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養生學

內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衝象學說”“藏象學說”等。下面是內經養生學,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內經養生學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

《內經》認爲,影響人體健康是由諸多複雜因素構成的,除天時氣候、地理環境、水質空氣等外界因素外,人體自身的精神情態、生活起居、飲食習慣、勞逸房事等內在因素也相當重要。正如《內經》所說:“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意思是說:明智之人的養生方法,必定是順應四季的時令,以適應氣候的.寒暑變化;不過於喜怒,並能良好地適應周圍的環境;節制陰陽的偏勝偏衰,並調和剛柔,使之相濟。像這樣,就能使病邪無從侵襲,從而延長生命,不易衰老。

這充分說明,人體養生必須是全方位的,只孤立強調某一方面,都是不成的。

在生活中,要讓自身的陰陽保持平衡,要起居有常,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春天夏天應晚睡早起,秋天早睡早起,冬天早睡晚起。

要適應氣候變化,如冬天來了,要冷暖適中,過冷則傷形,或易外感風寒,過溫則致皮毛開泄,不利於藏精。

要調節好情緒,不過分受喜、怒、悲、憂、恐牽動。要安定居處,調心養性。要節制房事,特別是冬天,作爲收藏的季節,保精很重要,精養好了,來年纔有精氣神。

飲食上要有節制,不能飲食單一,也不能暴飲暴食,整天大魚大肉,吃飯只吃八成飽。

這些都是養生的大法,聽起來雖易,做起來卻難。但爲了健康的身體,只要心中樹立這些理念,長期堅持,健康一定會與你常相伴。

拓展閱讀:內經名言說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素問?生氣通天論》

【論述】

“精則養神,柔則養筋”,意指得到陽氣之精粹的溫煦,可以使人精神爽慧。而得到陽氣之溫柔的養育,可以使人筋脈柔和,肢體運動自如,指出人體之神,得陽氣以溫養,才能保持正常的意識思維活動;人體的筋,得陽氣的溫養,才能弛張自如,使肢體屈伸靈活。臨牀上陽氣虧虛患者常見精神委靡,思維遲鈍,形寒蜷縮,肢體疼痛等症,這時當溫陽補氣。而陽氣暴張,又可導致中風,使人神識昏迷,肢體偏癱,這時又當平肝潛陽。可見無論人之形或神,均不能離開陽氣的溫煦作用。而人身之陽氣,既不可虧虛耗損,亦不可暴亢無制。

【病案舉例】

《名醫類案》中載有明代汪石山所治一病案:一人年逾三十,神色清減,初以傷寒過汗,嗣後兩足時冷,身多惡寒,食則易飢,日見消瘦,頻頻夢遺,筋骨疼痛,久伏枕榻。醫用滋陰降火,罔效。汪視左脈浮虛而緩,右則浮弦而緩,此陽虛耳。病者曰:易飢善食、夢遺,似屬陰虛,若作陽虛而用參、芪,恐益予病。汪曰:古人謂脈數而無力者,陰虛也;脈緩而無力者,陽虛也。今脈浮虛弦緩,則爲陽虛可知。以症論之,病屬陰虛,陰虛則發熱,午後屬陰,則午後當遍身熱發,不惡寒,揭胸露手,蒸蒸熱悶煩躁矣。茲患是症俱無,何以認爲陰虛?夫陽虛則惡寒惡風,雖天暖日融,猶畏出門庭。今患兩足時冷,身多惡寒,皆陽虛之驗。又汗多亡陽,非陽虛而何?食則易飢者,非陰虛火動也。蓋脾胃以氣爲主,屬陽,脾胃之陽已虛,又瀉以苦寒屬陰之藥,故陽愈虛而內空竭,須假谷氣以扶助之,是以易飢而欲食,雖食亦不生肌肉也。《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又曰:飲食不爲肌膚,其此之謂歟!夢遺亦非特陰虛,《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今陽既虛,則陽之精氣不能養神,心以藏神;神失所養,飄蕩飛揚而多夢;陽之柔氣不能養筋,肝主筋以藏魂,筋失所養,則渾身筋骨因以疼痛,魂亦不藏,故夢寐弗寧,安得而不遺乎?《經》曰:氣固形實。陽虛則不能固而精門失守,此遺之所以頻而不禁也。《經》曰:腎者,胃之關也。今若助陽以使其固,養胃以守其關,何慮遺之不止。乃以參、芪各二錢,白朮一錢,甘草五分,枳實、香附、山楂、韭子各五分,煎服半載,隨時令寒暄升降而易其佐使,調理乃安。

按語:本例患者症見兩足時冷,身多惡寒,明爲陽虛之症,而食則易飢,日見消瘦,頻頻夢遺,又似陰虛火旺之象。前醫不明陰陽,用滋陰降火之法未效。汪氏據其脈浮緩不數,斷爲陽虛,並用《內經》理論“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正確解釋了“頻頻夢遺,筋骨疼痛”之症狀。因其辨證準確,因而取得療效,可見熟讀了《內經》,臨牀當受用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