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與養生

《素問·上古天真論》記載:“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一理論對我們養生保健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是《內經》與養生,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內經》與養生

恬惔,安靜之義。虛無,心無雜念。恬惔虛無,即思想安閒清淨、沒有憂思雜念。精神內守,指日常生活中精神守持於內而不外耗。意思是說,保持思想安閒清淨、排除憂思不良情志,真氣即腎氣、元氣就會順暢、調和,精神也會守持於內。如此,正氣強盛,臟腑功能強健,疾病就無從發生。

喜怒憂思悲恐驚

宋代名醫陳無擇將人類複雜的疾病按病源分爲外因、內因和不內外因三類,其中內因精神情志,即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不加調節,是引起內因病的主要原因。中醫認爲,情志波動過於激烈或持久,打破了五臟之間平衡的關係,破壞了人體氣機也就是新陳代謝的正常升降出入,致使精、氣、血、津液代謝失常,就會成爲病因。由於情志失調是引起內因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恬惔虛無,精神內守”即調攝精神情志的養生保健方法對預防內因病就有重要的意義。

七情是人體對外界客觀事物的反映,也是精神活動的外在表現。正常情況下情志不會致病,如果突然、強烈或過於持久的精神情志刺激,超過人體本身的耐受範圍,即可成爲病因而引起內因病。

因爲五臟的精氣是情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所以情志活動與五臟關係密切。根據五行對情志五臟的分屬,心在志爲喜、肝在志爲怒、脾在志爲思、肺在志爲悲和憂、腎在志爲恐和驚。因此,不同的情志變化對五臟有不同的影響,可產生相應的病證,例如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憂傷肺、恐驚傷腎。譬如過度的恐懼傷害腎臟,可出現神志失常、腹瀉、遺尿、遺精、陽痿等病證。另外,情志變動也可影響整體氣機,可產生氣機失調的病證,如《內經》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譬如過於憤怒,則易致氣機上逆,可引起眩暈、頭痛,甚至嘔血、昏厥等病證。現代如高血壓病、潰瘍病、潰瘍性結腸炎等即屬與精神情志密切相關的心身疾病。

惱怒預防宣泄八法

《內經》涉及調攝精神情志的養生方法很多。如《素問·上古天真論》就說:“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這段話是說:控制嗜慾,使思想清淨而少有慾望,情緒安定而沒有憂慮,形體勞作而精神安逸,真氣因而調順,人們都能隨其所欲而滿足自己的願望。無論吃什麼食物都覺得甘美,穿什麼衣物都覺得合體,在什麼樣的風俗習慣中也覺得快樂,不羨慕地位的高低,這樣的人就稱得上質樸、敦厚。《內經》這裏介紹的調攝精神情志的方法,可歸納爲三點: 一是志閒少欲,可使精神安定;二是形勞不倦,可以放鬆心情;三是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與高下不相慕,即知足常樂,可以安定心緒。

惱怒的預防與宣泄很重要。七情之中,惱怒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是精神情志致病的魁首。以下介紹惱怒的預防與宣泄:

一是惱怒的預防:常見者有以下四法:

警示法:用警示、提醒的方法預防發怒。如可在自己的牀頭或案頭寫上“制怒”、“息怒”、“遇事戒怒”等箴言警句,隨時警示、經常提醒,可收到良好的預防惱怒的效果。

忍耐法:即儘量忍耐,輕易不發怒。信奉“吃虧是福”、“忍者大德”的準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果無關大是大非,儘量忍耐,寧願自己吃點虧,作出些讓步,不使矛盾激化,輕易不發怒。

理製法:即以理性克服、制約情緒上的衝動、惱怒。

移情法:將惱怒情緒轉移到其他方面,以此平息惱怒。如外出散步,上街購物,公園遊玩,或聽音樂、觀花鳥,或思考別的問題等,都可以有效的移情於他,可消散或平息憤怒情緒。

二是惱怒的宣泄:常用的亦有四法:

談話法:是把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誤解、委屈而產生的`不滿、煩惱、憤怒的情緒,通過與親人、朋友的交談,或向領導及上級機關的申訴,盡情地傾訴出來,以使自己鬱積的不良情緒得到正確的疏泄。

書寫法:是把各種明顯意識到的不良情緒,通過賦詩、寫日記等疏泄出來,也可直接給造成自己某種屈辱和不幸的人寫信以宣泄自己的不滿和憤怒。切記不可將寫出的信發出,事後也要注意對上述詩詞、日記、信件的保存,或將其全部燒燬,避免之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運動法:是把過於強烈而難以遏止的憤怒等不良情緒,通過打球、捶擊枕頭或被子、撕碎廢紙等運動方式予以疏泄。

哭泣法:是把鬱積於內心的憤怒等情緒創傷通過哭泣流淚宣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