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生還》讀後感(通用8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無人生還》讀後感(通用8篇),歡迎大家分享。

《無人生還》讀後感(通用8篇)

《無人生還》讀後感1

前天剛讀完《無人生還》,繼《東方快車謀殺案》後看過的又一本阿加莎的偵探小說,譯者夏陽,翻譯得很不錯,流暢自如,能享受到閱讀的快感,比起那些翻譯名著的學究派譯者來說,實在好太多,所以閱讀的速度還比較快,。

想不到佈置這場天衣無縫的謀殺案居然是那個法官,他實際上是裝死,裝死,這一點很關鍵,不然後面那些詭異的事也得不到解釋,阿加莎實際上一直在書中營造一種氣氛,她對讀者的心裏感受和節奏把握地很到位,讓讀者很容易陷入她營造的氛圍之中,島上每個人竟然能按照法官,或者說作者精心佈置的局按童謠順序死去,有點難以接受,因爲任何一點插曲就能打亂這場佈局,除非法官真能預知未來,但有一點很肯定,這十個人真正死於各人的良心,所以纔會輕易落入法官佈置的圈套中。

法官實際上把殺人當成了藝術,這更讓我覺得恐怖,這十個人確實是逃過了灰色地帶的法律,但是法官也無權利把自己當做上帝一樣對其他人做出判決,我仍然覺得生命比任何一切都重要,爲了這場精心佈置的殺人遊戲,把人的生命玩弄於股掌,心理變態的高智商人喜歡做這種事,所以我覺得佈置這場死亡遊戲的法官是可怕的,更何況法官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這麼多人陪死估計也算是臨死前的最後一場狂歡,我不知道這能否稱人性中自私的一面,法官自私的一面。

而且我們應該尊重人性幽微和僥倖的一面,十個人雖然僥倖逃脫法律制裁,但是他們其實也一直在接受着良心上的煎熬,這其實比死更難受,我不知道死亡對他們會不會是一場解脫,雖然這種死去的方式從心理上來講在我覺得太過殘忍,原諒我對這十個人所懷抱的同情心。

當然,法官的心理學用的很巧妙,利用各種佈置給人以暗示,特別是女教師海藻那段,以及十個小泥人一個接一個變少的那段,我似乎也體會到了爲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會被騙入傳銷,輕易被**,人的確是很容易被控制的,這在我之前看了一些那多的懸疑小說中就有發現,感覺心理學是一門很值得探討也很可怕的課程,但是最後一頁有個地方沒看懂,法官自己給自己開槍,又說檢查不出他的具體死亡時間,這是爲什麼呢。

世界上存在這樣把生命當做遊戲的人,實在可怕,但似乎好多美國一些電影就喜歡弄這種,頂着一個堂而皇之的偉大目的,把一羣人放在一個迷宮或者一個荒島做一個生存test之類的,像網絡遊戲一樣,接受各種任務和挑戰,怪物,細菌什麼的,一路不斷有人死去,最後活着的人才能逃離,佈置這一切的人是非常不人道的,人的生命不該是一種手段,而且,人性經不起考驗和測試,所以,當十個人一個接一個地死去時,相互猜疑是人性正常的反應

當然,法官能部好這個精美的局,獲取醫生的信任首先是前提,醫生也是一個很主要的人物,他竟然就那麼信任法官,把法官裝死,看來他們在某個時刻已經達成一致認爲其中有個人是兇手,然後按照法官的指示讓兇手原形畢露。

回頭來看,法官確實是最值得懷疑,因爲在他假死之前,他一直在有意無意主導和控制着所有人的一切,其他人的行動想法都是受他指示和掌控,如此才能按照他的劇本走。

《無人生還》讀後感2

“凡事得往好的想,我就知道有個話劇特別適合悠悠演,可以演主角。”

“什麼戲?”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

刷一發我對愛情公寓的執念。

當然也是這段話讓我去查找了一下這本書,看了看故事梗概,瞬間就吊起了我的胃口。雖然推理小說一般都不會再翻第二遍了,但我還是買了下來。

故事的大概就是:八個素不相識的人受邀來到海島黑人島上。

他們抵達後,接待他們的卻只是管家特夫婦倆。用晚餐的時候,餐廳裏的留聲機忽然響起,指控他們賓客以及管家夫婦這十人都曾犯有謀殺罪。每個人的房間裏都貼有一首相同的兒歌,兒歌講的是十個小士兵相繼死去的故事。餐桌上還有十個小瓷像。從第一天晚上開始的幾天時間裏,每天都有人按着兒歌裏述說的方式死去,每死一個人,餐桌上的瓷瓶就會少掉一個。人人都想保護自己,可是海上起了大風浪,不可能尋得救援或者逃出生天。唯一的求生辦法就是找出兇手。

