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學語文主題學習羣文閱讀教學模式論文

摘 要:語文的學習離不開閱讀,提高閱讀能力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途徑,爲了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章鑑賞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握好閱讀訓練的質量,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整體語文水平,羣文閱讀的模式更能促進閱讀的學習,所以本文將針對中學語文主題學習羣文閱讀教學模式進行簡單的分析,以此來爲教學提高方向。

淺析中學語文主題學習羣文閱讀教學模式論文

關鍵詞:中學語文;主題學習;羣文閱讀;教學

一、明確羣文閱讀的教學特點 所謂羣文閱讀,是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將一組文章以某種特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發表自己的思想和見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所選取的一組文章,一般都是以一個或者多個議題爲中心,並在閱讀教學中緊緊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思考,最終形成一致的意見。羣文閱讀教學法打破了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以學生爲主體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文章進行分析,在教學中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同學之間積極的交流,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引,羣文閱讀教學法既拓展了學生的閱讀思維,又使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羣文閱讀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選文具有多向性。從定義上我們可以看出,羣文閱讀的選文具有多向性。即教師在選文的過程中,是以一個或者多個議題爲中心,選擇一組文章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而教師在選文確定主題的過程中,一般都比較重視文章內容以及中心思想、文化內涵以及表達方式等各方面的因素,並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總結文章之間的關聯性,整合文章的中心思想。

2、選題具有開放性。羣文閱讀之所以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其所選議題的開放性和可討論性。在羣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圍繞議題進行討論,在開放性的討論過程中,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語文閱讀思維能力的發展。

3、重視最終共識的達成。從羣文閱讀選題的開放性就可以推斷出,在羣文閱讀的過程中,所選的議題並沒有最終的標準答案。羣文閱讀最終的結果在於教師和學生之間通過溝通和交流,達成最終的共識。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觀點和見解的機會,而最終的共識,則是將所有人的思想觀點總結出來,形成一個共同的結論。

二、重視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

目前,初中語文課堂大都還是處於“單篇內容分析式”教學,幾堂課下來就圍繞一篇文章研究,從字詞到句段,再到謀篇直至中心思想。外加在課中還有老師“炮轟”似的問題,弄得學生“人心惶惶”,不得安寧。常常一堂課下來,老師教得“苟延殘喘”,學生學得“人仰馬翻”。即使這樣,老師還是“窮追不捨”,並美其名曰:趁熱打鐵,即課後要佈置閱讀訓練題以及小練筆等一系列閱讀作業。久而久之,學生望而生畏,不喜歡閱讀,沒有閱讀的習慣,這太正常了。所以,反觀我們自己的教學經歷,學生的這些壞習慣,其實是我們自己“灌”(慣)的。

而“羣文閱讀”則打破了單篇分析式教學,從而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發生改變。在羣文課堂上,教師對學生沒有過高要求,沒有太多複雜問題,學生只是靜靜閱讀,對自己的閱讀感受和疑惑做批註,而教師則是巡視、指導、輔助、傾聽,並和學生一起閱讀,而後師生圍繞“議題”集體構建,達成共識。一堂課下來,學生大部分時間沉浸在閱讀當中,沒有“外因”的干擾,如此輕鬆的閱讀課堂,學生怎能沒有興趣?學生怎能不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

初中語文羣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起着引導者的作用,是課堂閱讀教學的實際組織者,能夠促進學生進行羣文閱讀,同時也是和學生彼此進行溝通的對話者之一。雖然教師的作用是不可以替代的,但是羣文閱讀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這是不能夠忽視的事實。在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主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適當的啓發與引導,但是不應該越俎代庖,大包大攬的將一切文章中所出現的問題都講解、解決,這樣不利於學生自主思考思想的培養。只有適當的引導學生,讓學生本身掌握了閱讀方法以及技巧,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真正的培養出學生閱讀的愛好與興趣。

四、重視專題自主拓展閱讀的培養,豐富閱讀方式

在初中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對學生專題自主拓展閱讀意識的培養。在自主拓展閱讀中,學生自己選擇閱讀的“權利”大了,“權利”大了往往興趣也就高了;人常常是會做的事、能做好的事更樂意去做,閱讀也是這樣。學生可以就諸如“感受真、善、美”、“走近名人”、“詩詞欣賞”、“秦風漢韻”、“雜文縱橫”等大專題及“走近魯迅”、“感恩父母”等小專題進行系統的拓展閱讀。

由於專題自主拓展閱讀是課內外相結合,自主閱讀與合作交流相結合,有收集、交流、研討推薦等環節,包括了從課本到網絡、從文本的比較到點評分析的比較、從師生比較到對照名家點評等豐富廣闊的閱讀方式和領域。學習形式較之單一的課堂接受學習有趣而高效的讓學生有了自我展示的機會,交流推薦中他們能夠體會到成功展示自己閱讀體會的快樂,其閱讀的興趣會大大提高。不僅是課外閱讀的興趣提高了,自己走進書裏了,就會感到讀書的樂趣,有了內驅力,學生對整個語文學科的興趣也大大提高了。

長此以往,課堂交流或是平時交流中、討論問題或作文、隨筆時他們的知識面就會比較廣,顯露出一定的深度和獨見性、較成熟的思想觀點,展示着較成熟的語言色彩,思路清晰、表述準確到位的特點。

參考文獻: [1]李浩.羣文閱讀對於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推動作用[J].語文教育,2013(04).

[2]張鳳梅.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