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優秀的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楊氏之子》優秀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楊氏之子》優秀的教學設計

《楊氏之子》優秀的教學設計1

教材簡說

對於學生來說,這篇課文是個里程碑——標誌着從這裏開始,他們開始與文言文親密接觸。

本文選自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語言淺顯易懂,是學習文言文一塊很好的敲門磚。文章通過孔君平和楊氏之子的一次對話,爲我們展示的是一個聰慧過人的小孩。儘管如此,對於初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生來說,本課的學習過程還是充滿了困難:讀通有困難,讀懂有困難,感悟言外之意,體會楊氏之子對答之巧有困難,能讓初次接觸的學生望文言文而不卻步,從此喜歡古文則更難。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並理解“惠”、“曰”、“禽”三個生字;

2、通過對比學生與教師讀的不同處,展示矛盾,探究原因,讀通課文,理解意思;

3、立足“未聞”、“應聲答曰”的品味體悟,感受楊氏之子的聰慧過人;

4、在遷移運用中感悟古文之韻之味,初步培養喜愛古文的感情。

教學板塊

板塊一:釋題導入,遷移運用

板塊二:初讀古文,讀準字音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學習生字,理解意思

3、指名朗讀,掌握學情

板塊三:探究停頓,讀通課文

1、細聽範讀,邊聽邊畫,展示矛盾

2、藉助註釋,探究停頓,讀通課文

預設點一:孔君平詣其父

引導學生明白“孔君平”是人名

預設點二:孔指以示兒曰

引導學生理解“孔”就是指“孔君平”

預設點三: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理解“家禽”的意思,並引導學生從“孔雀”不是“家禽”這對矛盾中明白停頓

3、再讀課文,理解意思,講述大意

板塊四:深層對話,體悟“言外之意”,品味精妙之處

預設點一: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1、師生對話,理解“字面之意”

此是君家果——楊梅是你們楊家的水果

2、品讀對話,體味“言外之意”

此是君家果——你和楊梅同姓,乃一家人。

預設點二: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父子家禽。”

1、感悟對答之巧,一嘆“聰惠”

引導學生理解楊氏子對答妙在以對方的姓做文章,能以其人知道還治其人之身。

2、品讀“未聞”之妙,二嘆“聰惠”

讀出“未聞”隱含的禮貌與委婉,感悟言外之意。

3、感悟反應之快,三嘆“聰惠”

理解“應聲答曰”,體會楊氏子反應敏捷。

板塊五:美讀古文,遷移改文,熟讀成誦

1、美讀全文,讀出韻味

2、遷移改文,熟讀成誦

《楊氏之子》

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爲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楊氏之子》優秀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二、制定依據:

1、對教材的分析:《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尤其是“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顯示出九歲孩子的聰明機智和超強的應對能力。

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

2、對學生的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6名,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有着較濃厚的興趣,思維比較開闊,善於用已積累的、規範的漢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並能發揮想像,不斷提高自己的說話能力和寫話能力。但班中還存在相當一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於這部分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注,通過同桌、小組學習等方式,讓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這些學生,儘量給能力較弱的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做學創的學習中體驗成功。

教法選擇

採用自主思考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式、方法

設計意圖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第10課《楊氏之子》,這篇課文與我們以往所學的課文不同。它是文言文。那何爲文言文呢?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文言是古代的書面語體,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同學們都知道,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我國古代有燦爛的民族文化,有浩如煙海的文字藝術瑰寶,它們大都以文言文的形式記載下來的,要學習,傳承祖國的歷史文明,我們就應從小學習文言文,爲將來學習語文、學好語文奠定基礎。

同學們讓我們齊讀課題。這個“氏”怎麼理解?這個氏啊在古代是家族的意思,那麼楊氏就是楊家的意思。認識他了嗎?誰來說說他是誰?(楊家的小孩子)

課文中的小孩是楊氏之子。請問你姓什麼?那麼在古代你就是…

讓我們再來齊讀課題。

今天,同學們是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曲老師有一個學好文言文的竅門,用文言文說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用白話文說就是:學好文言文的好方法就是誦讀。

那你們就來聽一聽,老師是怎樣誦讀這篇課文的!

