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桃花源記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桃花源記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桃花源記教案 篇1

1.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

2.突出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

教學重點:

1.文言字詞

2.引導學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繪的美好社會生活

教學難點:

理解陶淵明這篇文章的創作目的

教學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學習字詞、課文誦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成語“世外桃源”或陶淵明詩句導入

二.陶淵明簡介

三.學生自學,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反覆誦讀,藉助工具書和註釋,相互討論,學習字詞,教師指導、點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內容(學生歸納,教師總結)

五.分析本文寫作線索(以漁人行蹤爲線索)

六.分小組進行誦讀比賽,部分同學能當堂背誦。

七.字詞訓練(投影)

1.重點實詞和虛詞:緣、窮、然、屬、聞、具、足、之、志、規、尋、向、詣

2 古今異義詞:鮮美、交通、妻子、絕境、間隔、無論

3特殊用法字詞:異:意動用法;通:使動用法

4 通假字:“要”同“邀”

5.同義詞:都:悉--鹹--皆--並;邀請:要--延

6 成語:世外桃源;豁然開朗;無人問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感受桃花源美好社會生活,討論陶淵明寫作目的。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

二、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畫面

三、桃花源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三個詞概括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美麗、神祕、幸福)

四、分類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麗

1.桃花源美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師小結:桃花源美在環境幽雅,風景優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祕

桃花源神祕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桃林神祕: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山洞神祕:彷彿若有光,形狀奇特。

林中人神祕: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結局神祕:不復得路,探訪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現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1. 黃髮垂髻:怡然自樂(和平安定、豐衣足食)

2. 男女:往來種作(沒有戰亂,安居樂業)

3. 漁人(側面烘托):殺雞作食,皆出灑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學生小結: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豐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種怎樣社會理想?

(反對戰亂,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會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話表現了桃花源中人的這種社會理想?

(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

七 文中哪一句話還表現了林中人不願與世俗交往,受到干擾的心理?

(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八. 深入討論

1. 桃花源這一人間樂園能找到嗎?

(不能,這是作者虛構的)

2. 陶淵明爲何要虛構?聯繫當時社會現實思考

(反襯黑暗現實,寄託自己的生活理想)

3. 有人說陶淵明定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自由辯論)

九. 總結結束

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嚮往一種沒有剝削與壓迫的幸福美好生活,這是我們應學習的,作爲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更應樹立一種遠大的理想將個人的利益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無愧於我們的民族。

十 佈置作業

1. 背誦課文。

2. 完成書後思考練習。

摘錄一些談理想的名人名言。

桃花源記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朗讀、背誦課文。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二)能力目標

1.理解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爲線索敘事的表現手法。

2.能辯證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託的社會理想。

(三)情感價值目標

瞭解作者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爲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學習,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積累文言字詞。

2、掌握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3、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理解評價作者心中的理想社會

學法指導:1朗讀法 2想象法 3自主和作探究法 4多媒體課件教學法。

教具準備: 圖片、錄音機、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二 課 時

一、導語:

我國東晉末年,封建國家分裂,政權交替,戰爭頻繁。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 元代詩人張養浩在《潼關懷古》一詩中發出了這樣的慨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以說,和平,是每一個民族共同的嚮往。有一個成語就是這一社會理想的集中體現,它就是--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出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名作《桃花源記》。它描述的是一個與世隔絕、沒有戰禍,安樂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作者簡介: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偉大詩人。 生於東晉末朝,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飢寒、勞累、贏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歲去世。後稱靖節先生。 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了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是“田園詩人”的代表作家。

1瞭解作者,必讀此文,請欣賞作者的自傳,聽過以後說說作者的三大愛好.

