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範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範文

小學教學改革實施方案1

課堂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戰場,是落實以學生髮展爲本,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促進教師發展、引導學生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最根本途徑。爲了貫徹落實縣局構建“快樂課堂”的“雙自六環節”課堂模式的實施,紮實推進我校課堂教學改革,有效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構建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爲基本學習方式的高效率課堂教學模式,引導教師將課改的先進理念轉化爲課堂教學改革行爲,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學校辦學水平,特制訂本方案。

一、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兩年多來,我校按照中心校倡導的課堂新模式,嘗試體驗,實踐反思。教師們有了全新的教育理念、育人觀,課堂上也試着摒棄傳統的填鴨式的滿堂灌,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角了,學生逐漸活躍起來,思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縱觀我校的課堂教學不難發現,教師的課堂教學暗含表面的繁榮,實質無物的隱憂:對課堂教學改革認識上有偏差,過分強調教師的作用,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講得還是多,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重視知識的傳授,對情感、態度、價值觀關注不夠;合作學習形式化,沒有實效,假問題、無效問題時常出現等等。忽視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作業量過大,過多的佔用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因此,我校必須要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從學校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從教師和學生的實際出發,以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爲主要研究形式,探索出一條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促進師生髮展的課堂教學改革之路。

二、基本理念

1、構建“先學後教,合作探究,當堂訓練”輕負高效型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2、教師的“教”爲學生的“學”服務,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3、要使課程適應學生的學習,讓課堂適應每個學生的發展。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參加教學活動的機會,尤其要更多地創造機會讓低層次的學生參加活動。

4、授課必須體現精講精練,對於難懂的,教師要啓發,適當點撥,指點迷津。一堂課學生直接使用的時間不少於20分鐘,教師要把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使學生充分地自讀、自解、練習、糾錯、思考等,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和積極性。

三、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

總目標:課堂中真正以學生爲主體,有效落實三維目標,要做到一個信任、兩個提高:相信每一個孩子內在的潛力,給每個孩子創造一個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提高孩子的思維、提高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促進每個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快樂。

教師目標:加強科研意識,提高理論素要,提高備課能力,在不斷實踐和反思中改進自己的教師方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學生目標:明確學習目的,是課堂中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善於合作,有獨立學習的能力,積極思考問題,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能力有所提高,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成效目標: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整體素質有所提高,探索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師生愉悅。

四、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

爲了使教師能輕鬆積極研究教學,提高教學水平,我校將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依據課改的總目標,杜絕搞形式主義,找出制約教學效果的因素,制定出可行的教師評價標準,本着解決身邊小問題、促進教師快速提高的原則,學校確立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如下:

1、倡導教師做“三能、三會”教師,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三能即:教師有獨立研究教材的能力、教師有獨立分析學情的能力、教師有獨立設計教學預設和駕馭課堂的能力。

三會即:課前教師會研究、課上教師會引導、課後教師會反思。

2、構建“六步教學法”的課堂教學模式:

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我們按照學科、年級的不同構建了兩個課堂教學模式,初步先全力構建完善語文、數學課堂新模式,在此帶動下,使所有學科全面鋪開,逐步使課改均衡、協調發展。

三至六年級:獨立預習——合作交流——彙報展示——點撥釋疑——拓展應用——檢測提升。

(三至六年級學生已具備獨立學習的能力,每天放學前老師佈置預習目標,並作簡單要求,學生在家進行課前獨立預習,蒐集相關資料或記錄下自己的疑問。)

一、二年級:指導預習——提問質疑——合作交流——彙報展示——相機引導——當堂檢測。

(一、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小,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弱,需要教師及時有效地引導。)

五、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獨立預習——合作交流——彙報展示——點撥釋疑——拓展應用——檢測提升。

模式語文科詮釋:

獨立預習:是課前學生依據課後題或老師佈置的預習目標對課文的自學和初步瞭解,以及教師對課文的教學思路設計。

每課授課前,佈置學生獨立預習課文,包括查找有關資料和相關信息,通過查字典掌握文中生字、生詞,初步瞭解課文大意並提出自己的困惑,一併記錄在課前預習本上。教師利用集體辦公時間,對新授內容進行同級交流,設計出科學的教學思路,提出預設性問題。

