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生還讀後感(精選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無人生還讀後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無人生還讀後感(精選5篇)

無人生還讀後感1

即使在炎熱的一天看這本書,也感到身上涼颼颼。

看完之後我只是在想法官到底是不是對了。雖然有很多事情在不同的方向對錯也許不是那麼明顯,可能有對有錯,但我還是認爲法官這樣的人有些可怕了。

不論看小說還是看電影,看到殺手設計的“天衣無縫”的局或者遊戲時,雖然很佩服這樣的頭腦,可終究還是害怕,只是期望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最好永遠也遇不上,永遠也不要認識。

有句話說壞人不可怕,有知識的壞人才可怕。運用高深的知識造詣去設計一些滿足自己非同於常人的刺激,或是佈下完美的局去報復,這樣用別人生命填補的快樂實在是太可怕了,但儘管是你以爲的天衣無縫,也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這本書裏法官佈下的一切,即使他不寫下漂流瓶我想終有人會解出來,但他也總想別人去瞻仰他的“藝術”,才自信滿滿地寫下所有。可我不覺得他對了,法律灰色地帶的案件或許還有很多,但這應該是促進它進一步完善的不是嗎?法官認爲讓他們死在對所做之事的恐懼中是懲罰,可也正如將軍所說這何嘗不是等待的解脫。當每個人聽到自己日日精心掩飾的罪行曝光之後,恐懼頓時充滿了內心,他們時時刻刻的煎熬被放大,或許他們不死是一種更大程度的懲罰,我想害死別人還能心安理得的永遠開心的生活下去的人畢竟很少吧。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內心的恐懼,良心的譴責永遠比刀劍更能傷人。所以,做一個善良的人比什麼都重要。記起實習的時候老師講到的四不傷害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不讓他人被傷害,愛人比傷人更具挑戰也更有價值。

無人生還讀後感2

前天剛讀完《無人生還》,繼《東方快車謀殺案》後看過的又一本阿加莎的偵探小說,譯者夏陽,翻譯得很不錯,流暢自如,能享受到閱讀的快感,比起那些翻譯名著的學究派譯者來說,實在好太多,所以閱讀的速度還比較快,。

想不到佈置這場天衣無縫的謀殺案居然是那個法官,他實際上是裝死,裝死,這一點很關鍵,不然後面那些詭異的事也得不到解釋,阿加莎實際上一直在書中營造一種氣氛,她對讀者的心裏感受和節奏把握地很到位,讓讀者很容易陷入她營造的氛圍之中,島上每個人竟然能按照法官,或者說作者精心佈置的局按童謠順序死去,有點難以接受,因爲任何一點插曲就能打亂這場佈局,除非法官真能預知未來,但有一點很肯定,這十個人真正死於各人的良心,所以纔會輕易落入法官佈置的圈套中。

法官實際上把殺人當成了藝術,這更讓我覺得恐怖,這十個人確實是逃過了灰色地帶的法律,但是法官也無權利把自己當做上帝一樣對其他人做出判決,我仍然覺得生命比任何一切都重要,爲了這場精心佈置的殺人遊戲,把人的生命玩弄於股掌,心理變態的高智商人喜歡做這種事,所以我覺得佈置這場死亡遊戲的法官是可怕的,更何況法官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這麼多人陪死估計也算是臨死前的最後一場狂歡,我不知道這能否稱人性中自私的一面,法官自私的一面。

而且我們應該尊重人性幽微和僥倖的一面,十個人雖然僥倖逃脫法律制裁,但是他們其實也一直在接受着良心上的煎熬,這其實比死更難受,我不知道死亡對他們會不會是一場解脫,雖然這種死去的方式從心理上來講在我覺得太過殘忍,原諒我對這十個人所懷抱的同情心。

