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古詩教學反思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古詩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

一、教材解讀

《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都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都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泊船瓜洲》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州之後,望着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並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遠。張籍這首《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客居他鄉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長相思》這是一首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寄情的佳作。

二、設計意圖及不足:

對於古詩教學,我覺得應讓學生多讀古詩,從讀古詩中談出自己對古詩的理解。但我在講古詩詞三首時,讓學生讀的少,學生沒有從古詩中找出重點詞來理解古詩的意境,而對詩人當時寫古詩的背景更理解不透,彈不出自己的感受,讀不出自己的感受。以後再講古詩詞這樣的課文,我會讓學生從中找重點詞、句來表達古詩的意思,表達對古詩的理解,小組討論,談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讓學生激起學習古詩的興趣。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2

在進行古詩三首備課的時候,我剛剛好聽完 劉芬老師和張學英老師的課,加上孩子們已經學過很多的古詩,手裏也有不少參考資料,對於古詩的意思也能完全自己學習理解,所以我想,可以讓孩子們自己通過預習自己先學習,然後讓孩子們小組上臺來自己做小老師。

上課的時候,我一宣佈這個決定,孩子們就很興奮的樣子,好幾個小組都舉手要上臺,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備課的時候還想萬一要是沒有人肯上臺,那應該怎麼辦,結果沒想到孩子們這麼的積極。在上臺之前,我告訴孩子們希望大家能有始有終的完成。也沒有做什麼指導,就讓孩子們上臺了。結果又是讓我大吃一驚,孩子們的表現出乎我的預料,上臺後,誰主持誰發言,安排的十分的妥當,而且把詩的意思解釋的頭頭是道,還自己加上了提問環節,臺上臺下互動起來。而且孩子們還模仿平時我上課的一些語言,比如一個同學讀完了,主持的孩子就說,有誰要挑戰他嗎?還加上了很多的評價語,課堂的氣氛也很輕鬆。

當然也存在不足的地方,比如孩子們只注重講意思,但是沒有講出詩的意境,還有上臺的語言還是不太完整,另外有的孩子上臺後發言還是比較少,但是第一次做到這樣讓我很滿足了。我越發明白了,有時候真的是我們低估了孩子,給他們機會,他們就會表現的很好。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3

本課的兩首古詩《鋤禾》和《憫農》均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鋤禾》描寫了農民在烈日下的辛勤勞作,告訴人們糧食的來之不易。《憫農》寫了農民雖然辛勤勞作,但仍免不了餓死的悲慘遭遇。表現了詩人對農民的深切同情。

這兩首詩,孩子們早已能倒背如流了。因此課堂上,我在朗讀方面主要引導學生如何讀出感情在,如何讀出節奏來。因此,我先讓學生了解五言詩的特點,然後劃分停頓,找出重音,並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練習朗讀。學生讀得都挺有感覺,而且一些學生搖頭晃腦的,挺像小詩人的。

關於古詩的意思,我沒有進行繁瑣的講解,主要讓學生觀察課本插圖來理解。由於我們的孩子身處農村,經常會看到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辛勤勞作的身影,因此,更能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學完《鋤禾》,我適時地創設情境:吃午飯時,小弟弟看見賣羊肉串的來了,就要把米飯倒掉,買羊肉串吃。爺爺勸阻他說:“你沒學過‘xx’這句詩嗎?可不能浪費啊!”學習《憫農》這首古詩,學生提出了質疑,爲什麼農民豐收了卻還是要餓死呢?於是,我講了當時的社會背景,講了剝削者的殘酷與醜陋,講了苛捐雜稅以及人吃人的不平等現象。孩子們聽了都很同情那時的農民,痛恨那些地主惡霸、貪污的官吏。課末,我還補充了《江上漁者》、《陶者》和《赤日炎炎似火燒》,通過讓學生誦讀這些詩歌,學生的感受會更加深刻,也更加會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4

用了三個課時,和孩子們共同閱讀理解了《山行》《楓橋夜泊》兩首古詩。用古箏曲磁帶和掛圖,作爲激發學生,創設情境的手段了。學生都喜歡讀古詩,腦子裏也記了不少古詩。當我問記得哪些古詩,願意誦讀給大家聽嗎?學生非常踊躍,課內外的古詩朗讀了不少。但是針對三年級的年段特徵,我必須涉及到詩意的理解。如何做到不着痕跡,使學生感悟詩意?我費盡了心思,範讀,看圖,激發各種形式的讀……可是快到下課,除了查了課外書的學生,其餘學生幾乎不會開口,我只有將詩意逐句講給他們聽,不一會,全班大部分學生都會了。唉!不知道這是我的悲哀,還是新教法重感悟的悲哀。

