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校素質教育論文

摘要:《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學校教育要從單純的傳授知識轉到人才素質和能力培養上來,學校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爲了適應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提出了新的目標和任務:即要給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掌握體育技術,提高運動技能,又要對學生進行體育健康的教育,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淺談學校素質教育論文

關鍵詞:素質教育 快樂體育 個性

一、前言

素質教育概念的提出,在我國已有近10年的歷史。素質教育指利用遺傳、環境和教育積極影響,在對學生的已有發展水平和可能發展潛力作出準確判斷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所有學生都在其已有發展水平上有更充分的發展。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風靡一時素質、生理素質、審美素質、勞動素質、技能素質、能力素質、交往素質、外在素質等體系。其中身體素質是素質教育體系的基礎。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爲了適應素質教育的目的任務,對學校體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要求改進現有的中學體育教材體系

我們培養的人才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學體育教育的改革,要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是我們的方向。我們在依據國家體育教學大綱的統一性和靈活性原則的前提下,對教材中一些細節和內容進行探索改革,以提高體育教育的質量適合全面素質教育的需要。

1、增大中學體育健康教育的比例。

素質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所以要加強中學生健康教育,使青少年學生進一步掌握用腦衛生,懂得心理衛生,促進健康的心理狀態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爲智力的'充分發揮和機能的發展奠定基礎。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生長、發育,增進健康抵禦疾病,延長壽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樹立健康的觀念和意識,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健康的行爲習慣,防止和糾正不良習慣,如不吸菸、不西酗酒,多運動,注意心理衛生,講究道德健康等。在體育成績的評定時,適當加入體質健康和身體形態的分值比例,如:身高、體重、臺階測試等生理指標。

2、適當減少教材中太深、太難的競技運動技術部分。

增加有趣的民族傳統運動項目或遊戲,因爲太難、太深的競技運動技術,不利於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也不利於增強學生的體質。我們要改的,不是要把競技運動項目從體育教材中排擠出去,也不是排擠學校中的競技運動,而是要改去教材中過於強化的競技運動技術,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根據學生的體質、技術水平和可接受能力,經過實戰探索,逐步建立完善身心素質教育的體育教材體系。一是簡化教材的技術結構,包括簡化規則、裁判和簡化活動形式,例如“籃球比賽採用三人比賽適當降低籃圈的高度,增大籃圈的半徑,使學生體會扣籃成功的喜悅;排球比賽把三次傳球增加到四次五次等等都會大大地提高學生的興趣;二是在大綱規定的選用教材範圍內,選擇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進行教學,如適當增加各種球類的運動和健美操、體育舞蹈等的內容,使娛樂性、技術性和趣味性有機地結合,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三、要求改變體育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多以引用前蘇聯的軍體式的教學模式,嚴謹有餘,活潑不足,嚴謹得有些過“度”,過分強調“統一”,學生缺乏主動,課堂缺乏生機,不利於學生個體的發展,不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應建立中學快樂體育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樂中達到健體、育心,發展個性,使學校體育的工作充滿生機,體現出學校體育的鍛鍊實效性、內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樣性、興趣的廣泛性、個性的隨意性和活動的可選擇性,從而調動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創造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快樂體育教學的實質就是爲學生提供練習的樂趣,重視學生主體的滿足感、成功感,通過教師教學設計,激發學生主動、自發學習,達到練中有樂,樂中有趣,趣中有練,練而有成,培養體育興趣和終身體育的習慣。

四、素質教育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教育觀念的更新,要改變應考教育的觀念,具體來講,要從爲升學服務,爲比服務轉變爲提高全體學生素質服務,從只有升學才能成才,只有運動尖子纔是人才轉變爲指導全體學生各自成才,從以考分、升學率、運動成績爲評價標準轉變爲以學生基本素質,發展水平爲標準的觀念。另一方面要求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的方法不斷更新。爲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必須通過繼續教育提高自己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開拓擴大知識面,提高綜合知識的能力。例如瞭解體育教育對社會、人類進步的人文價值,從社會發展來提示認識學生素質發展的規律性,提高人際交往中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外語能力、計算機一般知識和操作技能,來提高教育改革創新的能力,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