當然,法官的心理學用的很巧妙,利用各種佈置給人以暗示,特別是女教師海藻那段,以及十個小泥人一個接一個變少的那段,我似乎也體會到了爲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會被騙入傳銷,輕易被**,人的確是很容易被控制的,這在我之前看了一些那多的懸疑小說中就有發現,感覺心理學是一門很值得探討也很可怕的課程,但是最後一頁有個地方沒看懂,法官自己給自己開槍,又說檢查不出他的具體死亡時間,這是爲什麼呢。

世界上存在這樣把生命當做遊戲的人,實在可怕,但似乎好多美國一些電影就喜歡弄這種,頂着一個堂而皇之的偉大目的,把一羣人放在一個迷宮或者一個荒島做一個生存test之類的`,像網絡遊戲一樣,接受各種任務和挑戰,怪物,細菌什麼的,一路不斷有人死去,最後活着的人才能逃離,佈置這一切的人是非常不人道的,人的生命不該是一種手段,而且,人性經不起考驗和測試,所以,當十個人一個接一個地死去時,相互猜疑是人性正常的反應。

當然,法官能部好這個精美的局,獲取醫生的信任首先是前提,醫生也是一個很主要的人物,他竟然就那麼信任法官,把法官裝死,看來他們在某個時刻已經達成一致認爲其中有個人是兇手,然後按照法官的指示讓兇手原形畢露。

回頭來看,法官確實是最值得懷疑,因爲在他假死之前,他一直在有意無意主導和控制着所有人的一切,其他人的行動想法都是受他指示和掌控,如此才能按照他的劇本走。

無人生還讀後感3

《無人生還》是英國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創作的長篇小說,講述了八個素不相識的人分別因爲不同的原因被U·N·0邀請到一座無人的小島,並由兩位管家接待,十個人在島上生活最終被一一殺害的故事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偵探推理小說,不得不折服於阿加莎對人物角色的塑造,個性鮮明又矛盾衝突,以及細膩的心理分析,對整個故事情節的構造,開啓了“童謠殺人”和“孤島模式“,整個故事結構故事情節緊湊,讀起來一氣呵成,在讀的過程中,隨着作者預設的劇情,不斷進入故事情節,也不斷進入作者的陷阱,在閱讀過程中,兇手是誰,下一個是誰,不斷的在不同人之間猜疑與判斷,這樣在作者的引導下,一直到尾聲,感覺像進入了一個巨大的謎團中,無法完美的解釋。一直看到結局,我都沒猜到兇手是誰,在看完最後的那封信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ta!誰能想到呢?原以爲ta之前就已經被謀殺了。所有的偵探推理都要有一個結局,作者在文章結尾處對兇手進行了一段自白的描寫,兇手將自白信裝入漂流瓶被人拾起寄往蘇格蘭場,最終真相大白。

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殺人案件,兇手藉助童謠製造恐怖氛圍,從第一天晚上開始的幾天時間裏,每天都有人按着兒歌裏述說的方式死去,每死一個人,餐桌上的瓷瓶就會少掉一個。古老的童謠猶如惡毒的詛咒籠罩着所有人,或許從踏上這座島的那一刻開始,死亡的威脅已經無處不在。活着的人彼此依靠又彼此懷疑,但是一切的警戒與提防都是徒勞的。風浪停息了,島上的明爭暗鬥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屍體,無人生還。

這篇文章作者藉助於對人物進行塑造,揭露出人性的自私、貪婪與罪惡等真實面目,折射出受害者受冤、無處申訴的現實,完成了“文學反映生活”、“文學即人學”的文學使命;另一方面又在引發人們對道德與法律的思考,何爲犯罪,何爲犯法?文章中的這幾個人都逃脫了法律的制裁,但是這十個人真的就是無辜的嗎?當法律處置不了他們時又有誰能夠爲那些無辜的受害者伸張正義呢?在法律之外的犯罪,這種灰色地帶的犯罪如何處理?

