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創新作文合集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創新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創新作文合集7篇

創新作文 篇1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題記

陶行知創造出這句話時,就已經感慨了大地,感嘆了時光,感悟了人生。當我品味了這句話後,迫切地想與這位看盡塵世的老人坐下來從遠古談到今世,從現在談到未來。於是,我看到嫋嫋輕煙中,一位年華素錦的少女與一位蒼桑垂青的老人,踏着萬簾清幽,略過江山萬匹,看盡高樓萬峻,談盡古今。

盛夏如花·向陽不變

與陶行知行走在這萬簾清幽的街道上,忽然看到街邊有一幅橫幅,上面大大地寫着:“問渠那得清如許,有源頭活水來。”我不禁感慨得連連拍手,而陶行知卻在旁邊放聲大笑道:“這古人與現代人總是有許多不謀而合的想法,創造得先有思想纔能有實踐,這一真理即使在遠古還是在現在都頗爲信服。比如在趙翼眼中,創新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劉禹錫眼中,創新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鄭板橋的眼中,創新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這些詩句之所以能流傳千古不朽,就是因爲一代代的人民都有如此想法。我連連點頭,繼續說:“創新不僅在古人眼中重要,在現代科學與社會發展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是因爲創新,整個世界才能越來越絢麗,越來越完整!”陶行知欣慰地摸着我的頭,一遍又一遍地品味一句句經典的詩句,回味無窮。

與陶行知高淡闊論,我看到了創新使遠古不再陌生。

一瀉千里·洶涌澎湃

與陶行知走在豪壯雄偉的萬匹江河之間,我感覺到陶行知激動的心情與他難以抑制的淚水,他緩慢地張開顫抖的雙手,閉上了深邃的黑眸,眼瞼微微顫動,嘴裏喃喃道:“這山花草木,鳥獸蟲魚,萬畝花海不就是創新得來的嗎?這國家發展,民族復興,人民安樂不就是創新得來的嗎?這生活富足,美麗富饒,絢麗多姿不就是創新得來的嗎?創新的潛力不可估計,它就像沉睡的雄獅,將強勢地佔據我們的生活,出現在生活中,出現在科技中,出現在工業中。創新會使我們的生活一樣洶涌澎湃,一樣不可阻擋。只有創造才能發展國家,只有創造,才能改變現狀!”他發出低沉的嘶吼,彷彿那奔騰滾滾的江河正向我們轟隆奔來。

與陶行知高談闊論,我看到了創新使世界完整絢麗。

燦如春華·皎如秋月

與陶行知走在鱗次櫛化的高樓萬峻之間,我突然想起布萊克說的一句話,“獨闢蹊徑才能創造出偉大的業績,在街道上擠來擠去不會有所作爲。”我不緊不慢地說着,陶行知望向一座座高樓,對我說道:“這句話本無錯,創新的確改變了世界,它帶給我們的是像沐浴春風般的涼爽,也像欣賞盤月般的清靜,我希望更多人能打破常規思想,另闢蹊徑。創新在過去未曾斷過,在將來也不會停止。每個人的一點創新就是一抹明亮的光點,在浩翰的宇宙中,這無數光點拼在一起。才能出現曼妙的星空。但創新仍需記住,矯言僞行,胡言亂語的不是創新;脫離實際,異想天開不是創新;譁衆取寵,巧言令色的不是創新。創新是深思熟慮,經過驗證的財富,創新是打破常規,苦心鑽研的瑰寶,創新是敢於發現,鍥而不捨的果實。這些高樓大廈就是這零星的星光拼湊而成的,而這璀璨是創新得來的啊!”我看着他的滿頭白髮,明白了創新的含義,懂得了創新的意義。

與陶行知高談闊論,我看到了創新使生活璀璨奪目。

創新是盛夏如花,向陽不變的向日葵,初心永照;創新是一瀉千里,洶涌澎湃的瀑布,聲如奔雪;創新是燦如春華,皎如秋月的江南,風情萬種。

——後記

創新作文 篇2

曾經有一位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民族沒有創新,那麼這個民族就不能發展。”是啊,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但是創新又離不開教育。這不禁使我聯想到我國當代的教育現狀。