荒島已經被他們搜尋數遍,不可能有容身之處,所以兇手必然在他們中間。倖存着的人們彼此懷疑,彼此試探,可是一切的警戒一切的提防還是沒有能阻止那最後一刻的到來。風浪停息了,島上的明爭暗鬥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屍體……無人生還。

這本書看的特別快。我儘量在推理,而且還是比較接近的,到了最後三個人的時候發現都不是,感到很奇怪。但是我這人就是拐不過來彎啊,只能硬讓自己繼續思考剩下的三個人,萬萬沒想到結局會來這麼一出。

某些地方還是覺得很奇怪,但畢竟這是小說還是不要較真了,描寫很細膩尤其是心理和環境。我是大白天看的沒覺得什麼,但豆瓣上很多人都說千萬不要在晚上或者沒人的時候看,會覺得越來越瘮得慌。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相信人性本惡的,我也是。我在看前面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自動腦補只剩下幾個人的時候,人人瘋狂,彼此不信任互相拔刀相向的樣子。但是總體來說作者的文筆比較平淡,絲毫不誇張,但是很多地方能從細節揭露出人性陰暗的一面。

小說裏的天氣幾乎都是狂風暴雨,使我聯想到了高一上期語文課本里的那篇澳門從英國收回的文章。最後的獨白看完了之後有一種很安靜的震撼感,小島上的人也死了,警察也沒能把兇手找出來,這些人背後的故事也被永遠地埋葬了起來,可能連作者心中的悲哀也不會被發現。

《無人生還》讀後感3

這應該是我看的第一部偵探推理小說,在閱讀的世界裏,我一直認爲自己是感性派,不願意看一些邏輯性和理論性較強的燒腦讀物,這本書一直被束之高閣,偶然心血來潮纔拿在手上翻了翻。

其實看到這裏大致已經能知道文中可能有十個主角並且結局都會死去,接着是一封封邀請信把主角們接連請上場,說實話看到這裏我還是對這部小說很無感的,直到第一個小高潮——馬斯頓的突然死亡,讓我抱着這本書一直到夜深閱畢,情節張弛有度,扣人心絃,停不下來,只想快點知道誰是兇手。

可怕的是:一切都在兇手掌握之中,每個人都相互猜忌卻又不得不勞抱成團,每個被懷疑爲兇手的人只能以死亡來證明自己。

那個老小姐,布倫特,看似桀驁不馴,憤世嫉俗,實則是對自己內心恐懼的掩飾,因爲自己的無情與武斷,女傭自戕而死;麥克阿瑟將軍,嫉妒的火焰“燒死”了自己的部下,這筆賬,總會讓錚錚鐵漢不堪一擊;沉着冷靜的維拉,又何嘗不時時刻刻回憶起淹死西里爾的不是海水,而是自己;服務周到、老實盡責的羅傑斯夫婦,誰會想到爲了一筆財產也曾親手弒殺信任自己的女主人;經驗豐富、專業老練的阿姆斯特朗醫生,也曾因一時酗酒而葬送了一個女孩年輕的生命......

每個人都有不願提及的過往,每個人都有想要毀滅的曾經,曾犯下的罪孽與過錯,無論怎樣滄海桑田,終逃不過正義的判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天道好輪迴,欠下的,總得還清,甚至拿命相抵。

布洛爾是倒數第三個死亡的,其實當布洛爾死亡之後,隆巴德和維拉應該已經能夠想到島上要麼有第十一個人,要麼前面有人假死,我認爲當隆巴德對維拉說“你聽我說”的時候已經想到了,但是處於半瘋狀態的維拉沒有想到這些,她開槍打死了隆巴德,崩潰的神經也把維拉自己送上了絕路(之前維拉房間頂部出現的黑鉤,也暗示了維拉將是最後一個上吊死亡的小士兵)

如果沒有文末的漂流信,我想這應該是一樁沒有答案的千古謎案,真正的兇手是瓦格雷夫法官,假死的瓦格雷夫,實現了自己“捍衛正義,死也要死的震撼”的心願。

其實我對整部小說有兩個疑問,第一,既然瓦格雷夫是策劃一切的兇手,那麼文初的瓦格雷夫的邀請信那麼像一回事,是否顯得過於刻意?就爲了掩飾他的兇手身份?回頭讀第二遍時看到瓦格雷夫的邀請信就有點搞笑了。第二,瓦格雷夫假死的時候說是在額頭抹了一小塊泥巴僞造槍擊頭部,可是泥巴和血跡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吧!當時島上的人再沒有常識應該也能發現,除非他們都已經處於神經崩潰邊緣了......

