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

《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理解課文意思,體會語言的巧妙藝術。

4.能主動在生活中搜集、發現、積累、運用精妙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能理解課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讀。

2.能在生活中運用精妙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語言的巧妙性。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孩子們,來咱們先進行一個聽記練習,聽好了,看誰聽得準,記得牢。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些都是孔子的名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論語》。

2、同學們準備好了嗎?咱們開始上課。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文言文。板書:楊氏之子(齊讀)

這篇文言文選自哪裏?板書《世說新語》。

師:《世說新語》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裏面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我們今天學的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交流展示:

(一)朗讀展示

1、昨天大家已經進行了預習,下面來展示自學成果。首先進行第一個環節朗讀展示。請先在三人小組內交流!

師:注意,如果發現夥伴有字音讀不準的,斷句不好的地方,你們可以幫幫他,也可以討論一下誰讀得正確。

2、請看這兩個多音字誰讀讀?

爲設果兒應聲答曰

3、誰來展示自己的朗讀?指名讀。

4、出示課文,指名讀。

5、看着大屏幕上的標記,讀好斷句。重點指導:

a剛纔我聽出大家兩個句子沒有讀好。這一句應該這樣讀?誰來試試?

b我剛纔聽你讀時,你故意在“家”後面停頓了一下。有的是把“家禽”連起來讀?

c既然大家讀通順了,我出兩個句子考考大家。按照這些停頓符號讀是不是更有節奏感了。但是也不能像蹦豆子一樣,要聲斷氣連。

(1)孔/指以示兒/曰(點擊出現停頓符號)

(2)“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6、請同學們再自由練讀,注意讀好斷句。

師:看來,要讀好文言文,首先要注意斷句。這幾個難句解決了,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全篇讀好。

師:請大家按照停頓標記,自己先來練讀。

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爲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學生自己練習。指名讀,出現錯誤,糾正,再指名讀,齊讀。

(二)疏通大意

師:孩子們,初讀這一關完成不錯,接下來進入第二個環節說說古文意思。誰來彙報?

預設:

1、你們幾個彙報得真精彩!這可是我們本學期學的第一篇文言文,你們一定有自己的好方法。誰來介紹一下?

a多讀

b看註釋

c查工具書

d查資料

師:真是學習古文的好方法!。

1、這麼有趣的故事,想不想把他講下來?請大家在三人小組內試着講講。

2、誰來給大家講講?

3、誰還想給大家講講這個有趣的故事?

三、品味語言的精妙。

1、師:故事講得真精彩!你覺得課文中的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板書:甚聰惠,那麼,你從哪兒看出來楊氏之子非常聰明呢?他的回答妙在哪兒?

2、出示:這個對話該怎樣讀好呢?想想當時孔君平是一種什麼語氣?楊氏之子呢?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全體讀。

五、讀出文言文的味道。

師:多麼精妙的語言!

1、師:孩子們,讓我們有滋有味地再來讀讀這篇古文。誰來先試試?

2、你讀的真美,聽了真是一種享受!我們一起讀讀。

3、棒極了,孩子們,把大拇指送給你們!

4、師:俗話說:“熟讀成誦”,我相信大部分同學已經會背了。會背的請站起來勇敢地展示給大家。

六、拓展延伸

1、了不起孩子們!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一篇《世說新語》中的小故事。來,看誰能先讀懂它。

出示大屏幕:

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註釋]

戲:玩耍 然:對 瞳子: 瞳仁

人語之曰:有人對他說 譬如:比如 若:若是 令:讓

出示:

學習方法: a 朗讀 b說說大意 c體會語言的妙處。

總結:今天大家的收穫可真不少,不僅掌握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而且學以致用。《世說新語》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多讀一些。

《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2

課文分析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正確讀寫本課新詞。

2、能結合註釋讀懂課文。

3、體會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感受文言文的語言之韻。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5、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語文綜合學習活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相關背景資料,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願意聽故事嗎?請看大屏幕,認真聽故事:(大屏幕)

羅斯福在當選美國總統之前,曾在海軍中任要職。有一次,他的一個朋友問他關於在加勒比海的小島上建立潛艇基地的計劃。羅斯福小聲問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嗎?”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羅斯福接着說:“我也能。”同學們,聽懂了這個故事嗎?能說說你的理解嗎?(學生談感受)

