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詞兩首》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李清照詞兩首》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清照詞兩首》教學設計

《李清照詞兩首》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瞭解李清照的生平與創作。

2、鑑賞李清照作品的婉約派風格。

3、瞭解作風格與社會環境、個人遭遇的關係。

4、體味詞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營造的意境,以及詞句中凝聚的感情。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瞭解作風格與社會環境、個人遭遇的關係,體味詞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營造的意境,以及詞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她是臨水照花的亂世美神;她是憂時傷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峯造極的滄海愁人;她是曠古絕今的詞壇奇女。

你知道她是誰嗎?

兩世之交最偉大的詞作家,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女詞人,在女作家中可謂“空前絕後”,“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鬚眉”、李清照

二、知人論世

走近李清照:

1、李清照,字漱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宋代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詞》。李清照(1084—約1155),宋代著名婉約派女詞人,被譽爲“婉約正宗”。詞自成一家,被稱爲“易安體”。

李清照現存詞近50首,其詞以南渡爲界分爲前後兩個時期。

南渡前:描寫少女、少婦時期的生活

閨情、離愁--清麗婉轉。

南渡後:表現思夫、思國、思鄉,

濃愁、哀愁--沉鬱悽凉。

其詞感情色彩濃烈,善於運用鋪敘、白描和移情於物等多種表現手法寫細膩的感情變化。語言清新樸素,雅俗共賞。

2、李清照大事記

父親李格非爲當時著名學者兼散文家,母親出身於官宦人家,也有文學才能。夫趙明誠爲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後,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

18—42歲:與趙明誠結婚,婚後融洽歡娛,度過了這生中最安寧、幸福的日子。

42歲:北宋末日,朝廷腐敗,金兵入侵,圍困京師。

43歲:金滅北宋,二人所存的十餘屋金石書畫在戰火中焚爲灰燼。

46歲:趙明誠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終年49歲。

47歲:寄居浙江會稽,又逢盜賊,重病纏身,幾欲喪命。

48歲:再嫁張汝舟不足百日便訴訟離婚。

50歲:整理完成趙明誠遺著《金石錄》。

6771歲:李清照沒有子嗣,悽然一身,悲苦地離開人世。無人知道死於何時,葬於何處。

3、代表作品:

(1)前期代表作:《如夢令》、《一剪梅》、《醉花陰》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後期代表作:《聲聲慢》、《永遇樂》、《武陵春》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4、李清照和“閨怨詞”

唐宋詞的創作有一個傳統的題材,就是寫閨怨,“閨怨詞”是專門用來表現婦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們寫的詞被稱爲“代言體”,也就是代替婦女說話。男性代替婦女來表情達意,總歸是隔着一層。李清照是詞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閨怨詞”是寫自己的真實生活和內心世界,是說自己要說的話。所以,她的出現使詞壇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讀李清照詞的着眼點首先應放在這一點上。

三、詩歌賞析對比鑑賞,“愁”之不同

下面我們就來走近《李清照詞兩首》,來感受一下這兩首詞分別寫出了什麼情感?這情感有沒有異同點?

(一)找出詞眼:這兩首詞都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情感?試在詞中找出表達情感的詞眼。(愁)。

這兩首詩詞都寫“愁”,究竟愁情有何不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賞析!

(二)走進《醉花陰》

1、美讀詩歌。

(1)聽朗誦作品:

醉花陰(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2)學生朗誦展示。

2、思考: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愁?

3、學生展示預習成果:寫作此詞的背景

這首詞是前期的懷人之作。李清照婚後不久,丈夫趙明誠便調官異地。深閨寂寞,她深深地思念着遠行的丈夫。這年,時屆重九,人逢佳節倍思親,她便寫了這首詞寄給丈夫趙明誠。

《醉花陰》這首詞寫於北宋末年,當時丈夫趙明誠離鄉在外任知州,李清照獨守空閨,形單影隻,居室寂靜,再不聞評詩論文、查書品茶、鑑賞碑刻的歡聲笑語,極度思念之下而寫成此詞。

《醉花陰》佳節重陽孤寂思夫(相思思念丈夫,南渡前,寂寞無聊之愁。)

4、詞人是從哪些方面寫相思之愁的呢?

5、上闋中哪些詞語最富有表現力?

