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優秀教學反思

上星期,學校組織我們到濰坊參加山東省小學數學優質課評選的聽課活動。我有幸聽了三天課,感受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上課的老師都激情洋溢,全身心投入,巧妙處理各個教學環節,使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以下是自己的體會。

數學優秀教學反思

一 、倡導自主探究,提高學習興趣

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充分調動學生的手、口、腦等多種感官參與數學學習活動,親身感知,體驗豐富的數學知識。孫英老師在和孩子們一起做平移遊戲時,向左平移兩步,其中一生先向左轉,再移動兩步,“爲什麼不對?”,一個學生回答“應該像螃蟹那樣移動”。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了對平移的認識,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平移,學生對這個概念有了自身的體驗和認識,這樣的認識是深刻的。蔡曉麗老師上的《折線統計圖>>,學生根據以往的經驗,自己用條形統計圖統計表統計海豚三天內體溫變化情況,沒有畫完,發現速度太慢,於是老師引導啓發學生如何由繁變簡,自己動手,製作更簡單明瞭的統計圖,學生的創造力得到了開發,他們自己研究創造出了接近完美的折線統計圖,老師完全成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是真正學習的主體,並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創造的快樂。這也需要老師有足夠的耐心,能沉住氣,絕對不包辦代替,學生動手體驗,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不再只是一個個被添加的容器,而是一支支可點燃的火把。學生由課堂上的旁觀者真正變成了一個參與者。

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生動形象是多媒體信息教學特有的優勢,在展示多姿多彩的圖形時,傳統教學中的黑板無論如何也無法突破平面的限制,表現出立體的結構。而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容易地通過三維動畫表現空間 的幾何構成,以直觀、形象的特點,生動地顯示各種圖形的變化,使學生眼隨圖動、心隨圖思,積極參與到對每一種圖表的分析與思考上來。高翔老師在教學《三角形面積公式》時,多媒體演示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完全相等的三角形,通過切割、旋轉,平移,最後完全重合,很直觀地看出他們之間的關係,這也充分體現了現代的教學手段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孫英老師的《平移和旋轉》,老師帶學生到遊樂園,只見大門拉開,風扇轉動,傳送帶動起來,電梯的升降,汽車的奔跑,起降架自動升降……,在學生面前展開了一個動態的立體的世界,學生自然興奮。對平移和旋轉現象有了直觀的認識和理解。自己在教學這樣的內容時,深感教具學具的缺乏,如果有了動態的.演示,效果就會好多了。

三、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說”起來

教學中重視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與互動,教學也從重結果轉變爲重過程。在這個過程中, “說”顯得尤爲重要。陳興遠老師的《2、3、5的倍數》,學生在積極探索發現出了2、3、5倍數的特徵後,還不滿足,又啓發學生溯本求源,提出了爲什麼2和5的倍數只看個位,而3的倍數要看所有位數的和呢?這個問題一出來,很多從教多年的數學老師都說沒有考慮過,學生的探索慾望充分調動起來了,而這麼一個看似很深奧的數學推理題,竟然學生自己找到了答案,並且表達非常準確。由此看來,學生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只要給學生一個機會,他會還老師一個驚喜。

四、數學源於生活,體現於生活

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來自生活。李慶海老師上的《可能性》,就從最常見的名片入手,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顏色,屬相,性別),分成了三個大組,通過統計數字進行可能性的猜測,又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洗牌,摸牌驗證猜測的準確性。老師也完全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在學中玩、玩中學,這些貼近生活的知識中,滲透“猜測,驗證”的數學思想,學生聽起來親近,求知慾就強,要突破的願望就強,也體現出教學面向學生,面向生活,反映現實生活。

總之,通過聽課,使我接觸到新的數學教學理念,“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我將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爭取做一名創新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