在用兩節課使學生理解了詩意,多種形式的朗讀古詩後,我決定加上第三課時,這節課我重點在兩首詩的比較。相同在什麼地方?學生說,相同都是詩人看見眼前的景寫的詩,都是寫秋天的詩,都寫了火紅的楓葉。那有什麼不同?學生說,不同在觀景的地方不同。時間也不同。心情也不一樣。在學生了解詩的感情色彩的不同後,我着力加強了朗讀對比,請兩個學生,請一個讀出高興的語氣,一個讀出憂愁的語氣來分讀這兩首古詩。

讀後點評,說說哪讀得好。學生在評價中獲得了朗讀的技巧,喜的情緒要讀得“節奏快點,聲音向上點”。憂愁的情緒,要讀得“節奏慢點,聲音低沉。”學生最後再讀這兩首詩時,情形就大不一樣了。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5

在《漁歌子》的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去讀,去了解詞的大意,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詞意,特別強調讓學生比較同是描寫江南春景的兩首詞的異同。

但是從課堂效果來看,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我過於注重結果——比較異同,忽視了過程的體驗——朗讀感悟詞中描繪的美景,體會詞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樂趣。

讓學生初讀正音,自學瞭解詞意,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番之後,就讓學生比較和前一首詞的異同,從學生髮言情況來看,學生只能勉爲其難地從表面說說想法。因爲學生還沒有很好地去體驗、感受《漁歌子》這首詞所描繪的江南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花,青笠綠蓑,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衝澹、悠然脫俗的意趣。老師沒有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如何能夠感受兩首詞的不同呢?課堂上如果讓學生再多讀讀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感悟,啓發學生展開想象,讓學生在這些過程中去感受詞中的意趣。那麼再和《憶江南》進行比較時,學生的感受會大不相同。不過,讓學生直接去比較異同,對五年級剛接觸詞的學生來說,太理性化,難度也大了。不如換個問法:白居易和張志和筆下的江南各有特色,你更喜歡哪一幅呢?這樣從學生的情感出發,觸及了學生的獨特體驗,也可以培養學生對詞的初步鑑賞能力。

其實,這首詞和柳宗元的《江雪》對比起來學習,更便於學生把握這首詞的主旨。一個是寒江垂釣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立翁,獨釣寒江雪。一個是春雨垂釣圖: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同是垂釣圖,意境相去甚遠。學生通過比較,更能體會《漁歌子》那種悠然自得的樂趣。這樣對教材內容進行開發重組,豐富了課程內容,開闊了學生視野,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考空間。

另外,古詩詞的學習應充滿一種詩情畫意的美,學生徜徉在古詩詞的王國中,課堂應當別具一番情趣。但是,學生沒有被美的經典詩詞所吸引,這與教師本身的文化素養有關,教學生詞,教師就應該有一定詞的積累,有一定的鑑賞能力,我的語言應有一種古典文化的魅力,給課堂營造一種學習詩詞的良好氛圍,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影響。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6

《古詩兩首》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一課的內容是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春雨》表達的是對春天的喜愛,而《春曉》則側重詩人愛春、惜春的感情。在備課的時候,我感受到無論是生字還是重點詞的意思,第一首詩都比第二首難理解一些。因此將兩首詩分兩個課時分開教學。如何上好古詩教學的課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本堂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我是這樣做的:

一、讓學生自主識字。

本課7個生字,有6個是左右結構的生字。我同時出示“乃、隨、潛、潤、細”幾個生字,讓他們自由識記。接着我問:“你已經會寫了哪個字是用什麼方法學會的?”在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們紛紛發言:“細”用“絞絲旁”+“田”;“潛”用“三點水”+“替”;“潤”用“三點水”+“閏”這幾個字的書寫,孩子們很快就解決了。接着我就讓學生給這些字分別找找朋友組組詞,他們還是學的很積極主動。對於另外一個生字“乃”字,我讓學生書空筆順,解釋了這個字的意思。

