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藝術作文彙編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藝術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藝術作文彙編5篇

藝術作文 篇1

自我,如沙漠中的一口清泉,使迷路者得到生存;像森林深處的一所木屋,使茫然的心靈得到棲息;似茫茫大海中的一座燈塔,使漁船得到方向的指引。

當我們迷失時,請停下腳步,我尋我們內心最真的自我。而藝術對美的追求,使我們的自我得到體現。

氣勢磅礴,意境悠遠的山水畫,當你欣賞它時,也許你會想像這位畫家是一個追求自由、性情豪放的人。如果你能感悟如此,喜歡這幅畫,喜歡它的意境,甚至想像自己在畫中暢遊,或許也反映了你是一個渴望自由、簡單、詩意的生活的性情之人。

音樂與舞蹈是相結合的,同樣是豐富情感的體現。舞蹈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來表現,而音樂則是通過對聲音的掌握來展現。舞者雖有豐富的肢體語言,但不見得他一定就是活潑好動的人,歌者也不見得都是生性安靜。

雕塑,需要耐心和細心,對於細節的把握決定了雕塑作品的好壞。雕塑家必定是個細心的人,每一次的創作都是追求完美。因爲任何一個小瑕疵都會造成作品的失敗。

每一種藝術所要求的,正是藝術的創作者所必須具備的。藝術,就是一種自我,惟有作者的自我個性能與藝術相融合,他才能達到藝術的完美境界。

藝術,就是一種自我。藝術是通過追求美的過程,也就是一種自我追求,自我完善的過程。

藝術,就是一種自我。藝術的豐富性與自我的豐富性是相對的,每一種藝術都可以找到適合它的自我。

藝術之花,自我情感的孕育。

藝術作文 篇2

藝術是人之鏡、心之橋、靈之舞。

—題記

藝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哪怕是一首歌、一本書、一幅畫、一件瓷器,又或是一件毫不起眼的手工藝品,都有着藝術的獨到魅力。凡此種種,呈現了藝術之美。有的雖很渺小,卻也是一位有心者傾注了無限熱情的產物。讓我們走進藝術的殿堂去聆聽最優美、最婉轉的藝術之歌吧。

小說,想必是藝術最普遍的表現形式。其中,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一定大受歡迎吧。《狼王夢》、《瘋羊血頂兒》、《斑羚飛渡》等着作引人注目。也許大家也很好奇,爲什麼平時認爲很普通極爲常見的小動物,在作者沈石溪筆下卻可以具有靈性。狼是兇殘的象徵,而在他筆下狼成爲了有靈氣、有愛的狼,將母狼紫嵐的母愛和望子成龍卻恨鐵不成鋼的內心躍然紙上。這當然得歸功於作者的豐富想象力和細緻入微的觀察,但真是這樣嗎?不,還有那顆對藝術的執着和崇高的熱愛與信仰。

一本書,裏面注滿了靈動的文字。一部着作的誕生,是作者凝結了作者的血與汗。同樣,一幅畫也是藝術之美的完美體現。不同的畫有不同的意境,但不同的意境是相同的藝術之美!

達·芬奇大師的《蒙娜麗莎的微笑》之所以能聞名於世是因爲這幅畫的技藝高超,畫中的.蒙娜麗莎端莊秀麗,秀外慧中,卻平易近人,近瞧細看讓人眼前一亮,心扉一振。身後的背景更加顯現出了畫境的神祕與深邃,只看一眼,也能將這永恆的的美永遠定格在心靈深處,

成爲你靈魂的一部分!你有可能會想,自己小時畫的作品與大師的作品比起來,根本是遙不可及,甚至沒法比,雖然藝術成份不高,只是七手八腳地亂畫一通,而這也同樣是我們注入了想象力(雖不能想象那深邃奇異的背景),兒時的童真,以及對藝術的喜愛(儘管那時還不知道啥時藝術),但只要要了這份心,畫的畫永遠是最好的。