看來你們都聽懂了這個故事。羅斯福雖然拒絕了朋友,但是他並沒有正面的拒絕,而是採用了一種委婉的方法,體現了語言的藝術。

2、像這樣體現語言藝術的經典故事,古今中外流傳的很多。我國古代就有一個九歲的孩子,回答別人時語言風趣機智,妙趣橫生。他的故事被記錄在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裏,大家想認識這個聰慧的孩子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文,也叫文言文——《楊氏之子》。(板書)

3、請大家齊讀課題。“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

二、反覆朗讀,感悟添趣

1、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我們先來讀一讀課文吧。

生自由小聲初讀課文。

2、同學們,你覺得這篇課文和我們以前學的課文有什麼不一樣嗎?生暢談。白話文: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文言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

請一生先讀。

3、文言文和白話文在朗讀上有不同之處,要讀出古文的韻味和節奏,請看大屏幕。先聽老師讀好嗎?誰願意給老師點評。

(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爲/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4、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入境、搖頭晃腦,甚至連身子也跟着節奏晃動,你們願意這樣試一試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吧。

5、多種形式朗讀,學生點評。(自由讀、指生讀、同桌讀、集體讀)

三、理解學文

1、《楊氏之子》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請同學們自己根據課文下方的註釋和詞語手冊學着去理解課文的意思。

2、逐句理解。

先看這句話“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大屏幕)這句話講的是?

預設:你採用了理解文言文的一種最基本用常用的方法看註釋”,你真會學習。

你採用的方法是我們理解文言文的又一個重要的方法聯繫上下文理解”,你也是一個會學習的孩子。(板書聯繫上下文)

(1)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理解甚,惠與慧的比較。

(2)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抓住“詣”,從孔君平來拜見孩子的父親一事看,兩家的關係很好,常來常往。所以當得知孩子的父親不在時,孔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叫出了這個孩子。可見,孔與孩子很熟。

(3)爲設果,果有楊梅。

——爲——設果,只有一種水果嗎?

(4)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指——以示兒曰。

你怎麼評價楊氏之子的回答。

楊家小兒回答的妙在於他說:“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鳥”。

楊家小兒的回答妙在他聽出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他的意思是說,楊梅不是我家的水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鳥,他間接否定了孔君平的說法。

楊家小兒的意思是說,如果您認爲楊梅是我家的水果,那——

生:孔雀就是您家的鳥。

師:還可以說——

生:如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那楊梅當然不是我家的水果!

生:我認爲楊家小兒的回答很言語巧妙,反映敏捷,體現了語言的藝術。

3、師:設想孔君平聽了楊家小兒的回答,會怎麼說?

師:指導學生在說孔君平的話是用上“聰惠”

師:孔君平聽了小兒的回答,會有什麼反應呢?

生:這孩子真聰明。生:孔君平無言以對。

師:可以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

生:聰惠

師:請大家看惠的解釋是?

生:智慧

師:對,語言的藝術是來自於智慧。

6、通過大家積極的探討、用心的感悟,我想此時你們一定能把這個故事通暢地講出來,誰來試試?

7、你覺得楊氏之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預設:聰明懂禮貌幽默反應快

8、有了自己的理解,我想你再來讀課文,一定能把它的韻味讀得更好,來試試。

9、課文朗讀的吸引人,能不能用最短的時間把它背誦下來。

(藉助動作背誦。)

10、比賽背誦課文。

四、昇華感悟

1、這楊家小兒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讓人回味無窮,真是不簡單啊!其實,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說話要講究藝術,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講,會達到不同的效果。

就拿我們身邊的事來說吧,像“禁止踐踏草坪!”(大屏幕)這樣生硬的,帶着指令性的提示語隨處可見,但是,現在,你走進公園,你會發覺,這樣的語言少了,同樣的意思,有了不同的表達方式,能試着來改一改這個說法,體現語言的藝術嗎?

生:小草要睡覺,請別打擾!

師:充滿關懷!

生:草兒青青,何忍踏之!

生:花草美,愛花護花人更美!

師:多麼溫馨的提示,充滿了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尊重,相信這樣的提示語更有說服力。

2、語言的魅力充實着我們的生活,課後請同學們運用我們敏銳的頭腦去感悟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完成今天的家庭作業好嗎?(看大屏幕)

蒐集積累在表達上很有特點的語言,比如:歇後語、諺語、幽默故事、古今笑話等。

蒐集和擬寫提示語、廣告語。

收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試着演一演。

五、總結

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進行交流,精煉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與人溝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脫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夠愉悅我們的身心,活躍我們的生活。

讓語言的美麗伴隨我們語文的學習之旅吧!