合作交流:是指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先將自己預習本上的內容進行交流學習,質疑解疑,並結合老師的預設問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學習,本環節突出讓學生人人發言,各抒己見,讀中感悟。

彙報展示:各小組彙報本組的交流結果,從讀中展示自己對文本的領悟,小組間展開競爭,激發學習興趣。

點撥釋疑:對於學生出現偏差的結論或想不出結論的問題,老師要及時引導點撥。

拓展應用: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和特殊句式,進行仿寫練習,利用文中的空白點,進行想象寫話或續編故事,讓學生學以致用,有目的地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檢測提升:針對本課內容設計相關練習題,達到“堂堂清、人人清”。

新模式數學科詮釋:

獨立預習:是課前學生對新知識進行自學以及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

課前佈置學生獨立預習,收集相關信息並找出自己的困惑,記錄在預習本上。教師利用集體辦公時間對新授內容進行同級交流,設計出科學的教學思路,提出預設性問題。

合作交流: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將自己預習本上的內容進行交流學習,教師及時點評並歸納出本節教學重點,本環節設計在激發學生人人發言,積極展示自己收集的信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彙報展示:針對問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索學習,各小組彙報演示過程或推導過程,促進小組間互相借鑑,互相質疑,共同提高。

點撥釋疑:對於學生出現偏差的結論或想不出結論的問題,老師要及時引導點撥。

拓展應用:聯繫實際,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數學走進生活。

檢測提升:針對本節內容設計相關練習題,達到“堂堂清,人人清。”

六、實施策略

我校把教學課堂改革,作爲教學工作的重點,作爲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爲保證課堂教學改革的有效實施,我校計劃從建立、健全評價機制,完善制度,落實集體備課效益等方面進行改革。

1、健全課改機制學校成立課改領導小組,由秦淑霞校長爲課改組組長,由領導組其他成員及教研組長爲課改組成員,全面負責改革方案的實施。

2、落實集體備課效益改變以往坐班、坐點的集體辦公制度,真正促使教師在有效的辦公時間內,使教師的個案形成定案。每課授課前,教師利用辦公時間對新授內容進行同級交流,設計科學的教學思路,提出預設性的問題。教師務須積極參與備課,基本做到一課一案,一課一反思。

3、改變學習方式

(1)個體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

(2)接受式學習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

(3)課堂中學生座位編排可以呈多樣化,老師要在行動上把教師的講臺變爲學生的展示臺,要常走在學生中間關注、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拉近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4)倡導小組合作,具體安排:每個小組以6人左右爲宜,基本要優、良、中、差相結合,每個小組中男女生搭配要協調,學生性格要互補。要設立語、數小組長各1名,小組成員必須分工到位,要開創“人人都是班幹部,生生爭做學習星”的局面。小組裏要建立互助意識,小組間要打造競爭意識,任課教師要有針對性制定組內評價體系和組間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良性競爭的品格的形成,做到以學風導班風。

4、反思提升

學校每個階段要依據實施方案所制定的學習研討、實踐反思的情況進行全面的總結。課改工作中針對出現的種種問題及時反思總結,非常關鍵,前一階段的總結是後一階段工作調整提高的依據,使“推進活動”絲絲相扣,一環緊扣一環。

5、以制度促落實,以活動促發展

學校不定時進行片段聽課,把握課堂設計情況,嚴把教師講課時間不得超;備課檢查做到經常化,評價備課質量改進;積極開展課改教學活動,着重檢測學生素養能力,力求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6、完善評價機制

(1)能積極參與集體備課,並有自己獨到的處理方式,依據平時查看聽的情況及備課效果依次進行評價。

(2)根據課堂教學改革進展情況分科目、分年級聽課,由各教研組長組織本段教師,着重抓住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生成、學生的學習方式、參與狀態、目標達成等環節集體評議。

(3)以年級爲單位,每月評選出優質課案、論文、課改反思及隨筆等。

(4)初步對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有轉變行爲的,通過書面東西及教師參議評議打分。

(5)對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做的突出的教師,可在年終績效考覈、職稱評定、優秀教師評選中給予傾斜。

