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教學反思範文

古詩文是一個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是文學、藝術的中國特色;小而言之,古詩文是一個人精神的底子,是價值觀、人生觀的中國特色。下面給大家分享古詩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教學反思範文

古詩教學反思1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同時又是一個非常重視“詩教”的國度。特別是在對待少兒教育的問題上,古代的蒙學就非常重視詩歌教學,發揮詩的教化作用,編出了《千家詩》、《神童詩》等廣爲流傳的詩歌教材,並積累了很多成功的教育經驗,形成了一個優良的傳統。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導下編寫出的新課程語文教材,秉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將古詩教學作爲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提出了具體的教學要求和誦讀標準。孔子曰:“不讀詩,無以言”。在傳統的古詩教學過程中,人們一直沿着這樣一種教學的模式:釋題目——解難字——譯全篇——說情感——齊背誦。

一、以情感做引領,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詩中有畫,畫中有情,詩歌是藝術創造的結晶,它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讓學生領悟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解決這個重點,突破這個難點,靠的是語文教師在古詩教學過程中多樣化的教學形式。

中國的文學創作歷來講究一個“情”字。“情者文之經”“情動而辭發”“爲情造文”等等闡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脈。小學語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產物。只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去感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會漸漸地涌動起來。兒童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怎麼會從“入情”到“動情”呢?兒童情感的產生是與兒童的認識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具體說,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兒童的情感與他們對教材的認識相聯。而作者的情感是寓寄於他們描繪的對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環,就是讓學生去認識,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兒童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沒有形象的感受,就沒有情感。所以情境教學法主張“強化感受,淡化分析”道理也在此。文學巨匠巴爾扎克就說過“作家必須看見所有要描寫的對象。”這種“看見”並非親眼目睹,這是意象的感受,是“彷彿看見”了。這“彷彿看見”雖不甚分明,卻是動態中的,是活生生的,雖比不上照相式的“看見”清晰,卻更爲豐富、更爲貼近兒童,而且留有寬闊的想象餘地。

李吉林認爲觀察情境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激發興趣)、思維特點(從直觀的形象思維向抽象的邏輯思維發展)、和兒童學習語言的特點(觀察的客體與辭語相應聯繫,相互溝通,情境教學成爲豐富詞彙,發展語言的途徑)。

二、着眼語言的積累和語文素養的培養。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培養學生語言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生髮展的基礎”。夏丐尊先生曾指出:“在語感敏銳的人心裏,‘赤’不但只解作紅色,‘夜’不但只解作晝的反對吧。‘田園’不但只解作種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見到‘新綠’二字,就會感到希望煥然的造化之功、少年的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情感。見了‘落葉’二字,就會感到無常、寂寞等說不盡的詩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學也在此。”

三、倡導自主誦讀,尊重個性化理解。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閱讀反映着學生個性心理的行爲,由於每個學生生活積澱不同,文化底蘊不同,審美情趣不同,審美的結果也就不會相同。有一位名人說得很好:正是兒童承襲了人類最初的詩性性格,他們智慧既指向眼睛所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靈看到的地方。進行古詩文的教學,教師不能以自己獨白式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一定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詩意的理解,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和思想的啓迪。學生們吟誦詩文,抑揚頓挫,韻味無窮,不僅可以感受漢語言文字的音律美、意境美、形象美,還可以廣泛地積累語言,受到健康情感的薰陶與感染。

四、開發課程資源,拓展閱讀範圍。

古詩教學不能就詩教詩,教師要勇於把語文課堂的觸角伸向更廣闊的天地,也就是學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學生一道開發和生成開放、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古詩教學反思2

根據學校的課程安排,我們繼續開展以“經典古詩文鑑賞”爲基本教材的校本課程。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古詩文背誦和鑑賞都取得了不少的進步。回顧半學期的教學歷程,我總結出古詩教學中要注意的幾點方法:

一、反覆吟誦,陶冶性靈

古人云:“七分詩三分讀”,可見在學習古詩時朗讀是多麼重要。吟誦古詩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還能增加其藝術修養。因此,在古詩教學中要重視反覆朗讀,讓學生讀得琅琅上口。

二、巧妙分析,理解詩意

1、藉助歷史,使學生正確、深刻地理解詩意。

在唐宋浩瀚的詩海中,有大量的古詩是詩人對當時社會狀況所產生的一種心聲,及對人生遭遇的一種感慨。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在瞭解創作背景後,才能對詩意有全面、正確地領悟。有了一定的歷史知識,我們便可以正確理解到“山外青山樓外樓”,並不是南宋的繁華景象,而是苟且偷安的證據;“西湖歌舞”並不是昇平氣象,而是亡國之音;“遊人醉”並不是對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樂不思蜀的醉生夢死之態。教師如能恰如其分地引導學生蒐集資料,適當補充一些與詩歌有關的歷史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消除一些由時代造成的隔閡,還可鍛鍊學生課外積累能力和自學能力。學生學習古詩時,是有歷史的“東風”可借的。

