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飲食養生原則及學術特點論文

第1篇:淺談中醫飲食養生的原則

養生,又稱攝生,是保養身體的各種方法的總稱,包括精神、運動、功法、飲食等方面。所謂“自古名醫多長壽”歷代名醫們在養生保健方面,都有自身獨特的經驗。其中,飲食養生是與人們日常生活最爲息息相關的養生方法。因爲飲食是人體補充營養、維持生命的一個基本手段,是人體生長髮育的基本源泉,中醫認爲“藥補不如食補”也就是提倡在日常飲食中進行飲食養生,對身體進行調養。因此在中醫理論中,飲食養生是早已有之。

中醫飲食養生原則及學術特點論文

1飲食養生淵藪

中醫的飲食養生與中華文明的飲食文化是共生共存的。在夏朝時期,就已開始有了釀酒工藝,而商王湯的宰相伊尹所製作的具有治療功效的湯液,成爲了中醫湯劑的鼻袓。

春秋戰國時期,飲食在養生保健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五十二病方》中,應用的近250種藥物中就包括了谷、菜、果、禽、獸、魚、蟲等食物。《內經?藏氣法時論》記載:“毒藥攻邪,五穀爲食,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氣味合而服,以補益精氣。”明確對藥物(毒藥)和食物的功用做出了區分,對於日常飲食在養生保健中的作用進行了分類,形成了類似於今天營養金字塔的飲食養生指導方案

漢代出現了我國最早的飲食學專著《神農食經》,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神農黃帝食禁》共七卷,可惜早已失傳。在其他醫學著作中也有很多關於飲食養生的記載《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了50餘種藥用食物。

隨着飲食養生的逐漸發展,到了晉隋時期,葛洪的〈(肘後方》、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都出現了用動物內臟輔助治療相關疾病的“以髒補髒”的篇章。唐?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養老食方”其弟子孟說在其學術思想的基礎上,著有《補養方》,收入食藥治法138條。

宋元時期,隨着社會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在醫藥衛生、養生保健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宋代官方出版的方劑專書《太平聖惠方》中也收載了許多攝生保健的內容,尤其注意藥物與食物相結合的方法,如記述了各種藥粥、藥酒等。金元時期,許多著名的養生家和醫家,總結新經驗,提出新見解。劉元素重在養氣,張子和祛邪扶正,李東垣注重調理脾胃,朱丹溪強調陰氣保養。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養生方法上,都有了新的進展,充實和完善了中醫養生學的內容。養生學在宋元時期最大的發展是對老年醫學的充實和發展以及食養學的進一步發展。

元朝太醫忽思慧,用漢文編寫了《飲膳正要》,書中有養生避忌、妊娠食忌、飲酒避忌、服藥食忌、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等專門章節,共載藥膳菜餚94種,它是我國第一部營養學專著,也是一部飲食養生的重要的著作。

明清時期,隨着養生學的進一步發展,飲食養生的理論也得到進一步完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飲食治療的書籍。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就是這一類書籍的代表。

可見,飲食養生的源遠流長,甚至早於中醫學理論而出現,當人類懂得用火煮熟食物開始,就已經開始了飲食養生經驗的積累,經過幾千年的沉澱,中醫飲食養生已經蓬勃發展。

2飲食養生的原則

2.1飲食有節飲食有節是飲食養生的基本要求。“節”有兩個含義,一是節制,即不可過飽過飢,二是節律,即進食時間要有節律,不可時間過長或過短,以免損傷脾胃。

絕大多數的名老中醫在提到養生經驗時,都提到飲食有節,尤其在老年階段,脾胃虛弱,更要注意顧護脾胃。名老中醫王樂善2認爲,一旦脾胃受傷,氣血生化不足,抵抗力下降,必然會生病,而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最容易文傷脾胃認因,此要想長壽能力就有限注意飲是有養價值高的食物,過食之則傷腸胃,進而損及脾腎。因此,日常生活必須注意飲食調節,避免進食太過,才能保養正氣,預防病菌侵入。

2.2謹和五味謹和五味是《黃帝內經》中重要的飲食養生觀點。所謂五味是通過五味入五臟,泛指食物的各種性味。謹和五味即是強調飲食必須多樣化,不可偏嗜,才能營養均衡。《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提至IJ:“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可見,謹和五味對於身體氣血、腠理、筋骨都要重要的意義。名老中醫謝昌仁2將自己的飲食養生方法歸納爲“五步”:一不過飽、二不過鹹、三不過甜、四不過肥、五不偏食。可見,謹和五味是重要的飲食養生的原則。

2.3寒溫適度寒溫適度有指食物的溫度和性味兩重意思。《靈樞?師傳》提到:“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至邪僻也。”說明飲食要寒溫中適,才能夠更好地爲脾胃化生水谷精微提供一個好的前提條件。