二、《春雨》這首詩。

學生在《古詩文誦讀》裏早就背過,重點是理解意思,我圍繞“好雨”一詞讓學生探索:哪裏體現出是“好雨”?學生首先找到的是“潤物細無聲”,說明對第一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還不太理解。我通過課件中的圖片讓學生去感受春雨及時的重要性,學生很快體會到春雨的及時。最後讓學生再讀原題《春夜喜雨》,感受春雨隨風悄悄地飄灑下來,無聲無息地滋潤萬物。體會詩人讚美春雨的及時無聲的滋潤着萬物的生長。抒發了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不足之處:

上課的時候,由於經驗不足,當學習“爲什麼說這是一場好雨呢”時,學生說雨下的很及時,沒有給予肯定,有些欠缺。今後還需鍛鍊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整個課堂教學節奏比較緊湊,關注了重點詞的理解,並讓學生整體把握了全詩。總之,要幫助學生歸納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只有關注了學生的發展,全方位的學習,多角度的鍛鍊,才能真正的駕馭課堂。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7

明白了詩體之後,我就讓孩子們標平仄。像黃海韻、張嘉文這些預習比較自覺的孩子來說,他們在預習的時候已經標好平仄了。我讓黃海韻上黑板來寫平仄,她只錯了一個地方“隔”標成平聲了,這是受普通話的影響的,其實“隔”是入聲字,所以是“仄聲”。如果是標平聲的話,就違反了平仄的原則了。整首詩的平仄如下: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很重要,這關乎這首詩是怎麼去讀的:平長仄短。我們首先是誦,也就是按照平仄的原則去讀——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即使不會吟,也要懂誦。不懂的人,按照以往的“2221”或“223”節奏了,其實這一對比,就知道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會誦了,吟就水到渠成了。應該說,會誦,“礦泉水調”都會吟的。爲了更準確表達詩意,創特色的吟誦調,那是更好的要求了。

越來越感覺到如果語文老師不學吟誦,不學平仄,古詩詞的教學就永遠是相隔的,根本不懂古人爲什麼這樣寫詩,詩是如何表達感情的。教會了學生古詩的方法,以後他們拿着一首近體詩或詞,也懂得該從哪些方面去欣賞了,而不僅僅是從字面意思去理解,要知道單憑字面意思去理解,很大可能是曲解了詩人的願意和情感的。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8

《江雪》這首詩,描繪出一幅肅穆感人的南國江鄉雪景圖。全詩的意境,在“孤”和“釣”二字上。詩中充溢了寒意,令人讀之毛骨悚然,從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這首詩,並不是單純地在描繪中國江鄉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遠的。它不是爲了寫雪景而寫雪景,而是通過雪景來讚美老翁“獨釣寒江”的精神;通過“獨釣寒江”的老翁,進而歌頌爲堅持正義而鬥爭的人們。在詩人筆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樣鮮明,令人難以忘懷。後世許多山水詩不能超越它,人們畫山水畫也多以這首詩爲題材,千百年來傳誦不絕。

在教學這首詩時,我努力在體現以下幾個理念:

一、積極倡議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時代的發展要求學生形成新的學習方式。《規範》中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議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置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課上,我讓學生“猜一猜”這首詩的大概意思,其實就在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只不過換了“猜一猜”這種說法,學習就不顯得那麼壓抑和繁重了。

根據註釋學習古詩是學生自身通過觀察發現的.,這樣的發現比教師告訴他的,要有效。

四人合作交流古詩詩句的意思,是在個體充沛獨立考慮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先有自身的觀點,再進行討論交流,纔有話好說,有理可辯,不至於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怎麼學比學什麼”更重要。

二、鼓勵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感受和體驗。

借用一句老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一千個觀衆就有一千個小燕子”了。由此可見,閱讀更多的是主觀行爲,這與閱讀對象的年齡、閱歷、經歷等都有着極爲密切的聯繫。

《江雪》這首詩中作者一腔的憤懣苦悶,鬱結在胸,以這種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行動來發泄他對朝政的不滿,來流露他對憤世恨時且又孤芳自賞的感情。

這種感情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是能夠有所體會的,但假如要和詩人引起共鳴卻還有着相當大的距離。終究還是小朋友。

因此教師只是點到爲止,學生從自身動身談體會,不追求唯一的結論,也沒有正確的答案。我們有理由相信,隨着學生的生長,對於這首詩意境的體會將不時發生變化。這也是古詩的永恆魅力!

