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與飲食養生

當今,由於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種“吃出來的疾病”日益增多,諸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腫瘤、內分泌紊亂等病。這些疾病直接影響到人民的健康,並向低齡人羣蔓延,如何才能解決這一難題?從古老的《黃帝內經》中,能夠很好地尋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把其中“飲食養生”內涵總結如下。

《內經》與飲食養生

謹和五味——各種食物搭配合理

朱丹溪曰:“因縱口味,五味之過,疾病蜂起”。所以說,要“吃出健康”就應以“麻、麥、稷、稻、豆”五穀爲主要營養;以“李、杏、棗、桃、粟”五果爲輔助;以“犬、羊、牛、雞、豬”五肉爲補益;以“韭、薤、葵、蔥、藿”五菜爲補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谷肉果菜搭配合理食用,一般葷素搭配比例爲1:2,防止偏食,保持營養均衡。

食不偏嗜——各種口味適當調和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指出藏人體陰精的五臟,容易因爲偏嗜飲食五味而受到損傷。並指出味過於酸,會導致“脾氣乃絕”;味過於鹹,會引起“心氣抑”;味過於甘,容易引起“腎氣不平”;味過於苦,會發生“脾氣溼滯”;味過於辛,可導致“筋脈衰敗”。這說明飲食對人體五臟有“養”和“傷”的雙重作用。因此,小心調和、搭配飲食五味時,就能夠營養充沛,筋強骨壯,身體健康。

食不過量——各種飲食攝入適量

《素問?痹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指出飲食攝入過量,就會損傷胃腸道,導致疾病的發生。又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說:“膏粱之變,足生大疔。”意思是長期過食肥甘厚味等高熱量食物,就會引起疔瘡類病變。因此,吃飯應做到七、八分飽,一日三餐熱量合理搭配,早飯:午飯:晚飯之間的熱量卡比約爲4:4:2。

食無所犯——食不貪雜,勿犯禁忌

每餐的飲食不可過雜過多,即“食不欲雜”。也就是一餐吃的食物樣數不要過多。所吃食物之間不要犯飲食禁忌。例如:豬肉忌生薑、蕎麥、葵菜、梅子、馬肉、驢肉等;羊肉忌梅子、小豆、蕎麥、豬肉、醋等;犬肉忌菱角、蒜、鯉魚等;牛肉忌黍米、韭菜、生薑、粟子等;雞肉忌蒜、芥末、生蔥、糯米、李子、兔肉、鱉肉等。

食知所宜——食應節氣,寒溫適中

《靈樞?師傳》曰:“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無論是吃的食物,還是喝的飲品,要做到不要太灼熱,也不要過於寒涼,應該寒溫適度,這樣才能保持正氣不受損傷,也不會導致病邪入侵。

目前,許多學者對於《黃帝內經》中飲食養生理論的研究前景都充滿希望。每個人都應遵循:“合理膳食、服食方便、作用溫和、安全可靠、保護胃氣。”真正做到“吃出健康”,以提高生命質量,減少疾病,延長壽命。

拓展閱讀:內經方盛衰論

黃帝內經的方盛衰論篇章講了什麼呢?氣的盛衰,哪一種是逆?哪一種是順?

雷公請問道:氣的盛衰,哪一種是逆?哪一種是順?黃帝回答道:陽氣主升,其氣從左而右;陰氣主降,其氣從右而左老年之氣先衰於下;少年之氣先盛於下,其氣從下而上。因此春夏之病見陽證陽脈,一陽歸陽,則爲順爲生,若見陰證陰脈,如秋冬之令,則爲逆爲死。反過來說,秋冬之病見陰證陽脈,以陰歸陰,則爲順爲生。所以不論氣盛或氣衰,逆則都成爲厥。雷公又問:氣有餘也能成爲厥嗎?黃帝答道:陽氣一上而不下,陰陽兩氣不相順接,則足部厥冷至膝,少年在秋冬見病則死,而老年在秋冬見病卻可生。陽氣上而不下,,則上實下虛,爲頭痛癲頂疾患,這種厥病,謂其屬陽,本非陽盛,謂其屬陰,則又非陰盛,五臟之氣隔絕,沒有顯著徵象可,好象置身於曠野,負居於空窒,無所見聞,而病勢綿綿一息,視其生命,一不滿一天了。

所以,氣虛的厥,使人夢多荒誕;厥逆盛極,則夢多離奇迷亂。三陽之脈懸絕,三陰之脈細微,就是所謂少氣之侯。肺氣虛則夢見悲慘的事物,或夢見人被殺流血,屍體狼籍,當金旺之時,則夢見戰爭。肺氣虛則夢見悲慘的事物,或夢見人被殺流血,屍體狼籍,當金旺之時,則夢見戰爭。腎氣虛則夢見舟船淹死人,當水旺之時,則夢見大火燔灼。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得其土旺之時,則夢見作恆蓋屋。這些都是五臟氣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所致。當參合五臟見證,調其陰陽,其內容已在《經脈》篇中論述過了。