《無人生還》讀後感4

關於這本書,我想,多年之後,我最爲深刻的記憶應該是:

那傢伙掏出一本書,說:我最近在看這個——《此地無人生還》

我有點驚訝,說:不是這麼巧吧。於是也把我的那本與他交換——《無人生還》。這本書,在我的生命裏,帶來了一點點小巧合,小驚喜。

經過了《lost》《GSI》以及無數驚險懸疑故事的轟炸,大腦已經麻木,《無人生還》自然無法再帶給我高峯體驗。可是,阿加莎同學幾十年前就能編出這樣的故事,據說開闢了荒島殺人的經典故事模式,不得不令人脫帽致意。

阿加莎自己在序裏寫道,這部作品所耗費的心裏是空前的,我相當相信。如何按照一首童謠的模式逐個殺人,如何將十人的故事和心理逐個展開,如何將困境中的猜疑、絕望逐漸推向恐懼的瘋狂,這功力,還是相當厲害的。

《無人生還》讀後感5

今天,我看了《無人生還》這本書……

書中講述了十個犯過罪的人被“歐文先生”騙到了士兵島上,他們分別是瓦格雷夫法官、維拉小姐、冒險家隆巴德、老太太布倫特、麥克阿瑟將軍、阿姆斯特朗醫生、安東尼、布洛爾先生以及那兒的管家——羅傑斯和他的太太。最後,他們一個也沒活着回來……

故事從這首繚繞着死亡之音的童謠開始: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個只剩八。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七個小士兵,舉斧砍柴火;失手砍掉頭,七個只剩六。六個小士兵,捅了馬蜂窩;蜂來無處躲,六個只剩五。五個小士兵,同去做律師;皇庭判了死,五個只剩四。四個小士兵,結伴去海邊;青魚吞下腹,四個只剩三。三個小士兵,動物園裏耍;狗熊一巴掌,三個只剩倆。兩個小士兵,日頭下面棲;毒日把命奪,兩個只剩一。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樑了此生,一個也不剩。可怕的是,十個人的死完全符合這首童謠!比如安東尼是喝水時被噎死的,羅傑斯是砍柴時被斧子劈死的……更可怕的是——桌子上有十個士兵小瓷人,每死一個人,小瓷人就會碎一個!事實證明,兇手就是他們其中一個,會是誰呢?!

本書的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筆尖流淌出一個撲朔迷離的案件,彷彿讓你進入了案件中去參與這件事一般。而且她的風格也很特別——別的偵探小說總是先給你一個結果,讓你心裏有了底,再讓你跟着偵探去調查,不會讓你感覺它有多麼恐怖,而阿加莎則讓你參與進了整個事情發生的過程中,你永遠也不知道接下來會怎樣,所以看這本書時我總覺得脊背發涼、手心冒汗。

《無人生還》讀後感6

可能有劇透?

只能說如果沒看過《十角館》我會更喜歡《無人生還》的……顯然綾辻行人是受到《無人生還》的影響,“懲治”法律無法懲治的犯人、富有傳奇色彩的小島別墅、混跡於被害者之中的兇手、無法破解的懸案最後靠兇手的漂流瓶揭示。難道是因爲《十角館》是我看的第一篇敘述性詭計,所以有了雛鳥情節?扯遠了……

其實揭示誰是兇手前,我就覺得法官的死有問題啦(馬後炮這麼慌亂、這麼短暫的時間內,要讓一個人安靜地躺在椅子上,擺放整齊,顯然太不科學了。還有一開始留聲機播放每個人的罪行,後來都有敘述他們如何犯罪。法官那個說得很輕描淡寫,如果是故意判死刑,總應該有個理由(類似麥克阿瑟將軍),但並沒有。呃,前警長那個我也沒看懂。

還剩六個人和五個人時,每個人都有一段沒署名的獨白。看完再回過頭看這幾段,還是沒完全沒辨出誰是誰

我居然在這樣一本書裏看出了菲利普·隆巴爾德和布洛爾的JQ,真是沒救了……幹♂掉你二十次哦~一對白癡哦~有空再寫吧……因勢利導,才能令其茁壯成長,趨向完美。如果我們也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那麼教育將是人的教育,而不能是使人適應教育的教育。樑曉聲的`教子方法,使我們不僅聯想到魯迅先生的一段話“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但中國父母又有多少能真的做到呢?