朋友,藝術的驚鴻一瞥總在不經意間,用心去體會藝術,藝術的永恆之花將在心中悄然開放……

藝術作文 篇3

藝術,從古至今,沒人給它下過一個確定的含義和範圍,但在我心裏漫畫就是一種藝術。

漫畫一詞是從英語中音譯過來的,它來源於生活,但又是經過了藝術加工的,它受到很多青少年的青睞,學它的人也不少,我媽媽便隨波逐流,給我報了個漫畫。

我走在上課的路上,心就如小鹿亂撞一樣,到上課的教師前,也不進去,好像門後面有野獸一進去就會活不成。開門時,我下了很大的決心。老師和同學都很熱情,我很快融入了這個班中,對漫畫的認識與瞭解逐步加深,我發現,漫畫對我來說已不再陌生。

我很快喜歡上了漫畫,專心度和細緻度都不比其他女生差。畫畫需要精益求精,每一個重要的知識點,我都記牢,由於我的專心,我很快就能畫人物,老師都有點驚訝,畢竟其他的同學至少要學一節課才差不所,我多少有點沾沾自喜,但我還要製造驚喜,畢竟現在還不時高興的時候,我又繼續認真學起來,我用剩下的時間畫出了一幅作品,並直接過關,我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短短的一節課,我就學了很多知識,我要繼續努力下去,將我的作品變成一件真正的藝術品。

藝術作文 篇4

本書採用一種不受羈絆的寫作風格來系統地陳述藝術與視知覺。 書中力圖將那些潛在的原則清晰地陳述出來,闡述了視覺所具有的傾向於最簡潔結構的趨勢、視覺圖式細分的發展階段、知覺的動力特性及其他各種適用於所有視覺現象的基本原則,以使讀者能夠更清楚地看到形狀、顏色、空間和運動等要素都可以作爲一個統一的媒介呈現在藝術作品中。

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20xx),原籍德國,1946年定居美國。曾先後就任於紐約社會研究院和勞倫斯學院,1968年後擔任哈佛大學藝術心理學教授,1974年退休後擔任密西根大學藝術史系訪問教授,1976年獲“全美藝術教育協會突出貢獻獎”.主要著作有《藝術與視知覺》、《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電影作爲藝術》、《藝術心理學新論》、《熵與藝術》等。 阿恩海姆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心理學家和美學家之一,他對藝術心理學、美學、美育、建築及煤介等都做出了富有創見的貢獻,是歐洲學術傳統的繼承者,其研究成果涉及20世紀思想領域的諸多方面。阿恩海姆很注重格式塔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從構圖、筆墨、色彩三個方面體現了藝術品中的形式美。

俗語中往往蘊含着真理,生活中人們看到一個美的事物時,常用“帶勁”一詞來形容,這裏的“勁”我想就是阿恩海姆在其著作中不厭其煩闡述的“張力”吧。按阿氏給的概念:“張力”不同於我們在生活中感知的物理性運動。,它是一種不動之動。“任何物體物體的視覺形象,只要它顯示出類似楔形軌跡、傾斜的方向、模糊的或明暗相間的表面等知覺特徵,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正在運動的印象”.

雕塑藝術從展示方式來看,是一種靜態藝術,“它只宜選擇那些具有概括性的瞬間的表情與形體運動”來傳達情感,但古今中外優秀的雕塑作品確實具有一種動感,能夠寓動於靜,破靜爲動,“由於形象本身就是死的、虛構的,如果在其中不能看到靈魂的運動和肉體的運動,他的僵死性就會成倍增加”.(達。芬奇)

比如漢代的繪畫與雕刻無不呈現一種飛舞靈動之勢,圖案常用雲彩、雷紋和翻騰之龍構成,動物也常常是除遒勁雄壯之外,還要加上一雙能飛的翅膀,.唐代吳道子的壁畫也有 “天衣飛揚,滿壁風動”之美譽。在相對“靜止”建築領域,飛檐也似乎要參與到這種飛舞靈動的合奏中——.