首先,在飲食過程中,過燙或者過涼的食物溫度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尤其是口腔、食道、胃的表面黏膜都會受到損害。其次,食物的性味過於溫熱或寒涼,對於人體脾胃是一個不良刺激。過於寒涼的食物,容易使脾胃運化失司,出現完谷不化,過於溫熱的食物,容易使脾胃火旺,灼傷陰液,都是對脾胃和身體的損害,更是養生的大忌。

2.4清淡飲食《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指出:“膏粱之變,足生大疔。意思是說過食肥甘厚膩的食物容易引起癰疽瘡瘍等疾病。經常過食酒肉、油膩、煎炸、辛辣之品,能助溼生痰,助熱生風,誘發疾病。因而,程鍾齡在《醫學心悟》中明確提出:“莫嗜膏粱,淡食爲最”[3]。古往今來的長壽者,基本上關於飲食的經驗,都提到了清淡飲食。清淡飲食不等於素食或者偏嗜,只是在營養均衡的前提下,避免過多食用肥甘厚膩之品。秦亮甫2老中醫堅持清淡飲食,以容易消化的軟食爲主,極少進食油膩、煎炸等堅硬、肥膩的食物。葷素搭配,素的佔60%,葷的佔40%。

一日三餐是日常生活所必需。在日常生活中,加強保健意識,飲食養生是養生保健中一個重要的方面,也是方便可行的方法之一。飲食養生自上古已有之,自《五十二病方》、《黃帝內經》以降,各類醫書、養生學著作都有詳細論述,其基本原則飲食有節、謹和五味、寒溫適度、清淡飲食更是歷代醫家身體力行的養生措施,所以纔出現了‘‘自古名醫多長壽”的說法。

第2篇:討論傳統中醫飲食養生的學術特點

傳統的中醫飲食養生理論體系有諸多優勢和特點,包含食養與食療。她是在中國古代所特有的、豐富且睿智的傳統哲學思想指導下,經過長期實踐,逐步形成的;它孕育於中國文化母體,基源於日常飲食,來自生活實踐,反過來又指導實踐;並形成了她獨到的飲食養生理論體系和操作實踐經驗及規範。建構現代飲食養生新體系,應注重從傳統中充分汲取營養。故在此重點討論傳統中醫飲食養生的學術特點,以資借鑑。

1整體觀念爲重

整體就是統一性、完整性與聯繫性。飲食養生非常重視人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界的聯繫性及相應的協調性。人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機體的各個組織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協調、相互爲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同時也認識到人與自然環境有密切關係,人類在能動地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鬥爭中,維持着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這種內外環境的統一性,機體自身整體性的思想,稱之爲整體觀念。

飲食活動既可以影響整個機體的生理病理,又可以協調機體與自然界的關係。整體觀念是古代哲學思想在中醫飲食養生中的具體體現,它貫穿於人的生理、病理、診法、辨證等各個方面。

1.1人是有機的整體人是由若干臟器和組織、器官所組成的。各個臟器組織或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這些不同的功能又是整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因而在生理上相互聯繫,在病理上相互影響,以維持生理活動的協調平衡。這也決定着機體的整體統一性。

機體整體統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臟爲中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系統“內屬於髒俯,外絡於肢節”的作用而實現的。五臟是代表着整個機體的五個功能系統,機體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這五個系統之中。人是以五臟爲中心,通過經絡系統,把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聯繫成一體的有機整體並通過精、氣、血、津液的作用,來完成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這種五臟一體觀有其深刻的哲學根基和堅實的科學依據。

在生理上,臟腑和皮肉脈筋骨等形體組織以及口鼻舌眼、前後陰等五官九竅之間就存在着有機的聯繫,它們共同完成着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在發生病變時,臟腑功能失常,可以通過經絡反應於體表、組織或器官;體表、組織器官有變化,也通過經絡,干擾所屬的臟腑;髒與髒、髒與腑之間也通過經絡的聯繫而相互影響。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養肝清肝的食物明目養睛,用清心瀉小腸火的食物保健口舌,以宣肺的食物保護皮膚鼻腔,以補腎的方法養益頭髮和耳竅等,就是因爲通過長期的外在觀察,使中醫學總結出了諸如“肝經上行連目系,肝開竅於目”“心和小腸相絡屬,心開竅於舌”“肺合皮毛,開竅於鼻”“腎主藏精,其華在發,開竅於耳”等的相關理論,並有諸食養食療之實踐。

1.2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性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自然界的變化又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機體,使機體相應地產生反應。這類反應屬於生理範圍內的,即是生理的適應性;超越了這個範圍,即是病理性反應。