“永”寫出了時間的漫長。點出了愁的長久。透露出獨處香閨、度日如年的心境。

“又”表明與親人離別已久,獨過佳節已非一回。

“涼”不只是肌膚所感之涼意,更是心靈所感之淒涼。

“透”點出了秋寒心冷,輾轉反側。

6、問題探究:這首詞的意境是怎樣的?感情基調是什麼?概括上下片內容。

淒涼寂寥的意境思念丈夫的情感寂寞憂鬱的基調

上片重陽思親(寫愁)下片飲酒賞菊(寫瘦)

本詞通過多方渲染烘托,刻畫了一個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滿懷的少婦形象。

(三)走進《聲聲慢》

如果說《醉花陰》抒寫的是早年相思之愁、甜蜜的愁、離愁、閒愁,是閨愁;那麼這一首詞抒寫的是怎樣一種“愁”情?又是怎樣表現的呢?

1、美讀詩歌:

(1)聽朗誦作品:

(2)學生朗誦展示。

同學們已經體會到《聲聲慢》的愁情了,那麼我們就抓住這個“愁”字,看看清照是如何來寫愁的。

2、請同學們找出直抒胸臆的詞句。

A、“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尋尋覓覓,清照在尋覓什麼呢?動作若有所失尋覓無果

冷冷清清,是什麼冷清呢?環境處境冷清心境清冷

悽悽慘慘慼戚,又寫出了清照什麼樣的心理呢?心理感受沉痛淒厲

所以,清照起筆就給我們定下了一個什麼樣的基調?悲苦愁絕

B、“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裏的愁,具體指哪些愁。本課是自主學習課程,下面就請同學們自主合作探究,結合寫作背景和詩句賞析這愁包含了哪些情感?

3、學生合作探究,賞析“愁”

A、學生小組討論(5分鐘)

B、學生展示(展示中老師點撥總結)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並非酒淡,而是愁濃,酒力壓不住心愁;借酒澆愁,而大風砭骨,又讓詩人意緒全無。只因作者愁太重,酒入愁腸愁更愁。一個“淡”字突出作者晚年的淒涼,心境的悽苦。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天大雁由北往南遷徙,李清照南下避難,故覺得大雁是舊相識,而自己卻漂流困頓,寄寓他鄉。以前尚可鴻雁傳書,現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是有千言萬語,也無人可託,無處可傳,從而抒發對家鄉的`懷念。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詩人任憑黃花盛開,此時也無心攀摘,甚至讓菊花在枝頭堆積,直至凋落。在往年,她定能和丈夫一起來賞花,而今誰又有這興趣呢?看到花的憔悴,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顏,淒涼的心境與殘秋敗花融爲一體,更是愁上加愁。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窗前的梧桐樹又飄下了幾片枯葉,好不容易到黃昏,偏巧這時又下起了淅瀝的小雨,滴滴答答的雨聲,對於傷心的詩人來說,不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葉上,也彷彿敲在那顆破碎的心上。梧桐一葉知秋,本身就是牽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悽苦的秋雨,不僅滴在耳邊,更滴向心頭。這些愁都源自國破之悲。

C、在分析鑑賞詩句的基礎上,讓學生一起再誦讀這首詞,深入地體味李清照無限愁情。

四、合作探究,拓展研究,品味意象

1、那麼李清照是怎樣表現這種愁情的呢?她是借什麼來營造這種氛圍的?

找出本詞出現的經典意象:

淡酒、秋風、大雁

黃花、梧桐、細雨

2、分組討論整理含有這些意象的詩句,總結常見意象的象徵義。

(1)有關酒的詩句: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酒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將進酒》

師生得出結論:酒是“愁”的象徵

(2)“雁”意象的詩句: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雁歸來晏殊《浣溪沙》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

得出結論:過雁象徵離愁。

(3)“黃花”意象的句子: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聲聲慢》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

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徵憔悴的容顏、孤苦飄零的晚境。

(4)有關“梧桐”意象的詩句: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聲聲慢》

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天明。溫庭筠《更漏子》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結論:梧桐一葉知秋,牽愁惹恨之物

(5)有關“秋風”意象的詩句: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結論:秋風,渲染愁情之物

(6)有關“雨絲”意象的詩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結論:雨絲,即愁絲。

五、對比鑑賞

《醉花陰》閨怨之愁(離別、相思)

《聲聲慢》家國之愁(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

六、課堂小結

易安體與其他宋詞名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充滿一種純淨而高雅的女性意識。唐宋詞諸多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男性詞人塑造的,而在易安體中,女性成了抒情主體,詞中的女性形象就是女詞人自己。她向整個社會敞開了自己的心扉,傾吐自己的歡樂、憂愁、痛苦和追求,描繪自己在風雲變幻的時代步履艱難的一生。李清照的詞的主調就是一個“愁”字。這種愁是她心靈的展示,真情的噴涌,表現出一種對生命價值的內醒和感悟。