衆所周知,每一屆世界奧林匹克的數理化比賽中,我國派出的選手們總是不負衆望——包攬全部的金銀牌,而在諾貝爾獎項中,總和我國無緣。按理說,這些獲得奧林匹克獎的中國選手們應該也能捧回諾貝爾獎盃,這是爲什麼呢?我認爲這與我國的教育觀念密密相關。在我國的大部分學校中,學校只注重學生的基礎教育,卻忽視了對其探索未知的培養。這就使中學生探索未知的願望變爲幻想。很多教師也想教給學生新奇的、開闊的、靈活的知識,但一看到考試的“緊箍咒”,就不敢“越過雷池一步”,回到“正軌”上來。很多學生更是被考試指揮棒轉得昏頭轉向,無以適從。這是畸形的教學扼殺了大多學生敢於質疑、敢於創新的精神。

在當今社會,科技爆炸,知識更新速度快得驚人。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如果我們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那麼我們也就應了孫中山先生說得那句話:“落後就要捱打”。要培養出創新人才,就要求老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如何發現知識。正所謂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綜上所述,只有教育的改革,教育方法的改變,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創新人才。

創新作文 篇3

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創新已經日益成爲發展經濟不可或缺的動力。但當今社會中也有很多好逸惡勞者,不願付出努力卻想要得到回報。所以就想要走捷徑殊不知這條路本沒有捷徑可走如果有也只是所謂的外門邪道。“踩着前人的腳印前進,最佳結果也只能是‘亞軍’”,社會需要開拓創新之精神,爲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

許多學者都崇尚權威,認爲權威是不可被推翻的而一味的相信依賴權威。也許正是這種“堅定”導致許多創意被扼殺在搖籃中。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兒子在自己的花園裏散步。他神情沮喪,很遺憾地對兒子說:“孩子,十分遺憾,今天有個發現。它和牛頓的發現同樣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學假設及普朗克公式。他沮喪這一發現破壞了他一直崇拜並虔誠地信奉爲權威的牛頓的完美理論。他終於宣佈取消自己的假設。人類本應因權威而受益,卻不料竟因權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學理論停滯了幾十年。而25歲的愛因斯坦敢於衝破權威聖圈,大膽突進,讚賞普朗克假設並向縱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論,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

隨後又銳意破壞了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論,創立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一舉成名,成了一個更偉大的新權威。瑪麗尤肯達修女對美國航天專家恩斯特施圖林格博士所發出的質疑,就是因爲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感覺,面對他人生命遭遇危險時第一的直覺就是:我要救他。卻未曾考慮過也許將目光放得長遠一些就可以救更多的人。我認爲我們不能對權威抱有全盤肯定的態度,有時否定權威未必就意味着失敗。

“異想天開給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這是每一個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創新需要個性的自由發展。我在這裏所說的“自由發展”並不是放任其隨意發展沒有任何約束,自由發展也要遵循自然規律。鄭板橋是清代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他自幼愛好書法,立志掌握古今書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學苦練,然開始時只是反覆臨摹名家字帖,進步不大,深感苦惱。據說,有次練書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畫來畫去。妻子問他這是幹什麼,他說是在練字。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體,你體是你體;人體是人體,你老在別人的.體上纏什麼?”鄭板橋聽後,猛然醒悟到:書法貴在獨創,自成一體,老是臨摹別人的碑帖,怎麼行呢!從此以後,他力求創新,摸索着把畫竹的技巧滲在書法藝術中,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板橋體。鄭板橋的“板橋體”是在經過練習各家各派的書法後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創新是吸收和發展的結合體。

創新還需要有膽量,要敢於創新,不會因爲創新之路充滿荊棘而退縮。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在學習別人長處時,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創造性地運用,不斷髮展,這樣纔會賦予藝術以鮮活的生命力。我們要發揮創新精神在自己學習的泥土上耕耘播種收穫累累碩果。

創新作文 篇4

飛人喬丹說過:“創造,就是整個球隊的勝利。”