看完這篇文章,我不禁想到,近年來兒童拐賣事件頻頻發生,之前網上有流傳每年會有20萬兒童被拐賣,雖然這個數字多少有誇大的成分,在"團圓"平臺上,從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過去整整一年中國失蹤兒童的數據:平臺共發佈失蹤信息1317人,找回1274人,尚未找回43人,找回率96.74%。但我覺得被拐賣的兒童遠不止這個數字,這只是一個平臺發佈的信息,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平臺,導致數據統計不全面。現如今兒童拐賣是如此猖獗已經不僅僅去偷了,而是明目張膽的去搶,去學校門口蹲點,想想都非常可怕。然而這些人販子即使被抓到最多也就被關個三五年,而那些被拐走的孩子將會面臨什麼樣的生活,最幸運的莫過於被賣到一個沒孩子的家庭,至少能健康的成長,有的被刨心挖肺拿到黑市去賣器官,最悲慘是那種被打殘沿街乞討的,這一生就真的毀了,當其沒有利用價值後就直接拋棄。當孩子被拐走的那一刻,就是家破人亡的時候,可能是三個家庭的毀滅。而人販子三五年的有期徒刑能夠彌補其犯下的罪過嗎?還有經常被報道的兒童案件,被叛十幾年,也不足以懲罰其犯下的罪過,這將影響其一生的成長。這些人真的是死不足惜,真該千刀萬剮、五馬分屍。然而現如今的法律講究人道主義,那些酷刑終究因爲太過殘酷而被廢除了。當我們對儈子手講人道主義的時候,他們是否對這個受害者講過人道主義。有時候我就在想如果真的恢復了千刀萬剮、五馬分屍,甚至是株連九族,是能起到威懾作用。

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或許是懲罰太輕了,纔會有人鋌而走險。

無人生還讀後感4

這應該是我看的第一部偵探推理小說,在閱讀的世界裏,我一直認爲自己是感性派,不願意看一些邏輯性和理論性較強的燒腦讀物,這本書一直被束之高閣,偶然心血來潮纔拿在手上翻了翻。

比較有趣的是開篇的一首古老童謠《十個小士兵》,童謠唱的是十個小士兵如何接連死去:

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

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個只剩八;

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

七個小士兵,舉斧砍柴火,失手砍掉頭,七個只剩六;

六個小士兵,捅了馬蜂窩,蜂來無處躲,六個只剩五;

五個小士兵,同去做律師,皇庭判了死,五個只剩四;

四個小士兵,結伴去海邊,青魚吞下腹,四個只剩三;

三個小士兵,動物園裏耍,狗熊一巴掌,三個只剩倆;

兩個小士兵,日頭下面棲,毒日把命奪,兩個只剩一;

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樑了此生,一個也不剩。

其實看到這裏大致已經能知道文中可能有十個主角並且結局都會死去,接着是一封封邀請信把主角們接連請上場,說實話看到這裏我還是對這部小說很無感的,直到第一個小高潮——馬斯頓的突然死亡,讓我抱着這本書一直到夜深閱畢,情節張弛有度,扣人心絃,停不下來,只想快點知道誰是兇手。

可怕的是:一切都在兇手掌握之中,每個人都相互猜忌卻又不得不勞抱成團,每個被懷疑爲兇手的人只能以死亡來證明自己。

那個老小姐,布倫特,看似桀驁不馴,憤世嫉俗,實則是對自己內心恐懼的掩飾,因爲自己的無情與武斷,女傭自戕而死;麥克阿瑟將軍,嫉妒的火焰“燒死”了自己的部下,這筆賬,總會讓錚錚鐵漢不堪一擊;沉着冷靜的維拉,又何嘗不時時刻刻回憶起淹死西里爾的不是海水,而是自己;服務周到、老實盡責的羅傑斯夫婦,誰會想到爲了一筆財產也曾親手弒殺信任自己的女主人;經驗豐富、專業老練的阿姆斯特朗醫生,也曾因一時酗酒而葬送了一個女孩年輕的生命......

