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半生緣書評

《半生緣》講述了舊上海的幾對年輕人的愛恨情仇,他們曾經都是有緣人,最後卻各奔東西。下面是應屆畢業生網小編Lynn整理相關內容資料。(更多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張愛玲半生緣書評

【作品簡介】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結稿,後來張愛玲旅美期間,進行改寫,刪掉了一些略帶政治色彩的結尾,改名爲《半生緣》。該小說通過年輕人的婚姻的悲歡離合,揭示了社會和人性的方方面面。

【內容簡介】

《半生緣》講述了舊上海的幾對年輕人的愛恨情仇,他們曾經都是有緣人,最後卻各奔東西。幾個平凡的衆生男女,世鈞、曼楨、叔惠、翠芝,一羣隨處可見的都市年青人,講述了那一點點並不離奇的癡愛怨情。而同時翻天覆地的中國近代社會種種變事:九·一八、一二·八、抗戰勝利、國民黨接管、上海解放、支持東北,只是作了他們的背景,隱隱約約給他們的故事刷上一筆動亂的底色。

沈世鈞本於顧曼楨相愛,可家裏卻催促他和表妹石翠芝結婚,曼楨的姐姐顧曼璐爲維持一家生活開支輟學當交際花,最後在萬般無奈之下與有婦有子的祝鴻才結婚。面對世鈞家人,曼楨深感自卑,而世鈞卻誤以爲曼楨愛上了曾是曼璐男友的張豫瑾,而家中老父臨危將家業託付給他,他只得回到南京,與曼楨兩地相隔,而曼璐爲了討好祝鴻才,不惜犧牲妹妹的幸福,令她替祝鴻才產下一子,並阻止世鈞尋找曼楨,曼楨終於逃離曼璐和鴻才的魔掌後再找世鈞時,世鈞已和翠芝結婚。不久之後,曼璐去世,曼楨爲照顧兒子回到祝家,最後和祝鴻才結了婚。

【書評一】

半生緣,不只是曼楨與世鈞兩個的半生。

曼璐拖着兩條辮子與慕瑾交往的時候,還是開着梔子花的青澀年紀,潔白的,純真的,尾隨了一大幫憋着壞水拖着鼻涕的弟弟妹妹們的。

但是後來爲了家計,曼璐無奈做了舞女,與慕瑾的愛情也就擱置。

一經多年,當慕瑾再次拜訪顧家時,曼璐已嫁爲人婦,而妹妹曼楨正當妙齡。

慕瑾於是對曼楨動了心。

曼璐還以爲,那是因爲她的緣故,因爲妹妹長得與自己有幾分相象。她心裏覺得感動,想要見他一面,勸他不要再對自己這樣癡心。

及至穿了紫色的旗袍來見他,因爲他曾經寫信稱她爲紫衣的姐姐的,而現在他的眼裏,她卻不過是一個穿着紫色旗袍的削瘦的中年婦人。

她對他說,你不該來的,我真希望你把我這個人忘了。

而他說,人總是要變的,我也變了……想想從前的事,非常幼稚可笑。

他把從前的一切都否定了!她所珍惜的一切回憶,他已羞於承認了。

男人曾和女人一起織了一個美夢,而後卻只有女人自己繼續織,因爲在其中,她還能照見自己,知道自己是誰,身在何處。但是,男人卻連幫女人圓個謊的事情也做不出,生生得將那面叫做“自欺欺人”的鏡子打碎,她連自己也看不見了。

夢碎的過程,是一個迷失自我的過程。

“她的那一點回憶終於被糟蹋掉了,變成了一堆刺心的`東西……”

最後,“只聽見她那一陣一陣,摧毀了肺肝的啜泣”。

是否輕信一個不要變的結果,像張楚愛情裏唱的“你說我們的愛情不朽,我看着你就信了”,只是“我們的愛情不朽,它上面的灰塵一定很厚”。

不是不可信,而真的是“人總是要變的”。

半生緣,決不只是曼楨與世鈞兩個人的半生。

叔惠第一次到世鈞家去,結識了翠芝。

她倒也沒有世鈞描述得那麼大小姐脾氣,反倒……有些可愛。

只是,她是小城裏大戶人家的闊小姐,而他是大城市裏小市民家庭的兒子,又怎麼有緣分走到一起呢?

他想他也許是不夠愛她,纔對她這麼沒有信心。

她也許早已下定決心吃苦受累,早已經將享清福的打算拋之腦後,他卻始終沒有給她這樣一個機會。

在那個他將她送回家的雨夜,她送他出家門。他走了兩步想起自己忘了世鈞家的門牌號,連忙回頭喊:“石小姐!石小姐!”翠芝回頭,臉上已是一片淚痕狼籍。

半生,彼此都隔了一層窗紙看着對方朦朧而美的身影,親近不得,也許那層窗紙,不是沒人敢去捅,而是根本捅不破。

愛得?恨得?恨不得……

最後還是要搭上世鈞和曼楨的半生。他陰差陽錯地娶了翠芝,婚禮當天,翠芝突然拉住了他的衣裳說:“怎麼辦?你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你。你說我們是不是來不及了,是不是來不及了?”

