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生物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論文

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科學素養是人們認識事物、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應具備的科學的思想、觀點、方法、技能和品德等。生物學作爲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又是21世紀的領先科學,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啓發學生用已學過的生物學知識去感知和解釋生活和生產中的各種生物現象,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做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從而使他們興趣倍增,學習動力也由此而生。下面就筆者在課堂上採用的不同方法略談一二。

淺談在生物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論文

一、積極的情感態度

生物研究的範圍很廣,與人類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在生物教學中,我善於聯繫社會生活的實際,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心理品質教育,特別是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例如:通過介紹我國豐富的自然環境和生物資源,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通過了解與生物學有關的世界重大熱點問題,如資源、能源、人口、糧食、環境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憂患意識;通過學習在生物科學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傑出人物和重大研究成果,激發學生熱愛科學、追求真理、刻苦鑽研、勇於探索的精神。

二、正確的認識活動方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經常恰當地利用標本、模型、投影片、錄像帶或計算機課件等電教媒體,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情境教學,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受到感染和啓示,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發揮寓教於樂的學習優勢,使學習變得輕鬆愉快,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良好的觀察能力又是學生學習生物的基本功,利用電教媒體教學,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具有顯著的優勢。通過鮮豔明亮的圖像刺激學生的感官,創設觀察的情景,引導學生按照由局部到整體,或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細節的'方法進行觀察,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地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我利用課餘時間在網上下載課件,並將它翻譯成藏語言,在多媒體教室授課起到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橋樑作用,讓抽象的、不易講清楚的概念,很容易地讓學生理解和接受。

在講細胞的結構、根的結構、莖的結構、葉的結構等內容時,整個結構清晰地展現在銀幕上,各個組成部分(如葉的海綿組織、柵欄組織、氣孔等)一清二楚,便於學生了解這些結構的名稱、組成和作用。再如,講“人的神經系統”一節課時,由於神經系統比較抽象,且概念較多,學生平時很少接觸這些東西,因而不好理解。我也把“神經元的結構模式圖”“空中飛行的動物”“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腦和脊髓裏的灰質和白質”“神經衝動傳導的示意圖”等翻譯成藏語言,把不易理解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視覺和聽覺並用,從而提高了學習效果。模型有着獨到的作用,它不受其他設備條件的影響,且學生一眼就能看出今天所講新課的主要內容,有先睹爲快的感覺。如講“心臟的結構”時,我帶着心臟模型走進課堂,學生就特別注意,急切地想看個究竟。當把心臟“剖開”,展現內部結構時,學生觀察得很認真。實物標本,加上我的語言介紹,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如講棘皮動物時,我把海星、海膽的標本帶到課堂上,學生從未見過,對它們充滿了好奇和極大的興趣。我在課堂上一邊講解一邊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他們很興奮,注意力特別集中,彷彿在海邊考察。並錄製一些中央電視臺《人與自然》節目中的內容,在講動物的習性時,插播這些錄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

聯繫日常生活和當前的社會實踐,組織豐富多彩的生物學課外活動,如我們教研組開展教研活動就讓學生們自己製作生物標本和模型,組織參觀調查、野外實習,參加生產勞動、知識競賽等,使學生深入大自然、深入社會生活,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創新,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解釋一些常見的生物學現象,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這對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社會實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校外與附近農、牧場、苗圃、種植園、養殖場等建立合作關係,爲學生提供實踐活動的場所,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豐富情感體驗,陶冶精神境界。

總之,只要教師認真進行教學研究,根據生物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不僅給學生帶來很大的樂趣,還能激發學生內在的潛力,使學生變“苦學”爲“樂學”,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