七、賞析音樂,深刻體會李清照詩詞之美

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滿西樓》MTV(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詞作《一剪梅》)至上課,意在激發學生興趣,體會李詞的詩情畫意的氛圍,讓生更深刻地融入到詞的意境當中。

八、課後作業

1、整理總結這兩首詞的藝術特色

2、背誦,默寫

3、查找總結李清照的相關知識

《李清照詞兩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瞭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詩風的變化。

2、瞭解詞的意象,體味詞的意境,把握詞的情感。

3、鑑賞詞的關鍵詞語,體會詞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學習鑑賞知人論世和意象、意境的鑑賞方法。

2、抓關鍵詞語,體會詞作情感。

教學方法:自學、討論、展示、探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醉花陰》

一、導語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有這樣一類專門表現女子情感的傳統題材,或“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的少女懷春,或“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思婦懷人,或“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的宮婦怨情。它們被統稱爲“閨怨詩”。可惜的是在那樣的封建年代中,這些情懷多由男詩人代筆。這一現象終於在宋代被一個女人打破了,她以自己驚世的才華,大膽的筆觸,藉助詞作直寫自己的閨怨情愁,使詞壇綻放出了一道最奪目的光芒。她就是李清照。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卓然不羣的女詞人的內心世界,來品讀她的兩首愁情詞。(板書)

古人云:讀其書,誦其詩,更得知其爲人。大家在下面查閱了不少李清照的資料,也熟知她的一些詩文。那就請你們來談一談你所瞭解的李清照。

二、知識積累

活動1:教師抽查學生講解1、4,教師補充2、3。

1、李清照(1084-約1151),宋代著名婉約派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詞自成一家,被稱爲“易安體”,詞作有《漱玉詞》。

2、生活經歷與詞風變化

李清照經歷了南北分裂之亂,在南渡前後,她的詞風變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詞多描寫少女、少婦的閨中生活於輕快活潑的畫面中見作者開朗歡樂的心情;中期婚後生活到南渡以前,與丈夫經常是分居兩地。詞中多表現的是一種相思之愁;南渡後,生活的苦難使她的詞風趨於含蓄深沉。表現了詞人長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國破家亡之愁。

那今天我們先來看一首她中期的詞作——《醉花陰》。

3、《醉花陰》的寫作背景

宋徽宗大觀二年重陽節,趙明誠至仰天山羅漢洞觀月,流連忘返;李清照獨居青州歸來堂,重陽賞菊,無人相伴,故作此詞,以抒發寂寞無聊之感。

4、字詞釋義

永晝:漫長的白天。

玉枕:枕的美稱。

東籬:種植菊花的園圃。語出陶淵明《飲酒》“採菊東籬下”。後泛指賞菊之處。

把酒:端着酒杯喝酒。

暗香:幽香。文中指菊花的香氣。語出南朝梁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黃花:菊花。

三、朗讀品味,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

2、再找個別同學朗讀。

3、教師範讀並指導。

(1)、這首詞的情感基調是什麼?用一個詞概括。答:愁

指導:語速要緩慢,表情感的詞重音要讀出,斷句要注意,如有暗香放在一起讀,不能斷開。感情要帶出濃濃的愁緒。

4、全班集體朗讀。

(2)、詞的上下闕分別寫了什麼內容?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明確:上闋寫秋涼情景,由白天寫到夜晚,愁苦孤獨之情充滿其中。

下闋倒敘黃昏時獨自飲酒的悽苦。

四、研讀課文,學習鑑賞

活動2:學生分組討論、展示,教師補充完善。

(一)意象意境,品讀情感:

1、詞人的情感主要是藉助了什麼意象表露出來的呢?營造的意境特點是怎樣的?

明確:詩人將薄霧、濃雲、瑞腦、金獸、玉枕、紗廚、西風、黃花這些意象聚合在一起構成一幅清冷蕭瑟的畫面。薄霧籠罩,濃雲密佈,室內香氣氤氳已盡,天氣轉涼,而夏天的器物仍在。欲舉酒澆愁,怎奈觸景又生愁,颯颯西風中,佳人瘦菊孤影相映,只能嘆息愁悵。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加入自己濃重的感情色彩,景爲情設,情因景生,使客觀環境和人物內心的情緒融和交織。

我們來看黃花、西風是經常出現在詩詞中的意象,我們同學能不能再說出幾句利用這兩個意象渲染氛圍的詩句?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

因此,我們要知道西風、黃花這兩個意象一般都與淒涼蕭索的意境相關。

教師補充總結:因此,分析詩詞時,只有把握住重要的有着特定情感傾向的意象,通過想像連綴形成完整的意境,才能準確把握詩歌情感。

(二)抓關鍵詞句,品讀情感:

2、請同學們思考,詩人在哪一句明確表示了她愁的具體內容。爲什麼?

