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忌諷齊王納諫(語文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皺忌諷齊王納諫(語文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戰國策》這部國別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和史學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3、提高藉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4、認識除弊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鑑意義。 

 教學重點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對文章的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的領悟。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課時安排  1個課時 

          導入:在電影和電視中,我們經常看到又大臣向皇帝進諫的場面,那麼大臣爲什麼要向國君進諫呢?他又是怎樣進諫的呢?我們的課本中就有一篇關於進諫的文章,就是《鄒忌諷齊王納諫》,那麼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一、解題 

   1、注意這個“諷”字,不要把它理解爲諷刺的“諷”。

   2、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 巧妙地用一個句式點明瞭文章內容的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這個句式就是-----兼語句式。“齊王”既是“諷”的賓語,又是納諫的主語,一個詞兼有兩種作用。

二、提供有關《戰國策》的資料

     《戰國策》由於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末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後定名爲《戰國策》。它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爲深遠。

三、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通過看上面的資料,我想大家對課文的背景和內容都有了

一定的瞭解,下面我們把課文讀一遍,使大家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印象,

昳(y)麗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窺(kuī)鏡

期(jī)年    朝(cho)於齊      間(jin)進 

四、下面我們來通過一些圖片和文字把課文的故事情節理一下:

首先是鄒忌與妻、妾、客的三問三答,……看完圖片之後,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

問:通過這三問三答,我們可以看出:由於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異,其妻、妾、客回答問題時的語氣有差別。有何不同?請從原文中找出並說明其感情色彩。 

答:其實通過前面鄒忌和妻、妾、客對話的三張圖片我們已經可以找到答案了,

由衷讚歎      有點勉強      比較客氣

問:面對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讚美,鄒忌的態度如何?

聽到大家都一致地讚美,那麼鄒忌的反應怎麼樣呢,我們接下來作一個對比,再看後面的圖片,看鄒忌見到了徐公之後的情況,見到了徐公之後發現自己沒徐公長得漂亮,而妻、妾、客對自己極力誇讚,這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反差。爲什麼會這樣呢?鄒忌通過自己的思考(圖片展示),得出了三個結論(圖片展示)。

由此可見:

並未盲目自信(自我否定)

積極思考探索(勤于思考)

我們再看,鄒忌下一步的做法:他馬上就聯想到了自己的國君齊威王,於是入朝見威王,把自己的事情向威王說了,並且作了三個比較,(按照步驟圖片展示)從而得出了一個連齊威王都感到吃驚的結論-----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圖片展示)

問:齊王的態度是什麼?從課文中的哪個字可以體現齊王的第一反應?

      我們找一個字概括------“善”字。(圖片展示)

納諫了之後根據齊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三個解決方案------根據下面人提出意見或者建議的方式(面刺  ;書諫 ; 謗譏)實施“三賞”。(圖片展示)

最後的哪一句話,證明了齊王實施的這套措施是行之有效的。(齊讀“”)

怎麼理解“此所謂戰勝於朝廷”,------“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本文在說理以及記敘上也有自己的特點,這裏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種“三疊排比法”,對於這種方法,大家要了解。

四、人物形象分析

問:通過我們對故事結構的梳理,我們知道本文記述了鄒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爲喻,諷勸齊王納諫除蔽的故事。鄒忌和齊威王兩個人物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麼我們該如何分析鄒忌和齊威王這個人物形象呢? 我提供兩段資料以供同學們參考(圖片展示)讓學生回答這個問題

明確:鄒忌是一個勤于思考、敢於進諫,更善於進諫的謀臣形象。

齊威王是一個願意虛心納諫並且治國有方的賢明君主的形象。

五、人物比較,活學活用

問:“鄒忌和齊威王一個敢於進諫,一個願意虛心納諫,齊威王非常幸運地遇到了鄒忌這樣一位賢臣,可以說,鄒忌和齊威王是一對很好的搭檔。那麼我國的歷史上還有沒有類似的搭檔呢?同學們能不能舉出一個例子來?”(請舉手回答)

答:有,比如唐太宗和魏徵。(不錯,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唐太宗說:“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鑑,可以知興衰;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歷代君王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於進諫的大臣是不行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進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於口”,又“利於病”。歷史上的魏徵是以敢於直言進諫而著稱的,鄒忌也敢於進諫,但是相比之下,(注意節奏,啓發式地詢問學生)魏徵直言進諫的方式容易頂撞上司,造成尷尬,而鄒忌的進諫方式更容易被人接受,所以他的進諫方法比魏徵的更好。這就是我們通過學習、比較得出的結論,也是我們值得借鑑的地方。

由此,我們也可以在現實中得到一些啓發,比如:在領導同志的周圍,就存在着各式各樣的人物,作爲領導本身,就必須要清醒地認識自己和擺正自己的位置,只有這樣,才能不被花語巧言所迷惑,才能分清“善言”和“惡語”,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而作爲給領導出主意、提意見的人,首先要敢於提意見(不敢提意見就叫做失職或者叫做不作爲),其次要注意提意見的場合和方法,(鄒忌他沒有直接向齊王提出建議,而是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說給齊王聽,藉以諷勸齊王納諫除蔽)。

六、學生自由時間

好了,以上的內容就是我們這節課的講說部分,那麼爲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來理解課文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我們需要藉助更多更新的手段。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段由159班的同學自編、自導、自演的短劇。掌聲有請我們的演員!

好的、好的!通過剛纔精彩的表演,可以看出同學們演得非常投入,而且演得非常到位--因爲我發現下面的很多觀衆都已經跟着你們入戲了。我想這也恰好可以證明同學們對劇本是真正地理解了,當然我們的劇本就是我們的課本了,同學們理解了,那麼這節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好了,我們本節課就上到這裏,下節課我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