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素養論文

大家有一起探討過語文的素養嗎?下面是關於淺談語文素養論文,歡迎閱讀。

淺談語文素養論文

淺談語文素養論文【1】

基礎教育爲什麼要設置語文課程?我們一直認同並讚賞歷次課標(教學大綱)的這一表述:爲了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即母語的讀寫聽說能力。

這是我們進行語文教學的宗旨所在,其實,它也是語文素養最爲簡潔明瞭的概括。

隨着社會的發展,語文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也自然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變化,這一宗旨是不會變也是不能變、不應變的。

但現在我們發現,它並不是我們對語文教學宗旨一一語文素養的終極認識,古人常說天不變,道亦嘗不變,其實天在變,道也在變。

語文教學之道當然也不例外。

不過,這變並不是簡單的否定、粗暴的排斥,而是合理的揚棄、必然的超越。

 一、 語文素養必須適應社會生活交往、對話的需要。

學是爲了用,不能爲知識而知識,爲能力而能力。

培養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是爲了適應現實生活交往、對話的需要。

以現實生活的需要來衡量,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就無抽象、凌空之嫌。

從這個意義上講,聽說讀寫中的讀,就不僅僅是正確理解文本的語言文字的問題,更是正確理解文本爲何如此而非如彼運用語言文字的問題;也就是說,不僅僅是意思的問題,更是意圖的問題。

而且只有解決了後一問題,前面所說的正確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況且任何人讀任何一個文本,實際上都有一個動機或目的,儘管有時不太自覺和明確(即使僅僅爲了消遣,那也是一種動機、目的) ;同時,讀者也就會對作者寫作文本的目的、意圖有一個預設。

是否要讀這一文本,閱讀行爲是否有必要或能夠持續下去,就有一個作者文本的目的、意圖和讀者的目的、意圖相匹配、磨合的問題。

因此,只說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就沒有完全說到點子上。

我們並不是說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不重要、不必學,恰恰相反,正是爲了它能落到現實生活的實處,正是爲了它能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我們認爲,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不能從讀寫聽說的實踐活動中孤立出來。

讀寫聽說作爲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它的本質是交往、對話,因此,也不能把讀寫聽說行爲從現實具體情境的交往、對話中孤立出來。

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能真正回到現實生活,而不至於浮在半空之中,甚至在九天之上。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1) 也就是說,人總是在社會關係中體現自己作爲人的本質的。

衆所周知,嬰孩、兒童一旦落入狼羣、猴羣之中而且脫離了與人的交往,即使能夠活着,也只能成爲狼 孩、猴童,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人。

和人交往、對話可以說是人之爲人的一種本性,一種最原始、最本質、最強烈的先天傾向、衝動、慾望和行爲模式。

我在《語感論》中曾經指出,這種本性也是榮格心理學所說的原型之一,它被組織、統一於榮格稱爲自我的核心原型系列之中,有如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我把它命名爲水仙花原型。

(2)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生成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主要媒介,人們因有語言才得以參與社會交往,因此杜威認爲參與性是語言的根本性質。

他說:語言是至少在兩個人之間交往作用的一個方式,一個言者和一個聽者;它要預先承認一個組織起來的羣體,而這兩個人是屬於這個羣體之內的,而且他們兩人是從這個羣體中獲得他們的言語習慣的。

所以語言是一種關係。

(3)語言文字產生於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需要,形成於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之中,而且這種需要、這種關係就實現於語言文字本身。

離開這種需要、這種關係,我們就幾乎無需運用語言文字,也無法理解語言文字。

《語感論》第八章曾用相當篇幅說明語言不僅僅是人的工具,它其實就是人本身這一道理,人是社會的動物,人是社會人;人是語言的動物,人是語言人;人在屬人的關係中生成爲人,人是在語言中生成爲人的。

必須從人的交往需要、從人與人的關係角度去理解語言文字,正如巴赫金指出的:說者的話語裏總帶有訴諸聽者的因素,總以聽者的迴應爲旨歸,任{可理解或多或少都蘊涵着迴應。

4)也就是說,如果離開了關係,僅僅着眼於說者一方,我們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話語,也不可能生成任何話語。

的確,語言是一種關係!話語不是主體的現象,而是一種主體間的現象。

在話語中不是隻有一個說話者,而是有兩個相互交往者一一對話者。

表達,不僅僅是爲了表達說者的某一意思,爲什麼要表達、向誰表達、這個誰又怎樣影響着表達,實在是語言文字理解和運用中絕對重要而且必須正視的問題。

語文素養的本質是關於語言中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素養,不過,杜威似乎有點偏激,在他看來,語言的要點並不是對於某些原先存在的事物的表達,更不是關於某些原先就有的思想的表達,它就是溝通。

(5)強調溝通固然正確,但不能否認語言的表達作用,因爲無表達即無溝通。

然而,對語文教學來說,關於語言文字,表達講得 實在是夠多了,而對關係、溝通卻幾乎無人問津,這比起杜威似乎是另一種更大的片面性。

現在是到了糾正這種片面性的時候了!