2、圍繞重點詞句展開分析。

大部分詩,它的內容是圍繞一個詞或一句話展開的,這就是詩中的重點詞句,這些詞句往往是詩人思想感情的一個集中點,抓住重點詞句有利於理清全詩的思路及詩人所要表現的思想。例如在教學古詩《送孟浩然之廣陵》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是教學的難點。學生通過分析理解詞語的意思,想象李白所描寫的情景,想象李白站在江邊有多久才能看到孤帆遠景碧空盡的情景?李白爲什麼站在江邊那麼久?他在想什麼?學生了解了詩人所描寫的意境,體會到詩人與老朋友分別時的依依不捨之情。這樣描繪了詩歌的“境”,點出了詩人的“情”,學生的想象自然會進入詩歌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產生共鳴。

三、適時拓展,提高能力

我國古代有許多優秀的詩歌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古詩的教學,一定要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詩情畫意地教古詩,教出古詩的詩情畫意。如:教學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孃家花滿蹊)一詩時,我引導學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詩意的同時,把詩句變成一幅優美的風景畫,讓他們自己動手繪出一幅彩畫,使他們在體驗創作樂趣的同時,從中受到美的薰陶。在學生動手繪圖以後,我再引導學生演一演“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中的蝶和鶯,讓畫面在學生面前立體化起來、活起來;學生在扮演詩中角色的時候,充分調動了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把詩句沒有繪出而生活中有的聲音動態想象出來,極大地豐富了畫面,也成功體驗了詩的意境。

四、古詩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古詩教學中既要充分體現學生爲主體,也要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對詩歌有充分地理解,纔能有力地駕馭全詩,才能正確引導學生掌握詩中“有生命的東西”,才能給學生一個充分施展主動性的天地。教材入選的古詩多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程度而選定,容易理解接受的五言或七言絕句居多。但唐宋畢竟是遙遠的過去,在社會環境、生活特點,語言習慣等方面與現在存在着一定的差異,學生這方面知識的欠缺,造成了學習古詩的障礙,這就要求教師對唐宋詩歌的特點,詩人的生平及文學風格,特定的歷史背景要有所瞭解,這將有利於古詩教學的順利進行。譬如,瞭解唐詩“以情景爲主,即敘事說理,亦寓於情景之中,出以唱嘆含蓄”,宋詩是唐詩的延續,它側重於“運思造境,煉句琢字,皆剝去數層,透過數層”,並“以清奇生新深雋瘦勁爲尚”的特點,則有利於在研究唐宋詩教學時有所側重,有的放矢;瞭解歷史,瞭解詩人,則有利於把握詩歌的情感動脈;掌握古詩的語言特點,則有利於掃清教學過程中的語言障礙。

古詩教學反思3

“這次才俊課堂,我想上一節古詩詞課。”“什麼課都可以,只要把課備好了。”師傅仍用她一貫淡淡的微笑迴應我。可對於我來講,選擇在一次公開課的課堂講古詩詞是勇氣,也是一份挑戰。短短的二十幾個字,學生如何學有所獲,老師又該教到怎樣的.一個層次,並不容易把握。

確定了課題,便着手準備。第一版教學設計,我備的是《古詩二首》的第一首詩《牧童》,按照讀詩文——解詩意——悟詩情的步驟開展教學。隨後將教學設計發給師傅,師傅提出:“僅僅提出這三個步驟,看似板塊清晰,實則學生根本不理解什麼是悟詩情,所學方法下次也不能學以致用。古詩的教學重點應放在讀好古詩,理解古詩大意上,因而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應放在這一板塊。”於是有了第二版教學設計,檢測預習包括交流詩人資料,小組互檢讀詩文,指導鋪、蓑等讀音,指導書寫生字。接着回顧瞭解古詩大意的方法,小組合作了解古詩大意,然後教授品關鍵字,想象畫面的方法,品悟詩境,美讀詩文,背誦詩文,改編詩文。第二版的設計明顯更加註重學生的學習發生。試講兩個班級以後,發現這一教學設計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一:預習檢測佔用時間過長,寫字指導不夠到位;其二:理解古詩大意板塊,教師指導太少,當學生脫離工具書,就不能將大意說條理,明白。看似簡單的四句詩,真正理解還是存在一定難度。於是便有了第三版教學設計,調整預習檢測環節,通過兩道測試題檢測字音與字形,重點指導鋪的讀音與蓑的寫法。理解古詩大意環節,先人小組進行討論,指名回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相機追問,如:你覺得這片原野上的草長的怎麼樣?原野的面積大嗎?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從而根據回答指導六七裏、鋪等字的含義。當學生真正清楚的瞭解古詩的大意,下一板塊的巧品一字,入詩境才水到渠成。