每個人都有不願提及的過往,每個人都有想要毀滅的曾經,曾犯下的罪孽與過錯,無論怎樣滄海桑田,終逃不過正義的判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天道好輪迴,欠下的,總得還清,甚至拿命相抵。

布洛爾是倒數第三個死亡的,其實當布洛爾死亡之後,隆巴德和維拉應該已經能夠想到島上要麼有第十一個人,要麼前面有人假死,我認爲當隆巴德對維拉說“你聽我說”的時候已經想到了,但是處於半瘋狀態的維拉沒有想到這些,她開槍打死了隆巴德,崩潰的神經也把維拉自己送上了絕路(之前維拉房間頂部出現的黑鉤,也暗示了維拉將是最後一個上吊死亡的小士兵)

如果沒有文末的漂流信,我想這應該是一樁沒有答案的千古謎案,真正的兇手是瓦格雷夫法官,假死的瓦格雷夫,實現了自己“捍衛正義,死也要死的震撼”的心願。

其實我對整部小說有兩個疑問,第一,既然瓦格雷夫是策劃一切的兇手,那麼文初的瓦格雷夫的邀請信那麼像一回事,是否顯得過於刻意?就爲了掩飾他的兇手身份?回頭讀第二遍時看到瓦格雷夫的邀請信就有點搞笑了。第二,瓦格雷夫假死的時候說是在額頭抹了一小塊泥巴僞造槍擊頭部,可是泥巴和血跡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吧!當時島上的人再沒有常識應該也能發現,除非他們都已經處於神經崩潰邊緣了......

無人生還讀後感5

看完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雖然已經高三了,但我還是無法放下書,還是想看書,沒辦法,幾次提醒自己要好好學,就是改不了,言歸正傳:從一開始我就被這本書吸引了,小說一開頭竟然同時進行了八個人的心理描寫,這是我從未見到的,我對阿加莎的文字掌控能力佩服的五體投地,在整個小說中都曾經多次進行過很多人的心理描寫,這對作家的能力是一個極大地考驗,八個不同經歷的人必然是八種不同的心理,你要把每一個人的心理都捉摸透,都不盡相同,事實證明阿加莎經受住了這樣的考驗,她的文章完全折服了我。

說實話我,我完全被這個最偉大的女性偵探小說家騙了,我從一開始認爲歐文先生不在島上,後來知道他在島上,後來認爲他是十人中的一個,到後來只剩三個人的時候我恍然大悟他根本不是這十人中的一個,但看到結尾才明白自己錯了,法官竟然就是歐文先生,這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的。

法官一開始確實給人一種狡猾的感覺,但是他的年齡和他在整個團隊中所成爲的領導者角色都讓人感覺這麼一個老先生是殺人兇手是多麼的不可思議。

說實話如果你要我說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我也不認同,但我認爲這確實是在所有牽強的解釋中最好的解釋。

孤島殺人案這類的故事是最難以寫的,因爲你可能寫着寫着就發現自己無法寫出一個完美的結局,所以也很少有作家嘗試這種寫作方法,阿加莎克里斯蒂確是開了孤島殺人案的先河。一個女人,能有如此大膽的想象,如此縝密的思維確實讓我自愧不如。

這九個人所犯下的八件案子確實都是法律懲辦不了的,但話說回來其中的有些人真的該死嗎?當然我認爲不是這樣的,但他還是殺了他們,這其實還是說明他更享受殺人的過程,而這個人是不是該殺卻並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但他提到他對每個人的被殺順序都是經過精心的準備的,死在前頭的會受到少一點的心理上的折磨,這個說法非常有趣,而且再一次證明了人類心理暗示的強大,最後一位女家庭教師正是在強烈的心理暗示下自殺的,

其實我是蠻想學心理學了,不過聽說心理學不好就業啊。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