雙林寺的韋馱像。在全國同類題材作品中,這尊塑像可謂之精品。從構圖上看,其身體重心基於左足,下肢朝前站立,從腰部開始,由頭部帶動整個上體軀幹向右側扭曲,這種扭曲程度,已極大地超出了人體生理所允許的限度,很像一節麻花,但人們從整體氣勢觀看,這種違反人體解剖結構的姿態,不僅沒有一點不舒服的感覺,相反卻從這種藝術誇張變形之中,感到一種強大的力度和動勢,這是由一條從頭到腳貫穿於韋馱全身的S形曲線所表現出來的,這條曲線極富彈力和流動感,構成了韋馱身上的飄帶縈繞飛舞,本身就是大的曲線,從視覺上也加強了動勢。韋馱右臂握拳下垂,肘部向外部伸出,讓人感覺肌肉緊張,充滿力量。左臂擡起,同右臂形成對比。韋馱整個身軀外輪廓構成一個略帶傾斜的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由左手、右手肘部和足部三個突出點形成。由於這個銳角三角形的頂點在下部並呈傾斜狀態,給人心理上造成了一種微妙的不平衡和不穩定感,因而也增加了這尊塑像的活力和行動感覺。

從馬里尼的《人與馬》可以看出作者對於“不動之動”的苦苦追尋,作品在高寬深三個緯度上全面外拓,馬頭向前,人仰向後,人的雙臂伸向左右,馬腿向下……人們欣賞它時,會感到雕塑內部的“張力”正試圖衝破表皮,向空間無限放射似的,這種空間最大化的追求是雕塑不可或缺的形式特質。我國雕塑家朱銘的《太極系列》也是如此,大多運用凌厲,的斜向形體,佐以粗礪的切割肌理,營造出強烈的空間張力(場)美感。

綜上所述,雕塑造型中運用傾斜、變形、膨脹、不對稱以及節奏與韻律上的變化,就可以產生出“張力”,從而也就產生出靜中有動的藝術效果。

這本書利用了心理學來告訴人們爲什麼會對藝術有美的感受並進行了深度剖析和解讀,其間大量的分析和例證爲我們這些入門級的學習者們理解藝術的原理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從這本書裏我看到了那些紛繁複雜的藝術作品裏最本質的共性,也明白僅僅浮於表面創作是遠不夠的,深入去理解設計的原理才能在藝術這條大路上走得更遠。

面對這兩個學期的專業課的學習,深深感受到若是沒有紮實的理論功底是不能夠真正理會課程內容與老師要求的。沒有一個設計師是在沒有理論基礎的同時能夠達到登峯造極的成就的。而這本書《藝術與視知覺》基本上是所有老師都強烈推薦的所以一定值得一讀。現在的閱歷與知識都沒有達到一定程度雖然讀起這本書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 但是不管怎樣還是理解了一些。這是一本值得一生誦讀的書籍 不同年齡段讀起來都有不同的感受。

藝術作文 篇5

藝術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去尋找;美麗無處不在,只要你有一雙善於觀察美的眼睛。學校又開畫展了,這次不僅有畫,還有許多科技作品,同學們個個都前去觀看——走到操場,雖然說是一場小小的學校畫展,但也十分精彩!每一幅畫都傾注了每一位同學的心血,也正因如此,這些話纔會被掛在這裏被所有人欣賞。我仔細觀察,發現每一幅畫上都有很多淡淡的鉛筆印,從這些可以看出每一位畫師爲了畫一幅畫構思了多少次,又擦去了多少次……

這是精美的書畫作品,還有方便的科技作品,雖然有些粗糙,但畢竟是小學生所製造的,各不相同,彷彿每一件科技作品都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這個有方便快捷的功能,那個有減輕負擔的效果,我摸摸這兒,看看那兒,瞧瞧這個,個個都愛不釋手。所以美不分大小,只分誰欣賞,藝術不分境界,只要你用心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