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觀天》教案與教學反思

科目:語文

《坐井觀天》教案與教學反思

年級:二年級

教學時間一課時

學習者分析: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只能讀到表面內容。要引導他們理解此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青蛙整天坐在井裏,只能看到眼前。

2、發揮想象,認識到青蛙的錯誤。

二、過程與方法

1、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 精讀課文,引導釋疑。

三、知識與技能

1、 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大話”。

2、 帶問題讀,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難點

1、 讀懂課文,理解內容。

2、 理解寓意。

教學資源

教學軟件、頭飾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讀讀課文,質疑問難

自讀課文,勾畫出不懂的問題和弄不明白的詞語,提出解決。

教學活動2

精讀課文,引導釋疑

1、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大話”。

2、聯繫句子和上下文、放課件理解“無邊無際”。

3、用“無邊無際”練習說話。

4、指名讀第三次對話,理解青蛙和小鳥的笑有什麼不同。

5、比較句子。

教學活動3

帶問題讀,理解寓意

1、它倆誰說得對?替它倆找找原因,引出寓意。

2、結合自身談想法,進一步受到教育。

教學活動4

品讀課文,角色體驗

1、同桌分角色朗讀,爭論天有多大。

2、指名錶演。

教學活動5

展開想象,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

把你想到的說出來或畫出來。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還體會到要有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我組織孩子們分組進行練習,但我發現孩子們練習時,往往就練習喜歡的角色,所接受的訓練是單一的;還有的孩子,因爲怕讀不好角色,就單挑旁白來讀。積極的孩子,朗讀水平較好的孩子就“走進”角色,朗讀水平較弱的就“永遠”旁白,這樣會造成惡性循環,不利於孩子的`發展。我就創設情景,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要求孩子再研究時進行多次的練習,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複,要輪換角色。這樣利於孩子們整體綜合發展。

寓言故事的教學,到最後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成語的意思。我在教學寓意這一部分時,是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切合學生生活實際來引入的,而不是純粹的說教。“如果有人說你是坐井觀天,你明白他在說你什麼嗎?你想對坐井觀天的人說些什麼?”或者讓學生出點子幫助小青蛙:“你們願意像小青蛙一樣什麼都不知道嗎?你們能出出點子讓小青蛙也能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嗎?”這樣就更能從學生的角度悟出寓言中的道理了,並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過程與方法的訓練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