三、擴大容量,注重積累。

《規範》要求“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自身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和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資料”。積累語言資料,其實是感性的語言模塊的整體貯存,這些資料貯存於大腦,將成爲學生的終身營養,也就是語文素養的重要構成,它們一旦被激活,就會發生綜合效應,極有利於接受和表達能力的整體提高。

課前,我讓學生說描繪冬天的詞語;課中引導學生說“千()萬()”的成語;教完教材中的古詩,再補充《規範》要求背誦的詩文。這樣的課堂容量學生完全能夠接受,而且掌握起來也比較輕鬆自如。

語文的學習是很難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厚積”才幹“薄發”。沒有積累就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也絕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當然學不好語文。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9

對正在經歷童年的孩子來說,童年是最貼近自己的,本冊的《古詩詞三首》爲大家展示了千年以前的兒童生活,雖然年代久遠,但童真童趣依然,極易引起孩子興趣,產生共鳴。

詩詞的意境大多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於是在學《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時,我用了直觀的圖畫幫助學生理解詩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普通的農家小院圖,學生感受到一種平凡、美好,從詞中讀出“村居”的美好畫面進行描述,進入詞中要表達的意境;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出示一個天真孩童臥在溪邊剝蓮蓬圖畫,看圖描敘小兒“臥剝蓮蓬”的動作、神態,品味“無賴”,體會孩童的天真可愛。聯繫生活中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愛,理解到這是一種喜愛。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我給孩子出示了一對白髮夫婦面帶醉意的畫面,讓學生說他們會用鄉音親熱的說些什麼呢?孩子們有猜測是談論豐收的、談論他們可愛的小兒子的、談論大兒子能幹、談論二兒子懂事…. 之後再品味了“醉”字,難道僅僅是因爲酒而醉嗎?我讓學生看着畫面去體會,學生很自然地說出他們看着三個兒子都那麼可愛,生活那麼平靜,是爲這種幸福的生活而陶醉。

鄉村生活雖簡樸但卻不失優美,夫妻恩愛,孩子勤勞可愛,溫馨的生活令人陶醉。最後我讓學生一邊想象畫面,一邊有感情的朗讀。

用畫意解詩情,以更直觀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詩人精心營造的意境,體會字裏行間傳達的情意,更好的理解了詩詞。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0

開課伊始,便將兩首古詩和盤托出,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發現兩首詩之間的共同點──都描寫了春天,都寫到了春風這一事物──從而引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以此導入對《詠柳》一詩的教學。又以“二月春風裁出了……裁出了……裁出了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過渡到《春日》一詩。兩首古詩的分開教學看似獨立,其中又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自始至終不離“春”這一主題,爲二次整合鋪墊基礎。

教學中將兩首古詩再次整和,進行對比參讀。使學生領會到:《詠柳》如細筆勾勒,由一柳而見出整個春天;《春日》則如潑墨揮毫,渲染出春天的“無邊光景”,“萬紫千紅”。然而此處對比的實質並非爲求異。

爲探求兩首古詩內在精神之一致,即對春天的讚美和熱愛。至此,學生對春的感悟和熱情得以昇華,本課教學還巧妙地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詩文得以整合。提升了學生的情感。在這兒,詩、文各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個性,又具有相同的精神內涵。“詩”是“文”的濃縮, “文”是“詩”的詮釋,其有效結合,使學生置身於更廣闊的語文空間,營造了課堂的濃濃春意。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1

兩首詩一個主題,與其說是在教學兩首古詩,不如說是讓學生通過兩首古詩徜徉在更多描寫春天的美詩文中,從而感悟春的勃勃生機,春的萬紫千紅。教的時候既要注意區別,又要注意聯繫,前者爲點,後者爲面,點面結合構成了美麗的春天。

《詠柳》從剪、裁入手,學習完後自然剪出《春日》,過渡自然。兩首古詩的分開教學看似獨立,其中又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自始至終不離“春”這一主題,爲二次整合鋪墊基礎。課末,將兩首古詩再次整和,進行對比參讀。使學生領會到:《詠柳》如細筆勾勒,由一柳而見出整個春天;《春日》則如潑墨揮毫,渲染出春天的“無邊光景”,“萬紫千紅”。然而此處對比的實質並非爲求異,而爲探求兩首古詩內在精神之一致,即對春天的讚美和熱愛。至此,學生對春的感悟和熱情得以昇華,此時,讓他們寫下心中對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一蹴而就,課堂氛圍達到高潮。