六、板書設計

9楊氏之子

楊氏之子楊梅

孔君平孔雀

預設:聰明懂禮貌幽默反應快

8、有了自己的理解,我想你再來讀課文,一定能把它的韻味讀得更好,來試試。

9、課文朗讀的吸引人,能不能用最短的時間把它背誦下來。

(藉助動作背誦。)

10、比賽背誦課文。

《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課文《楊氏之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0課。課文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戶人家中的一個九歲男孩的故事。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沒有接觸過文言文,這是第一次,一般會覺得很難讀,很難懂,如果引導不慎,就會讓學生厭惡文言文了。針對學生這種實際情況,要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理解,感悟,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儘量讓學生產生這樣的認識:學習文言文真有趣!爲他們以後的方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

能正確讀寫“家離”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體會人物機智。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

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複習導入,解讀課題,遷移運用。

1、出示幾句孔子名言,學生自由學習。

師:同學們,剛纔我們學生的幾句名言與我們平時學習的現代語言不一樣,你們發現了嗎?請同學們翻開課文第10課,讀一讀,這幾句話是否與課文有相似之處呢?(學生討論)

師歸納:像這樣的語言就聽“文言”。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就聽“文言文”,也聽古文。它是我們祖國語言文學寶庫中的一筆巨大的財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來學習一節文言文。(板書:10楊氏之子)

2、解釋課題

說說這個題目的意思。(生讀說意思,師歸納)

3、這是古人說話的方式,請同學們也試着用這種方式來介紹自己。(生用文言介紹自己)

(設計意圖:1、複習導入法既能複習舊知識,更爲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自己曾經學過文言文,使他們對文言文沒有懼怕的心理,並且能容易使學生進入角色。2、讓學生試着用文言介紹自己是讓生初步感受文言特點,且對古文中的“氏”遷移運用)

二、初讀課文(讀懂字詞,讀懂停頓,讀通古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藉助拼音把字音讀正確,讀通課文。(放聲自由讀課文,爭取把文章讀通順)

2、檢查讀通情況,着重強調以下字的讀音。

惠曰禽詣乃應

3、引導學生讀懂停頓。

a、指名朗讀

b、交流討論

c、歸納節奏

d、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朗讀去感受文言的特點,以讀來激發學生學習文言的興趣)

三、合作學習,理解意思

1、生默讀課文,藉助註釋和蒐集的資料理解文中每句話的意思。哪些地方不懂,做上標記。

2、小組合作學習。

3、全體交流解決難點。

4、知道每個句子的意思後再連起來試着說說課文的意思。

(設計意圖:合作學習既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也能使學生更快地更容易理解課文的意思)

四、質疑問難,背誦課文

1、默讀課文,說說意思,還有那些疑難。

2、背誦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質疑,找出問題,以達到熟悉課文的目的)

板書設計1

10楊氏之子

惠曰禽詣乃應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想象情境,有感情地朗讀。

2、朗讀課文,就就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設計意圖:以複習的形式,進一步鞏固上節課學習的內容)

二、深層對話,體悟“言外之意”,品味精妙之處

1、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1)師生對話,理解字面之意:楊梅是你們家的水果。

“此”——這個(楊梅)“果”——水果

“君家果”——你家的水果

(得出“此是君家果”的意思)

(2)品讀對話,體味“言外之意”。

此是君家果——你和楊梅同姓,乃一家人

2、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感悟對答之巧。

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楊氏之子也不假思索地答道:“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引讀第一句:多麼聰明的孩子,所以文章的開頭這樣寫道: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學生齊讀第一句,隨機解釋“惠”同“慧”,通假用法。

(2)品讀“未聞”之妙。

君家——夫子家楊梅是君家果——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提示“未聞”不講解

學生對比着讀:

孔雀是夫子家禽。(語氣說話硬邦邦的。)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語氣比較婉轉,聽起來比較有禮貌。)

a、指導學生帶着不同的語氣,讀出意味。

b、再造情境,遷移運用“未聞”。

師:楊氏子,(手指自己)在下柳君平。(手指楊梅)此是君家果。

生:未聞柳樹是夫子家樹。

師:果然聰明!接着又來了個姓梅的。(手指楊梅)此是君家果。

生:未聞梅花是夫子家花。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以白話和文言對比着學習既能讓生易瞭解課文內容,又能進一步認清什麼是文言文,更能品味出文言之精妙。)