明確:“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一句可看出。(可能的答案)重陽佳節,傳統的家人團聚之日,而作者卻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愁的具體內容是思念丈夫,表現的是一種孤寂難耐之情。

3、上片開篇即用一“愁”字點明心情。除此外,還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試結合上片分析。

明確:

“涼”一語雙關。

A表面上:重陽秋夜,天氣轉冷。玉枕紗廚,難御風寒。

B深層面:獨居家中,愛人不在旁側,內心感覺孤獨淒涼。

這個字暗含了詞人內心難以言說的情緒。由此我們更加明確了愁的內容,就不僅是空泛的“愁緒”,而具體成相思而成的“寂寞之愁”

4、“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中哪句是重點?這句中哪個字是重點?結合全篇來品品這個“瘦”字的妙處。

明確:

①結構上,“瘦”字和首句的“愁”字相呼應。因爲有刻骨的離愁,所以衣帶漸寬,腰肢瘦損;

②手法上,運用誇張比喻,極生動地描繪出詩人因思念日漸消瘦的形象。

③內容上,末了一個“瘦”字,歸結全篇的情意,上面種種景物描寫,都是表達這刻骨的離愁的。詞人因相思而成的寂寞憂鬱躍然紙上。

這一“瘦”字恰是全詞的“詞眼”

愁——涼——瘦三字前後呼應,情感一氣貫穿,內容銜接緊密。

詩人由愁生涼,滿懷寂寞之意;因涼而形瘦,一片憂鬱之情,由此,我們知道了,詞人的愁是一種閨怨之愁,是因相思而致的寂寞憂鬱。

通過對這兩個字的品讀,我們要能明確,在一首詩或某聯、某句中往往都有那種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動性、或情趣性的詞或句。這些詞句往往運用一些表現手法,活用字詞,多用動詞、形容詞、副詞、疊詞等生動傳神地刻畫出景物,使得情感表達得更淋漓盡致。它們是讀者窺探詩歌內容的窗口。我們在鑑賞一首詩歌時,要特別注意從這些詞、句入手深入肌裏,去理解詩歌情感。

五、我的思考問題

活動3:組內篩選出學生問題中的難點,分組板書到黑板上,學生先講解,學生講解不了的,教師講解完成。

六、探究提升

活動4:學生運用所學方法完成《清平樂》的鑑賞,教師適當點撥。

清平樂

李清照

年年雪裏,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問:這首詞處處跳動這詞人生活的脈搏。詞人對“賞梅”的感受因生活階段不同而不同,請結合具體表現詞人情感的詞語,說明詞人寫了哪幾個階段的怎樣感受。

答案:寫了三個階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用一醉字形象生動地寫了詞人早年陶醉於賞梅的悠閒與快樂;“贏得滿衣清淚”,用一“淚”字寫出了詞人中年在賞梅時傷心流淚,表現了詞人內心哀婉幽怨;“故應難看梅花”用一“難看“則寫了詞人晚年沒有心思賞梅。更深刻地表達出及晚年因生活的淪落飄零造成的難言的悽苦和飽經磨難的憂鬱心情。

七、課後練習:完成本課《三維設計》的4、5、6題。

第二課時《聲聲慢》

一、導語

李清照在詞的藝術方面造詣極高,被稱爲婉約詞宗。她的藝術表現最爲集中的,當屬我們接下來要品味的這首詞——《聲聲慢》。萬樹的《詞律》對她這首詞評價道:"其用字奇橫而不妨音律,故卓絕千古"。

二、知識積累

活動1:教師抽查學生講解。

字詞釋義:

乍暖還寒:天氣忽然回暖,一會兒又寒冷起來。

降息:休息,調養。

憔悴損:枯萎凋謝。

有誰堪摘:有誰堪與共摘。

怎生得黑:如何能熬到天黑。

次第:光景,情形。

了得:包含得盡。

三、朗讀品味,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

2、再找個別同學朗讀。

3、教師範讀並指導。

指導:語速要緩慢,表情感的詞重音要讀出,斷句要注意,感情要帶出濃濃的愁緒。

4、全班齊讀。

1、本詞的情感基調是什麼?《聲聲慢》中的愁和《醉花陰》的愁是否一致?爲什麼。

明確:愁。

《醉花陰》閨怨之愁——寂寞之意,憂鬱之情

《聲聲慢》家國之愁——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

2、詞的上下闕分別寫了什麼內容?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明確:

上闋主要描繪了清冷孤寂之景,表達了作者孤獨的情感;

下闋主要描寫了白晝盼天黑時的殘花梧桐細雨的深秋景緻,表達了作者無窮無盡的悲愁。

四、研讀課文,學習鑑賞

活動2:學生分組討論、展示,教師補充完善。

(一)意象意境,品讀情感:

1、爲了抒“情”(愁),詞人藉助哪些“景物”(意象)呢?

明確:

淡酒——借酒澆愁

晚風——秋風蕭瑟

過雁——北雁南飛,思鄉

黃花——容顏憔悴

梧桐——喪偶意象

細雨——與相思愁思有關

(二)知人論世,品讀情感:

2、《聲聲慢》中的愁和《醉花陰》的愁是否一致?爲什麼。

明確:

《醉花陰》閨怨之愁——寂寞之意,憂鬱之情

《聲聲慢》家國之愁——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

教師補充:

李清照大事記:

1103-1126年:與趙明誠結婚,婚後融洽歡娛,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研究,度過了這生中最安寧、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敗透頂,金兵入侵,圍困京師。

1127年:金滅北宋,二人所存的十餘屋金石書畫在戰火中焚爲灰燼。

1129年:趙明誠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終年49歲,李清照時年46歲。

1130年:李清照爲趙明誠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黃岩、溫州之間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會稽,又逢盜賊,重病纏身,幾欲喪命。

1132年夏:再嫁張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訴訟,與張汝舟離婚。被判刑兩年。

1134年:整理完成趙明誠遺著《金石錄》。

1151-1156年:李清照沒有子嗣,悽然一身,悲苦地離開人世。無人知道死於何時,葬於何處。

教師總結: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務必要注重知人論世。

(三)抓關鍵詞句,品讀情感:

3、“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都是表現詞人內心的愁苦,但各有側重,您認爲三句的側重點分別是什麼?

明確:

第一句從神態入筆,寫內心之空虛;第二句從環境上着筆,寫環境之冷清;第三句從心境落筆,寫內心之悽愴。

教師補充分析:

後人評價,“首句連下十四個疊詞,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盤也。”那我們也來品一下這首句十四字的妙處。

①就三句本身含義看,一寫舉動,“尋尋覓覓”,作者飄泊異地,前途渺茫,孤立無援。一寫環境,“冷冷清清”,丈夫離世,生活無助,度日如年。一寫心情,人已黃昏,身體衰弱,內心悽苦。由外而內,由淺入深,三者互爲因果,層層推進,爲全詞奠定了淒涼、悲慘的情感基調。由此可見,開頭三句是全詞的總綱。

②從疊字本身的作用看,同字重疊,迴環往復,感情由弱到強不斷加劇。冷、清、悽、慘、戚都是形容悲涼心理的,反覆疊加,大大強化了詞人心情痛苦的程度。總之,疊字能有層次、有深度地增加了感情的表現力。

③從音律角度看,十四個字平起仄落,節奏由徐而促,由疏而密,大大加強了詞的韻律感。

教師總結:疊字運用的表達效果,一是加強詩詞內容的迴環往復,增強情感表現力。二是加強詩詞音韻效果。加強節奏感。

五、我的思考問題:

活動3:組內篩選出學生問題中的難點,分組板書到黑板上,學生先講解,學生講解不了的,教師講解完成。

六、探究提升

活動4:學生運用所學方法完成《清平樂》的鑑賞,教師適當點撥。

我們共同學習了李清照的兩首詞作。它們如同清泉,滌盪着我們的靈魂,讓我們如許澄澈清明,爲此,我們爲她賦得一首詩或詞表達我對這位卓然千古的才女的敬意。

自是花中第一流,

怎奈愁情恨悠悠。

漱玉飄香天地間,

獨領風騷萬古流。

小結:“一般愁字別樣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爲一個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爲一個詩人,她又何其偉大。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便工”,苦難不停地擦試着李清照的藝術靈魂,這些經歷像重物一樣壓在她生命的彈簧上,但它們不能壓垮李清照,相反,苦難越重,藝術的靈魂飛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這樣評價李清照:一代詞人有舊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轟烈,傳誦千古是著書。

七、課後練習:

完成本課《三維設計》和《學案》全部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