(6)對不積極參與課改的教師,將採取:“一談”(談話指出問題)、“二警”(提醒警告)措施,督促參與。

(7)所有評價類別分爲A、B、C三類,A類5分,B類3分、C類2分。凡參加縣級以上課改活動,得分依次爲6分、8分、10分。

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個動態的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實踐,不斷總結。在實施過程中,要結合學科實際,不唯模式,掌握好“效度”,真正做到實在、有效。總之,必須將課堂教學改革作爲一項長期任務來抓,切實向課堂教學改革要質量,要效益,求發展。

小學教學改革實施方案2

課程改革在不斷深入,而我校大部分教師還持敬而遠之的心態。爲使教師積極投身到課改工作中,成爲實踐新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制定本課改實施方案,引導教師進行有效地教學設計,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評價質量,使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一、課改目標

1、改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爲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跳出“學科本位”,站在學生生命整體生成的高度進行“綜合性教學”,真正爲了學生的發展,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都進入教師的“課程視野”和“資源意識”,教師要成爲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

3、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讓學生的生活世界成爲學習的有效背景。教學中,着眼於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建構、生成新知與能力,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4、教師教學行爲目標教師由“教教材”變爲“用教材教”,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學生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在課程中獲得有效的保障,通過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學習過程轉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

不再在課中“一講到底”或“以講爲主”,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努力讓學生體驗着學習知識,不再讓他們承受太多的“記憶之苦”。教學實現呈現方式、互動方式的變革,讓學生在活動化的課堂中學習。

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努力嘗試着讓他自主學習。在課內外教學中適時地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學習,並使之達到“有效性”的程度。能夠熟練地營造情景,引領學生積極探究學習。

學生完全成爲學習的主人。能夠完全熟練地通過機制運行,實現學生羣體協作下的自主學習。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做到通過創新性學習讓學生創造力得到充分的培育。

5、建立一種發展性的評價體系,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三、實施步驟

課程改革實驗分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

①組織教師學習新課改方案,領會課程改革精神,明確自己在課改實驗中的地位、任務。

②進行新課程學科教師培訓。

③召開動員大會,成立課改實驗小組,制定課改實驗具體行動計劃,組織實驗教師進行培訓。

④運用各種途徑、形式對社會、家長進行課程改革實驗的宣傳和動員,營造全社會理解、支持課程改革實驗的良好氛圍。

2、實驗階段

①在各實驗年級根據新課程標準進行新課程教材實驗,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新教材、新教學觀摩培訓活動。

②開展課堂教學和實驗專題研究,收集整理相關數據與資料。

③進行階段性總結,彙報並推廣能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教育教學方式和質量評價方式,形成初步的成果和經驗。

3、總結評估階段

①學校進行課程改革實驗總結,在自評的基礎上,迎接上級對學校實驗工作的評估。

②撰寫實驗總結報告,彙報總結課程改革經驗,鑑定研究成果,對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修改提出系統的建設性意見。

四、教師培訓

1、自主學習。

各學科的教師學習孔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各種教學雜誌、新課程理念,探究新課程實施策略,做好業務學習筆記。

①一期作學習筆記30頁,兩期作滿學習筆記60頁。

②每週定時常規檢查時,除了查數量,還要檢查作筆記的質量。

2、每月最後一週寫一份書面案例分析與反思或設計一個主題活動,各備課組長收齊交教導處。每期寫一篇教研論文。

3、加強教學基本功訓練,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師生朗讀比賽,粉筆字比賽,口語交際與實踐創新課競賽,語文、數學、科學課教師星級擂臺賽。

4、研讀教材。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最重要的文本,吃透教材有助於把握教材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有力地提高教學效率。

5、單週一下午課外活動1小時爲教研沙龍時間,各備課組集體備課。實行組長髮言人制度,保證教研質量。

組長髮言人:制訂所負責單元的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要落實到每週、每天、每節,負責發言、設計課內外作業、收集本單元相關的學習資料或教學案例。

教學工作做到“五個統一”:重難點統一知識要點統一基礎訓練統一教學進度統一作業佈置統一。

6、雙週一下午課外活動1小時爲集體觀課、評課時間。立足一切爲了學生,一切爲了發展解決如何進行有效教學的問題。

五、具體措施

(一)建立適應課改精神的教研體系。

課程改革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育評價等的改革,涉及到課程體系、結構、功能、內容、管理等系列的變革,因此,建立符合和適應課改精神的教研體系和制度尤爲重要。