誦讀是引發讀者與作者情感共鳴的酵母,是作者和讀者情感交流的紐帶,通過有聲有情的誦讀,文中的字句就會活起來,文章整體也會更具形象性,在潛移默化中,讀者就會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我用了多種方式讓孩子們誦讀了這兩首古詩。

在教學時,由於有課件的演示和學生對春天已有的認知,因此在課堂中大部分學生髮言積極,對古詩的學習也有濃厚的興趣,氣氛很好。但基礎較差的一部分學生,他們幾乎不思考,不想像,不發問,好像看戲的旁觀者,讓我覺得有點掃興,還有就是要學生自己說詩意的時候,學生牽強附會,毫無章法而言,優美的古詩到了他們嘴中就是乾巴巴的話語,還有,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其中包含的哲理我沒有引申,只是總結的時候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也不知道三年級的孩子是否理解,總之,在講解春日的詩意時,不是很盡人意。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2

前兩天讀了王鬆舟《詩意語文》,很受啓發,我發現我愛上了語文,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的語文素養、底蘊有待提高、自己的語文課堂沒有魅力、自己對教材的解讀不夠深入,所以我決定本學期開始挑戰自己的語文課堂,——古詩教學。我在細讀文本《遊園不值》,因沒有整理好就想了《春日》。感覺今天的教學效果很好,學生很喜歡,我上的也很輕鬆。

1、沒有在單純的”解釋”古詩

古詩的美是讀出來的,是悟出來的,是品出來的。但在品中理解了詞語、詩句的意思。如萬紫千紅:你看到了什麼樣的畫面,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建立意象的基礎上理解了詞語,我們聯繫朱自清的《春》,結合李叔同的《遊春》詩句拓展學生的理解。

2、指導學生“吟”詩,不再是讀詩

古詩本來是吟的、誦的,課學生很好能投入進去,看了竇桂梅的《遊園不值》教學視頻後,我才發現語文教師必須帶着學生吟詠古詩詞。我學着竇桂梅老師的樣子根據平仄的規律指導學生吟詩(當然做的不好),但學生很喜歡,看着學生搖頭晃腦,自吟自賞的表情內心有說不出的高興。

3、牽一髮動全身,找到讀詩的切入點”尋“

古詩不能串講,但還要在品讀中理解詩意,走進詩的意境。課前我想是抓住作者的感受切入,還是抓住”尋“的景色切入?沒有全面的理解,學生的感受無處生髮,可又不能串講。最後我決定從”尋“字切入文本的閱讀。一個尋,你尋到了什麼?學生的思維被帶到了文本,:無邊光景、一時新、萬紫千紅、春風、勝日。學生尋到後,引導學生建立意象,由萬紫千紅想到百花齊放、想到朱自清、李叔同,由春風想到“春風拂面楊柳風”,由一時新想到很多很多……學生在詩的字裏行間穿行,補充了字裏行間的空白之處。學生建立意象的同時解決了詞語的理解問題,享受着春光。然後又一個問題“作者的心情怎樣”,孩子們再一次走進文本,走進字裏行間,品讀,把自己真正的置身於當時的場景。不再是單調的理解。

4、讀出詩背後的含義“勸學詩”

走進作者,我們會發現作者不可能有機會到“泗水濱”去“尋芳”,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佔。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爲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絃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5、古詩教學課前熱身“詞語句子對對碰”使學生們走進春天

一節課的容量有多大,至少不單單是一篇課文。授課之前我們從春字組詞到說四字詞語到說詩句,學生的思維之門被打開,在文字間遊玩的同時走進了春天。

古詩、語文教學可以很有趣,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把樂趣“擠”走了。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3

教學反思:

古詩教學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一種教學內容,大概緣於我對古人文化的情有獨鍾吧!所以在上古詩的時候,我特別有激情,也渴望着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灌輸給我的學生們。雖然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讓他們掌握古詩的背景和一些相關的文學知識對於他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我還是採用講故事的形式將古詩的寫作背景和一些文學知識傳授給了學生,而學生那似懂非懂的眼神中卻還透露着些許的興趣,個個饒有趣味的聽我講着……

