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這節課總的設想是讀中悟,品語言,明道理。

寓言《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一)複述故事,提煉內容。

上課之初,師生一起回憶故事內容,便於在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更好的爲閱讀積累做準備。

(二)以疑引讀,思後促讀。

對文中不理解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有重點,有目的地去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可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釋疑,點燃思維火化。讓學生聯繫實際,理解“大話”的意思,幫助學生讀出青蛙不相信的語氣。聯繫上下文,找小鳥說的話,“飛了一百多裏,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理解“無邊無際”就是“非常大,大得沒有邊際”,並拓展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可以說無邊無際,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學生通過質疑引讀,在思考後自己解開了疑問,思維得到了鍛鍊,讀出了不同的層次。

(三)讀後悟理,角色體驗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實現,關鍵在於寓意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還是老師給學生的。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完成這一目標時,我着重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1、抓青蛙說的“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擡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擡頭”藉助青蛙在井底的軟件,讓學生邊讀邊思:青蛙爲什麼會錯?得出結論:高高的.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他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導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錯了。

2、抓青蛙的神態和表情。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爲正確。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爲是也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

3、通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學到的道理指導今後的學習生活。

4、角色體驗,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訓練學生感情朗讀,以致達到表演讀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