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刻意學習》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刻意學習》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刻意學習》讀後感

“如果你不做點事,我的文字對你毫無意義”。讀完公司發的新書《刻意學習》之後,後記這個標題在我的腦海裏久久迴盪。書中寫到了各種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因爲學習系統或者行動系統不強大可能遇到的坑,可能會走的彎路。比如說情緒化,惰性,三分鐘熱度,目光短淺,自命不凡,投機取巧。好多東西是我們一看就貌似明白的,但是屢屢中招又說明我們並不真的走心。因爲段位不夠,不能從更高更全局的視角來有效應對。在初期,行動是第一位的,我們總要先邁出第一步,有了一定的量,我們才能談質量和效率的問題。畢竟我們都是肉身,拳頭打在身上纔會疼,吃飯才能補充能量,鍛鍊纔會長肌肉,只靠想象改變不了腦回路。通過紮紮實實地做事,先平靜下自己浮躁的心,然後激活混沌的大腦,然後進一步堅定我們的行動,一個上升的循環就打開了。

當然我們還是要謹慎,小心地呵護,讓行動力越來越強。總而言之,不做些什麼都是空談。不行動不到達那個階段,永遠看不到那種風景,也體會不到相應的好處,如果我們又短視,不見兔子不撒鷹,那就是一個負循環,我們總要先付出,然後向着正確的方向,才能期待有所收穫,畢竟付出和回報,並不是線性的因果關係。

或許會覺得成長又累又辛苦!試想一下,不成長的生活其實只會讓我們更辛苦!走在成長的路上,儘管需要耐得住寂寞、披荊斬棘,可是精神享受會遠比暫時的物質享受更有快感。

面對自己成長道路上的惰性,作者提到“惰性是基因裏的一部分,不要對抗,不要想當然……接納這一部分的存在,接手這部分的運行,最後追求自如駕馭,與狼共舞才顯英雄本色。”不禁讓我想起了中國古代哲學裏“陰陽”的概念,它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是從各種具體事物和現象中概括出共同、本質的特性而形成的一個抽象概念。讀後感·我們的勤奮屬陽,惰性屬陰,它們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蘊藏、相互資生的'密切關係,處於不斷增長和消減的運動變化之中,可以互爲消長,也可以同消同長。成長的道路上,面對自己對勤奮的追求,不應只看到和惰性的對立關係,追求的應是勤奮與惰性的自如駕馭,和諧相處,所以我們在工作中要勤奮學習。

公司工會送我們這本書,希冀我們刻意學習,持續行動,享受閱讀的快樂,享受進步的快樂。願我們行動起來,爲自己的未來拼搏奮鬥,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