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全文註釋翻譯及原著賞析

月夜全文註釋翻譯及原著賞析1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註釋:

【1】舍弟:家弟。杜甫有四弟:杜潁、杜觀、杜豐、杜佔。

【2】戍鼓:戍樓上用以報時或告警的鼓聲。

【3】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後,就開始宵禁。

【4】邊秋:一作“秋邊”,秋天邊遠的地方,此指秦州。

【5】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6】露從今夜白:指在氣節“白露”的一個夜晚。

【7】分散:一作“羈旅”。

【8】無家:杜甫在洛陽附近的老宅已毀於安史之亂。

【9】長:一直,老是。

【10】不達:收不到。達,一作“避”。

【11】況乃:何況是。

【12】未休兵:此時叛將史思明正與唐將李光弼激戰。

【註解】:

1、戌鼓:戌樓上的更鼓。

2、邊秋:一作“秋邊”,秋天的邊境。

3、長:一直,老是。

【韻譯】:

戌樓響過更鼓,路上斷了行人形影,

秋天的邊境,傳來孤雁悲切的鳴聲。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遠方兄弟,

望月懷思,覺得故鄉月兒更圓更明。

可憐有兄弟,卻各自東西海角天涯,

有家若無,是死是生我何處去打聽?

平時寄去書信,常常總是無法到達,

更何況烽火連天,叛亂還沒有治平。

【評析】:

詩作於乾元二年(759),這時安史之亂尚未治平,作教師於戰亂中,顛沛流

離,歷盡國難家憂,心中滿腔悲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託縈懷家國之情。全

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結構嚴密,環環相扣,句句轉承,一氣呵成。“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句,可見造句,的神奇矯健。

【簡析】:

在思鄉人的眼裏,故鄉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們因離亂也久已沒有得到他們的音訊,連想要寫卦信去都沒辦法,懷念之情一層一層遞進。

這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於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月夜憶舍弟》即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在古典詩歌中,思親懷友是常見的題材,這類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單憑作者生活體驗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表現手法上匠心獨運。杜甫正是在對這類常見題材的處理中,顯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詩一起即突兀不平。題目是“月夜”,作者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淒涼景象。沉重單調的更鼓和天邊孤雁的叫聲不僅沒有帶來一絲活氣,反而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斷人行”點明社會環境,說明戰事頻仍、激烈,道路爲之阻隔。兩句詩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這就是“月夜”的背景。

頷聯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月是故鄉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麼肯定,不容置疑。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並不使人覺得於情理不合,這是因爲它極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這兩句在煉句上也很見工力,它要說的不過是“今夜露白”,“故鄉月明”,只是將詞序這麼一換,語氣便分外矯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說:“子美善於用事及常語,多離析或倒句,則語健而體峻,意亦深穩。”(《麈史》)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爲神奇的本領。

以上四句信手揮寫,若不經意,看似與憶弟無關,其實不然。不僅望月懷鄉寫出“憶”,就是聞戍鼓,聽雁聲,見寒露,也無不使作者感物傷懷,引起思念之情。實乃字字憶弟,句句有情。

詩由望月轉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之念。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着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令人不忍卒讀。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緊承五、六兩句進一步抒發內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事頻仍,生死茫茫當更難逆料。含蓄蘊藉,一結無限深情。讀了這首詩,我們便不難明白杜甫爲什麼能夠寫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那樣凝鍊警策的詩句來。深刻的生活體驗是藝術創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未休兵”則“斷人行”,望月則“憶舍弟”,“無家”則“寄書不達”,人“分散”則“死生”不明,一句一轉,一氣呵成。

在安史之亂中,杜甫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既懷家愁,又憂國難,真是感慨萬端。稍一觸動,千頭萬緒便一齊從筆底流出,所以把常見的懷鄉思親的題材寫得如此悽楚哀感,沉鬱頓挫。

【鶴注】詩云“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當是乾元二年秦州作。是年九月,史思明陷東京及齊、汝、鄭、滑四州,宜戍鼓之未休。二弟,一在許,一在齊,皆在河南,故憶之。

戍鼓斷人行①,邊秋一雁聲②。露從今夜白③,月是故鄉明④。有弟皆分散⑤,無家問死生⑥。寄書長不達⑦,況乃未休兵⑧。

(上四月夜之景,下四憶弟之情。故鄉句,對月思家,乃上下關紐。《杜臆》:聞雁聲而思弟,乃感物傷心。今夜白,又逢白露節候也。故鄉明,猶是故鄉月色也。公攜家至秦,而云無家者,弟兄離散,東都無家也。【周注】傷心折腸之語,令人讀不能終篇。)

