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交往藝術及其基本原則初中生作文

在當今社會上,與世隔絕是不切實際的做法,與人交往是在所難免的。因爲,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就像“布朗運動”一樣發生着碰撞和接觸,要想化解矛盾,促進事業,完善社會,你就必須學會交際,掌握社交的藝術。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做到成功地與他人交往呢?這似乎是一個大家最想知道也最爲困惑的問題。筆者認爲,要想掌握與他人交往的藝術,首先需要牢記並理解其基本原則,然後將它們運用的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去。下面,就對這兩個基本原則做進一步的闡述:

論交往藝術及其基本原則初中生作文

一. 雙向溝通原則

所謂雙向溝通,是指在交往中,交往雙方應當進行彼此之間的積極溝通,分別對對方有一定的和必要的瞭解。現代社會呼喚理解,渴望溝通。理解是溝通的前提,沒有理解就沒有溝通,其兩者是不可孤立存在的,它們是消除隔膜,誤解,積怨和矛盾的最佳選擇,是融洽人際關係,打開僵局,增進親和力的必要過程。幹羣之間,師生之間,子女與父母之間等人際關係,往往因工作性質的不同,心理因素的差異,年齡代溝以及對事物的認知差異等因素,導致溝通理解的困難。精誠所至,金石爲開。溝通需要的是真誠,而不是矯飾與瞞騙。另外,溝通是需要時間的,我們只有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換位思考),才能真正地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從而建立起溝通的橋樑。

大家可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富翁平生愛吃美味的食物,因此他家的廚房不但大,而且人手多,每個人都各有分內的工作,挑水的只管挑水,洗菜的只管洗菜,切菜的只管切菜,另外還有煮食的、燒柴的。

這些廚房裏的工人天天做着相同的事, 日子一久不免產生了厭煩的心理,每個人都認爲別人的工作新鮮有趣又容易。有一天富翁突發奇想,讓大家都試試交換工作的滋味。

交換工作後,只見一陣手忙腳亂,挑水的被刀子割破了手;煮菜的生火沒生起來,卻弄得一屋子煙;燒菜的挑水又不小心滑了一跤,摔了個四腳朝天;洗萊的則煮出一鍋半生不熟的飯。飯沒做好,每個人還捱了一頓責罵,從此再也沒人對工作不滿了。

一位智者曾經對一位少年說過四句話,對人生具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這四句話分別是:

把自己當成別人

把別人當成自己

把別人當成別人

把自己當成自己

這其中第一句話和第二句話講的就是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體諒,在把自己當成別人同時也要把別人當成自己。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換位思考。對於別人的苦衷要能夠體諒,對自己的行爲也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每個人都會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立場自然有所不同,因此也常常會發生矛盾。越是有矛盾,越是難以互相理解。如果能夠跳出這種思維模式,學會從別人的角度看自己,就會發現一個顛倒的世界,也會發現一個公平的世界。

理解是一種愛。它奉獻給人們的是最真誠,最美好的感情。“人們可以築起圍牆,更應該架起心橋,”這便是理解。理解別人和被人理解都是一種幸福。當你遇到困難,受到挫折時,也許你會傷心難過;當你被人誤解時,也許你會彷徨失落。但如果在這時,你忽然發現有人體恤你的苦衷,理解你的心情,你就不再感到孤獨,不再感到寂寞,你便會發現周圍的世界是如此的溫馨,頭上的天空是如此的遼闊。

理解是一種尊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過不經意的過錯,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可能近於完美。當一件飽含汗水,飽含勞動的成果放在面前時,或許它不夠精巧,不夠美觀,甚至有些黯淡,但我們不要輕易地評價對錯是非,我們應當懷着尊重去審視這心,智,力的結合,去體味創造者的心境,領會其中所蘊涵的熱情。這種尊重,此時便是最好的理解。

理解又是相互的,要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別人。在我們高呼“理解萬歲”的同時,自己又是否靜下心來仔細想過,是否理解過同學,理解過老師,理解過父母?如果再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自責,那些不快,那些隔閡,不就會被理所融化了嗎?由此,我不免想到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他成名前生活拮据,因愛好寫作而放棄了原有的工作,使得妻子跟着他過着入不敷出的生活。面對諷刺,他的妻子表現出巨大的理解,鼓勵他,支持他,最終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由此可見,理解不僅僅是成功的保障,更是人們的精神支柱。

人與人之間,原存着許多隔膜和懷疑,惟有理解是化隔膜爲知己,釋懷疑爲良友的紐帶。

生活中,理解可以產生奇蹟。裏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損失,理解猶如一個火把,能照亮由焦慮,恐懼和復仇心理鋪就的道路。假如你爲人間的冷酷而難過,那麼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由你自己發出光芒和熱,使人間少一分冷酷,增加一分溫暖。假如人人都停止抱怨別人,而由自己本身去發光生熱,這人間就溫暖多了!

