極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網絡開展學生之間美術作品的交流。

在知識的空間,教師是引領者,但在我的教學裏,學生往往成爲引領者,學生們在學習時所產生的思想火花令我驚詫不已,他們做着童年的美夢,把我也帶入了童年,我是學生的老師,學生也是我的老師,我感謝他們!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