《秋浦歌》《蜂》是唐朝著名詩人的鉅作,在導入課題時,我運用本學期學過的一首古詩《回鄉偶書》的作者引出李白(因爲我在《回鄉偶書》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提過李白與賀知章是好友的事實),此環節也可幫助學生複習與鞏固《回鄉偶書》的作者。然後,我又向學生介紹了有關李白浪漫主義色彩中的豐富想象的知識,要求學生在學習李白的詩歌時要多讀多想。果不其然,學生對於浪漫主義的概念猶如霧裏看花,什麼都不知道,但也按照要求在古詩學習中多讀多想了,畢竟學習李白的詩不是一根筋到底的事,還要多繞幾個彎。

李白的這首詩,字裏行間充斥着濃濃的愁味,所以,我在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中,也緊緊抓住“愁”這一詩眼,開展了朗讀教學的訓練,來理解與體會詩人的情感。在中間的教學過程中,我還加入了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的寫作背景,個人認爲寫作背景的加入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和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整堂課下來,學生的反映還算積極,也確實投入進了古詩的境界中,細細地品着詩歌。只是我在教學環節中的些許失誤以及課堂的時間關係,使學生缺少了一次鍛鍊想象表達能力的機會。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4

兩首詩一個主題,與其說是在教學兩首古詩,不如說是讓學生通過兩首古詩徜徉在更多描寫春天的美詩文中,從而感悟春的勃勃生機,春的萬紫千紅。教的時候既要注意區別,又要注意聯繫,前者爲點,後者爲面,點面結合構成了美麗的春天。

兩首古詩的分開教學看似獨立,其中又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自始至終不離“春”這一主題,爲二次整合鋪墊基礎。課末,將兩首古詩再次整和,進行對比參讀。使學生領會到:《絕句》如細筆勾勒出祖國山河的美;《春日》則如潑墨揮毫,渲染出春天的“無邊光景”,“萬紫千紅”。然而此處對比的實質並非爲求異,而爲探求兩首古 詩內在精神之一致,即對春天的讚美和熱愛。至此,學生對春的感悟和熱情得以昇華,此時,讓他們寫下心中對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一蹴而就。課堂氛圍達到高潮。

讓學生學詩畫畫是最佳選擇。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詩文得以整合。兩首教學有所不同。《絕句》是讓學生感受到春天並用自己的話將一、二兩句詩寫下來。《春日》則是任選一個景物展開想像說具體感受景物美。還感受語言美、空間美、詩人情操美等。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作品以詩歌的語言最爲精煉,感情最爲豐富。而“每一首詩都離不開意念、意象和意境這三個層面”(張厚感)。古人云“三分詩,七分讀。” 老師要引導學生把握好這三個“意”,品讀好這三個“意”。就一定要培養學生誦讀的習慣,讀出語調、讀出感情、讀出韻味,讓他們在反覆吟誦中浮現出詩的意蘊。讀詩,若要解得其中真意,就需仔細玩味,抓住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去體會,這是一個體味詩意的過程,更是一個煉字的過程,一個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這是讀詩的關鍵,也是進入詩境、體會詩情的關鍵。我們要儘量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去感悟、體會詞的妙處。教師只起引導作用,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自然領悟意味深長的詩意。

誦讀是引發讀者與作者情感共鳴的酵母,是作者和讀者情感交流的紐帶,通過有聲有情的誦讀,文中的字句就會活起來,文章整體也會更具形象性,在潛移默化中,讀者就會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體驗。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5

古詩詞三首教學反思 古詩詞的語言精煉,想象豐富,情愫真摯,傳唱千年不衰

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根據書中和詞語手冊上的註釋,自己弄懂詩句意思,然後比較三首古詩詞,體會其內容上的相似之處,在寫法上讓學生體會詩與詞的不同,學完後,我讓學生進行一個小練筆(嘗試着把感興趣的一首詩或詞改寫成一個故事),使詩中的人物更生活化。通過改寫,讓學生走進詩歌,與古代詩人進行心靈對話,領略古代詩歌的深邃意境,認識祖國古代文化的燦爛悠久,培養學生創造性地運用祖國語言表情達意的能力。

總體來說,學生課外收集了很多描寫思想的詩歌,由於課堂展示時間有限,留給學生交流的時間少了,這些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