哈貝馬斯的社會交往理論認爲交往行爲是一種語言行爲,因而非常重視相互理解這一使用語言的目的。

爲此,他提出了作爲語言交往有效性基礎的四條原則:1.表達的可理解'性;2.陳述的真實性;3.表達的真誠性;4.言說的正當性。

這四條原則都是建立在交往、對話的基礎上的,都着眼於人之爲人的主體間性,因爲交往行爲是兩個以上主體之間產生的涉及人與人關係的行爲,是一個主體與其他主體發.生.關.系時通過語言進行的思想交往。

當然,這種所謂合理化的交往相對於現實生活中的交往來說是過於理想化了,但我們討論的是基礎教育中的母語教育,教育必須面向未來,應當走向理想。

我們不能因爲對現實生活中不合理交往的遷就而降低標準,放棄對理想的追求。

實際上,我們的語文教學不是太理想化了,而是太現實化、功利化了,甚至變爲教考語文,淪爲分數的奴僕。

語文教學不能沒有理想之光的照耀。

基於上述理由,我們將語文素養的內涵描述如下:

出於真誠對話的願望,準確理解對方的話語形式與話語意圖;精確妥帖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以進行最有效的交流。

二、語文素養與語感。

上面對語文素養內涵描述的修正,不僅僅是表述上的變化,而且是內涵上的變化。

說話(包括理解說話)不僅是語言本身的事情,還是人的事情,不僅是一個人與語言的事情,還是一個人和他人的事情。

說到底,說話是表達意圖、實現意圖的手段,理解是理解他人意圖、迴應他人意圖的行爲。

因此,正確理解就是通過話語準確把握說話者的說話意圖,正確運用就是爲了實現自己的意圖而有組織、有設計地說話。

意圖是語文素養的關鍵詞。

意圖既可通過理性的思考、分析予以呈現,也可以在感性層面直覺把握,這就是意圖感,它是語感的核心。

《語感論》中所說的意義感、意味感其實也就是意圖感的具體表現。

對話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意圖把握的準確性、敏捷性。

在這一點上,意圖的直覺把握常常比理性分析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語感論》曾明確地認定語感之語是言語,較之將其定位於語言,確是有了進步,但尚未真正到位。

今天看來,語感之語應爲話語、對語。

《語感論》曾這樣通俗地說明語感的功能:一聽就清、一說就明、一看就懂、一寫就通,而且聽得真、說得好、看得準、寫得美。

儘管《語感論》認爲意向結構是語感的最深層次,但更多還是着眼於言語的意思,着眼於意思的表達。

現在我們把眼光從言語轉向話語、對語,話語意圖及意圖的實現,就上升到了比意思及其表達更加重要的地位。

簡單地講,語感就是意圖感,就是當下把握住話語意圖的能力。

從話語表達層面看,這樣的語感又可分爲正誤感、美醜感、體式感和情調感。

正誤感就是表達意圖的話語 在語言一—言語層面是否正確的問題。

美醜感是意圖的善良性和表達的精巧性的結合,這主要是就表達而言的。

體式感就是體式的把握能力,因爲任何話語都存在於一定的體式當中,我們對話語的理解常常藉助於體式的理解,當我們要說話時會首先選擇一定的體式,比如是親切的還是嚴正的,是議論的還是說明的,等等;同樣的語句在不同的體式中會有不同的意義。

情調感是話語最生動的特徵,它直接蘊涵了意圖。

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第一次向別人敘述兒子被狼吃的故事與後來見人就說相比較,雖然事實一樣,語句一樣,但情調應該不同,讀者只有感受到此中的不同,才能感受到她的變化,從一個感情豐富細膩者變爲一個麻木者。

由於對語感內涵的重新描述,語文教學在一些具體做法上要有較大的改變。

以往我們可能着重於文句本身的分析,比如對於文章我們指導學生認識怎麼寫,今後我們則要換個思路,着重於爲什麼這麼寫,而且這爲什麼主要指的是作者的寫作意圖。

只有這樣,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和說明順序,議論文的論點、論據、論證,記敘文的人物、事件、地點等,纔可以得到有說服力的分析。

爲什麼這裏要用倒敘、爲什麼這裏要用數據論證,等等,都從作者的寫作意圖得到解釋, 甚至一句話的順序、一個詞的選用都是如此。

淺析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2】

【摘要】 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爲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新形勢下新課程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爲了適應新課改,培養全面的人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我分別從轉變教師的角色,培養學生的興趣,增加閱讀,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幾大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語文素養、興趣培養、閱讀、學習習慣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新課程標準要求: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

同時,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薰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

在此形勢下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的問題。

那麼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呢?綜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和貫徹新課標的要求我來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 針對新課標的要求,如何在寓教於樂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認爲首要的要做到老師角色的轉變,伴隨着教學理念的轉變。

爲此,要求教師本人要認真學習、深入領會《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以往在語文教育活動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學生的學力和學習方式、忽視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忽視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等等,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理念了,所以要求教師深刻學習語文教育的新理念,以往的灌輸式,填鴨式、應試教育等傳統的教學模式應該摒棄了,教師的角色也應該徹底的改變,從所謂的師道尊嚴轉變成學生的好夥伴。