《無人生還》讀後感7

《無人生還》是英國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創作的長篇小說,講述了八個素不相識的人分別因爲不同的原因被U·N·0邀請到一座無人的小島,並由兩位管家接待,十個人在島上生活最終被一一殺害的故事。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偵探推理小說,不得不折服於阿加莎對人物角色的塑造,個性鮮明又矛盾衝突,以及細膩的心理分析,對整個故事情節的構造,開啓了“童謠殺人”和“孤島模式“,整個故事結構故事情節緊湊,讀起來一氣呵成,在讀的過程中,隨着作者預設的劇情,不斷進入故事情節,也不斷進入作者的陷阱,在閱讀過程中,兇手是誰,下一個是誰,不斷的在不同人之間猜疑與判斷,這樣在作者的引導下,一直到尾聲,感覺像進入了一個巨大的謎團中,無法完美的解釋。一直看到結局,我都沒猜到兇手是誰,在看完最後的那封信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ta!誰能想到呢?原以爲ta之前就已經被謀殺了。所有的偵探推理都要有一個結局,作者在文章結尾處對兇手進行了一段自白的描寫,兇手將自白信裝入漂流瓶被人拾起寄往蘇格蘭場,最終真相大白。

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殺人案件,兇手藉助童謠製造恐怖氛圍,從第一天晚上開始的幾天時間裏,每天都有人按着兒歌裏述說的方式死去,每死一個人,餐桌上的瓷瓶就會少掉一個。古老的童謠猶如惡毒的詛咒籠罩着所有人,或許從踏上這座島的那一刻開始,死亡的威脅已經無處不在。活着的人彼此依靠又彼此懷疑,但是一切的警戒與提防都是徒勞的。風浪停息了,島上的明爭暗鬥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屍體,無人生還。

這篇文章作者藉助於對人物進行塑造,揭露出人性的自私、貪婪與罪惡等真實面目,折射出受害者受冤、無處申訴的現實,完成了“文學反映生活”、“文學即人學”的文學使命;另一方面又在引發人們對道德與法律的思考,何爲犯罪,何爲犯法?文章中的這幾個人都逃脫了法律的制裁,但是這十個人真的就是無辜的嗎?當法律處置不了他們時又有誰能夠爲那些無辜的受害者伸張正義呢?在法律之外的犯罪,這種灰色地帶的犯罪如何處理?

看完這篇文章,我不禁想到,近年來兒童拐賣事件頻頻發生,之前網上有流傳每年會有20萬兒童被拐賣,雖然這個數字多少有誇大的成分,在"團圓"平臺上,從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過去整整一年中國失蹤兒童的數據:平臺共發佈失蹤信息1317人,找回1274人,尚未找回43人,找回率96.74%。但我覺得被拐賣的兒童遠不止這個數字,這只是一個平臺發佈的信息,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平臺,導致數據統計不全面。現如今兒童拐賣是如此猖獗已經不僅僅去偷了,而是明目張膽的去搶,去學校門口蹲點,想想都非常可怕。然而這些人販子即使被抓到最多也就被關個三五年,而那些被拐走的孩子將會面臨什麼樣的生活,最幸運的莫過於被賣到一個沒孩子的家庭,至少能健康的成長,有的被刨心挖肺拿到黑市去賣器官,最悲慘是那種被打殘沿街乞討的,這一生就真的毀了,當其沒有利用價值後就直接拋棄。當孩子被拐走的那一刻,就是家破人亡的時候,可能是三個家庭的毀滅。而人販子三五年的有期徒刑能夠彌補其犯下的罪過嗎?還有經常被報道的兒童案件,被叛十幾年,也不足以懲罰其犯下的罪過,這將影響其一生的成長。這些人真的是死不足惜,真該千刀萬剮、五馬分屍。然而現如今的法律講究人道主義,那些酷刑終究因爲太過殘酷而被廢除了。當我們對儈子手講人道主義的時候,他們是否對這個受害者講過人道主義。有時候我就在想如果真的恢復了千刀萬剮、五馬分屍,甚至是株連九族,是能起到威懾作用。