2作者的詩歌名句: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時陶淵明已經五十七歲了。他拒絕同當時的政權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同時由於他和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願望,所以寫了這篇記和詩。

三、 檢查預習情況,誦讀課文

1、 讀準下列粗體字的音。

豁然開朗(huó ) 屋舍儼然(yn) 阡陌交通(qin)

黃髮垂髫 (tio) 便要還家(yo) 劉子驥( jì )

詣太守(yì ) 潯陽( xún ) 驎之(lín )

2、A.朗讀課文。(或聽老師範讀,聽課文錄音後齊讀課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shě)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huò)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mò)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黃髮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 (wèi )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雲:“不足爲(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後遂無問津者。

B同學齊讀課文。 C.利用工具書及課後註釋,筆譯全文

四、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四人小組一起解讀而後集中解難,或者讓老師提問,學生答疑,五個段落分類處理。一段一段地討論,落實,主要在字詞及內容的疏通,領悟。

1、重點字詞

①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 作爲)業。緣(沿着,順着)溪行,忘路之(的)遠近。忽逢桃花林,夾( 夾着 )岸數百步,中(中間)無雜樹,芳草(地上的芳草)鮮美(鮮豔美麗),落英(墜落的花瓣)繽紛(繁多夾雜)。漁人甚異(對……感到驚奇)之(代這種美景),復前行,欲窮(走到盡頭,形容詞作動詞)其(這)林。

②林盡(於)水源,便(就)得(發現)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捨棄)船,從口入。初極狹,才(僅,只)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開闊明亮的樣子)。土地平曠(平坦開闊),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有良田(肥沃的田地)美池(美麗的池塘)桑竹之(這)屬(類)。阡陌(田間小路)交通(交錯相同),雞犬相聞((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能互相聽到。)。其(那)中往來種作(耕種勞作),男女衣着(穿戴),悉(全)如外人。黃髮垂髫(小孩),並(都)怡然自樂。

③見漁人,乃(竟然)大驚,問所(地方,處所)從來。具(通俱,完全,詳盡)答之。便要(通邀,邀請)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擺了酒,殺了雞準備食物款待他。)村中聞有此人,鹹(都)來問訊(打聽,探問)。自雲先世(去世的祖先)避秦時亂,率妻子(妻子孩子)邑人來此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 不復出焉(於之,兼詞,從這裏。),遂(就)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竟然)不知有漢,無論(更不要說)魏晉。此人一一爲 (給)具言所聞,皆嘆惋(感嘆、惋惜)。餘人各復延(邀請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告訴)雲(說):“不足爲(對,向)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找到)其船,便扶(沿着)向路,處處志(做標記)之。及郡下,詣(到……去,這裏是謁見)太守,說(報告)如此(像這樣)。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尋找)向所志(標誌),遂(竟然)迷,不復得路。

⑤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計劃)往。未果(實現),尋(不久)病終,。 後遂(就)無問津(探訪、探求)者。

2、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魚爲生。(一天)他順着溪水划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芳草鮮豔美麗,落花繁多。他對此感到非常詫異。又繼續往前走,想走到這片林子的盡頭。

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光。漁人離開了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了。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整整齊齊的樣子,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這類景觀。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能互相聽到。這中間,人們在田野裏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着就好像桃源外面的世人。老人和孩子們各個都安閒快樂,顯得心滿意足。

(村人)看見了漁人,都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村人),於是邀請他到自己家裏去,擺了酒,殺了雞準備食物款待他。村裏的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縣人來到這個跟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於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來往。(村人)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晉。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都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後,告辭離去。村裏人囑咐他道:“(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漁人)已經出來,找到了他的船,就順着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記號。到了郡下,去拜見太守,述說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尋找以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失了方向,不再找到原來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品質高尚的人,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後就沒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五、小結 (1)通假字

便要還家 “要”通“邀”,邀請。

具答之 “具”通“俱”,完全,詳盡。

(2).古今異義詞: 鮮美 古義:鮮豔美麗 芳草鮮美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阡陌交通 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 古義:妻子兒女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來此絕境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 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無論魏晉 今義;不管(連詞) 緣 古義:沿 緣溪行 今義:緣故,緣分 延 古義: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今義:延長.延伸 津 古義:渡口,這裏問津指探訪後遂無問津者 今義:口液