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說過:真情交融不僅僅表現在師與生之間,而且表現在師生情感與作者情感的共鳴。

“教材--學生”之間情感的橋樑便是老師的情感,教材蘊含的情感是靠老師去傳遞、去觸發,從而使學生受到薰陶、感染的。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和學生在平等的位置上完成我們共同的任務。

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激發者、引導者和指導者,而絕不是課堂中的命令者。

教師只有真正轉變了觀念,給自己的角色準確定了位,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用平等對話的方式和充滿感情的話語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比如同樣的三句話,“你必須怎麼樣”、“你要應該怎麼樣”、“你應該這樣”。

學生聽了對於每個同學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在不一樣的感覺中學生的學習情趣是不同的,那麼課堂效果也是不同的。

所以新形勢下要求教師要快速實現角色轉變,努力學習,提高技能,課堂上能勝任組織者、引導者。

在課外做學生的知心人、好朋友。

只有這樣才能構建一個完美的課堂,才能完成我的目標和任務。

二、激發、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宋代陳頤說:“未見意趣,必不樂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課堂上巧用教學藝術,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體會到學習並不是艱辛的勞動,而是一種快樂。

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沒有興趣的學習只是一種徒勞,隨之的課堂效果可想而知。

那麼興趣還是要靠我們老師去培養,靠老師去激發和喚起學生的求知慾。

那麼怎麼去培養興趣呢?首先,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不僅僅是單一知識的傳遞,同時也伴隨着心靈的接觸,情感的交流。

語言上的溝通。

良好的師生關係能使學生積極配合你的教學,融洽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在一種快樂下學到知識,已達到課堂教學目的,輕鬆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因此良好的師生關係和融洽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

這就要求教師要儘快做到角色的轉變。

在教學中巧用教育教學藝術和教學技巧,大膽的探索創新,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更加生動活潑,讓學生在毫無感到拘謹的情況下輕鬆的學到自己應該學到的東西。

反之,何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其次,感情和心靈上的溝通,對於學生,情感有時成爲學習的動力,有時卻成爲阻力。

在教學中,情感的積極性和消極性是並存的。

這就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用一種溫情感化學生。

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愛和溫暖,這樣纔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才能參與我們的教學,才能成爲課堂中真正的合作者。

教師要充分尋找學生的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給予其鼓勵,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愛,那種愛一旦被學生感受到,那麼對於學生會產生一種巨大的動力。

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對於學生會感到無限的溫暖和求知的興趣。

那麼課堂效果以及對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可想而知。

 三、培養閱讀的興趣新的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前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姬說:“閱讀在孩子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童年的書幾乎可以記一輩子,影響孩子進一步的發展。

”閱讀能拓寬知識面,能提高個人的品德修養和思想情趣,而廣泛閱讀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語文教師不能只滿足於把自己的知識傳輸給學生,最重要的是給學生以良好的引導和影響,讓他們開闊視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光時侷限於課堂上的閱讀,還要進行必要的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

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課內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在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上發揮着重要作用。

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涉及到本科內容的課外讀物提供給學生,讓他們課外進行閱讀。

拓寬閱讀面,擴大閱讀量。

一篇優秀的作品能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和啓迪,學生能徜徉在其情節和優美的語言中體會到愉悅的心情,慢慢能達到與作者的共鳴,慢慢地達到忘我的境地,彷彿如臨其中。

一些優秀的小說,名著,詩歌、散文、戲劇、名言警句之外,對於學生感興趣的連環畫,漫畫也要涉及其中。

學生完成閱讀後ㄊ實幣導學生背誦優美片段,抄寫優美詞語,並試着去寫。

在引導學生學會怎麼選擇積累內容後ň頭攀秩醚生自主選擇值得積累的內容。

從而提高學生自主積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另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讀完之後要求同學們寫寫自己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當然每位同學對於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在教師指導的同時要給予其鼓勵很讚許的目光,並且長期堅持下去。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只要多閱讀,廣閱讀,學生才能心中有物,才能逐步提高我們學生的寫作素養。

 四、良好習慣的養成培根說過:“習慣真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其實,語文學習的習慣包括的內容很多,從大的方面看也就是最基本的聽、說,讀、寫。

比如字要認真的寫,文章要有表情的朗讀,並認真品味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作文要好好的做。

就拿寫作來說,我們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如經常收集信息及趣聞的習慣,經常蒐集名言、格言、諺語的習慣,閱讀其他文章有寫隨筆的習慣,熟記優美詞語的習慣,先寫題綱後作文並有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等等。

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習慣,比如課前預習,課中認真聽講,課後複習。

經常參加小組辯論或者演講比賽,經常講完一篇課文之後,學生扮演不同角色來表達下課文情節,主動與別人交流,以培養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經常參加社會實踐性活動,藉助節假日去光榮院去探望老人或者外出踏青,回來描述下其中的過程,以及所見所聞寫一篇小短文,或者描寫下沿途的景色等等,這些良好習慣養成都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總之,對於在教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涉及到的有諸多因素,只有靠我們不斷探索創新,在新課程的指引下,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我們的教育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長期發展,才能爲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