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說過:“不創新,就死亡。”

在如今這個高物質、高享受的社會裏,大學生,碩士,精英中的精英比比皆是。他們大多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可捫心自問,有幾個是富有創新精神的?誠然,他們十分優秀,但也不過是應試教育下一個個出色的成品,大腦中靈動的思維已囚禁,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宛如一口枯井,雜草叢生。

曾讀過個故事,某老師在上《小蝌蚪找媽媽》一文時,當講到“小蝌蚪終於找到青蛙媽媽”時,一同學反駁說:“老師,不對!小蝌蚪怎麼知道那就是他們的媽媽呢?說不定……說不定,那隻青蛙是公的呢?”全班鬨堂大笑,老師一愣,滿臉通紅,憤怒地呵斥他,“我說是就是,你存心擾亂課堂是不是?給我罰站……”

由此可見,創新需要勇氣。老師爲何如此生氣?只因爲她是權威,她認爲學生只能按照她所說的做!是啊,誰敢反駁老師呢?在老師的上面還有監督老師的人,他們是思想保守的人,有着不可小覷的地位,有他們撐着,誰敢說“不”呢?他們一貫認爲“太陽就是金色的!”,並強制性地灌輸給下一代,於無形中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扼殺了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使得他們綜合素質低下,成爲應試教育下的犧牲品。

一個人不能總是模仿他人,正如雨果所說:“即使你很成功地模仿了一個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獨創精神。”

生活因創新而豐富,思維因創新而活躍。讓我們用知識,勇氣,毅力去編織我們美好燦爛的創新之夢吧!!

創新作文 篇5

沒有那條泥濘的路,怎麼會有會當凌絕頂的壯志豪情?沒有那一次的勇敢創新,怎麼會有一覽衆山小的壯觀奇景?

晨風,微涼,輕柔地掠過髮梢。一行人經過兩個小時的車程,最終到達山城遠近聞名休閒聖地——寶山。踏上新修的木板路,嗅着那獨屬於大自然的芬芳幽香,精力充沛的我們向山頂進發。我一路小跑,渾然不知,後面的路途是多麼遙遠與曲折。

“哎,不想往上走了!”精力充沛的我終究被打回原形,賴在觀景臺的石頭上坐着。爸爸瞟了我一眼,繼而張開了嘴:“走,帶你走一次小路——便捷,但有危險。”聽了這話,我立刻蹦起來,二話不說,擼起袖子,尾隨爸爸衝上小徑。

雖說是小徑,可只容得下兩人前行。小徑一邊是陡峭的山,依晰可見幾棵樹的蹤影,一邊是深淵。我有些心慌,開始下意識尋找起父親,卻撞了他那深邃的目光,似乎在告訴我:想辦法!前行!我定定神,腦海高速轉動,無數種方式從腦際飛過,卻始終不實用。我又往望了望父親,他雙眸中閃爍的執着,依然在告訴我:想辦法!前行!此刻,一個姿勢迅速閃現在我的眼前——如犬科動物匍匐前進。我咬咬脣,望望小徑邊的萬丈深淵,慢慢俯下身子,伸出手抓住地面,雙腳同時發力,如一條獵豹般,在小路間敏捷的前行,躥到一顆粗壯的枝幹旁,用力一推,身體順勢從樹邊繞過,並且助力前衝,正當一切都如幻想中那麼順利時,突然,腳尖被一個突起的樹根絆倒,身體徑直撲向了一片樹葉覆蓋的草堆中,我用腳使勁地撐着。說時遲,那時快,我雙手像犬科動物般,猛扎進泥土裏,安全通過。來到小徑另一頭,此刻,一覽衆山小的壯觀奇景在我心間盪漾。我深吸一口山間的新鮮空氣,與父親的目光相遇,父親的雙眸此刻又多一份讚賞,似乎在告訴我:遇到困難,勇於探索,敢於創新,你的人生會有不一樣的精彩!