如此 古義:像這樣。如,說如此。今義:這樣。

(3)一詞多義

舍: 便舍船 ( 捨棄 ) 屋舍儼然 ( 房子 ) 。

尋: 尋向所志( 尋找 ) 尋病終(不久 ) 志: 處處志之(做標記 ) 尋向所志 (標記 )

向: 尋向所志(以前 ) 眈眈相向 (對着 )

爲:不足爲外人道也(對) 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給) 捕魚爲業(作爲)

乃:見漁人,乃大驚(就) 乃不知有漢(竟然)

遂:遂迷(竟然), 後遂無問津者(就)(4)詞類活用

漁人甚異之 異,形容詞活用爲動詞,“對……感到驚異”

欲窮其林 窮,形容詞活用動詞,走到盡頭。

(5)同義詞

沿着:緣溪行/便扶向路

都:悉如其人/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 鹹來問訊/皆嘆惋

便要還家--延至其家

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乃大驚--遂與外人間隔

(6)判斷句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南陽的劉子驥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7)省略句

(村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8)出自本文的成語

世外桃源: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後借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豁然開朗: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

黃髮垂髫:老人小孩。

雞犬相聞:雞鳴狗叫之聲互相聽到。

怡然自樂:安閒快樂,顯得心滿意足。

無人問津:沒有人探求。

與世隔絕:和世俗隔絕。

六、作業:

1、熟讀並背誦課文,用自己的話敘述這個故事,可以適當地加進自己的想象。(寫練筆本上)

2、完成課後練習三、四(寫書上)

第 三 課 時

一、背誦課文回顧前堂。

二、內容剖析,進一步理解文章

1、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思路】

發現桃花源 景色 忽逢桃花林……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奇麗

桃源內所見 自然景色, 土地平曠……雞犬相聞 環境優美

桃源人精神 其中往來種作………並怡然自樂 愉悅安寧

桃源內的社會風尚 便要還家……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熱情好客,真誠淳樸

離開桃花源 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再尋桃花源 尋向所志,不復得路 欣然規往,未果冰終。

【線索】

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爲線索,以時間先後爲順序來敘事

三、質疑解難:

①. 漁人怎麼發現桃花源的? 討論並歸納: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人。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②. 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討論並歸納: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③. 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的? 討論並歸納:土地平曠,屋舍產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④. 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的? 討論並歸納: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桃源人見漁人爲什麼“乃大驚”? 討論並歸納: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⑥. 漁人-一爲具言所聞,桃源人爲什麼“皆嘆惋”? 討論並歸納:爲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爲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嘆惋。

⑦. 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裏的生活。也爲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⑧. 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爲什麼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討論並歸納: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構的。

⑨. 爲什麼說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麼評價? 討論並歸納: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四、總結結構,思考文章主題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爲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迴環。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中心思想)

五、背誦課文

六、作業

課後練習。

《桃花源詩》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⑴。黃綺⑵之商山,伊人亦云逝⑶。往跡浸復湮⑷,來徑⑸遂蕪廢。相命肆農耕⑹,日入從所憩⑺。桑竹垂餘陰,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⑻。荒路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⑼,衣裳無新制。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⑽。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雖無紀曆志⑾,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⑿。淳薄既異源⒀,旋復還幽蔽⒁。借問遊方士⒂,焉測塵囂外⒃?願言⒄躡輕風,高舉尋吾契⒅。

譯文 秦始皇暴政,打亂了天下的綱紀,賢人便紛紛避世隱居,黃綺等人於秦末避亂隱居商山。桃花源裏的人也隱居避世。進入桃花源的蹤跡逐漸湮沒,如桃花源之路於是荒蕪廢棄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勵督促致力農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樹竹林垂下濃蔭,豆穀類隨着季節種了卻不用交賦稅。荒草阻隔了與外界的交通,雞和狗互相鳴叫。祭祀還是先秦的禮法,衣服沒有新的款式。兒童縱情隨意地唱着歌,老人歡快地來往遊玩。草木茂盛使人認識到春天來臨,天變暖和了;樹木凋謝使人知道寒風猛烈,秋冬之季到了。雖然沒有記載歲時的歷書,但四季自然轉換,周而成歲。生活歡樂得很,還有什麼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蹟隱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卻向世人敞開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樸風氣和人世間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時顯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隱藏起來了。試問世俗之士,又怎麼能知道塵世之外的事?我願駕着清風,高高飛去,尋找與我志趣相投的人。

