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江南》說課稿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江南》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江南》說課稿

小學語文《江南》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江南》是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也是學生第一次正式的學習古詩。本課是一首漢樂府歌辭,是一首極爲優秀的小詩。全詩七行兩句,描寫了江南的盛夏時節,荷塘蓮葉如盤,蓮花綻放,景色秀美,魚兒自由觀快地在蓮葉、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戲。表達出詩人快樂的心境和對江南水鄉的熱愛之情。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學習古詩,認識8個生字,會寫其中4個生字,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說學情

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遊戲活動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認識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讀課文、兒歌等,同時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思維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觀的知識。

三、說教學設計理念

1、說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在於讓學生通過識字,能正確流利地讀古詩。

2、說設計理念

皮亞傑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而一年級學生學習更在於興趣。因而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多媒體課件以及圖片輔助教學,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呈現形象直觀的教學。其中也安排了遊戲學習及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來貫穿於整堂課的學習。使課堂形式豐富有趣,也盡力爲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情景,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通過創設和小夥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動,發展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本課安排爲兩課時,這裏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程序。我主要設置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播放江南美景圖片

一年級學生又是剛入學不久,可能會產生緊張的`心理。爲消除其緊張心理,特意安排學生欣賞美麗的江南圖片,讓學生放鬆,同時營造優美的情景,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2、讚美江南,過渡新課

(在觀看了圖片後,教師因勢利導的進入新課,帶學生去江南。)

(二) 趣味識字

1、遊戲——摘荷葉

出示貼滿荷葉、荷花的小黑板,讓學生上臺來採摘自己喜歡的荷葉,荷葉背面有本課的生字,該生讀對了生字才能摘下荷葉。通過遊戲的方式學習生字,增強了趣味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生的能力。

2、鞏固生字

課件出示荷葉圖,荷葉上有生字,請學生依次讀生字,課件發出掌聲表示鼓勵。本環節也是讓學生在遊戲中鞏固生字,認讀生字。

(三) 朗讀訓練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體現學生主體性)。

(2)同桌讀。(通過兩人互讀,幫助糾正字音)

(3)指名讀。(讓學生試讀,教師加以指導,糾正,體現教師的主導性)

(4)齊讀。(在集體的朗讀下,進一步幫助個別學生糾正字音)

2、再讀課文,讀出節奏

(1)教師範讀。(教師有效的範讀,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水平,給學生一個模仿的榜樣)

(2)學生模仿教師練習讀。(給學生時間練讀,充分發揮兒童愛模仿的天性)

(3)指名讀、檢測。(檢測學生的朗讀、針對不足加以引導、糾正)

(4)齊讀。(集體讀古詩,訓練學生讀出節奏)

3、師生對讀、賽讀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學生,提高朗讀水平。)

(1)A、教師與學生對讀;B、男、女生對讀。(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在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古詩)

(2)快慢賽讀。(教師與學生賽讀,通過快慢的形式,讓學生感悟讀古詩時的快慢)

(3)輕重賽讀。(通過輕重賽讀,讓學生感受讀古詩的輕緩)

(4)快樂讀。讓學生感受魚兒嬉戲的快樂,融入到情景中,快樂的朗讀。

4、背讀課文,演背古詩

(1) 試背古詩:讓學生邊背邊想像池塘裏的美景,感悟魚兒嬉戲的快樂。

(2) 貼背:讓學生邊背邊貼圖片,完成一幅美麗的江南圖。

(3) 讀背。讓男同學充當荷葉,女同學充當荷花,指名同學來當魚兒,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邊演邊背古詩,讓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得到昇華。

五、拓展、結課

1、 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圖片。

帶學生觀賞,遊覽江南,與開課時的觀賞相呼應。讓學生在從開始欣賞美景進入學習,則再次欣賞美景完成學習,讓整堂課都被江南的詩情畫意所包圍。

2、 學生學着魚兒游出教室。

再次讓學生感受魚兒嬉戲的快樂,充當魚兒游出教室,讓課堂知識融入生活。

小學語文《江南》說課稿2

1、教材分析

《憶江南》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詞的教學,是第十冊第一組的一篇講讀課文。這個詞牌原名《望江南》,其後又有《謝秋娘》、《夢江南》、《望江梅》等許多異名。白居易則即事名篇,題爲《憶江南》。

這首詞詩人選取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典型景色,藉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絢麗景色,最後用一個反問句“能不憶江南?”真切有力的表達了對江南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2、學情分析

我班學生共42人,學生都是農村子女,幾乎沒有家庭輔導。結合學生的學習表現,本班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不是很高,似乎都是在完成任務。從完成課外閱讀作業時間與學習知識來看,我班總體學習基礎不夠紮實,兩級分化距離較大。

同樣的一篇課外閱讀作業,最快的學生與最慢的學生在閱讀完成時間上整整相差近一倍的時間,作業慢的學生主要是知識不掌握,基礎較差者,或者不專心,喜歡開小差。因此可以看出我班的學生總體學習水平一般,特別突出的學生不多,大部分學生處於中等水平。

3、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樣式,瞭解詞的結構、認識詞牌名《憶江南》。

2.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3.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4.體會詞人對江南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5.通過激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動機,並逐步掌握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4、教學重難點

1.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2.有感情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5、教學過程

一、創設意境,釋題入情

1、導入:誦讀有關贊江南的詩文佳句。

2、揭題: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與“春”有關的文章——《憶江南》。

(1)簡介詩人“白居易”。

(2)瞭解“江南”:江南就是長江以南的部分地區,包括江蘇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區,當然,我們豐城也屬於江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回味一下咱們江南的迷人風光吧!

