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在小學古詩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摘 要: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有助於體會古詩的意境;有助於品詞析句,體味古詩的語言美;有利於體會古詩的情感美;有助於啓發想象,運用語言表達美,可以有效提高古詩教學的效果.

多媒體在小學古詩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關鍵詞:多媒體論文

一、巧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由於古詩是古人創作的,它用的是古漢語,節奏強、跳躍大、文言語多、意義濃縮性大,不像現代的兒歌能一讀就懂。有的學生見到古詩就很茫然,對古詩望而生畏,還沒學首先就有了畏懼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巧妙地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畏難情緒。

我在教學《飲湖上初晴後雨》時,首先利用多媒體在屏幕上播放動畫:詩人在西湖遊宴,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閃爍着粼粼的金光,十分美麗。後來天空下起了雨,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羣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看到這樣的美景,詩人的腦海裏出現了一位非常美麗的女子。學生看了課件的展示後明白了,在善於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不論西湖是晴還是雨,其姿態都是非常美好奇妙的,令人心馳神往。我相機在旁邊說道:“畫中的`女子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也叫西子。西湖由於其景色秀美,詩人把她比作西子。從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詩人爲它所傾倒,不知他們寫下了多少的名篇佳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讚美西湖的詩句,好不好啊?”學生爲這美麗的景色所陶醉,不禁齊答道:“好!”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起來了。通過這樣的情景創設,不僅使學生先前的畏難情緒一掃而光,又爲後面課文的學習作了有效的鋪墊。

二、巧用多媒體指導朗讀,深入挖掘古詩的思想感情

教學實踐證明,多媒體技術中聲音與圖像的合理運用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能使學生通過朗讀,展開想象,揣摩詩人滲透在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

在指導朗讀《望廬山瀑布》時,我先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象讓學生初步感知,緊接着再播放抑揚頓挫的朗讀錄音,爲學生做朗讀示範。第一句“日照香爐生紫煙”,寫香爐峯的煙霧不斷地慢慢向上升騰,因此“生”字要讀得重而緩。第二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這裏的一個“掛”字,化動爲靜,突現了遠望中瀑布的靜態感,因此要重讀。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詩人通過“飛流”“直下”兩個極有氣勢的動詞和“三千尺”這個富於誇張的數量詞,把瀑流之湍急、衝力之猛烈、聲勢之宏大,展現於讀者眼前,因此要讀得強勁而響亮。第四句中“疑”是詩人大膽而新奇的想象,詩人巧借銀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飛動的氣勢,此處的“疑”字分外傳神,它既真切地傳達了詩人仰觀飛瀑時一剎那間的心靈感受,又符合瀑布高接雲大的實際,應該重讀,以突出詩人對大自然的讚歎。在我的講解和多媒體朗讀的示範下,學生很快掌握了讀的技巧,再讓他們跟錄音試着讀,學生很快就讀了詩的韻味,讀出了詩的抑揚頓挫,體會到了詩人昂揚激進的思想和他對祖國錦繡山河的熱愛,同時也受到了美的薰陶。

人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反覆的誦讀中,學生對詩的含義會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會。而合理巧妙地運用多媒體,則能有效地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熟讀成誦。

三、巧用多媒體幫助理解,體會古詩語言美

古詩語言凝鍊,意境優美,思想深刻,讀起來琅琅上口,充分體現了文章的語言美。但小學生閱歷淺,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對於一些精練、濃縮度很大的詞語,一時難以理解,感悟不到作者用詞的精準,這就需要我們藉助多媒體課件製作的音頻、視頻兼備的畫面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些難懂的詞句。在教學《詠柳》時,我製作了直觀具體的多媒體課件,爲學生展現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詩中的“碧玉”“妝成”“一樹高”“綠絲絛”“裁”等詞語,學生難以理解、把握。如果不疏通這些障礙,學生就無法領略到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學生觀賞屏幕上的畫面,感受春風吹拂中柳樹的色彩美和形態美,獲得整體印象;對於“碧玉”“綠絲絛”,讓他們觀察柳樹的嫩綠枝葉的特寫鏡頭,體會詩人比喻的準確;對於“妝成”“一樹高”,則把鏡頭推遠,再現柳樹的整體形象,感悟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同時學生也能真切感受蘊涵在字裏行間作者對春的熱愛之情。這樣的教學,多媒體課件充當了激活思維、錘鍊語言的橋樑。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通過相互交流體會到了古詩的語言美。

在小學語文教學任務中,古詩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需要我們以認真、理性、嚴謹、熱情的態度來面對她。在古詩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讓生學得興趣盎然,學得紮實有效,更能使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