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參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論文

學生是具體的、活生生的、有豐富個性的、不斷髮展的主體,因此,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爲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爲本。我嘗試建立的“自主參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是指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參與中學會知識、發展智能、完善人格。

自主參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論文

一、模式產生的背景

我近幾年來聽了大量的語文課,發現比較成功的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學生的參與率高、參與度深、參與面廣。但是這樣的課畢竟是少數。

對此現象,我進行了認真的反思:近幾年來,小學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情況有所改善,究其原因是教師在課堂上加大了語言文字訓練的份量,即教師的訓練意識在增強。但是語文教學中的“三個爲主”原則(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還得不到充分貫徹,課堂上訓練的全過程是由教師控制的,理解教師爲主導是重“主”而不重“導”,教學過程大多是學生的被動參與,被動接受的過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事實上,很多語文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總是站在“教”這個角度去設計每一個環節,試圖用自己的教去代替學生的學,應付學生的考,而不置換一下角色,當作學生想一想:這篇課文我要學什麼?怎樣學?如何學得更快?……忽略學生的自主參與,一味加大課堂上的訓練量,將課文拆成零散的部件,不加品味地讀、填、問、抄、背,其實是變相的填鴨式教學,是教師的急功近利行爲。鑑於此,着眼於學生的身心、智能的健康發展和個人教學風格的形成,我嘗試建立了“自主參與”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

二、模式的指導思想

模式的指導思想簡言之就是:讓學生在參與中生動活潑地發展,在發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人人都有參與和發展的機會。

1.在參與中獲得知識。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兒童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應該是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放手讓學生參與動手、動口、動腦,完善他們的語文基礎知識結構。通過讀,能背誦課文,積累語言材料;通過思,能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品味文章的思想內涵;通過記,能消化吸收課文中的字、詞、句、段、篇等知識要素。

2.在參與中發展智能。語文教學過程,應成爲學生獲得充分發展的過程。也就是說,我的教學模式不僅要講授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3.在參與中完善人格。參與是一個人生存的一種基本能力。“課堂教學對參與者具有個體生命價值。”(引自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的確,對小學生進行長期的、正確的參與行爲訓練,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而且對他們將來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態度、道德情感、社會責任感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參與作爲一種行爲方式,存在於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參與作爲一種人格品質,完善於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因此,參與過程本身就包含着一系列良好行爲習慣培養的要求。我的教學模式意圖使學生在自主參與的同時,學會知識、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生存,最終能主動發展。

三、模式的基本特徵

“自主參與”閱讀教學模式的理論基點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模式的構建不單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更從學生的認知心理出發,同時還要體現模式比較鮮明的個性特徵。基於以上觀點,我將模式的基本特徵用下圖來表示:

教師活動特徵:導入激趣—導讀提示—導引點撥—導情設境—導標反饋—導練拓展

學生參與特徵:喚起參與—自讀質疑—精讀評議—披文入情—自我小結—舉一反三

認知動態過程:認知準備—整體感知—深入理解—情感內化—理性加工—鞏固運用

當然,這模式的上述特徵只反映教學中各環節的基本關係,具體到每一篇課文或每一節課是因人而異、因文而異、因時而異的,可作適當的調整。

四、模式的'操作程序

1.導入激趣。語文課的課前導入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形象、多樣、新穎、簡潔,主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驅動學生的學習需要。這一環節的操作要求:教師要善於運用電教媒體、實物、掛圖、範讀、遊戲等手段,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喚起學生參與的慾望,引起學生參與的興趣,產生良好的教學心態和學習心態,心理準備充分,做到“課伊始,趣亦生”。如執教《林海》一課前,我將《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的投影片和《林海》一文的投影片重新組合成連續抽動片出示給學生看,讓學生既獲得了視覺上的滿足感,又感性地認識了興安嶺“嶺多、林廣、花豔”的特點。

2.導讀提示。這一環節的操作要求:在整體上讓學生初步感知全文,瞭解課文內容,引導、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提高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的導讀提示非常明確: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不知道什麼?還想知道什麼?如在教學《趵突泉》一課時,我的學生回答了:①我知道了大泉純潔、活潑、鮮明,小泉多而且比大泉有趣;②我不知道課文爲什麼說“只有自然纔有這樣的力量”。③我還想知道這大泉爲什麼叫“趵突泉”。……這些問題有的是重點,有的是難點,有的學生可以自行解決,有的則成爲老師講授新知的切入點。此環節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生,人人都有參與的機會,使學生沉浸於主動探求新知的愉悅之中。

3.導引點撥。這一環節的操作要求:教師要善於抓住機會,先精心設問,讓學生“碰壁”、“遇險”;接着組織課中評議,並適時點撥;再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讀中理解,理解再讀,品評課文的語言美、結構美、思想美,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主動積累,運用語言。如教學《我的戰友邱少雲》一文時,我挑選了學生自提的一個問題設疑:爲什麼把邱少雲比作千斤巨石?在評議中,有的說:“巨石太重不動,邱少雲還在火堆裏一動也不動。”有的說:“石頭本身是不會發出聲音的,邱少雲也沒發出一聲呻吟。”更有一個同學說:“巨石是燒不化的,邱少雲也是燒不化的。”這個同學的發言立即遭到其他同學的反駁,認爲邱少雲在烈火中肯定會被燒化。一陣深思之後,我發話了:“邱少雲的身體是會被火燒化的,但是他的什麼不會燒化呢?”“精神。”有一位同學很快領悟到了,令其他同學恍然大悟。

4.導情設境。這一環節的操作要求:教師要進入課文角色,創設情境,帶着學生一起去體驗文章所表達的感情,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這種感情內化爲自己的情感因素。如在教《凡卡》一文讀到“過了一個鐘頭,他懷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這句時,我創設了一個想象情境,讓學生遐想凡卡甜蜜的希望實現了的情景,再把學生拉回現實中來,讓學生在這希望與現實的巨大反差中體驗作者同情凡卡的悲慘命運,憎恨當時的黑暗社會的感情,並引導學生將其內化爲“愛憎分明”的情感因素。

5.導標反饋。這一環節的操作要求:教師要依據課前的既定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理性加工,自我小結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和所用的學法,並將結果反饋給老師,培養學生學習新知的能力。如在學習《泊船瓜洲》一詩後,我引導學生逐步小結出學習古詩的方法:抓字眼—解詩題;想意境—明詩意;反覆讀—悟詩情。

6.導練拓展。這一環節的操作要求:教師要依據目標設計有層次、多形式的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舉一反三,順向遷移。如教完《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後,我讓優生全文仿寫,中等生和後進生進行段落仿寫,結果人人都能完成當堂練習的任務,我也能當堂評價。課後,我還佈置學生去圖書室查閱有關小興安嶺的書籍,更多地瞭解小興安嶺。

通過幾年來的實踐,我的課堂教學水平、教學效益都在不斷提高。學生也特喜歡聽我的語文課,學習語文的能力提高很快。我執教的十多節省、市、鎮級公開課深受同行的讚譽,所擔任班級的語文成績更是名列全鎮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