三改教學設計,直至週五上這節課前依然擔心改編詩文環節時間不充足。縱觀這節課,所設教學目標基本達成,教學板塊較爲清晰,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但每節課都存在問題與遺憾。首先,在理解古詩大意時,問學生從哪裏感知到原野面積之大,青草生長之茂盛?除卻六七裏,鋪字之外,橫也能體現出原野面積的遼闊,且理解古詩大意時,橫字並不好解釋。可課堂上一直擔心時間不夠充足,在學生說出鋪字與六七裏以後,便慌於進行下一句的交流,忽略了這一課堂生成。再者,板塊時間安排上,思索在解詩意板塊可以再多一些時間,改編詩文環節其實可以改成三人小組講,發揮想象,豐富細節。這樣每一環節都可以砸的更紮實。課後我隨即檢測了學生對這首古詩詩意的理解,80%能獨立寫出古詩的大意,背寫古詩正確率也較高。但仍然存在十幾個孩子,對古詩的前兩句理解不夠透徹。這也反映出,在理解古詩大意環節,應提問更多的學生說一說。

這節課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理解古詩大意上,在此之前我是懼怕的,懼怕陷入教師剝絲抽繭般的品讀賞析。這節課過後,我亦有了新的思考。如同汪秀梅老師在《怎樣讓閱讀教學更有效》一書中提到的:“大家都在討論,古詩詞教學要不要精講?我認爲關鍵看講什麼,如何講。在小學階段,古詩詞教學不能進行理性分析、解讀,但教師引導學生借註釋理解詩詞大意,引導學生走進詩詞的境界,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因爲害怕自己講的太多,而減少對學生的指導,實則也是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你要學會追問。”師傅的這句話時常縈繞在我耳旁,這句話的背後實則是老師本身對文本的透徹解讀,是放手學生去學,但心中有數。把方法教給學生,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把學生帶入情境,此時的誦讀纔是與詩人的對話,纔不至於讀百遍而不見其義。或者這就是古詩詞教學的度。

我仍不滿意自己在課堂上的臨場反映,不滿意自己在課堂上不夠鬆弛,自如。我又知道這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幸好呀,喜歡這樣的公開課,又受折磨於這樣的公開課。你爲它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爲它茶不想飯不思,而它也不吝嗇,終將滋養你平日的課堂。

古詩教學反思4

課堂導入我採用了引用古詩導入,目的是激發學生對古詩的熱情,古詩感情豐富,知識涵蓋面廣泛,從而自然導入古詩詞的學習當中。

《鄉村四月》是宋代詩人翁卷所作,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小學古詩,乍一看,十分簡單,只是二十多個字而已,但,就因爲它是語言的精華,知識、情感的蘊釀非常豐厚。

前兩句着重寫景,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裏波光粼粼,天空中煙雨濛濛,杜鵑聲聲,大地一片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後兩句着重寫人,四月到了,農活多了,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又是蠶桑又是插秧,突出了“鄉村四月”的勞動緊張、繁忙。整首詩就是一幅色彩明麗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出詩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讚美。

學一首詩,如果僅僅只是瞭解大意,一節課下來效果應該是非常令人滿意的,但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不僅僅是停留在這一層,詩中的美景美人得靠同學們自己去體會。如何讓同學們悟到詩中的美,就需要老師利用多方教學資源來做好引導。課中,以畫爲線索,導出詩中靜的顏色,動的鳥聲、春雨和農民忙種,明確詩人的讚美之情,在這個過程中,我時時以學生們的現實生活爲基礎,讓思維飛向課堂外的田野。總結昇華文本時,以此時的農民在想些什麼來引出時間對農民朋友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昇華至對我們大家的意義。課上完了,又展開課堂拓展,引申到課外山水田園詩作的集大成者王維身上,讓同學們去朗讀王維的詩作,更能讓孩子們體會到古詩的意境美,尤其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讓孩子們深刻感受古詩的韻味。

但課中仍存在不少瑕疵:在學生們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時,如果適時播放一點輕音樂,加上老師滿懷深情的誦讀,我想,他們的語詞一定更加的淋漓盡致。其次是知識面的擴充不夠。對於作者,僅僅只是停留在程序上的介紹,學生們的印象不深。另外,也使我意識到,教師語言的行雲流水並不代表入情入境,我的課堂用語少了那份詩歌所應具備的“款款深情”,有時覺得它只是一個過程,毫無美感和凝練可言,現在想來,這樣的“橋”又怎能使學生走向美的享受呢?的確,頗感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