(3)播放江南春景圖,用詞贊江南。

師: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這裏小橋流水,河湖交錯,水網縱橫;古鎮小城,田園村舍,古典園林,如詩如畫;啼鶯流轉、柳綠花紅,令人心曠神怡。這就是我們引以爲自豪的水鄉──(江南)。

3、師生交流詩人創作的背景。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在蘇杭爲官,江南的旖旎風光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多年以後,他對江南依然魂牽夢繞,六十七歲那年,寫下了一組絕唱——《憶江南》。

4、播放古箏曲,教師範讀。

5、介紹“詞”與“詞牌名”。

二、探究詩意,以知促情

1、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順、流暢。

2、指正讀音。(注意“諳”這個生字,讀準字音,區別與“音”的發音)

3、齊讀。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憶”是什麼意思?(回憶、思念)

(一)憶景

1、詩人憶的是江南的什麼呢?

(1)“日出江花紅勝火”。

說說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麼)指導朗讀(紅豔、激烈、熱情)[嬌豔欲滴、熱情似火、爭奇鬥豔的江花]

(2)“春來江水綠如藍。”

說說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麼)指導朗讀(樸素、典雅、溫婉、平靜)[水平如鏡、波光鱗鱗、微波盪漾、水波漣漣的江水]

(3)紅與綠的映襯之美。

春天百花盛開,太陽出來了,使鮮豔的江花更紅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綠,而紅豔豔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這紅與綠相互映襯,於是紅的更紅,綠者更綠。

(4)“風景舊曾諳”。

理解“諳”與“曾”的含義。

2、想象說話:曾經,你在這迷人的江畔做過什麼?

3、於是,詩人忍不住讚美:江南——好。

引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江南好——日出江花紅勝火;

江南好——春來江水綠如藍;

江南好——能不憶江南。

(二)憶人

1、賞析反問句“能不憶江南? ”

2、詩人憶的僅僅是江南的景嗎?

出示資料:詩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爲人民作了很多好事,當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後來,他生病了,不得不謝任蘇州刺史一職,在他離任回洛陽時,蘇州的人們不捨得他走,都哭着爲他送別。他的好友劉禹錫曾在《白太守行》中寫道:“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憶的還是什麼?(江南的人)

帶着江南人民對詩人的愛戴,讀——能不憶江南?

帶着詩人對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讀——能不憶江南?

帶着詩人對江南春色的無限眷戀之情,讀——能不憶江南?

帶着詩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讀——能不憶江南?

(三)濃濃的江南情

一個憶字勾起了詩人對江南的深深思念,於是他又寫其二和其三,我們一起來賞讀一下。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再重遊?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1、自由讀

2、說說從這兩首詞中讀到了什麼?

師:江南景色秀麗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這叫詩人又怎能忘記?(讀詞)

師:曾經多少次,詩人朝着江南翹首以望;曾經多少回,詩人在夢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遊?(讀詞)

四、迴歸生活,珍惜現在。

師: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傷,他感懷,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爲他慶幸——

1、補充句子:詩人慶幸。(慶幸曾經去過江南,爲江南的百姓做過許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總結: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只要擁有時懂得珍惜,那麼,離別也是歡喜的揮手,回憶更是美麗的幸福。同學們,讓我們珍惜與同學的相識、珍惜與朋友的相知、珍惜與親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讓痛苦與後悔遠離過去,讓幸福與甜蜜永隨回憶。

6、板書設計

《憶江南》

白居易

景美情更濃

7、教學反思

《憶江南》是一首詞,“憶江南”是詞牌名。這首詞是白居易離開杭州,回到洛陽之後懷念杭州時所寫的三首《憶江南》中的第一首,回憶了詩人曾經觀光遊覽時江南那無限的風光。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朗朗上口,形象生動。最後以反問句收尾,意味無窮。

本課的教學以“憶”字爲主線,以“好”字做提升。在本節課中,我着重通過品味語言、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內心感受,紮實有效地引領點撥學生把握詩詞意象,提升感悟內涵,感同身受地與文本對話,入情、悟情、融情、升情。整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閱讀教學“以讀爲本”的理念,讓讀始終貫穿着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在洋溢着詩意的藝術氛圍中讀出了意境,讀出了情感,也讀出了韻味。