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或許是懲罰太輕了,纔會有人鋌而走險。

《無人生還》讀後感8

耍笑了這麼半天,也該說點正經的。

翻開《無人生還》之前,心裏其實相當掙扎:這書一旦讀過,將使我蒙受一個損失,以後再也不能拿着無知當個性地叫囂:“誰說我學克里斯蒂?我連《無人生還》都沒看過!” ——好像仍不是很正經哈。

而看罷之後——也許因過於特殊的閱讀經歷,使我無法客觀評價——竟產生一種不甚滿意的感覺。這在克里斯蒂作品讀後感中前所未有。究其原因,大約是本書乃克里斯蒂所寫,卻偏不夠克里斯蒂吧。

我心目中,女王風格之代表是《尼羅河慘案》與《陽光下的罪惡》。它們是如此克里斯蒂,這般克里斯蒂,比克里斯蒂還要克里斯蒂。而同是經典名作的《長夜》、《羅傑疑案》和《東方快車謀殺案》,已屬偏鋒之作,所幸偏在合理範圍之內,反顯得比端方的正統更加活潑妖豔。而《無人生還》偏得太過,飛得太高,竄得太快,花俏得捅破天了,而低頭一看,卻是下盤不穩。從性質上講,此二者同爲變化,一爲波動,一爲畸變;從距離上講,前者尚在三等親以內,後者已經出了五服;從效果上講,前者是一念成佛,後者是一念成魔。

好吧好吧,最近穿越回古代太久了,說話有些脫離羣衆,說得淺白些,是這樣的:《尼羅河慘案》是一位妝容精緻的美人,是那種摸着良心誰也無法否定的美貌;《羅傑疑案》等於略作了些簡單整容,割個雙眼皮墊墊鼻樑,輪廓還是那樣兒,只是更漂亮了,於是乎顛倒衆生、傾國傾城;而《無人生還》整個兒變了性,導致結果兩極化:一些人一見之下兩眼開花,蜂擁而上,癡戀而靡他;另一些人驚得“噔噔噔”連退數步,躲得遠遠的,怯怯問一聲:“神仙?妖怪?”

而除卻風格之落差,大概還有評價之落差。

通常,那些交口稱譽、無限榮光的事物,若在滿心崇敬中走近觀之,往往沒有之前想得那麼好。或許,好,固然是好的,但心中到底失落。如同我中學時熱映的《泰坦尼克》,溢美盈耳,萬人空巷,我也從旁人口中聽了些梗概,驚鴻瞥見過幾個鏡頭,記住了一首主題歌,但從未看過。並非沒有機會,而是有機會卻刻意不看。當年我便說:“這樣的片子,若是初時看了,也便看了。別人說好時,我想也是要跟着說的。這好來好去,已是太好了。既然初時沒看,現在已是不能看了。因彩聲聽得多了,心中定下一個‘太好’,便是此片再怎麼好,也比不上這個‘太好’。現實中事,萬沒有心中想象的至美呢。”既是距離之美,索性不要走近,霧裏看花,朦朧陶醉便了。以一時之缺憾,留一世之經典,在我看來,是件個性事兒,也是聰明事兒。而我究竟不愛電影,放手竟也樂得;而面對奉爲畢生職志的偵探小說,到底學不來這種灑脫,或者是無法灑脫。那些經典之作,且不說“沒看過,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吧,到底是本行中人的必備常識。可以說,我看《無人生還》,不是隨性而爲,而是爲所當爲。

許多東西,也許在當年成就之時,確是實至名歸;而隨着時光流駛,不斷增幅擴張,漸漸失真爲天上來的乃至天外飛仙的神異神異之神神異,到得今日,自然盛名之下,其實難符。正所謂天道難違,滿眼所見皆是如日中天之後,隨即譭譽參半;到得飛龍在天,哪個能避過亢龍有悔?阿加莎·克里斯蒂尚且如此,真有誰的腕力能扳過這個魔咒?魔咒的真名若是“規律”,還須順應行之。前車之鑑,實值得我輩作文者與評論者惕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