自然界的季節氣候的變化,晝夜晨昏的運轉,地方區域的不同,都對人的機體產生不同影響。如自然界一年中有春溫、夏熱、長夏溼、秋燥、冬寒等的季節氣候^生物在這種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就會有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等順應性的變化,機體受這些影響,也隨之以不同的生理功能來順應。自然界的變化不僅關係着疾病的發生,而且也影響着病變過程。某些慢性病,如痹證、哮喘等,往往在氣候劇變或季節更替之時引起發作或病情加重。晝夜的變化,對疾病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是白天病情較輕,夜晚較重,所謂旦慧、日安、夕加、夜甚。

地區氣候的差異,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慣的不同,也影響着人的各項生理活動。各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氣候特點,所以每個季節有不同的多發病、流行病,如春季多溫病,夏秋季多痢疾、腹瀉、瘧疾,冬季多傷寒等。地理環境不同,對疾病也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某些地方性疾病,更是和地理環境有密切關係。

有鑑於此,飲食養生強調:要根據季節氣候、地理環境的不同而因時因地調整飲食。

1.3飲食是協調整體的重要因素飲食是協調機體自身整體性及其與自然界統一性的重要因素。飲食對人的作用是整體綜合的作用,飲食養生十分注重飲食對人的整體作用,這是飲食養生的重要特點。合理的飲食也是協調人與自然界相統一的重要因素。《素問。六節藏象論》兌: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人之所生,莫不以飲食,飲食是人與自然接觸最爲密切的因素。自從有了人類以來,就在不斷尋求能適合身心健康的飲食內容和方式。對於自然界中有些不能改變或不易改變的因素,人們儘量從飲食中去尋求有利因素以彌補其不足。季節氣候的變化,地區方域的差異,是不能改變的,儘管有些可以避之有時,但最終會產生一些不利影響。飲食養生則提出了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飲食觀點,用以調節人與自然的關係。如《素問·六元紀大論》艮據四時氣候變化提出“用熱遠熱”“用溫遠溫”“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的進食原則,即當季節寒涼的時候則避免食用過寒的食物,當氣候溫熱的時候則避免食用辛熱之飲食。

另外,人們發現某些地域的多發病與這些地區的特殊飲食有關,如《素問。異法方宜論》對東南中西北五方之人因飲食之殊而產生各種特殊的生理和病理變化作了較詳細的闡述:“東方之域……魚池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美其食。魚者使人中熱,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爲癰瘍”。這從病理上反證了飲食可協調機體與自然之間的密切關係。故合理地進行飲食營養,常可有效地促使機體與自然保持和諧,並避免一些病理性偏頗的發生與發展。

2飲食調養爲本

攝取營養,獲得物質能量,從而補償消耗,維持生命。故《靈樞。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111可見,中醫學非常強調欲保持康壽,應以重視飲食調養爲本。

2.1養生當謹和五味,食飲有節飲食有五味之別,欲借飲食調養身體促進康壽,首先應注重五味調養。根據五味的不同特點及五味對身心功能的不同效應,合理調配,講究飲食五味的多樣化,食譜的廣雜且合理,營養的豐富和全面。《素問。生氣通天論》即強調:“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如能謹和五味,合理飲食營養,遵循自然規律,便可“長有天命”,盡享天年。

食飲有節也是飲食調養的重要原則之一。這涉及攝食行爲的諸多方面,包括飲食有常,攝食有規律,不偏嗜某物某味,注重攝食行爲衛生、合理等。衆所周知,儒家文化自古以來一直是我國的顯學。儒家之核心,便是強調中和、中庸、中節,這不僅滲透進了人的行爲舉止、處事待人,同時也頑強地體現在日常的飲食與攝食行爲等。食飲有節,就是這一方面的典型體現。謹和五味,飲食有節,可以說是飲食養生諸多原則中最精煉的概括。

2.2口腹之慾,漀飪之邪,皆爲內傷病因飲食具有兩重性,謹和五味,飲食有節,可以促進健康,増進營養;若失其偏頗,失其節制,或飲食不潔,又可以致病,即使某些富有營養的食物,食之不當,亦可反爲其害。《內經》即有“膏粱厚味,足生大疔”之說。張仲景在《金匱要略》就稱:“凡飲食滋味,以養於生;食之有妨,反能爲害。”121並把這種飲食之害稱作爲“繫妊之邪”,亦即屬於可以致病的邪氣之一。

從《內經》時期起,醫家一貫強調飲食因素是重要的內傷病因,幾乎所有的急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特別是在慢性內傷性疾病的發生過程及病理性體質的演變過程中,飲食失常這類內傷病因,都可以起着重要甚至決定性的作用。時至今日,這一情況不僅未能得以明顯改善,而且還有加劇之勢。因此,飲食營養因素必須引起人們充分的關注和重視。