診法有十度,就是衡量人的脈度、髒度、肉度、筋度、俞度、揆度它的陰陽虛實,對病情就可以得到全面瞭解。脈息之動本無常體,或則出現陰陽散亂而有偏頗,或則脈象搏動不明顯,所以診察時也就沒有固定的常規。診病時必須知道病人身份上下,是平民還是君卿。如果對老師的傳授不能全部接受,醫術不高明,不僅不能辨別逆從,而且會使診治帶有盲目性和片面性,看到了一面,看不到另一面,抓住了一點,放棄了另一點,不知道結合全面情況,加以綜合分析,所以診斷就不能明確,如以這種診斷方法授給後人的話,在實際工作中自會明顯地暴露出它的錯誤。

至陰虛,則天之陽氣離絕;至陽盛,則地之陰氣不足。能使陰陽互濟交 通,這是有修養的醫生的`能事。陰陽之氣互濟交通,是陽氣先至,陰氣後至。所以,高明的醫生診病,是掌握陰陽先後的規律,根據奇恆之勢六十首辯明正常和異常,把各種診察所得的點滴細微的臨牀 資料綜合起來,追尋陰陽的變化了,瞭解五臟的病情,作出中肯的結論,並根據虛實綱要及十度來加以判斷,知道了這些,方可以診病。所以切其陰而不能瞭解其陽,這種診法是不能行於世上的;切其陽而不能瞭解其陰,其所學的技術也是不高明的。知左而不知其右,知右而不知其左,知上而不知其下,知先而不知其後,他的醫道就不會長久。要知道不好的,也要知道好的;要知道有病的,也要知道無病的;既知道高,亦知道下,既知道坐,也要知道起;既知道行,也要知道止。能做到這樣有條不紊,反覆推求,診斷的步驟,纔算全備,也才能永遠不出差錯。

疾病的初期,見到邪氣有餘,就應考慮其正氣不足,因虛而受邪;檢查病者的上下各部,脈證參合,以窮究其病理。例如形弱氣虛的;主死;形氣有餘的,脈氣不足的,亦死;脈氣有餘,形氣不足的,主生。所以,診病有一定的大法,醫生應該注意起坐有常,一舉一動,保持很好的品德;思維敏捷,頭腦清靜,上下觀察,分別四時八節之邪,辨別邪氣中於五臟的何部;觸按其脈息的動靜,探切尺部皮膚滑澀寒溫 的概況;視其大小便的變化,與病狀相參合,從而知道是逆是順,同時也知道了病名,這樣診察疾病,可以十不失一,也不會違揹人情。所以診病之時,或視其呼吸,或看其神情,都能不失於條理,技術高明,能保持永久不出差錯;假如不知道這些,違反了原則真理,亂談病情,妄下結論,這是不符合治病救人的醫道的

原文

雷公請問:氣之多少,何者爲逆?何者爲從?黃帝帝曰:陽從左,陰從右。老從上,少從下。是以春夏歸陽爲生,歸秋冬爲死。反之,則歸秋冬爲生。是以氣多少,逆皆爲厥。問曰:有餘者厥耶?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氣上不下,頭痛巔疾,求陽不得,求陰不審。五部隔無徵,若居曠野,若伏空室,綿綿乎屬不滿日。

是以少氣之厥,令人妄夢,其極至迷。三陽絕,三陰微,是爲少氣。是以肺氣虛則使人夢見白物,見人斬血藉藉,得其時則夢見兵戰。腎氣虛則使人夢見舟船溺人,得其時則夢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得其時則夢伏樹下不敢起,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得其時則夢燔灼。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築垣蓋屋。此皆五臟氣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合之五診,調之陰陽,以在《經脈》。

診有十度,度人脈度、髒度、肉度、筋度、俞度,陰陽氣盡,人病自具。脈動無常,散陰頗陽,脈脫不具,診無常行。診必上下,度民君卿。受師不卒,使術不明,不察逆從,是爲妄行,持雌失雄,棄陰附陽,不知併合,診故不明,傳之後世,反論自章。

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陰陽並交 ,至人之所行。陰陽並交 者,陽氣先至,陰氣後至。是以聖人持診之道,先後陰陽而持之,奇恆之勢及六十首,診合微之事,追陰陽之變,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論,取虛實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診。是以切陰不得陽,診消亡;得陽不得陰,守學不湛。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後,故治不久。知醜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紀,診道乃具,萬世不殆。

起所有餘,知所不足,度事上下,脈事因格。是以形弱氣虛,死;形氣有餘,脈氣不足,死;脈氣有餘,形氣不足,生。是以診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轉神明,必清必淨,上觀下觀,司八正邪,別五中部,按脈動靜,循尺滑澀寒溫 之意,視其大小,合之病能,逆從以得,復知病名,診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診之,或視息視視意,故不失條理,道甚明察,故能長久;不知此道,失經絕理,亡言妄期,此謂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