〔註釋〕⑴ 全句意思是秦王朝暴虐無道,造成戰亂,賢人們都逃離世間。嬴氏,指秦王朝。天紀,指合理的社會秩序。⑵ 黃,夏黃公。綺,綺裏季。秦末漢初時高士“商山四皓”中的兩人。⑶全句意思是桃源中的人就在此時也離開了世間。伊人,指桃源中人。雲,語助詞,無義。⑷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初進山的路漸漸湮沒。跡,足跡,代“路”。⑸來徑,來時的路,與“往跡”同指,但角度不同。⑹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互相勉勵致力於耕田。肆,盡力。⑺ 憩,休息。⑻這兩句的意思是,春天養蠶,絲盡歸己;秋天莊稼熟了,也不用繳納租稅。靡,無。⑼全句意思是按古制進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時所用的禮器。⑽遊詣,遊玩。⑾紀曆志,歲時的記載。⑿這兩句的意思是,桃源中人的奇異蹤跡從秦末到晉已隱沒了五百年,卻被漁人在這一天發現了。五百年,約數。敞,開放。神界,仙境。⒀這句意思是桃源中的淳厚風俗跟澆薄的世風,二者本源不同。⒁這句意思是,漁人離開不久,它又隱沒了,指記中的“遂迷,不復得路”。⒂遊方士,遊於方內的人,指世俗中人。⒃這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不能測知塵世以外的事。塵囂,指塵世。⒄言,語助詞,無義。⒅契,契合,指志趣相合的人。

板書設計

21.桃花源記

發現桃花源:

緣溪行,復前行,林盡水源,從口入,復行數十步,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景色優美)

進入桃花源:

所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環境良好)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生活安定)

所聞:避秦時亂,來此絕境 (與世隔絕之久)

所歷: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民風淳樸)

離開桃花源: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無問津者

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似有而無 理想社會

桃花源記教案 篇3

教案是教師爲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爲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桃花源記課文的教案介紹,我們來看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第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第2.瞭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

第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現象。

第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理解課文內容。

第5.學習文章曲折迴環,思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第1.在誦讀的基礎上,落實字詞,疏通文章,熟知課文內容。

第2.通過討論、辨證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託的理想社會。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第1.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第2.使學生理解本文記敘的順序、詳略,體會本文優美、精煉的語言。

第3.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欣賞圖片)班級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成語嗎?(引出“世外桃源”這個成語)“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是晉朝陶淵明在古代作品《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在我們一起跟着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音樂古代作品《天仙配》------(曲終)歌曲描繪的是一副環境優美、夫妻怡然自樂、男耕女織的社會生活美景。這種美景過去有嗎?不會,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誰能用一個成語來比喻?——“世外桃源”。是的,這個成語出自陶淵明的古代作品《桃花源記》,現在我們一起跟陶先生走進世外桃源吧。

有位英國文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班級同學們往往也有這種體驗:當你遇事不順時,當你心煩意亂、鬱悶低沉時,你會去想一些開心的東西。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卻把希望寄託在美好的憧憬之中,古代作品《桃花源記》就表達了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2.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淵明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

陶淵明長於詩文辭賦,有古代作品《陶淵明集》傳世,主要散文有古代作品《歸去來兮辭(並序)》古代作品《桃花源記》古代作品《五柳先生傳》等。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於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徵,淡淡幾筆傳神的表現它的形象,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後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