1、建立起課改實驗領導機構、研究機構,有目的、有計劃、有成效地進行教研工作。

2、開展好常規教研活動。每個教研組、備課組一般兩週開展一次研究活動,每個實驗教師都要在研究會上說課、聽課、評課、上研究課。

3、積極參加或承擔上級主管部門安排的大型教研活動。

4、召開2~3次課改實驗班家長會,向家長宣傳課改精神,安排2~3次家長開放日,讓家長推門聽課,以新的思想、方法配合學校進行課改。

5、確立每兩月實驗教師集體總結一次制度,切實解決課改中的問題。

(二)積極總結經驗成果,重視研究過程。

1、爲了很好地把實驗過程體現出來,總結出經驗成果,並加強研究過程的管理,學校將收集課改研究工作中出現的成果。鼓勵實驗教師參加各種論文、教學設計方案以及其他成果的評獎活動、競賽活動。

2、以專題研究爲突破口,推動課改研究。

課改研究課題化、專題化最能取得成果,全體研究人員要在以下專題中選擇至少一個進行研究,取得研究成果。

本着問題即課題的原則實實在在地研究課堂教學領域經常面臨的問題。

教學研究:

(1)集體備課。重點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研究教材、教法,設計教案,製作課件。

(2)公開教學。重點探索新課程標準、新教育理念在課堂中的體現。

(3)專題研究。重點研究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學習方式的改革,以及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機制。

(4)教學評比。重點開展評優課、優秀教學設計、優秀論文等評比活動。

(三)制度管理

(1)課改工作小組每月召開1次工作會議,排找課改中出現的問題,認真研究這些問題的成因,商討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和策略,會議採用課改情況階段分析會,教師座談會等多種形式,並規劃和部署下階段工作。

(2)學科教研組每兩週組織1次實驗學科的教學研討活動。

(3)召開家長座談會,通過家校聯繫等形式,及時瞭解家長對學校實施課改的意見和建議。

(4)每月組織1次專題性學習,形成不斷培訓、不斷提高的良性循環,注意實驗教師與非實驗教師同樣應運用新課程理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

(5)課改實驗教師每週聽隨堂課,及時指導課堂教學。

(6)建立評比獎勵制度,對課改實驗中成績突出的教師給予獎勵。

(四)強化過程管理

改變以前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放手,牽着學生鼻子走”的教學現狀,強調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

(1)強化自主學習。

教師上課做到“精講,精練,精評”,師生共同活動時間一二年級不超過30分鐘,三四年級不超過25分鐘,五六年級不超過20分鐘,把更多的學習時間還給學生。

(2)引導、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①班額小的班級,教師要給學生分組,每個小組一般4—6人爲宜。改變學生面向講臺的傳統坐法,小組學生面對面坐。班額大的班級,教室擁擠,在不能改變坐法的前提下,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②每個小組設組長一名。一年級剛開始全作學習時,可以讓理解能力強、接受知識快、責任心強、有主見的學生當學習小組的組長,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學生適應了這種學習方法時,組長輪流當,可以每天一換。組長對小組活動進行組織和分工,組內討論發言要有順序,一個一個地來,儘量讓不愛講話的學生先說、多說。

③小組合作學習班時,討論的主題要明確,要求要清楚。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梯度。問題提出後,小組合作前要讓每個學生對問題先有一個獨立思考形成自己見解的過程致命傷而產生表達的需要,進而在合作講座中不斷加深和完善對問題的見解。

④認真組織學生,做到課內五好:課堂紀律好、上課精神好、積極答問好、合作探究好、作業完成好。反對教師懶懶散散、拖拖拉拉、不盡職盡責、不認真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

(3)借鑑成功的教學模式,如“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即課堂自主學習三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自主學習三模塊:預習、展示、反饋;課堂展示六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實踐“超市式、切塊式、情境式、擂臺式、操作式”課型)“自主探究、交流拓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將教學分爲“自主探究、交流拓展”兩大環節;教學過程注重“四化”,導入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