①庾信詩:“戍樓鳴夕鼓。”劉孝綽詩:“隔山聞戍鼓。”《漢書》:赤眉燒長安宮室,城中無人行。②張正見詩:“對月想邊秋。”又:“終無一雁帶書飛。”③《月令》:“仲秋之月白露降。”薛道衡詩:“今夜寒車出。”④蘇武詩:“故鄉夢中近。”⑤《左傳》:“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餬其口於四方。”陶潛詩:“分散逐風轉。”⑥《詩》:“樂子之無家。”又:“死生契闊。”⑦魏文帝詩:“寄書浮雲往不還。”陸機詩:“音書長不達。”⑧《史記》:莫如按甲休兵。王彥輔曰:子美善用故事及常語,多顛倒用之,語峻而體健,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之類是也。

月夜全文註釋翻譯及原著賞析2

原文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註釋

【1】更深:古時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2】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暗裏。

【3】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

【4】闌干:這裏指橫斜的樣子。

【5】南鬥:有星六顆。在北斗星以南,形似鬥,故稱“南鬥”。

【6】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7】新:初。新透:第一次透過。

翻譯

夜半更深明月西掛照亮半邊人家,

北斗七星橫臥南斗六星也已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溫暖氣息,

還聽得春蟲叫聲穿透綠色的窗紗。

賞析

劉方平是盛唐時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詩人,存詩不多。但他的幾首小詩卻寫得清麗、細膩、新穎、雋永,在當時獨具一格。

據皇甫冉說,劉方平善畫,“墨妙無前,性生筆先”(《劉方平壁畫山水》),這首詩的前兩句就頗有畫意。夜半更深,朦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戶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則寵罩在夜的暗影中。這明暗的對比越發襯出了月夜的靜謐,空庭的闃寂。天上,北斗星和南鬥星都已橫斜。這不僅進一步從視覺上點出了“更深”,而且把讀者的視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讓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籠罩着一片夜的靜寂,只有一輪斜月和橫斜的北斗南鬥在默默無言地暗示着時間的流逝。

這兩句在描繪月夜的靜謐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顯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點。如果詩人的筆僅僅停留在這一點上,詩的意境、手法便不見得有多少新鮮感。詩的高妙之處,就在於作者另闢蹊徑,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個獨特的、很少爲人寫過的境界。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夜半更深,正是一天當中氣溫最低的時刻,然而,就在這夜寒襲人、萬籟俱寂之際,響起了清脆、歡快的蟲鳴聲。初春的蟲聲,可能比較稀疏,也許剛開始還顯得很微弱,但詩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從中聽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靜謐的月夜中,蟲聲顯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標誌着生命的萌動,萬物的復甦,所以它在敏感的詩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聯想。

三、四兩句寫的自然還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實際上所蘊含的卻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這構思非常新穎別緻,不落俗套。春天是生命的象徵,它總是充滿了繽紛的色彩、喧鬧的聲響、生命的活力。如果以“春來了”爲題,人們總是選擇在豔陽之下呈現出活力的事物來加以表現,而詩人卻撇開花開鳥鳴、冰消雪融等一切習見的春的標誌,獨獨選取靜謐而散發着寒意的月夜爲背景,從靜謐中寫出生命的萌動與歡樂,從料峭夜寒中寫出春天的暖意,譜寫出一支獨特的回春曲。這不僅表現出詩人藝術上的獨創精神,而且顯示了敏銳、細膩的感受能力。

“今夜偏知春氣暖”,是誰“偏知”呢?看來應該是正在試鳴新聲的蟲兒。儘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蟲兒卻首先感到在夜氣中散發着的春的信息,從而情不自禁地鳴叫起來。而詩人則又在“新透綠窗紗”的“蟲聲”中感覺到春天的來臨。前者實寫,後者則意寓言外,而又都用“偏知”一語加以綰結,使讀者簡直分不清什麼是生命的歡樂,什麼是發現生命的歡樂之歡樂。“蟲聲新透綠窗紗”,“新”字不僅蘊含着久盼寒去春來的人聽到第一個報春信息時那種新鮮感、歡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緊相呼應。“綠”字則進一步襯出“春氣暖”,讓人從這與生命聯結在一起的“綠”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氣息。這些地方,都可見詩人用筆的細膩。

蘇軾的“春江水暖鴨先知”是享有盛譽的名句。實際上,他的這點詩意體驗,劉方平幾百年前就在《月夜》詩中成功地表現過了。劉詩不及蘇詩流傳,可能和劉詩無句可摘、沒有有意識地表現某種“理趣”有關。但宋人習慣於將自己的發現、認識明白告訴讀者,而唐人則往往只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詩意感受,不習慣於言理,這之間是本無軒輊之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