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原文、翻譯註釋及賞析

秋夜

南北朝 謝朓

秋夜促織鳴,南鄰搗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佇立。

北窓輕幔垂,西戶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視階前溼。

誰能長分居,秋盡冬復及。

譯文:

秋夜促織鳴,南鄰搗衣急。

寂靜的秋夜,蟋蟀在盡情鳴叫。天氣漸涼,南邊鄰家發出急促的砧杵聲,正在趕緊敲打新織好的布帛,以制寒衣。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佇立。

親愛的人啊!與你相隔千里卻惹我每晚獨自空立想念。

北窓輕幔垂,西戶月光入。

凝望北方只有靜靜的垂簾,不經不覺月已西沉、長夜過半,卻無睡意。

何知白露下,坐視階前溼。

透過窗紗,清幽的露水早已溼漉了天井邊的臺階。

誰能長分居,秋盡冬復及。

問世間,有哪一對恩愛夫妻能承受這年復一年的分隔遠離呢?

註釋:

秋夜促織鳴,南鄰搗(dǎo)衣急。

促織:蟋蟀。搗衣:中國古代服飾民俗。即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軟熨貼,好裁製衣服。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佇立。

九重:泛指多層。這裏指遙遠。

北窓(chuāng)輕幔(màn)垂,西戶月光入。

窓:同“窗”。

何知白露下,坐視階前溼。

誰能長分居,秋盡冬復及。

賞析:

南北朝詩人謝朓以山水詩著稱,而《秋夜》卻是一首閨怨詩,深刻地描寫閨中懷人那種難以驅遣的愁思。古人生活落後,卻戰亂不斷。很多新婚男子被遠征離家,留下諸多留守婦人愁漫空房,思滿織機的.悲壯詩篇。

詩中首寫就用了“促織”、“搗衣”兩種常代表秋寒將至、巧婦勤織、遠寄徵人的意象,寓情於象,託物起興,引發長期分居的年青婦女對遠方親人孤苦情思。三四句懷着纏綿思愁,深深情愫,直訴衷情:思君憶君遠無期,唯有夢中才能一見,夢醒情尤傷,太傷神,太傷情,無心睡眠,只有“夜夜空佇立”。

詩中雖只寫“南鄰”、“北窓”、“西戶”三個方位名詞,卻有隱卻了“東落”之意,讓人體會到獨守空房,苦對四壁,孤寂迫人之感。依窗凝望北方,那輕輕的垂簾卻阻隔着遠在萬里的親人,百般煎熬唯有無窮思憶。

詩中“西戶月光入”用景物來喻示時間。“入”字用得細緻入微,寫出圓月西沉,長夜過半的幽靜時刻,而思婦心繫夫君,幽怨難眠那種寂寞難奈的心境。

在這“百草凝霜,玉階露溼”的時節,久佇窗前。突然手觸到溼冷的羅衣。啊!是露水侵潤進來了。擡頭往外一看,透過窗紗,隱隱看到溼漉的臺階閃着亮光。“何知”在這裏更有驚覺之意。寫出閨中婦人忘情沉思的癡呆形象。更表現出多年征戰對夫妻家人的極度傷害。作者借秋夜思婦傷感情懷抒發了作者對征戰的深深痛恨及對因征戰長期分離的人民深表同情。

謝朓對唐代浪漫詩人李白影響極大。李白的詩中也常見謝朓所寫物象。如“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就共用了謝朓《秋夜》中“搗衣”、“階”、“露”。所以清人王士稹《論詩絕句》說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