三、熟讀成誦。

1,師:這麼聰慧又懂事的孩子,你們喜歡嗎?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注意讀出喜歡的感受,讀出古文的韻味。(請幾名學生讀文,配樂)

2,師:學到這裏,你能試着把這個故事背誦下來嗎?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誦的看着書朗讀。

(設計意圖:此教學過程是對學生學習的檢驗。)

四、拓展

將課文改寫成白話文

五、總結

板書設計

10楊氏之子

拜見其父

孔君平楊氏之子

巧妙回答

甚聰慧

《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詣、禽”兩個生字,會寫“樑、詣、禽”三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熟讀成誦。

2.能借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瞭解課文大意,並能說出表現楊氏之子機智的故事內容。

3.感受文言文語言的魅力,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瞭解課文大意,體會楊氏之子的機智敏捷。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受楊氏之子的機智敏捷、待客有禮,體會文言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揭示課題

1.回憶舊文

同學們,誰還記得我們本學期學過的一篇文言文?我聽到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了《自相矛盾》。誰能完整地背誦出來?(指名背誦)

2.揭示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走進文言文的世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吧。來,齊讀課題——楊氏之子。(板書:楊氏之子)

3.理解課題

氏,姓氏。之,的。完整意思爲姓楊人家的孩子。

4.瞭解出處

《世說新語》的作者是南朝劉義慶,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其內容是記載了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和軼事。

二、走近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交流分享,預設:

(1)夫子與孔君平的混淆。夫子是對年長而且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這裏指的是孔君平。

(2)楊父的混淆。可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看看楊父有沒有在場。

(3)本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君平去拜訪楊家父親,父親不在,於是就叫出了楊家孩子。孩子用楊梅招待客人,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果子”。孩子馬上回答:“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鳥。”

3.再讀課文

(1)自由朗讀,試着將停頓讀正確。

(2)指名朗讀,請同學分享停頓的理由,大家一起討論是否恰當。

(3)糾正朗讀,在文中劃出正確的朗讀停頓線。

(4)教師範讀,尤其注意孔君平與楊氏兒的兩句對話。

(5)全班齊讀,朗讀的速度可以放慢一些,將課文停頓正確。

4.疏通文意,指名:

(1)“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①惠,通假字,同“慧”,智慧。甚,很。

②注意“樑”字,下面是木,右上爲兩點。

(2)“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①詣,拜訪。

②誰呼兒出?孔君平。

(3)爲設果,果有楊梅。

①誰爲設果?是孩子,也就是楊氏之子。

②爲誰設果?爲孔君平,孩子爲孔君平擺放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

(4)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①示,給……看。

②指什麼以示兒?是楊梅。此處省略了指的對象,可以結合插圖教學。

(5)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夫子,古時對年長且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這裏指孔君平。

②家禽,古今異義詞,古意是家中的鳥,現在指家養的禽類,如雞鴨鵝。

③注意“禽”字,人字頭要扁一點,撇和捺要張開。下半部分注意不要寫錯。

三、走進課文,品味細節

1.文章第一句提供了哪些信息?體現了文言文什麼特點?

(1)主人公的國籍、年齡、姓氏、人物特點。體現了文言文語言的簡潔、凝練。

2.文中哪裏最能體現楊氏之子“甚聰慧”?

(1)“應聲”,說明楊氏之子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體現了他才思敏捷。

(2)“未聞孔雀是父子家禽”,加上未聞,則更加委婉有禮。

3.文言的另一特點是語言風趣。本文哪裏體現了語言的風趣?

孔君平借楊梅之“楊”打趣楊氏之子,說這是楊家之果。

楊氏之子立馬以“孔雀”回擊孔君平。

(板書:楊氏子——楊梅——君家果。孔君平——孔雀——夫子家禽。)

4.小組討論:爲什麼楊氏之子不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因爲孔君平是客人,“未聞”一詞比較委婉,既反駁了孔君平,又表達對客人的尊重。

5.開放討論:如果你是孔君平,聽到了楊氏子的回答,你會怎麼想?