二. 三A原則

所謂三A原則,即接受對方、重視對方、讚美對方。由於在英文中,接受、重視和讚美分別是三個以A開頭的單詞:Accept、Attention、Appraise,因此它們被稱爲“三A原則”。我認爲,接受對方是交往的基礎,尊重對方是交往的精髓,而讚美對方則是交往的深化。

接受一個人,不論他是富貴或是貧賤,不論他是出衆或是平凡,不論他是顯赫或是卑微,更不論他是文雅或是醜陋,我們都應該懷着一顆赤子之心,用平等的眼光去接受他們。前面所述的`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接受,試想,如果需要我們去接受的是一位曾經跟你勢不兩立甚至有過瓜葛的人,那麼接受起來是不是就困難多了呢?這時,我們便需要足夠的寬容。 因爲“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寬闊的則是人的餓胸懷。”因爲“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愛和寬容大度征服。”更因爲“寬容一切便是理解一切。”事實上,人們並不缺乏寬容,只是有時候,面子顯得比它更重要罷了。

唐太宗李世明曾經說過:“貞觀之前,隨我平定天下,披荊斬棘的是房玄齡;貞觀之後,進忠言,糾正我的過錯,爲國家謀大利的,是魏徵。”但在李世明登基之前,魏徵是效力太子李建成的。魏徵早就看出李世明是與李建成爭奪皇位的勁敵,所以他積極建議李建成早日除掉李世明。後來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明親手殺死兄弟李建成,逼父李淵退位,自己登上皇位。李世明做了皇帝,不但沒有治魏徵的罪,而且還重用了他。可見,他的心胸之廣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唐朝的盛世更是與他的包容和敢於接受他人有必然聯繫的。

尊重別人必須具備高尚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懷。當你用誠摯的心靈使對方在情感上感到溫暖、愉悅,在精神上得到充實和滿足,你就會體驗到一種美好、和諧的人際關係,你就會擁有許多的朋友,並獲得最終的成功。

有個業務員曾說過這樣一個例子。他的工作是爲強生公司拉主顧 , 主顧中有一家是藥品雜貨店。每次他到這家店裏去的時候,總要先跟櫃檯的營業員寒暄幾句,然後纔去見店主。有一天 , 他到這家商店去,店主突然告訴他今後不用再來了 , 他不想再買強生公司的產品,因爲強生公司的許多活動都是針對食品市場和廉價商店而設計的,對小藥品雜貨店沒有好處。這個業務員只好離開商店。他開着車子在鎮上轉了很久 , 最後決定再回到店裏,把情況說清楚。 走進店裏的時候,他照常和櫃檯上的營業員打過招呼,然後到裏面去見店主。店主見到他很高興,笑着歡迎他回來,並且比平常多訂了一倍的貨。這個業務員對此十分驚訝,不明白自己離開店後發生了什麼事。店主指着櫃檯上一個賣飲料的男孩說:“在你離開店鋪以後,賣飲料的男孩走過來告訴我,你是到店裏來的推銷員惟一會同他打招呼的人。他告訴我,如果有什麼人值得同其做生意的話,就應該是你。”從此店主成了這個推銷員最好的主顧。這個推銷員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關心、尊重每一個人是我們必須具備的特質。”

予人以真誠的讚美,體現了對人的尊重、期望與信任,而且對增進彼此間的瞭解和友誼,協調人際關係是非常有益的。父母經常讚美孩子,使家庭氣氛和睦、歡樂,領導經常讚美下級,使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不斷被激發,被調動。讚美之於人心,如陽光之於萬物。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需要讚美,人人喜歡讚美。這決不是虛榮心的表現,而是渴求上進,尋求理解、支持與鼓勵的表現。愛聽讚美,出於人的自尊需要,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要。經常聽到真誠的讚美,明白自身的價值獲得了社會的肯定,有助於增強自尊心、自信心。隨便說幾句人云亦云的客套話,讚美一個人或一個集體,並不難,更不可貴,貴在真心誠意。既然讚美他人是交往的深化,我們更應該好好地利用這一點,常把對方記在心上的是他的優點而不是他的種種不是,這有助與彼此之間的溝通與交往。

一般人往往認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憑藉自己的意志來促成或斷絕。但事實並非如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個人的“意志”或“希望”所能左右的,而是由一種超越個人意志或希望的力量來決定的。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應該珍惜自己的人際關係,並發展自己的人際關係。心中常懷感激之情,在任何不平或不滿之前,先以謙虛的態度想到彼此的緣分,然後以喜悅的心情,熱枕的態度對待對方。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必然可以產生堅強無比的力量,使社會由暗淡變得燦爛。

人與人相互依賴而生活,而從事工作。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生存着各種性格的人。因此,我們惟有養成忍耐與寬容的品行,學會理解尊重他人,才能適應這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