3辨體辨證施食

辨體、辨證施食是飲食養生針對不同個體的生理、病理特點,有效進行食養與食療的基本原則,也是飲食養生對人羣中普遍存在的複雜的生理、病理現象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處理方法。它是飲食養生的重要特點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生理特性概括。人羣中的個體,在其生長壯老己過程中,由於受天時地理人事等自然因素和社會環境的制約,以及個體自身的遺傳和年齡性別等內在因素的影響,形成了個體在機體結構、機能和代謝等各方面的特殊性。所以,不同的人體質類型可能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可以表現爲不同的體質特點。這種特殊性包含了機體的正氣之盛衰,臟腑功能之偏頗,身心機能是否協調穩定等,從而體現出個體抗邪能力之強弱,並決定個體對某種致病因素的易感性或處於某種亞健康狀態。

所謂辨體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人的一般身體信息數據,藉助中醫理論進行分析,從而概括、判斷爲某種性質的體質類型。施食,則是根據辨“體”的結果,確定相應的食養方法。辨體是決定具體食養方案的前提和依據,施食則是實施該飲食養生方案的`具體手段和方法。辨體施食是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飲食養生施予膳食的保健效果直接取決於辨體的正確與否。辨體首先着眼於體(體質類型)的分析,然後才能正確地施食。例如高年腎虛,可見腰痠膝軟、聽力減退、陽事減弱等現象,此爲老年之人腎中精氣逐漸減退的正常生理表現。但是由於個體內在因素的差異和所處環境或條件的不同,又常表現爲陰虛體質和陽虛體質兩種迥異的體質類型。只有把高年腎虛所表現的“體”是屬於陰虛還是屬於陽虛辨別清楚,才能確定當滋補腎陰還是溫補腎陽,從而給予正確的飲食調養之法。而這方面的飲食調養,有助於提高臨牀療效。

3.2辨證施食“證”,亦即證候,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特性概括。由於它包括了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係等,反映出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變化的本質,因而它比單一的症狀能更全面、深刻、正確地揭示疾病的本質。

所謂辨證,就是將四診所收集的資料、症狀和體徵,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爲某種性質的“證”。施食,則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食療方案。同樣,辨證是決定食療方案的前提和依據施食則是實施該食療方案以治療疾病的手段方法之一。辨證施食是飲食治療的基本原則。

飲食治療疾病,是既需辨病,又需辨證的。辨證首先要注重證的分辨,然後才能正確地施食。例如感冒,見發熱惡寒、頭身疼痛等症狀,病屬在表,但由於致病因素和機體反應性不同,又常表現爲風寒感冒、風熱感冒等不同的證型。只有把感冒所表現的“證”是屬於風寒還是屬於風熱等辨別清楚,才能確定該用辛溫解表

作爲指導飲食治療的基本法則,由於它能辯證地看待病和“證”的關係,既看到一種病可以包括幾種不同的“證”,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發展過程中可以出現同一種“證”,因此在實際應用時,還可以在辨證施食的原則指導下,採取“同病異膳”或“異病同膳”的方法來處理。所謂同病異膳,是指同一種疾病,由於發病的時間、地區以及患者機體的反應性不同,或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表現的“證”就不同,因而食療方法也不一樣。還是以感冒爲例,由於發生的季節不同,食治方法也不一樣。暑季感冒,由於感受暑溼邪氣,故在食療時必須用一些芳香化溼類的食物,以祛暑溼。這與其他季節感冒的食療方法就明顯不同。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由於出現了相同病機,因而也可採用同一方法進行食療,這就是“異病同膳”。如久痢脫肛、子宮下垂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現爲中氣下陷證就都可以用升提中氣的食療方法。由此可見,飲食治療主要的不是着眼於“病”的異同,而是着眼於病機的區別。相同的病機,可用基本相同的食療方法;不同的病機,就必須用不同的食療方法。所謂“證同膳亦同,證異膳亦異”,實質上是由於“證”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機在內的緣故。這種針對疾病發展過程中不同質的矛盾選用不同的食療方法去解決的法則,就是辨證施食的實質。

中醫學強調,飲食保健首先須注重脾胃功能的調理保護。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飲食活動是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表現之一,是健康長壽的保證。中醫學認爲,所有的飲食營養,均有賴於脾胃功能的消化、吸收與轉化。這又稱作“脾胃運化”。只有脾胃運化健旺,才能接受飲食物並將其轉化爲精微,輸送到周身百骸而營養五臟六腑,從而發揮對機體的營養與保健作用。如果飲食不當,首先傷害的是脾胃,脾胃既傷,再講究飲食營養亦無益。故有“脾胃一傷,百病由生”之經典名言。養生當以脾胃爲先。

當今臨牀,又有多少健康問題源自飲食營養?不是營養不夠,而是營養過剩、營養失衡。因此,人們重新開始考慮飲食養生問題,國務院頒佈了《中國營養改善行動計劃》《中國食物和營養髮展綱要》等文件。從1997年開始又先後發佈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3項技術標準。因此,探討中醫飲食養生的學術特點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