3.本文大約寫於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淵明約57歲。他既拒絕過東晉政權的徵召,又復拒絕同劉裕的.宋政權合作,而以古代作品《桃花源詩並記》寄託了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於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於小說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選作課文的,就是這篇有新奇情節、有優美環境、有人物、有對話的古代作品《桃花源記》。

二、檢查預習

晉太元中(jìn) 緣溪行(yuán) 便舍船(shě) 豁然開朗(huò) 屋舍儼然(shè)(yǎn)

阡陌(qiān mò) 黃髮垂髫(tiáo) 便要還家(yāo ) 遂與外人間隔(suì)(jiàn)

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 劉子驥(jì)

三、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範讀課文,清楚、流暢。清楚: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 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

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成語:世外桃源 落英繽紛 豁然開朗 雞犬相聞

怡然自樂 黃髮垂髫 無人問津 不足爲外人道

3.通假字世外桃源 落英繽紛 豁然開朗 雞犬相聞 怡然自樂 黃髮垂髫 無人問津

要:通“邀”,邀請。

4.古今異義詞:

鮮美 古義:鮮豔美麗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味道)新鮮 今義:指運輸事業

妻子 古義:妻子和兒女 無論 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今義:連詞,不管

絕境 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不足 古義:不值得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今義:不充足,不滿

如此 古義:像這樣

今義:這樣

4.一詞多義

舍:捨棄 乃:於是,就 具:都

房子 竟然 詳細地

志:作標記 遂:終於 尋:尋找

所作的標記 於是,就 隨即,不久

5.同義詞

具、悉、鹹、皆:都 雲、道:說 乃、遂:於是

緣、扶:沿着

6.課文翻譯

7.請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容。

文中描繪了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理想社會。

四、熟讀課文,質疑探究

線索--漁人行蹤。

第一節: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故事的開端)

1.漁人怎樣發現桃花源的?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人。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爲寫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神祕氣氛,也爲寫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3.如此奇異幽雅的環境,假如你來到這裏,你會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斷呢?

感想:A、有山有水,人傑地靈。 B、心情舒暢、愉快、愜意。

C、自己完全置身於另一個世界之中。有一種雖處山外,卻身在世外之感。

推斷:A、有人。B、那麼,這裏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節:寫漁人進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源中寧靜安樂的生活環境。

1.漁人入山後,看到了怎樣的圖景?(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的?)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這裏的人生活得好嗎? 何以見得? (描寫桃花源人人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語句)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3.你能用一句詩句來概括漁人進入桃花源過程的感受嗎?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討論:如此之美的環境,在現實生活中能否找到嗎?

對 比

只有父子之分 有君臣之別,貴賤之分

只有和平勞動無兵火征戰 爲私利而荼毒生靈、魚肉百姓

自勞自食、和睦相處 你爭我奪、爾虞我詐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烏托邦”式的幻想。)

第三節:寫桃花源中淳樸的社會風尚。

1.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麼?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雲....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鹹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2.文中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樣的社會風氣?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真誠淳樸的社會風尚。

3.桃花源人爲什麼來到這個地方?

桃花源人的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4.探討:漁人—一爲具言所聞,桃源人爲什麼“皆嘆惋”?

漁人“一 一爲具言所聞”應說的是秦末以來戰亂的歷史,桃源人聽後,爲世上的動亂、黑暗而嘆惋,也爲世上老百姓過着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提示:A、陶淵明所處的時代怎樣的時代?(魏晉時期,戰亂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爲桃源外邊世界的動亂、社會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嘆惋。)

B、從這裏我們可知:作者虛構的這個寧靜安樂的環境、美好的風俗、淳樸的人情,是爲了寄託作者的那種追求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的理想。

C、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的探討:陶淵明“不爲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學和隱居田園而過着清貧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樸百姓的化影,他們嘆息漁人的生活不如鄉村的美好生活。從而可以推斷陶淵明隱居田園的原因。)

5.爲什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是因爲他們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和平安寧的生活。也爲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第二部分(2-3)寫漁人進入訪問、桃花源的經過。(故事的發展)

第四節:寫漁人再尋桃花源,終不可得。(結局和尾聲)

1.漁人離開是時爲何要作記號,而且還帶人來尋找呢?

