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論文

 關於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論文

關於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論文

【內容摘要】 爲了符合信息時代新形勢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迫切需要,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

實施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的素質教育,關鍵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校現有的教學方式比較適應以紙張爲載體的印刷時代,當紙張載體向網絡載體發展時,網絡成了人們信息獲取、傳輸、存儲和處理的重要工具,仍沿用傳統的、一成不變的教與學方式,必將桎枯我們的教育事業。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學過程中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的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改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 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多媒體網絡技術 學生

現代化的教育,離不開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而教育技術的現代化又有賴於現代教育媒體的運用。

我們如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使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能夠以和諧的狀態出現在課堂上,使信息技術和數學課程真正達到有機整合,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使形、聲、色渾然一體,創設生動、形象、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下面就此談談我的一些粗淺體會。

一、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人們對事物的選擇性態度,是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參加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

它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動力。”小學生大多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時間比較短,喜歡多變、寬鬆的教學環境。

靜態的文字、課本及教師的口語則滿足不了學生比較活躍的心理需求,他們在安靜的教室裏,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認爲老師是演員,自己是觀衆,是旁觀者。

因此,思想容易開小差,使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而多媒體計算機通過聲、像、動畫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其新穎性、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爲學生創設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教學環境,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使學生的大腦始終保持興奮狀態,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二、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助於突破學習的重點、難點

數學內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爲主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度的,對數學中比較抽象的內容,不少學生感到難以理解。

而事實上,無論一個老師是多麼善於表達、比畫,也難以表現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識內容,而這些內容又往往是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多媒體教學中的過程再現等操作,便可以輕鬆解決問題,使教學內容變靜態爲動態,化抽象爲具體,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發揮多媒體的材料處理功能

在數學教學中,爲貼近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繫,經常將學生生活中的材料和他們身邊的事物引入課堂中。

很多時候,如果直接將客觀事物擺在學生面前,雖然做到了教學的直觀,但不利於教學的展開——因爲數學知識是抽象的,現實生活並不等於數學。

因此,我們在教學中需要對學習材料進行數學化處理,這樣才能更好地促使學生建構科學的數學概念。

如在小學數學中教學角、直線、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知識,由於這些圖形在實際生活中並不獨立存在,而是物體的一部分,學生無法真正感受它(例如教師發給學生一張長方形的紙,實際上學生拿到的'是一個“長方體”),這樣就不利於學生科學概念的形成。

這時就可以發揮多媒體的材料處理功能。

教學時,在屏幕上展示一些側面是長方形的物體,並告訴學生這些物體的側面都是長方形,接着運用多媒體的“擦除”功能,將每個物體保留一個側面,其餘各側面的邊線、顏色、圖案都擦去。

這樣,“長方形”的表象就很好地建立在學生的頭腦裏了,讓學生科學地掌握了“長方形”的數學概念。

又如,在《圓的畫法》的教學中,可先讓學生觀察一條線段繞一個端點(定點)順時針旋轉,直至另一端點掃出一個圓,讓學生初步感知圓的形成過程。

接下來,將畫圓的步驟分解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獲得畫圓的完整信息。

這樣,學生就會牢牢記住畫圓的每一個步驟和要領。

藉助多媒體還能將那些看似靜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動起來,從而使學生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繫,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發揮多媒體的演示功能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用得更多的是它的演示功能。

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在課件中先出示了三次分蘋果圖:第一次出示4個蘋果,然後應用課件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問每份有幾個?第二次出示 2個蘋果,然後應用課件把2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問每份有幾個?第三次出示1個蘋果,然後應用課件把1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問每份有幾個?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用課件演示結果。

通過這三個問題,學生知道了分數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實際中產生的,同時理解了分數的意義,積累了分數的數感。

再如在學生學習了求圖形的周長後,教師出示如下圖所示的操場平面示意圖。

教學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這個圖形的周長是指哪裏,然後讓同桌之間用手比劃一下,接着請學生說一說這個圖形的周長包括哪些線條,最後再用多媒體演示一下這個圖形的周長——在課件中利用“擦除”效果,用紅粗線繞操場周圍“跑”一圈。

多媒體的演示在此用來突出顯示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加深對“周長”的理解。

 五、發揮網絡的教學功能

信息技術不僅爲教師教學提供演示性支持,更重要的是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直接支持。

上網學習正在成爲學生課外和課內學習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

如教學《幾何形體的體積計算》一課,一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在學習完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的體積後,想要知道球體等其他形體的體積是怎麼計算的。

這是教師在課堂上一時半刻無法解決的問題。

這時教師就可鼓勵這些學生課外上網查找這方面的知識。

這樣教學,不僅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慾望,而且久而久之,上網學習會成爲學生主動的選擇,從而使他們的學習空間得到拓展、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當兒童跨進校門以後,不要把他的思維套進黑板和識字的框框裏,不要讓教育的“四牆”把他跟氣象萬千的世界隔絕開來,因爲在世界的奧祕中,包含着思維和創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六、發揮多媒體的反饋評價功能

教學活動是一種複雜的信息交流活動,通過反饋信息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任務的某些重要部分,突出矛盾,有利於學習難點的解決。

而且,反饋越及時越有利於學習。

然而,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難以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及時的評價。

運用多媒體能夠對學生的學習及時進行反饋評價。

如在課件製作時,應用交互中的 “判斷”功能,當學生回答的結果符合題意時,屏幕上就出現一隻鼓掌的小動物,同時播放一至五秒鐘的掌聲;當學生回答的結果不符合題意時,屏幕上就出現一位擦眼淚的小朋友。

這種新的評價方式,能調節課堂氣氛,促使學生愉快學習。

實踐證明: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比不了解積極性要高。

通過反饋,他們既看到自己的進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他們自我激勵,獲得“獨立發現的愉快體驗”,從而不斷提高內驅力。

總之,多媒體技術應用於教學,再爲教學提供更多的方便的同時,也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師應成爲研究者,成爲“專家型”的媒體使用者,才能更好地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擴充新的教學經驗。

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終身不斷地爲自己“充電”,充分了解現代化技術中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充分發揮多媒體的特殊功能和藝術魅力,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