通過談話讓學生了解何爲文言文,激發學生的讀讀書慾望。

二、接觸文本,讀通課文,理解句子意思。

1、範讀課文。

引導學生知道誦讀文言文的特點:

一是速度放慢;二是停頓得當。

2、教師領讀:(出示課文————屏幕)

3、學生練讀兩遍:請學生打開書

4、學生認讀生字

5、指名學生讀

採取範讀引導學生總結誦讀古文的特點。然後領讀、學生練讀讓學生找到讀古文的感覺,並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三、讀懂課文,理解故事內容:

過渡:同學們真不簡單,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誦讀的這麼好,爲了能更好地把文言文的韻味誦讀出來,讓我們來深入學習課文。

(一)出示學習要求:(課件顯示)

1、自讀自悟:結合註釋,理解每句話的意思,自己弄不懂的詞記下來,留待小組合作時提出與同學研討。

2、小組合作學習:各自彙報對每句話的理解,弄不懂不詞句記下來,留待向全班同學請教。

(二)全班交流:

(1)各組推薦代表說每句話的意思(教師適時點撥)

(2)質疑、解難。

(3)指名說一說全文大意。

我以“教學生學會並且會學”爲本,引導學生藉助語文教材上的註釋進行學習,再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探究。使他們饒有興趣地和同學探討古文的深層意思。

四、讀熟,讀出理解和韻味。

過渡:同學們已經瞭解了故事內容,那現在再讀,就會與剛纔完全不同了,請你把你的理解與體會誦讀出來吧。

1、自己練習誦讀。

2、指名讀

同學們在理解了每句話的意思後再朗讀課文,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加深了。

五、深究文本,深化主題,感悟語言巧妙。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投入,誰來說說: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你的是什麼地方?

出示:

孔指以示兒日:“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日:“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同桌來讀讀兩個人的對話。

2、怎樣的回答是應聲答?(脫口而出、飛快地、接着聲音、不假思索)你從應答聲中體會到了這個小孩兒怎麼樣?(反應敏捷)

3、老師和你們一起來讀一讀,感受孩子敏捷的反應。(師:“此是君家果。”生:“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感覺你們好象缺了點什麼?想象兒童的神態、動作、心理。

再次分角色練讀

5、現在請大家推薦一位我們班課文讀得最好的`同學和老師來演一演。現在老師就是孔君平,你就是楊氏之子。我們現在可都成了古人了。

師生合作表演讀楊氏小兒和孔君平的對話。

6、你們覺得文中小兒的回答巧妙在什麼地方?

7、如果你就是孔君平,聽了小兒的一番回答,有什麼感想?

再讀這充滿着智慧的對答。

8、大家記住這楊氏小兒了嗎!看看能不能把文章背下來?

請一生背

請全體學生背

9、總結全文。

《楊氏之子》這個故事出自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世說新語》,全書共有一千多個故事,記載了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像這樣聰慧的小孩子在《世說新語》中還有很多記載。這些故事後來也演變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不少成語呢?如:七步成詩、道邊苦李、詠絮之纔等等,同學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讀一讀《世說新語》。

創設情境表演讀,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語言的巧妙之處。

當學生理解了文意,深入體會本文語言精妙時,我拋出了本文的中心問題:楊氏之子的應答妙在何處?這就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吧!,學生一下子歸納不出來,於是我把“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與“孔雀是夫子家禽”進行了對比,讓學生體會出了楊氏之子語言的婉轉,表現出了應有的禮貌。

六、作業設計:

1、練習有感情的朗讀並且背誦課文。

2、把你今天學過的這篇課文,講給你的父母或者朋友聽。

3、閱讀《世說新語》中其他小故事,大體瞭解內容,體會其語言的精妙。

通過拓展訓練,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讀書的興趣和能力。

《楊氏之子》優秀的教學設計3

【學情分析】

這是小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學習本文應重點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特別要注意恰當的停頓。本文雖然行文簡潔,不足百字,但古今字義不同是學生閱讀理解的難點。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9歲孩子的應答的精妙之處,交流對這個問題的體會。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對比:“孔雀是夫子家禽”和“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麼不同,體會這個孩子應答的委婉和機敏。

【教材分析】

《楊氏之子》出自魯教版五年級上冊的第三組課文,第三組的專題是語言的藝術。本組課文最大的特點是人物語言特色鮮明。

《楊氏之子》選自《世說新語》。這是小學階段第一篇文言文。教學本課,要使學生對文言文有初步的感覺,重點抓朗讀和背誦。讀,要通過範讀,讓學生注意停頓,體味語感,而後領讀、自讀,直至正確、讀流利。釋句,要藉助註釋,帶領學生疏通文句,要詞詞落實,句句落實。在此基礎上交流“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以及閱讀心得。背誦,不僅要正確,還要注意停頓和語氣。《世說新語》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尤其是“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顯示出九歲孩子的聰明機智和超強的應對能力。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