像兩個闖了禍的孩子……

就此過了半輩子。翠芝總以爲世鈞就是那個溫吞水的脾氣,對女人也沒興趣,她的那些個女朋友,沒有一個讓他看在眼裏,就連她自己,他也是……

但是偶然在一本舊書裏發現了當初曼楨寫給世鈞的“情書”,翠芝拿着話劇腔當着世鈞的面讀起來,還調侃說,喲!我還不知道你這麼有魅力,能讓人這麼對你着迷呢!世鈞卻發怒了,幾乎要打她,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

一晃十八年,曼楨以爲早已經沒什麼了,給世鈞打電話的時候,拿起聽筒來,心卻忍不住,怦怦地跳起來了。

愛得?恨得?恨不得……

【書評二】

生命比死更可怕。生命可以變得更糟、更糟,比想象中最不堪的境遇還要糟糕。”想通了的曼楨決定跟鴻才離婚,這時,她的人生已經嚐盡所有最不堪的境遇,絕沒有人想象得到。

故事前三分之一,風平浪靜。曼楨和世鈞,互相剛好都喜歡的人,有自己的小明天憧憬,談婚論嫁時機已到。雖說曼楨家庭情況特殊,還要一人支持大半個家,但在豫瑾眼裏,她卻能夠堅強地表現出一副舉重若輕的姿態。叔惠和翠芝,也是一對有緣人,叔惠好面子,翠芝是嬌嬌的大小姐。豫謹也是年少有成,事業穩紮穩打。大城市小地方的年輕人們,平淡的生活。就連曼潞也好歹嫁了出去,用自身的“幫夫運”讓生活有了不小的轉機,舞女麼,能嫁得有錢人已經很幸運了。曼楨和世鈞都是剛工作的人,能剛好互相喜歡,已經很幸運了麼;叔惠和翠芝,相隔兩地一見如故,已然很幸運了麼。

待他們在社會中前進上一小步,就會遇到大磨難。

曼潞的陰謀在我看來,是她作舞女這件事的一個延續——去做舞女這個選擇是她和家人之間的互相關愛的極端結果,對家人的愛,家人對她的理解,讓她進了“火坑”。這代價她一個人承受不了,可好歹她也習慣了。現在,丈夫鴻才的心如果再跑掉,這個代價可是她所不能承受的了。她已經爲了一個家,特別是妹妹,付出了青春年華,正因爲色衰體弱,她只能硬硬地從妹妹那裏“騙”過來一個活色生香的肉體爲她救急。當了舞女,不是家裏人“沒辦法”一句話和理解就能算了的。

曼潞之後真後悔了嗎?這不重要。曼楨的人生因爲被姐夫強暴而徹底毀滅了嗎?她堅強地熬過了每一次苦難。僅僅因爲這樣一個大變故,她和世鈞的愛情就嘎然而止了嗎?這不是原因。

我覺得是曼楨的單純救了她,這單純不但帶來堅毅,還帶來希望。她是那麼想見世鈞啊,那麼想。可就此一別,誰又能料到,那麼多年,那麼多事過去了。

世鈞和翠芝一起風平浪靜地過活着。翠芝因爲嫁了世鈞這樣一個悶罐子而不幸了嗎?大小姐的生活僅僅因爲平靜得“除了蘋果裏吃出蟲子以外的驚險都沒有”就死水一潭嗎?她是這樣一個孩子氣的女人,世鈞也是那樣孩子氣的傻傻的男人,世鈞根本不在乎她和叔惠的曖昧關係,好像幾乎都完全不知情。如果沒有了世鈞這樣一個悶罐子,翠芝絕對幸福不了。

翠芝幸福的活着,嫁給世鈞,已經是一個大小姐所能想象的最不堪的生活了。

豫瑾死了老婆,不知死活。

最後兩兩相見,淚如雨下。他們爲什麼哭?曼楨和世鈞走進小飯館的包間,曼楨想到,過去在家,世鈞進屋等她一脫大衣,就會過來吻她。如果從最後一次見面的吵架到現在,這中間沒有發生任何事情,沒有隔開這麼久時間,她就能幸福嗎?

我認爲翠芝是幸福的,這幸福一半是因爲世鈞,世鈞並沒有痛失所愛,他被矇在鼓裏。翠芝沒有痛失所愛,她和叔惠在一起絕不會幸福。兩個並沒有痛失所愛的人生活在一起長相廝守。這就是緣。

曼楨是最痛的,她痛失了幾乎所有。但是她挺過來了,比想象中最不堪的境遇還要不堪的境遇都經歷過了,爲了世鈞,她沒有自殺,爲了孩子,她回到鴻才身邊,鴻纔對她仍然不恭不敬,可她還有什麼可失去的?她只是在天天看着鴻才一些令人噁心的小習慣,讓臉上厭惡的表情成爲一種習慣。曼潞的小算盤和母親的委曲求全釀成的大禍也都過去了,還能再糟嗎?

曼楨的不幸被她的堅毅,以及時間沖淡了,衝得淡淡的。她見到世鈞的哭,我想,那裏面惋惜是不多的。世鈞的後悔,也不會變成對自己的無法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