這裏社會生活平靜,人們安居樂業,民風淳樸,熱情好客,沒有戰爭,沒有剝削,人與人之間友好和睦。真是理想的社會,漁人也想讓大家都能過上這樣的好生活。

2.漁人離開桃花源,“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後來“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境界。同時增加文章的神祕色彩。

3.最後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

與“不足爲外人道也”一句相呼應。

文章主題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爲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迴環。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

爲什麼說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麼評價?

明確: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桃花源記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文育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

(1)朗讀、背誦文言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理解文章的敘事線索。

難點: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豁然(huo)嚴然(yau)阡陌(qian mo)詣(yi)

2.熟讀課文,參考課文註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入

1.作者簡介:

陶淵明生於東晉末朝,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飢寒、勞累、贏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歲去世。後稱靖節先生。

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與農民來往與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

感情;但是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於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徵,淡淡幾筆傳神的表現它的形象,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後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

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時陶淵明已經五十七歲了。他拒絕同劉格的來政權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同時由於他與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願望,所以寫了這篇記和詩。

2導語:

同學們學過“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嗎?它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在我們一起跟着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課文分析

1.朗讀課文。(或聽老師範讀,聽課文錄音後齊讀課文)

2.請同學們試翻譯課文。(每生翻譯一句)

3.掌握課文註釋的詞語。(補充註釋如下)

爲業:靠……謀生。緣:沿。夾岸:夾着溪流兩岸。雜:別的。

鮮美:鮮豔美麗。異:詫異。窮:窮盡。舍:捨棄,放棄。豁然:開通、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平曠:平坦開闊。屬:類。

悉:全。信然自樂:喜悅,心滿意足。所從來:從哪兒來。鹹:都。

問訊:打聽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兒女。邑人:同鄉人。

不復出焉:不再從這裏出去。焉:於之,從這裏。間隔:斷絕了往來。皆:都。嘆惋:感嘆,惋惜。延:請。語告:告訴(他)說。

不足:不值得。既:已經。志:做記號。詣:拜見,臥…·怯。如此:像這樣。遣:派。欣然:高興地。

四、小結

1.古今詞義。

鮮美

古義:鮮豔美麗 芳草鮮美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阡陌交通

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

古義:妻子兒女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來此絕境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

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無論魏晉

今義;不管(連詞)

如此

古義:像這樣 說如此

今義:這樣

古義:沿 緣溪行

今義:緣故,緣分

五、作業

第二課時

一、導人

上節課我們已疏通了文章意思,這節課我們一起分析文章的內容。

二、課文分析

1.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按漁人行蹤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第二部分(第2~3節)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裏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第三部分(從第4節到完)寫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派人先後探訪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問:漁人怎麼發現桃花源的?

討論並歸納: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人。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4.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討論並歸納: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5.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的?

討論並歸納:土地平曠,屋舍產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呼陌交通,雞犬相聞。

6.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的?

討論並歸納: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問:桃源人見漁人爲什麼“乃大驚”?

討論並歸納: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8.提問:漁人—一爲具言所聞,桃源人爲什麼“皆嘆惋”?

討論並歸納:爲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爲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與平的生活而嘆惋。

9.提問: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裏的生活。也爲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10提問: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爲什麼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討論並歸納: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構的。

11.提問:爲什麼說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麼評價?