2、初步感知文言文,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能通過註釋及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和句子的意思。

4、理解課文,體會楊氏之子的機智聰慧和他回答的巧妙之處。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

2、讀懂句子,體會人物語言的機智。

【教具準備】

課前蒐集有關機智問答的故事、多媒體課件。

【教學策略】

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所以開課時對文言文進行簡單的介紹。“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爲“文言文”。

把課文讀正確是理解的前提,因爲學生對文言文接觸較少,讀起來有困難。雖然文章短小,但通過最初的讀是不能瞭解內容的,在不理解的基礎上讀,也造成了讀的困難。所以,把課文讀正確、通順是一個重點。但是如果讓學生一遍一遍的反覆讀,很容易枯燥,所以在讀的形式有很多種。範讀、引讀、對應譯文讀、用原文句子回答問題也是讀。讀好文言文。讀好文言文是有技巧的,同樣需要抑揚頓挫,不過,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需要在理解的過程中反覆誦讀,一遍一遍讀,讀出情感,讀出韻味,體現讀的層次。這篇課文要讀出故事的有趣,讀出孔君平和小兒對話的幽默,尤其是小兒機智的迴應。

文言文的理解是學生面臨的一個難點,文言文的語言凝練,一些字有古義和今義的區別,不能簡單地憑着字的今義去歪曲文本的原義。在這一課的教學中,要體現理解文言文的學法指導。文言文的理解方法有:

1、看註釋。一些字的意思在註釋裏,直接把註釋裏的意思還回原文幫助理解。

2、擴展詞語,連詞成句。古文裏的字一般都是一個字獨立表達一個意思,可以將這樣的字進行意思的擴展。例如:聰惠是聰明和智慧;家禽是指家裏的鳥。把字的意思經過擴展後連成一句話,就譯成了白話文。如:“甚聰惠”的意思是“非常聰明智慧”。3、聯繫上下文理解。古文因爲惜墨如金,所以一般句子較短,有的句子省去了主語、賓語。如:“爲設果”,是誰爲誰設果,沒有寫明,但是可以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爲“楊家小兒擺出水果,招待客人孔君平。”聯繫上下文理解是很重要的方法。

4、質疑解疑。在學習文言文之初,學生會有一個似懂非懂的階段,其實,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時機,提出疑惑的地方,然後對爲題進行梳理,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誦讀。學生剛開始的質疑一般停留在對字句的理解上,可採用講解和看註釋的辦法解決;當文章的意思基本理解後,學生會提出有討論價值的問題,則採用討論交流的方式解決問題。這個辦法可以串講文言文的傳統模式。

【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如果我問你,你會說話嗎?一定有許多同學不以爲然,認爲這是一個不需回答的問題。如果我再進一步問你,你能把話說好嗎?你怎麼回答?會說和說好可不是一回事。(示課件)精練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和別人溝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脫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我們的身心,活躍我們的生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三組課文,語言的藝術(示課件)。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我們將走近一些善於表達的人,看看他們是怎麼說話的?從中體會語言表達的藝術。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個小孩子,楊氏之子(板書課題),齊讀,並理解意思。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請同學起來讀一讀課文。

2、你發現了本篇文章與我們前面學過的文章有什麼不同?

【設計意圖:認識文言文特點】

3、師講解文言文的特點。

三、再讀課文,藉助註釋理解意思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理解意思。

3、學生讀一句,理解一句,並注意停頓。

4、師示課件,講解停頓,並重點指導以下兩個句子的理解。

(1)爲設果,果有楊梅。

示課件:()爲()設果。體會意思。

(2)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重點理解“家禽”。

5、集體讀課文,注意停頓。

四、深入理解文章含義。

1、找中心句。

2、找重點詞。

3、從哪裏能看出楊氏之子甚聰惠?學生自讀課文,找出來,並體會。

4、全班交流。

教師出示課件:

比較: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改成:

如果(),那麼()。

體會楊氏之子語言的巧妙。

出示:應聲,感受楊氏之子的思維敏捷。

並進行師生對答,體會“應聲”意思。

五、背誦課文

學生齊背文章。

六、作業

1、蒐集《世說新語》中的小故事,讀一讀,體會意思。

2、熟練背誦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