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飲食習俗及養生

我國傳統的民俗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除了吃糉子、划龍舟外,端午節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長壽的大節日。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飲食習俗及養生,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端午節的飲食習俗及養生

一、端午節的飲食習俗

1、吃糉子

糉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爲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糉子見於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歷史最悠久的糉子則是西安的蜂蜜涼糉子,載於唐韋巨源《食譜》。

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糉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如今的糉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糉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將糉子加熱後再吃,既安全衛生,又減輕消化負擔。

2、吃“五黃”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高郵的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有吃豆腐的習俗。

過端午不僅僅是吃糉子的時候,也是一年裏鱔魚肉最嫩、最有營養的時候,所以有“端午黃鱔賽人蔘”的俗諺。黃鱔由於口感軟滑無刺,一直都是淡水水產中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尤其是對於孩子和老人來說,是不錯的補養品。黃鱔性溫、味甘,入肝、脾、腎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強精止血、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

3、吃茶蛋

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着,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教你做茶蛋的方法:雞蛋、茶葉、八角、桂皮、花椒、丁香、草果、小茴香、香葉、鹽。雞蛋清洗乾淨,涼水入鍋,小火煮開後再煮4分鐘關火燜2分鐘。茶葉先衝入開水,靜置5秒鐘,瀝掉水不要,洗乾淨的茶葉用紗布包起來。準備所有香料並裝入香料盒。

煮熟的雞蛋取出,煮蛋的水倒掉不要,用不鏽鋼勺輕敲出裂紋,重新放入鍋中,同時放入茶葉包和香料盒。加適量鹽,加入開水至完全沒過雞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約30分鐘,關火浸泡10小時以上,時間越長越入味。

4、喝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爲盛行。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很多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但由於雄黃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熱後可分解爲毒性很強的砒霜,因此不建議內服;一般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

一般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5、吃油糕

端午節當天除了吃糉子,還要吃油糕。油糕要用和好的燙油麪,包上白糖、黃桂、玫瑰、核桃仁、豬油做成的餡,下油鍋炸。表皮鬆泡,餡心甜美,外形美觀。

二、端午節該如何養生

一、關於起居

端午節到了以後,將會持續高溫天氣,在這樣的天氣裏,必須要做好保養。其中關於起居方面的保養,請做到這幾點:

1、清晨6點左右起牀

早起的人,更容易從睏倦中醒來,讓你的頭腦更早清醒。這樣一來,能夠讓你更快地投入到上午的工作中,而且效率也比較高。

2、必須進行午休

很多人沒有午休的習慣,這可不是好習慣。在炎熱的夏季,請必須進行午休。因爲午時是人體合陽的時候,堅持午休有助人體內的陰陽進行轉化,對你的心臟特別有益處。

3、晚上10點30分之前必須上牀休息

太晚睡覺不利於身體自我修復,到了晚上之後,請在10點30分之前上牀休息。因爲人入睡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時間點之前上牀休息,才能確保在11點左右進入睡眠。這樣做,非常有助滋養陽氣。

二、關於吃食

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糉子,飲黃酒,這些節日習俗。想要滋養身體的話,端午節在吃食方面建議選擇這幾種食物:

1、鱔魚

這種類似長蛇的食物,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特別豐富。其作爲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食物,是體虛的人滋補佳品。端午節後氣溫變高,人流汗多,流失的營養也比較多。所以,建議煮些鱔魚湯食用,幫助自身補充營養。

2、鴨蛋

祖國醫學認爲鴨蛋性涼,吃它有助滋陰清肺,是排毒佳品。五月被稱爲毒月,因此,端午節的時候請多吃些鴨蛋祛毒,幫助保養身體。當然,鴨蛋是好東西,整個夏天都可以吃,比如說煮蛋花吃,比如說煮鹹鴨蛋吃,都是可以的。

3、西紅柿

端午到了之後,陽光更爲強烈,若是不及時防曬的話,老的很快。對此,建議吃些西紅柿保養身體。因爲西紅柿中富含番茄紅素,其能夠幫助身體抑制活性氧的活動,幫助身體對抗細胞,延緩身體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