討論並歸納: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與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三、小結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爲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迴環。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中心思想)

四、板書設計

發現桃花源: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景色優美)

進入桃花源

所見:土地平曠、屋舍嚴然、良田美地、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環境良好)

怡然自樂(生活安定)

所聞:避秦時亂,來此絕境(與世隔絕之久)

所歷: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民風淳樸)

離開桃花源

導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無

問津者

似有而無的

理想社會

五、作業

1.課後練習。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桃花源記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

2.瞭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

3.瞭解本文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感受寧靜的田園生活,正確理解作者的理想。

4.熟讀並背誦全文。

能力目標: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誦讀能力。

2.把握本文虛景實寫,實中有虛的寫作手法,要求學生運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培養其想像能力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現象;

4.學習文章曲折迴環,思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瞭解古今異義現象。

2.使學生理解本文記敘的順序、詳略,體會本文優美、精煉的語言。

3.使學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樣一種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瞭解本文反映了怎樣一種社會理想。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同學們學過“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嗎?它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在我們一起跟着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同學們互相交流蒐集到的相關資料。

陶淵明生於東晉末朝,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飢寒、勞累、贏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歲去世。後稱靖節先生。

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

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於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徵,淡淡幾筆傳神的表現它的形象,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後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時陶淵明已經五十七歲了。他拒絕同劉格的來政權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同時由於他和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願望,所以寫了這篇記和詩。

本文大約寫於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淵明約57歲。他既拒絕過東晉政權的徵召,又復拒絕同劉裕的宋政權合作,而以《桃花源詩並記》寄託了自己的社會理想。

“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於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於小說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選作課文的,就是這篇有新奇情節、有優美環境、有人物、有對話的《桃花源記》。

三、學生藉助校本教材《桃花源記》“整體感知”,感知課文內容。

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反覆誦讀,藉助工具書和註釋,相互討論,學習字詞,教師指導、點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內容(學生歸納,教師總結)

第一段:寫漁人偶然發現桃花源的經過。

第二、三段:寫漁人進入訪問桃花源的經過。

第四段:寫漁人再尋桃花源,終不可得。

五、分析本文寫作線索(以漁人行蹤爲線索)

六、分小組進行誦讀比賽,部分同學能當堂背誦。

七、佈置作業

桃花源記教案 篇6

①範讀課文

②學生仿讀並思考:大道指什麼?大同指什麼?理解這兩個概念是理解全文的關鍵。

大道,可以理解爲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大同,可以理解爲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大道之行也,是指執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研讀理解

① 自由朗讀課文,掌握以下文言實詞,疏通文意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選賢與能:通“舉”

c講信修睦:培養

d故人不獨親其親:故,所以。獨,單獨。親,以---爲親

e矜:guān老而無妻的人

f皆有所養:供養

g男有分:fèn職分,指職業

h貨惡其棄於地也:憎惡

i不必藏於己:私藏

j謀閉而不興:發生

k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l故外戶而不閉:用門閂插門

②指導學生翻譯課文

a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b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c全班交流

③細讀課文,探究討論

a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哪些基本特徵?

b如何理解孔子關於“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提示:

a在同學們各抒己見的基礎上,老師可以依據課文內容作總結歸納

a人人都受到社會的關愛。全社會親如一家,各種年齡段的人都有適當的安排,對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體現出了社會的關愛

b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穩定的職業,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織,豐衣足食

c貨盡其用,人盡其力。人們在共同的生產勞動中,應珍惜勞動產品,無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爲恥辱。盡全力工作,沒有多得的念頭,更不會據爲己有

b“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爲大同”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說爲依據,經過加工提煉而後構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實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會源於“五帝之世”同時又高於“五帝之世”。

指導誦讀

①理清文章脈胳,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文章內容。全文可分三層

第一層:“……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大道之行也——總提,以下分述:天下爲公;選賢任能;講信修睦

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爲己”這一層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共有三個方面:①故人不獨親其親;②男有分,女有養;③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爲己

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結

②指名單獨朗讀,注意文中停頓

a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語氣讀

c“不必爲己”後停頓稍長,收一層文意

d“故外戶而不閉”後停頓稍長

e末句一字一頓,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③朗讀課文三遍,試着背誦

④抓重點詞句背誦課文

教師總結

儘管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不可能成爲現實,但它卻成爲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兩千多年來一直成爲許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作業

①思考:“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之處?

②背誦並默寫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