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閱讀理解教學

 內容摘要:語文學習的主要功夫在於“讀”。好的詞語、優美的句子、精巧的構思等,都離不開讀,在誦讀的過程中去感悟作者情感、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繼而能夠將其吸收和借鑑,成爲自己的經驗與收穫。然而,在農村學校,沒有太多優質的閱讀資源,學生只能憑藉語文教材及圖書室中少有的閱讀資源來學習,農村學生又該怎樣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呢?我依據這幾年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兩方面闡述說明:一、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困境;二、走出閱讀困境的小建議。

淺談語文閱讀理解教學

關鍵詞:困境  措施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那麼怎樣才能清晰熟練地掌握這項內容呢?我認爲應從閱讀中來,好的詞語、優美的句子、精巧的構思等,都離不開讀,在誦讀的過程中去感悟作者情感、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繼而能夠將其吸收和借鑑,成爲自己的經驗與收穫。有了好的範例,學生在運用時也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標,先仿寫,再練習,逐漸熟練並能靈活運用。下面結合本人的一些教學經驗,就農村中學生語文閱讀存在的問題及措施談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困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得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判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想要提高閱讀能力,那麼就要閱讀大量的、有益的文字,但在農村學校,缺乏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資料,學生想讀,卻無東西可讀,只能在平時老師教授語文課文時閱讀一下語文教科書中所教授的課文,光有課內的方法,沒有課外的發展,學生的自主閱讀就不能鞏固,學生的語言與思維就自然得不到發展,知識和能力的構成缺乏鏈接,課堂教學成果得不到擴大,學生的閱讀能力自然也得不到顯著地提高。

其次,農村學生的家長對學生的學習不夠重視,也不會給學生買太多的有益的課外書或者雜誌,學生也沒有意識讓家長買書看。同時學生對一些純文字性的書籍沒有興趣閱讀,也造成了學生課後閱讀量少,從而難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再次,授課教師疏於對學生的引導。教師授課僅限於教科書中的內容,而對其擴展延伸較少,並且光講理論,缺乏實際訓練,剛學完,學生記憶知識還比較清晰,時間一長,學生就忘記了,沒有講給學生一些好的閱讀方法。

二、走出閱讀困境的小建議

閱讀教學作爲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在於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爲了解決以上出現的問題,本人在教學中努力探求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以促進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結合本人的一些教學經驗,對以上問題提出幾點小建議:

第一,針對閱讀書籍少的問題,我從語文教科書課後的名著導讀出發,從網上下載其電子書,將電子書做成PPT,利用早讀課的時間,在多媒體上進行閱讀訓練,同時讓學生準備筆記本,將自己認爲寫得好的句子或段落抄下來,課下進行背誦,每月舉行一次演講比賽,演講的內容就是學生們摘抄的內容。這樣不僅讓學生學習了名家名篇的寫作特點,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誦讀能力及寫作水平。

第二,家長不願花太多錢取給孩子買課外讀物,我就建議家長給學生訂購《語文週報》,既有與課文有關的知識點,又有課後練習題,還有一些做題方法及學生優秀作文。每週五,我會讓學生推薦兩篇喜歡的作文,全班交流點評,從中學習一些寫作經驗,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口語交際能力。

第三,我本人比較喜歡看雜誌,也喜歡買雜誌,當我看到適合學生或者比較有意義的文章,我會將文章分享給學生,在讀給學生們聽時,讓他們說一句自己聽到的最讓人難忘的話並說出理由。每次新買雜誌,都會在班級裏傳閱,學生讀完之後,讓他們選一篇自己最有感悟的文章,寫一篇心得體會(要求:可以從文章的遣詞造句上寫,或從文章的寫作特點上寫,還可以從作者情感出發)。這樣不僅鍛鍊了學生的聽讀能力,還鍛鍊了學生寫作能力,同時還改善了學生不好的書寫習慣。

古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今有“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的抒情感嘆;中有“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的雄心

壯志;外有“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的獨到見解。可見閱讀的魅力所在,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可以開闊了學生認識世界、認識人生的視野,還能提升聽、說、寫等各方面的的能力。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志在必行。

 

周立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