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教學的改革與傳統論文

這些年您一直在參與中學語文教學的一些工作,如教材編寫、考試命題、高考閱卷等,您又做過中學語文教師,您是如何理解“語文”的呢?

淺談語文教學的改革與傳統論文

語文首先不是一門學科,是覆蓋在所有學科之上的,把它的精神,把一種人文精神滲透到所有學科中去,學語文的同時也能學其他的學科,而在其他學科裏面也都有語文的因素。影響學生靈魂最大的也應該是語文老師,一個學生長大回憶最多的也是語文老師給他帶來的影響,這就說明語文的重要性。從學生到老師,我們長期都沒有認識到,不太重視,把它等同於其他學科,這是不對的。語文是我們每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語文不是爲了考試,學語文是安身立命。別的東西可以是技能,學了之後打工、幹活,語文不是這樣,語文是靈魂依靠的東西,或者說,它是一種以無用達到有用的一種學問。

您認爲現在的語文教學存在哪些主要問題呢?應該如何去認識和解決這些問題?

現代教學是從西方來的,一百多年來,和我們傳統教育是不一樣的,它是把所有的教育內容分科傳授,這是現代化社會的需要,就是培養幹活的人,它的好處就是效率高。那麼它喪失的是什麼呢?它喪失的是知識本身的一些價值。我們現在把數學、物理、化學、語文等一門學科一門學科的來比較,這樣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而是根據需要來的。語文本質上不是一門學科,我們必須認識到語文不是一門學科才能學好語文,實際上,我們現在在考試、教育中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比如,別的科總分是100分,而它和數學是150分。實際上,這是認識到了它的獨特的地位和價值。語文什麼都包括,天文地理都可以在裏邊。孔老夫子給學生講課,一天到晚不就講語文嗎?講完之後這些學生不就什麼都能幹了嗎?他的學生裏邊有當官的、有經商的、有帶兵打仗的等等。

我們現在的一個極端是把語文抽空了,抽空就導致學生最後厭惡語文課。本來應該是最受歡迎的一門課、最感興趣的一門課,現在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成了最討厭的一門課。這是我們從事語文教學工作者都應該反思的一個問題。我們怎麼把這麼好的東西講成學生最討厭的東西了呢?那就回過頭來看我們是怎樣講語文的,我們都把它講枯燥了、講得乾巴巴的。語文首先要強調整體的感受,不能拋棄整體感受來講具體的技巧。不要把已經作爲教材的東西都講得很有道理,要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我們就是喪失了感受這一層,我們沒有把課文當成一個審美的對象。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這篇文章是美文,是好文章,然後再講爲什麼好,如果是議論文,讓學生感受到它講得有道理,被它的道理所折服。學生還沒有服這篇文章,你就硬說它好,從教育學上來講是不符合邏輯的。當然我們選入課本的教材大多數是被歷史證明是好的文章,但這畢竟是別人證明的,學生還沒有接受。不能說很多專家承認這是好文章,你就要接受,這行不通。比如說魯迅先生《吶喊》裏面的《故鄉》最後一句話: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說它好,當時有一個學生就提出來了:“老師,這段話挺好,但作爲一篇小說,我認爲它寫到前邊‘聽着船底潺潺的水聲’,就可以結束了,後邊這是畫蛇添足。”我說這個學生好,這就是自己的感受,不是胡說,他是從小說結構來講的。學語文首先不能把它看成一門學科,要和整個人生掛起鉤來;另外把課內和課外要打通,光上課是學不好語文的。我們不應該只研究語言符號本身的東西,包括我們很多語言學家也把這個學問做死了:生活中的語言他聽不懂,然後他去研究這個地方的方言,用計算機把它錄下來,然後去分析它的音高音低,這個東西是脫離生活的,只有極少數人做就夠了,不要那麼多人去寫博士論文、碩士論文。所以說語文要跟生活結合,這是非常迫切的。

您也參加了一些教材的編寫,您認爲現在的語文教材還有哪些方面的不足?

在我們沒有改之前的那些教材雖然老、雖然僵化,但是它自己的目的性很明確,過去的教材有它的優點,就是清楚。現在這些語文教材如果說它還有前進中的不足的話,就是改得有點亂,有時候教學目的不容易體現出來,也可能是難免的,經過幾年的磨合也許能使它變得清晰起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時代的特點過於突出。語文不是政治課,不需要太突出時代的東西,應該還是講究經典、全,只要文章好,把思想錯誤能指出來就行了。我們古代的一些文章難道思想都是正確的嗎?不見得思想正確,但是文章好,就可以選。不要選進來之後就說它什麼都好,以便學生知道不同的東西,既知道資產階級的文章也知道無產階級的文章,我覺得這纔好。

您認爲我們的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去講語文課呢?在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問題上,我們一線的語文教師應該如何把握呢?

我覺得語文課應該是以導讀爲主,老師應該是個導遊。如果把課文看成一個園林、一個旅遊點,老師應是一個導遊,因爲老師已經事先進去看過了,已經熟悉一些情況了,然後你領着去,一路介紹,但是不要找定性的東西,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學生。如果真是自己的理解,還可以說出來,特別是不要背別人長篇大論的東西、不要背別人嚼碎的東西。這個方面我們還要去學習孔夫子,談語文必須從孔子談起,我推薦語文老師看《論語》,孔子給學生回答問題不是講大道理,同一個問題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回答。比如學生問“孝”和“仁”,孔子每一次回答是不一樣的,就是說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最後的目的就一個,都是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孝。對一個概念、一個思想的理解有一個基本差不多的內涵就可以了,它表現在具體語言形式上的時候沒有標準答案,或者說針對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標準答案,這個思想很重要。語文老師最高的榜樣是孔子,但孔子也不認爲自己講的是絕對真理,很多話都是商量得“不亦樂乎”,這就是說他把他的人生經驗告訴大家了,雖然他自己研究出來的、有自信,但它不是絕對真理,所以學生喜歡孔子,喜歡和他爭論,孔子和學生的關係非常融洽,完全是平等對話,這是我們做語文老師應該效仿的。通過語文教學引導學生去理解活生生的人性是最重要的,這樣不但學生得到解放,老師自己也解放了,才能做到教學相長。孔子的語文教學觀念是調動學生的語文積極性,孔子跟子貢說,顏回咱們是比不了的,他能舉一知十,我們只能舉一知二,咱們都是一般人。他講舉一反三的問題,學生不能舉一反三的,他有發脾氣的時候,他發脾氣不是說學生答對或答錯,他生氣是因爲學生不能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他只對懶惰的學生髮脾氣,而且是懶於思考的學生。這也是語文老師應該效仿的。我們現在學習西方一些教育理論就把一切弄得太死板了,一切都放在一個一個的小格格里,而不知道世界是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