6.分角色朗讀,注意讀出孔君平的風趣調侃,楊氏子的機智敏捷。

(1)同桌分角色朗讀

(2)男女分角色朗讀

(3)師生分角色朗讀

7.體會古人稱呼的豐富:

(1)楊氏之子(其、兒、君)

(2)孔君平(夫子、孔)

四、課堂小結,昇華體會

1.文言文有什麼特點?

語言精練、風趣幽默、人物鮮明。

2.總結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結合註釋、聯繫上下文、配合插圖。

3.試着背出原文,並向父母分享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21楊氏之子

《世說新語》

楊氏子——楊梅——君家果

孔君平——孔雀——夫子家禽

《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語文是在有梯度的反覆的朗讀與欣賞中得到品味和體悟的。

教學目標:

1、在遷移中感情古文這韻味,在輕鬆的對話中初步培養喜愛古文的情感。

2、通過師生的對比讀的不同處,展示矛盾,探究原因,讀通課文,讀懂意思。

3、圍繞中心句——“楊氏子九歲甚聰惠”,立足“未聞”、“應聲答曰等詞的品味,感受楊氏子的聰慧過人。

4、通過自讀課文,讀準字音,學會用註解理解“惠、曰、禽”三生字的意思。

教學重點:

圍繞中心句品味楊氏子的聰慧。

教學難點:

通過古文朗讀的停頓來理解古文的意思。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全文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板塊一:課前遊戲,玩學合一

1、玩“背古詩”的遊戲。

2、通過古詩引入古代的另一種文體——古文,略講古今用詞的不同:真棒——善哉;我——吾;我們——吾等;你——爾;你們——爾等。

板塊二:解題導入,遷移運用

1、讀題,讀題中哪個詞叫“姓楊的人家”?那姓王、姓周的人家該怎麼說?

2、題目是什麼意思?“之”在此作何解釋?

3、你能用這樣的方式介紹自己嗎?(注意“女”的轉化)

板塊三:初讀古文,學習生字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學生讀完後檢查“惠、曰、禽、詣”的讀音,指名學生讀古文。)

2、學習生字,理解意思。

(1)你讀懂了哪些生字的意思,你是怎樣讀懂的?(學法指導——學會看註解學古文)

(2)簡介通假字——惠同慧,理解“禽”即鳥類和家禽的意思。

3、朗讀課文,掌握學情

指名讀→聽師讀→跟師讀→自由讀→齊讀

板塊四:探究停頓,讀通全文

1、細聽老師的範讀,邊聽邊畫,老師讀的與你讀的有什麼不同?並思考爲什麼要這樣讀?

2、藉助註釋探究:爲什麼要這樣停頓?

預設一:“孔君平詣其父”中孔君平是人名故在此要停頓。

預設二:“孔指以示兒曰”中的“孔”指就是“孔君平”故也應停頓。

預設三:“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禽”與“家禽”的區別,故在“家”後要停頓防生畸意。

3、按此停頓再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意思,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板塊五:深層對話,悟楊氏子之“甚聰惠”,品古文語言之精妙。

預設一: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1、師生對話,你聽懂了他們話的意思了嗎?

2、孔君平的話什麼意思?理解字面意思——楊梅是你們楊家的水果。

3、再讀一讀對話,孔的話“言外之意”是什麼?——你和楊梅同姓,你和楊梅乃一家人也。孔君平這是在幹什麼?

4、想象孔說這話時的神態、動作,他會看樣說?神情兼備地說一說。

預設二: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感悟對答之巧,一嘆“聰惠”

(1)楊氏子聽懂了孔君平的話的意思了嗎?讀一讀,找出這兩句話中對應的詞,師生進行對對子一樣的讀。

(2)你覺得楊氏子這樣對有什麼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3)引讀中心句“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2、感悟“未聞”之妙,二嘆“聰惠”

(1)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將此句去掉“未聞”二字與原句對比讀,想一想哪個句子好?好在哪裏?(引領學生體會楊氏子的有禮)

(2)再次引讀中心句“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3、品讀反應之快,三嘆“聰惠”

(1)你還從哪裏感受到楊氏子的“聰慧”?

(2)“應聲”可以換用什麼詞?爲什麼從這詞看出“聰慧”?

(3)師生、生生對讀。

(4)第三次引讀中心句“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板塊六:誦讀古文,遷移成趣

1、美美地讀讀課文,讀出古文的韻味。(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把課文讀背,進行誦讀。

3、假如來“詣其父”的是“李、梅、柳、蘭君平”,楊氏子該如何應對?(指名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