時間如白駒過隙,不經意間便從我的手邊溜走。但當我再次立於寶山之顛遠眺,父親的話依舊在我的心間歷久彌新……

創新作文 篇6

正是因爲不斷的變革創新,世界纔會如此精彩。

在以往,人們總是按照老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懂得改變,更不懂得創新,所以人們只是生活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味的生活中。

可現在不一樣了,人們懂得了創新的重要性,而敢於創新了。

齊白石懂得創新,他本是一位木匠,靠着自學成畫家,榮獲世界和平獎。然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名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的作品風格。他60歲後的畫,明顯不同於60歲以前。7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後,他的畫的風格再度變化。據說,齊白石的一身,曾五易畫風。正因爲白石老人在成功後仍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以早期的作品更爲成熟,形成獨特的流派與風格。

魯班懂得了創新,因而在被野草劃傷手指時,不說將它攔腰折斷,而是彎下腰來細細觀察它,於是他就發現了野草上有許多細小的齒。因此頓生靈感,經過一次次的實驗和改造,終於發明了鋸,造福了人類……

不只是人類,萬事萬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正是因爲有了創新,纔有了新事物。

工業大革命時,人們不侷限於僅用雙手勞作,纔去發明了機器;人們不侷限於僅用雙腳在路上行走,纔去研製了飛機和潛艇;人們不侷限於僅用煤作爲能源,纔去探索電力的奧祕……

我們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也不要“不拘一格”,要敢於質疑,敢於放開思路,敢於創新,一味拘泥於書本和公式,只會變得頭腦僵化,而不適應日新月異變化的世界。

創新,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所必需的一種精神。有了創新,可以搭載萊特兄弟的飛機飛上九重天;有了創新,可以與愛迪生在電燈下侃侃而談;有了創新,可以與諾貝爾炸開山頭,炸出通道;有了創新,可以與列文虎克共同觀察微觀世界;有了創新,可以與牛頓共賞清楚的銀河……

創新的力量可以使一個時代成爲榮耀,可以使一個國家挺起脊樑,可以使他獲得他所沒有的榮譽與地位……創新的力量,可以從頭到尾的改變一段本無法觸及的命運。

是創新讓我相信未來,它讓一個國家有未來,它讓世界爲之震撼,它讓時代爲之崛起。

創新,必定會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正是因爲創新,世界纔會如此精彩!

創新作文 篇7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度,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個經久不衰的國度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有着燦爛輝煌的一面,它孕育了中華兒女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它不僅是我們的母親,更是中華圖騰中一條舞動的龍。它是中華文明史的璀璨明珠。

中華傳統文化是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沉澱下來的,縱觀世界,中國在世界上有着必不可缺的作用。古老的絲綢之路開創了中國與世界各地的聯繫,而絲綢之路上一顆閃閃發光的明星——敦煌莫高窟。它記錄着絲綢之路的過往塵事。而對於是否對傳統的敦煌莫石窟加入新的元素這一問題,我認爲這應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它,我們不能因循守舊,既要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也要從創新之中謀求發展。

現代社會,現代世界,是一個開放的、包容的、具有一定價值體系的組合體。它需要有着創新、有着發展眼光的人來組裝。我贊成對傳統文化的石窟加入新元素,但不全都是,它更需要以傳統的中華文化來作基石,這樣,石窟藝術才能更加完美。

魯迅先生曾在《拿來主義》一文中提及到“送去主義”與“拿來主義”,他說道我們必須自己去拿來,而不是被別人送來。同樣,對於石窟藝術的創新,我們不能走極端主義,從創新中求發展纔是正確的方向。只有從創新中謀求發展,這樣石窟藝術纔會更吸引人,這就需要我們採取正確的方法,堅持“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從創新中求發展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都做的事情。中國近代史是恥辱的,從閉關鎖國到甲午戰爭,從各種不平等條約到日本侵華戰爭,這一幕幕慘痛的例子警醒我們不能閉關自守,我們要“走出去,引進來”,去創新,去將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至世界各地。石窟藝術是中華文化世界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僅需要我們去保護,它更需要我們從創新中謀求石窟藝術的發展。

自古以來,寧願做被動者的人,一無所成。而那些主動去探索,去奮鬥拼搏的人卻終將成功,石窟藝術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